《盛唐权奸》第293章


杨花花一怔,微微有些失神。
到了大堂,李岩恭敬向高力士问过安,才接了圣旨,不等高力士开口。李岩拱手道:“高将军,李岩才德浅薄,不能胜任中书令一职,请替我辞了吧。”
不被权势蒙蔽双眼,难得这份清醒,或者有了畏惧之心,皇帝知道后更加放心,高力士赞赏道:“伏波王任中书令,是圣人一时兴起,没准过几日就改变了念头,你辞得好。”
“不过,你这样避门不出。跟圣人的情分日渐疏远,生了隔阂。也不是办法,伏波王,皇帝的生日天长节快到了,你就不能多尽一些孝道?。高力士语重心长劝道。
“对,父皇生日,儿臣理当尽孝,我这就到兴庆宫,看能帮上什么忙。”李岩忙道。高力士幽幽叹口气,有些无奈:“皇宫中的妃嫔宫娥已超过三万人了,皇帝又是性情中人,一高兴就是成千上万的脂粉钱打赏,耗费巨大,伏波王素有理财之能,不能替君父分忧么?”
“脂粉钱!”李岩喃喃地念了几遍。抬起头认真地道:“容我仔细想悲 ”
“伏波王,你知道你父皇励精图治的事么?”高力士想到,还是得教育一下李岩,免得他步皇帝的后尘。年纪轻轻,沉涵于声色犬马之中。
“开元初年,老奴陪着圣人去拜祭太宗的陵寝昭陵,在寝宫里看到了先帝的几件遗物:一面小梳妆镜,一把柞木梳子,一把黑角筐子,一个草根刷子。当时,圣人极受感动。对臣下说:先帝当了十几年皇帝,只留下这几件随身用的东西。这是为了让子孙注意节俭啊!于是,他一面令史官将此事记入史册,一面从自身作起,恭行节俭,倡导新风。”
高力士眼睛里射出炽热的光,动情地讲道:“圣人曾令人把宫中的金银、珠宝、锦绣等奢侈品一把火烧毁。又下令天下百官臣民都不准采珠玉,织锦绣,长安和洛阳两京的织锦坊全部废除,还大力减少财政支出。对皇亲国戚的费用控制极严!唉。现在一顿饭都要有上千道精致的菜肴。”
皇帝这么快就腐朽堕落了。
机会,他***,谋朝篡位的机会,我的思想太保守了,只想回到西域去建国。
三万多美人儿的后字,想想都让人兽血沸腾。
从高力士的叹息声中,李岩看到了机会,皇帝日渐昏庸,怠于政事,只要取得他的信任,讨得他的欢心,凭我在朝野的威望,说不得,顺利承继帝位也有可能。
李岩恭恭敬敬拱手道:“高将军教得是,李岩回帝都后,存了明哲保身的念头,懈怠了。”
高力士的眼神很复杂,夹在父子中间,左右为难,不过对岩哥儿确实不公。
兴庆宫,随着天长节来临,宫中上下粉饰一新,那些妃嫔宫娥打扮得花枝招展,让伏波王李岩赏心悦目。
人生有了目标,他并始奋发图强。
这几日常幕常往兴庆宫,李岩协助武惠妃打理天长节的事,国家大事,哪有讨皇帝的欢心重要。
花等相辉楼,二楼寝宫。
李岩没有接任中书令,让武惠妃有些意外。反倒觉得他对自己坦诚。志在西域,可以为寿王的强援。两人又有了肌肤之亲,心儿跟他贴近了不少,这会儿向李岩大倒苦水:“伏波王,现在大唐没有内忧外患。四海升平,圣人觉得节给的往事有些可笑,他乃一国之尊,富有四海。何必用节俭苦了自己,辜负上天给予的权力?”
皇帝的功过是非能由我评定么。李岩听着,不发一言,谨慎小心得紧。
“后宫之中,本有规矩,按嫔妃宫娥的等级高下供应衣服、脂粉等。圣人按自己喜好,又对她们大量赏赐,内库不够,就向左藏,右藏两个国库里支取,惹得朝中大臣纷纷上表劝谏。”
见李岩神情专注,武惠妃幽幽叹道:“唉,幸好有伏波王为我们打理的酒城,三鑫银行,南方的田庄等,收入虽多,可也不能流水般用了出去,按你的说法,得钱生钱。这后宫之主太难,我对那皇后之位也没了兴趣,伏波王,你可要帮帮本宫!”
“千万不能泄气,现在是惠妃娘娘林后的关键时期,为了你,我就是刀山火海里趟,也得把这桩事儿办好,我再找李侍中他们商量商量!”李岩容色端谨,点头应诺。
见他说得极为慎重,武惠妃放下心来,秋波流盼,望着李岩,带着火辣辣的情欲。
这可是在兴庆宫,撑死了我也没这胆子,李岩赶紧低下头去。
天长节这天,丽日晴和,皇帝与妃子及大臣们在勤政殿上观看杂要。
教坊中一名彪形大汉表演顶纠竿,竹竿上放着两座木头雕刻的仙山。一座叫瀛洲,一座叫方丈,一个俏丽的女童拿着红竹节在山间来回出入,轻歌曼舞,惊险得让人手中捏把汗。
杂耍撤下来了,皇帝在大殿举行宴乐。命宫中的歌伎谢阿蛮唱歌,宫女们翩翩起舞,梨园的乐工李龟年等演奏乐器,他自己则敲起鸦鼓,大殿上洋溢着欢快热烈的气氛,直至皇帝玩累了才作罢。
皇帝李隆基今日玩得十分尽兴,身上的汗都出来了,大声道:“联今日很快乐,来人,赐给宫女乐工彩缎钱物。”
终于逮着这个机会了,京兆尹王甜琢磨了很久,也做了不少准备。立亥奏道:“圣人。微臣愿意去藏库取钱。”
王甜,这个人曾经想陷害我。虽然他现在对我父子很恭顺,李岩瞧着他鹰勾鼻子,心里感到不舒服。望向李林甫,目光似在询问,这是你的主意,见他摇了摇头。
哼,走着瞧吧,王缺,敢在我们父子面前玩花样,阴死你。
不一会儿,王缺很快带中官取来财物,皇帝心中畅快,连忙赏赐下去。
伏波王李岩故意问道:“王侍郎回来得这样快,藏库远在皇城,来去得半个时辰?”
见皇帝脸上也是疑惑不解,王锄拱手道:“圣人,臣是从内库取的财物,今后若有赏赐,无须去藏库。到内库去取就可以了。”
也不是一次两次的赏赐,内库的情况我也清楚,皇帝李隆基越发好奇:“内库财物,为了天长节,前几日都快搬宴了,怎么有这么多财物?”
王缺目光中闪过一丝狡黠。奏道:“微臣在京兆府开了几处夜市。得了不少额外收入,全是百姓自愿交的,不走向百姓征税来的。”
皇帝信以为真,连声赞道:“王侍郎富国有方,不逊伏波王!”
王甜的祖父乃是名将王方翼。荫补为官,原是京兆府的稻田判官,现在竟然进了五品,还想跟我们父子争宠。得将他搞下去。李林甫听到这儿,脸上的肌肉抖了一下,随即笑眯眯地道:“王侍郎才能卓越,内库让他管理,圣人可以放心。
以后我从内库取财物,就没那么大张旗鼓,弄得满城皆知,朝臣争相劝谏,王跌乖巧精明,知道我的心思。应该重用。皇帝一高兴又是赏赐:“王侍郎精明能干,赏赐王侍郎杂彩十缎,钱一万贯”
天长节后几日,勤政务本楼大殿。侍中李林甫单独拜见皇帝:“圣人。我和几位宰相商量了一个富国增收的法子。”
一听是增加财源的事,皇帝来了兴趣,宫中的开销大,武惠妃给他说了多次。“哦,快说说!”
“把三鑫银行设为国有。在全国各地的州府设立分行,发行金币、银币、纸币三级货币,替代银两,铜钱,渐渐将铜钱废除,首先就可省下一笔铸造铜钱的费用,节省铜铁几亿斤,其次,州县的税收也可通过银行上缴,,圣人打赏脂粉钱。直接打赏银票。让妃子们到宫中所设的分行去取,一时用不着,她们还可得一些利钱”李林甫娓娓道来,说得甚为清楚明白,李岩还有层意思,李林甫是不会懂的。前面将妃嫔宫娥的脂粉钱揽了储,后门又放贷给皇帝,让皇帝去穷奢极欲。借他的骨头好熬油。
这个法子比王缺那个还好,不动声色就赏赐了妃子宫女,皇帝问起细节:“宫女们拿了钱,她们又怎么用呢?”
“圣人,宫中可设一条坊市,每旬开市,从宫外带来货物,让她们挑选购买,圣人携美闲逛,调剂身心,钱不但能用出去,还能给宫中增加一些乐趣。”李林甫可走动了不少脑筋,他与李岩探讨了好久,宫中坊市,还得让御酒商行赚一笔。
李林甫见皇帝喜形于色,感觉对了路子,继续道:“伏波王提议,在户部成立银行司,在道,镇,州,县设立相关的管理机构,将三鑫银行的管理与经
三鑫银行,皇帝终于明白过来,这绝对是伏波王李岩的主意,自己对他猜疑,让他诚惶诚恐,推辞了中书令,却暗暗替君父分忧,皇帝想到此处。心中感动,眼眶湿热,问道:“伏波王还说了一些什么?”
“圣人英明,这确实是伏波王的主意,他还说,圣人乃一国之尊,富有四海,想用多少钱财尽管用。内库的账户一时不够,可以向三鑫?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