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中专时代》第59章


“嗯嗯,我们明白,不会多嘴的,你注意开车。”
“呵呵,我这人大咧咧的,你们别介意。我叫张喜松,你们叫什么?”
张稀松?这可是好名字啊!稀松稀松~~
“我叫谭晓松。”
“李小苇。”
张喜松哦了一声,好像这个谭晓松在哪里听过,一时间想不起来,车子性能很好,不到半小时就出了济南市,正沿着102省道全速前进,相信再过四十分钟就能到龙山。
途中谭晓松对李小苇介绍着风景,李小苇则是有些小紧张,马上要见人家父母了,准确说是要见“公婆”了,这小媳妇心理又开始作祟,一会整整衣服,一会看看发型的,还时不时的打听未来“婆婆”的情况。
谭晓松搂着她说:“别这么紧张,我爸爸你见过的,很和气的,我妈也很和气,对我可好了。她见了你一定喜欢。”
李小苇说:“毕竟第一次嘛,不紧张是不可能的。”
“嘿嘿,等以后来的次数多了就好了。”
等车子过了历城收费站后,谭晓松就告诉张喜松如何走,从省道上下来拐个弯儿,车子行驶到乡间小路上,离家越来越近,谭晓松心头没来由的有些兴奋。看着周边熟悉的景物,谭晓松眼里潮潮的。
到了家,谭晓松一马窜下车,还是那道大木门,这时他们家的房子还没有把围墙盖起来,显得有些穷困潦倒,看着这些,谭晓松心里发酸,父母把钱都用在自己上学,自己不能不争气啊。
他有些颤抖的敲开大门走进院子。院子里养的两条大狼狗闻见动静顿时叫了起来,屋子传来声音:“小雷啊,去看看谁来了,是不是你弟弟回来了?”
“妈,俺都看了好几次了!”
“让你去就去,啰嗦什么?”
谭晓雷不情愿的走出房门,看到的是泪流满面的谭晓松。
“妈,妈!小松回来了,你快来看啊!”谭晓雷一脸的高兴冲屋子里边大喊起来。
谭母闻声赶紧出来,看到了她朝思暮想了儿子。
母亲相比前生年轻了许多,可是不掩一脸的疲倦,谭晓松看着母亲,半天憋出一句:“妈!”
“儿啊,真是俺的儿回来喽!”谭母说着小跑过来,拉着儿子的手说:“嗯嗯,个子长高了,比你哥哥壮实呢。”
谭晓雷也在一旁高兴。
“妈,后边还有人呢,咱等会说。”谭晓松拉着刚下车的李小苇说:“妈,这就是李小苇。”
李小苇红着脸低声叫了声:“阿姨。”
谭母开心的答应着:“哎~闺女过来俺瞧瞧。”拉过李小苇的手就往屋里走:“嗯,真人比照片上还俊呢!闺女一路上累不累啊?吃饱没?”
谭晓雷帮着把行李和年货搬到屋子里边,又来找一盒软大鸡烟给张喜松,张喜松摇摇手说不会抽,其实他是嫌这烟档次低,他想不明白处长跟谭晓松关系这么好,他没听说自己处长啥时候多了个穷亲戚。
“一路上辛苦你了。”谭晓松给他倒了杯热茶。
“没啥辛苦的,我任务已经完成了,就不逗留了。”张喜松茶也没喝一口站起来就告辞。
“小松,你怎么不留人家吃了饭再走啊?这都下面条了。”谭母从房里出来数落着谭晓松,“你这孩子,哎,司机老师,天这么冷的吃碗面走吧。”
张喜松说了声谢谢,开着车一溜烟没影了,走到半路上这丫一拍脑瓜子才想起来:这谭晓松不就是处长经常挂在嘴边的贵人吗……
再次回到屋里,李小苇拘谨的坐在房子里,打量着家里的一切,跟谭晓松交往半年来,她也大致了解他家中的情况,而且她也知道谭晓松这么拼命赚钱的原因所在,毕竟她的家庭情况跟这也差不了多少。
“闺女,来穿上这件棉袄。”谭母从衣橱里拿出一件棉袄,“这是按着照片上目量着做的,不知道合不合身。”
李小苇穿上棉袄后感觉很暖和,“阿姨,可合身了。您手艺真好,可暖和呢。”
“合身就好,合身就好!”谭母笑的合不拢嘴。
另外一间房内,谭晓雷正看着堆得跟小山一样的年货。
“我靠,小松子,你这是发大财了还是咋滴,这东西这么多?又是带鱼又是花生油的,还有人参,够咱家吃大半年呢。”
“呵呵,一些是我买的,一些是朋友送的!”
“乖乖不得了啊!”
“哥,等会跟我出去一趟吧,到镇上买点家电啥的,咱家那台14寸的黑白电视机得下岗了,再说这大冷天的,得安上空调。”
“哎!不得要钱啊?你哥我在外边混了半年多也没赚几个钱。”
“我有。”谭晓松说:“今天买些家电,明天咱去高官寨那边买个三轮车回来。”
“靠!半年不见,你还真发财了咋滴?瞧你这牛吹的,现在三轮车起码一万多呢,你偷啊还是抢啊?”谭晓雷鼓捣着年货说。
第1067 老两口的纳闷
“妈,俺爸啥时候回来?”吃着目前做的面条,谭晓松问道。
谭母说:“快了,这会儿该收摊了。闺女你多吃点,锅里还有呢。”
李小苇说:“阿姨我吃饱了,我们刚吃完饭回来的。”说完把一个鸡蛋夹到谭晓松碗里,用眼神说:你家真热情,我都吃了一大碗面条和两个鸡蛋了。
谭晓松嘿嘿一笑说:“妈,我们吃饱了,等会我跟大哥去镇上看看买点东西。”
“刚回家乱窜什么?你走了人家小苇在家里多孤单啊。”
“我带着一起去。”
李小苇也巴不得出去逛逛,自大一进这门,谭母热情的有些让她受不了,说白了,她现在由起初的紧张变的有些怕怕了,嗯,谭母看她的眼神格外的亲,简直比她母亲对她还好,这种感觉说不出来,反正不是讨厌的意思。
吃过饭后,谭晓松三人骑着自行车往镇上赶去,谭晓雷骑在最前头,小两口在后边。
“晓松,你妈妈太热情了,我有些受不了。”
“嘿嘿,热情好啊,说明你这儿媳妇很对我妈的胃口,你没看我妈眼角都笑弯,对你满意着呢!”
“去你的,谁是你家儿媳妇,还不一定呢!我再找个比你好的去!”李小苇在后座上拍了谭晓松一下。
“我说你老实点,我可骑着自行车呢,否则咱俩都得歪了。”谭晓松晃悠了一下车把表示抗议,吓得后边的李小苇啊了一声赶紧搂住他的腰,某人顿时感觉后背上一团柔柔的压力传来,啧啧,要是夏天该多好啊,冬天穿的太多了,没多少触觉上的享受。
龙山镇,其实就是丁字路口,地处龙山和党家中央,镇政府就坐落在这里,这片地在将来的05年才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开发:成立了一条商业步行街,建立了龙山镇文化广场,规划了两个小区。现在还是比较冷清的,马路两边有几家大的商场,主要是经销家电什么的。
三人把自行车停在国立三联家电门口然后进去,接近年关,这里生意也好的很,你看到很多人都赶在过年的时候置换家里的家电,算是将一年的收入用于改善生活方面。
谭晓松站在一个29寸彩电前边有五分钟了,左看右瞧的,“苇苇,你说咱家买这电视行不?”
“谁跟你咱家咱家的,你自己拿主意。”李小苇扭过头去看别的。
谭晓松自讨没趣的嘿嘿了一声,拉着大哥谭晓雷比划起来。“大哥这电视搁在客厅里保准行。”
谭晓雷说:“行是行,可是老二这玩意不便宜呢,你真有钱?”
谭晓松说:“没有我拽你来做啥?你就说相中没有!”
“相中了!”
“恩,老板,这电视我们要了,给我搬个新的出来。”谭晓松扯着嗓子十足暴发户的德行。
老板抱着计算器出来,“哟,这不是小松子嘛,放假了?”
呃,这谁啊?谭晓松给大哥使眼色,这丫常年不在家里,镇上的人他都不认识,(宅的)谭晓雷说:“咱姨家的。”
“哪个姨?”
“靠,闫庄的。”
“那我叫他啥?”
“你叫他哥就行,具体啥辈分我也迷糊着呢。”这哥俩嘀嘀咕咕的让老板郁闷起来。
“我说你们哥俩商量完没?”
“商量完了,就这台了,长虹的嘛。”
“是长虹的,质量保证,三个月包换,三年保修,咱都乡里乡亲的,给你个实诚价:2800。”
“哦。”谭晓松没言语,脑子里开始盘算起着性价比。
“闫哥,咱都亲戚你还这么贵啊,便宜点便宜点。”一旁的谭晓雷开始讨价还价。
“弟弟,我这不赚钱的买卖了,价格上实在不能动了,要不我给你添个电饭锅成不?”
“我同学买那个才2500!”
“你同学买的那个不是这型号的,这是新款的,我跟你说,这屏幕可真亮着呢,功能也比较全……”
两个人谈了半天,最终还是2750成交,谭晓雷说丫还是亲戚呢死抠门。谭晓松笑了笑说:都是做生意的,咋不得让他赚几个?
随后又买了VCD;空调和洗衣机。
“算算吧,这些?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