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边缘人的生活》第40章


“事久见人心,这老妇女尽占我便宜,看我小,没经验,就欺负我,把人家当呆子,自己认为自己有多聪明似的,哪个心里还数啊?”张一梅似乎心里不解恨,要骂个够才舒坦,可听叶光军找到工作了,打心眼里面也为他高兴,说:“恭喜你,在什么地方啊?那里要不要人啊?我可不可以和你一起去啊?我不想见到这老妇女了,叶大哥,你能不能帮我跟你们老板说一下看看,我可不可以到他那里去打工?”
“在丰富路,离这里有一段路,那个店很小,昨天我去过,主要是炒菜、下面条、蒸馒头、蒸包子的,他好像只招一个,”叶光军看张一梅那张说话很快的嘴,心想,好家伙,这个女孩的嘴也不简单,厉害得很,看样子是一点委屈也受不了的,为这一点就把人家骂了这个不是那个不是的,还不知道到底是谁的错呢?不过看张一梅她委屈的样子,确实也让叶光军感到同情,看她眼泪就要掉下来的样子,又好笑,为这事就要哭了,于是安慰她几句,最后说:“你有空可以到我那里去玩,我请客。”
“一定去,一定去,看着背包的架式,你是不是从今天开始以后就不过来啦?”张一梅很开心,接着说:“那边工资怎么样?高吗?”
“是的,从今天起,我要搬到店里住去了。工资也不高,图个有吃有住吧,”叶光军无奈地说。
“工资肯定很高,满着我,不让我知道吧!喂,你有电话吗?留一个给我,让我好跟你联系,”张一梅不好意思地说。
叶光军心想,想不到这个小姑娘还挺大方的,主动跟我要联系电话。于是笑道:“实在报歉,我没有电话,对不起。”
张一梅疑问说:“你老板店那里没有吗?”
叶光军一楞,一是不知道老板那里的电话,二也没注意老板那里有没有电话,只好道歉地说:“对不起,我还不知道老板店里的电话呢,反正你以后一有空闲可以到我那里去,到时候如果老板店里有电话,我再抄给你,顺便问一下,你有电话联系吗?好让我跟你联系呀!”
张一梅笑说:“没有,叶大哥,请你帮我留个神,看哪里需要招工用人的,只要我能干得了的,过来告诉我一声,好吗?”
“好的,你放心。好歹我们也已经很熟悉了,你人又好,只要有这方面的消息,我一定来告诉你的,”叶光军说道:“好,我要走了,已经八点多钟了,再见,一定要到我那里去呀。”
张一梅也非常高兴,认为叶光军不会骗她的,觉得他是一个有文化的人,有涵养人,要是天天见他也不会感到厌烦,可从今天开始,以后就很可能再也见不到这位可敬憨厚的大哥了。
她一路把叶光军送出了工地大门口,看着叶光军远去的背影,心里默默地祝福他平安,不要忘记了自己,希望他以后能来看她。
<三十六>上工的头一天(上)
叶光军走到天元餐厅,已快九点钟了,老板坐在蒸笼边上的桌子旁,手搭在收钱的钱箱子上。钱箱子侧面还标有一牛奶字样,可能是订牛奶厂家送给他的放牛奶用的小铁箱子,于是他就就地取材,拿来当钱箱子用了。
老板嘴里还不停地张罗着自己热包子热馒头卖呀,招揽顾客,小王、小白都有在里面坐着,没有顾客。
叶光军走到老板跟前与他打了声招呼说“老板我来了”,就算第一天正式上班报到了,然后又分别跟小王、小白打了个招呼。
老板叫叶光军可以把包放在面粉袋子旁边的架子上,接着从揉面的案板上拿过来一个灰布围裙,递给叶光军,叫叶光军以后干活都要穿上这个,因为油渍多,溅到身上不好洗,用这个围裙挡着。老板告诉他,有客人来就忙,没客人来就歇一歇。
叶光军系上围裙,仔细听着老板的介绍。
老板说:“小叶,我们这里,早晨一早以卖包子和馒头还有锅贴为主,主要供上班的人和学生吃早饭的,他们大多数又是买了带走吃去的……”
没等老板说完,叶光军插嘴问:“包子馒头是怎么卖的?”
老头说:“馒头四毛,包子六毛,我们家的包子专是肉包一种,锅贴两块钱一两,一两四个,我做的是牛肉锅贴,味道特别好,是这里有名的,人家特别喜欢吃,一早你不在,我一下卖四锅锅贴,人家看得眼红。”老头一边讲一边蜜蜜地笑。叶光军也为老板生意好而为他高兴。
“小叶呀,其他的什么面条和炒菜炒饭的价格墙上都有,写得清清楚楚,”老板说说着还用手指了一下贴在墙壁上的价格表,接着老头神密地凑到叶光军跟前压低着嗓子,故弄玄虚地说:“我们这旁边有一个学校,中午主要是做学生的生意,一到放学,学生都挤过来吃饭,忙都忙不过来。”说着嘿嘿地笑开了,接着又说:“晚上的生意相对少一点,九点钟左右就打烊收工了。”老头介绍到这儿关心地地问道:“小叶,早上吃早饭没有?没有就在这儿下碗面条吃吃,先吃饱肚子,再干活。”他说着看了一下手表又说:“不定期两个小时,学生就要放学了,准备忙吧。”
叶光军过来的时候,怕迟了,早饭还没来得及吃,经老板这么一提,肚子感觉有点饿,于是笑了笑,表示接受。
老头见叶光军笑,便猜他早一来的时候肯定没吃东西,就对坐在墙边的小伙子说道:“小王,给小叶下碗面条,他还没吃早饭呢。”
小王走到灶台边,打着火,从旁边放菜的平板上的一块纱布下面抓出一把面条,拎起来抖了两下,问叶光军够不够吃?叶光军点了点头,说够了。
叶光军心想这老头还不错,不象想像中的那凶神恶煞的,挺关心自己工人的,但愿是一位好老板,不要是一个表面假象人皮兽心口蜜腹剑的人。
叶光军吃完面条,也坐在桌子旁等待客人的到来。叶光军看着同事小王小白他们像傻子一样,眼睛盯看着过路的行人,他们偶尔看到滑稽的情景,还格格地笑。此刻冷清的店内,间有老板不间断地发出干巴的嗓子叫卖声,并夹有干咳的声音。
今天是一个阴天,小王看上去似乎有点困乏,坐在那里手托着下巴,不时地打起哈欠,小白坐在长凳上,靠着柱子,挎着一个小网兜在织着毛衣,时不时有两个零星的客人过需要下面条、炒饭、炒菜的,她就吩咐指派小王去动手做,自己仍织着自己的毛衣,小王也不吭声就去做。叶光军看在眼里,心想老员工就是老员工,还摆架子,提醒自己以后尽量不要去得罪与她,以免她到老板那里告状,做不到几天就将我解雇,那可就惭了。
没客人,叶光军干等,也着急,看了一下手表,已经十一点钟了,他在想,到时候客人来了,我干些什么呢?老板也不吩咐一下,昨天只是跟我讲,叫我学徒,学徒有要求也不跟我讲一讲,也不给我分一下工?要不我也不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那个小王也不过来跟我提提要求什么的,想到这儿,叶光军琢磨,在农村做手艺的人一般不是随便招徒弟的,即使招徒弟也是要有个严格的程序的,如熟人介绍、拜礼叩头什么的,徒弟入门后方才能学艺,据说,一般也很难学到师傅的真传的,徒弟有正果的,也是纯靠自己的自创,如果师傅真教给徒弟真本领了,他是怕徒弟夺了他的饭碗,以后就意味着多了一个竞争对手,很难混饭吃了,所以按农村规矩,当师傅的手艺人一般只愿意将手艺真传给自己的子女的,不外传的。叶光军按此推理,心想我是劳务市场上招来的打工者,小王他凭什么要教我如何蒸馒头蒸包子呢?好歹这也是门手艺啊,他不会与农村里的手艺人有什么不一样吧?年纪轻轻的,心胸有那么广阔吗?值得怀疑,他不信。他注意到自从自己早上一进店门,他就主动上前与小王搭了几次话,想与老板介绍的这个小王师傅套近乎,尽量做到熟悉得早些,能让小王感觉和认识到他确实打算把他当师傅和朋友对待,领会他的诚恳,可小王没吱声,也没笑容,只是用眼睛猫了两下叶光军,根本就没有愿意合作的态度,刚开始的,叶光军还以为老板亲自教他学蒸馒头包子,后来才知道不是。叶光军看在眼里明在心里,心想有什么了不起的?你还以为我真的想学你的那馒头包子破玩意?我原来还以为老头教我学徒,有什么重托给我呢,昨天跟我低声低气说得神神密密,看样子现在不是这样,以后我也不会靠卖包子馒头过一生的,要把你当回事的,我一时困难,只不过是看重所需的那四佰块钱的薪水和每月包吃包住的条件,否则你就是放轿子抬我来学我也不会来学的。心里想骂小王,你还真?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