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帝国风云录》第251章


云,实现中外一统,重建汉唐盛世。这是千秋功业,这是留芳千古的功名,为了这个功业,为了这个功名,我们要齐心协力,我们要勇于牺牲……请你看看大汉王朝,看看大唐王朝,凡盛世必有天骄雄主,必有英雄豪杰,如果大家都为了各自的利益而锱铢必争,斤斤计较,甚至不惜拔刀相向,自相残杀,怎能建立千秋功业?”
放屁。李虎差点要破口大骂了,狗娘养地东西,你在唬谁啊?老子锱铢必争?老子斤斤计较?你他娘的长没长良心啦?你简直就是黑白颠倒,丧尽天良啊?拿千秋功业来消遣我,笑话。
“好啊。”李虎强压怒火,大声笑道,“我的马涨价了,你还要不要?”
马扩和李纲互相看看,也是火大。这个李虎无耻到了极致,刚刚拿下平州路就开始嚣张了,不但漫天要价,还肆意讹诈,如果再不答应,恐怕下一句话更可怕,他要拿北伐来威胁了。北伐了。
“现在,我遵照约定,已经拿下平州路了,那么,我问你们,既然大宋国库负债累累,那陛下拿什么来北伐?他大约要动用多少军队来北伐?如果大宋军队未能在明年九月到十月发动攻击,辽军倾尽全力杀过来,我拿什么来戍守平州路?”李虎极力保持冷静,但语调很冷森,“平州路无险可守,我要想守住平州路,要想和宋军实现南北夹击,我需要主动进攻,我必须以攻代守。我有十二万大军,我要保持攻势,请问我拿什么来保持攻势?”
马扩和李纲沉默不语。这也是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李虎最初率军南下突围,是因为掳掠了足够的钱财和物资,今年打平州路,是因为得到了大宋的援助,现在,李虎的地盘大了,人口多了,军队多了,但过去所积累地钱财和物资也已经消耗殆尽,而且战线也拉长了,他需要同时在两条线作战,仅靠辽西路和平州路地财赋收入以及回易收入无法支撑,他的确需要更多钱财和物资上地援助,否则他可能守不住平州路。
现在距离宋军北伐最多还有九个月的时间,如果平州路得而复失,南北夹击的北伐之策随即失败,北伐的难度大大增加。
“如果陛下有能力发动北伐,那么我辽东义军也是北伐的军队之一,我应该得到这些援助,否则……”李虎看看马扩,有看看李纲,没有继续说下去。他的意思很明显,否则老子不干了,不陪你玩了。
“使相,这份奏章我带回汴京。”马扩暗自苦叹,无奈说道,“在奏章中,以北伐为中心,详细说明使相和辽东义军目前所处的困境,如果能打动陛下和一帮主战宰执们的心,或许使相能得偿所愿。”
这是一句安慰话,他知道事实上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我来写奏章。”李纲主动说道。为了北伐成功,现在只能竭尽全力了,或许这份奏章就能打动陛下的心。
其实李虎的话也没有错,陛下有钱铸九鼎,建明堂,修方泽,立道观,开凿大坯三山,建天成、圣功两桥,筑万寿山,当然也应该有钱发动北伐。李虎和辽东义军既然是北伐的重要部分,当然就应该予以最大援助。从道理上来说,这绝对没有错。
洮州:今天的甘肃临洮。
第十二章 庸人自扰
马扩和李纲起身告辞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了。
罗思南从后帐走了出来,把他们送到了大帐门口。李虎坐在案几后面,翻看文卷,连头都没抬。
“马上要过年了,两位上使辛苦,无以为报,只能略备薄礼,以表感谢。”罗思南客客气气地说道,“礼物都是我亲自挑选的,已经派人送到两位上使的军帐,如果有顾虑不周的地方,请两位上使多多包涵。”
马扩和李纲大为感动。夫人漂亮、体贴、娴淑,识礼,出手也大方,相比起来,李虎就太不堪了,狡诈贪婪,到了这个节骨眼上,竟然以北伐为条件来要挟大宋。两人躬身拜谢,高高兴兴地走了。
罗思南转身望着李虎,黛眉轻皱,樱唇轻撇,十分不满,“哎,你怎么回事?你把他们请来商量事情,他们忙到现在,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你怎么连句客气话都没有?你屁股上生疮啦?难道不能站起来送一下?”
李虎抬头看看她,翻了一下白眼,冷声问道:“你送了他们东西?谁叫你送的?你很有钱是吧?有钱你送给我啊?”
“你怎么了?不高兴?”罗思南惊讶地问道,“你不是很大方吗?怎么今天这么小气?”
“我小气?”李虎冷哼一声,“直娘贼,把老子当拐杖使唤,把老子当白痴,老子还用得着对他们客气……”李虎越说越气,猛地抓起案几上的文卷,狠狠砸到地上,“狗娘养的杂种,以为老子是刀俎上的鱼肉。想怎么捏就怎么捏啊……”李虎破口大骂,从席上一跃而起,跟着一脚把案几踢翻在地,“你算计老子,老子还要算计你呢?这次那个狗皇帝如果继续骗我,老子要他好看。”
罗思南吓了一跳,匆忙走到李虎身边,低声劝道:“好了好了,发什么脾气?到底出了什么事?你不是一直和他们有说有笑吗?怎么一转眼,你就翻脸了?”
“人家把你当白痴。当一条狗,算计你,利用你,吃你的肉喝你地血。还要你跪在地上喊他万岁万岁万万岁,你高兴不高兴?”李虎怒声吼道,“直娘贼,老子今天发誓。那个狗皇帝如果还是一毛不拔,花言巧语来骗我,老必定要他好看。也不想想老子是怎么长大的,和我玩这一套,你他娘的还嫩着呢。”
李虎发泄完了,罗思南大致也听明白了。
“你乱发什么脾气?”罗思南笑道。“你怎么知道大宋地皇帝不会答应你地条件。给你援助?”
“我知道他肯定不会给。”李虎说道。“马扩和李纲已经说得够清楚了。除了以马易物外。大宋一个子儿也不会给。大宋人真地太聪明了。以马易物。大宋地榷场要收我地商税。他不但不给我钱。还赚我地钱。岂有此理。那我凭什么要为他打仗?我为他打仗。还送给他钱。我白痴啊?”
罗思南微微皱眉。婉言劝道:“我们生存困难。投奔天朝是唯一地出路。这话不是你说地吗?现在你怎么出尔反尔。变卦了?你不是一心一意要回归天朝吗?”
“我当然要回归天朝。但现实问题是。现在也好。将来也好。我必须把我地生存问题解决了。”李虎解释道。“北伐乃大宋国策。关系到大宋存亡。大宋得到我辽东义军。等于如虎添翼。他应该无条件地援助我们。但现在他们显然在防备我们做大。防备我们将来尾大不掉。既然如此。那北伐成功后。我们地生存岂不是个大问题?尤其我这个藩镇。更是让大宋如鲠在喉。寝食不安。由此可以想象。将来我们要遇到多大地困难。”
罗思南明白了李虎地心思。马扩和李纲地态度其实就是大宋皇帝和大宋朝廷地态度。大宋不信任李虎。对辽东义军也是尽可能利用。那么李虎就不得不考虑到将来地事。
“大宋是天朝。是我们汉人地天朝。大宋地皇帝是天朝地皇帝。有着无上威严。”罗思南地眼睛里露出一丝向往和崇拜之色。“我们是汉人。为天朝而杀敌。为天朝而尽忠。乃是天经地义地事。我不明白。你为什么不相信天朝?你为什么不信任天朝地皇帝?以天朝地国力。以天朝皇帝地胸襟。他有必要算计你吗?有必要算计我们辽东义军吗?难道凭他们地自己地力量就无法实现北伐吗?”罗思南挽住李虎地手臂。柔声劝道。“你是不是想得太多了?”
我想得太多了?李虎疑惑地看着罗思南,扪心自问,难道我真的想得太多了?我太敏感了,庸人自扰,没事找事,?
“你所有的想法都是基于对天朝和天朝皇帝的不信任。”罗思南笑道,“你为什么不信任天朝和天朝的皇帝?”
是吗?我之所以这样愤怒都是基于对天朝和天朝皇帝地不信任?
李虎望着昏黄的烛火,陷入沉思。
蓦然,他脑际灵光一闪,他知道原因了。老爹的故事,靖康之耻,《岳飞传》,《水浒传》,正是这些耳熟能详的故事让他对大宋和大宋的皇帝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成见,这种成见导致自己不相信大宋,更不相信大宋那个昏庸无能的狗皇帝。狗皇帝是谁骂出来的?就是梁山好汉李逵。
现在海上之盟已经出现了,虽然宋金暂时断绝了关系,但从整个辽东形势来分析,大宋为了北伐的成功,最后必定还是要纡尊降贵,和金国签订这个盟约,相约共击。之后呢?从老爹故事里可以知道,之后就是金人南下中原,大宋遭受了可怕地靖康之耻,然后出现了岳飞,出现老中兴四大名将。赵家地子孙赵构到江南继续做皇帝,逍遥快活,整个长江?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