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痕记》第488章


,料理着黑子的衣食住行。
“张半仙,老李头,还有超然法师,赦教,他们都在南岳大庙,这里是佛教圣地。环山数百里,寺庙庵观百处。规模之宏大,建筑之精美,结构之完整,布局之周密,实属罕见。”萧莉在招待王社时说,“原来梦想还是可以变为现实的,这里古木苍翠,寺内香烟缭绕,木鱼钟磬之声,不绝于耳,确是修身养性的好地方。我来到这里以后,哪里也不想去了。”
这寡独的黄昏,幕着雾与雨,酒店的包厢里,王社和萧莉坐在一起喝酒。本来是件很开心的事,但王社却开心不起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人世间的情与爱随时开花,将孤寂的人生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仗拂叶地行人,踏着荆棘也不觉得苦有泪可落下,却不悲哀仍寄人篱下。相爱的人相依为命,绚烂也许一时,平淡才是一生一世吧。为了别人改变了自己又能怎样?只能使自己更被动,把自己迷失,找回自我,做我自己。不管你真实的自己个什么样子,但能做到本性率真也就不枉此生了。人生原本就只有两极,无聊和空虚。爱惜你所选择的,珍惜你所拥有的,才不会让一生充满遗憾。多一份面对现实的勇猛,多一份对感情的执著,会发现最美好的也许就在自己身边。
“萧莉,你毕竟走上了你想生活的道路,不管以后如何,走在自己想走的路上,真是一件开心的事情。”
“你不也是?”萧莉和王社碰一下酒杯说,“还是从单位出来好,天天都是那几个人,天天坐一张桌子,天天看窗外那一点点天地,真是没有意思。”
“不过,我现在忽然感觉从单位出来也没有什么意思。”王社笑了笑说,“狠抓就是开会,管理就是收费,重视就是标语,落实就是动嘴,验收就是喝醉,检查就是宴会,研究就是扯皮,政绩就是神吹,汇报就是掺水,涨价就是接轨。还有,忙碌的公仆在包厢里,重要的工作在宴会里,干部的任免在交易里,工程的发包在暗箱里,该抓的工作在口号里,须办的急事在会议里,妥善的计划在抽屉里,应煞的歪风在通知里,扶贫的干部在奥迪里,宝贵的人才在悼词里,优质的商品在广告里,辉煌的数字在总结里。这些,你们没有听说?还有的说,大棚把季节搞乱了,关系把程序搞乱了,级别把能力搞乱了,法官把法律搞乱了,公安把治安搞乱了,银子把官场搞乱了,事故把交通搞乱了,小姐把辈份搞乱了。现在这个社会,欠个人的钱是穷人,欠国家的钱是富人,喝酒看度数的是穷人,喝酒看牌子的是富人,吃家禽的是穷人,吃野兽的是富人,女人给别人睡的是穷人,睡别人女人的是富人,耕种土地的是穷人,买卖土地的是富人。苦干实干,做给天看;东混西混,一帆风顺;任劳任怨,永难如愿;会捧会献,杰出贡献;尽职尽责,必遭指责;推托栽赃,邀功领赏。上面的想法是好的,选派干部到基层为了发展经济,富裕农民,加强组织,维护稳定,促进农村工作全面开展。可现在都包产到户了,农村人各人干自家的活,想吃就吃,想睡就睡,人心却散了,基层党支部的凝聚力没有了。现在农村现在有好多事情要做。道路要修,水利基础设施要抓,还有抗旱井,桥涵,渔塘,还有好多好多事要做。要对村庄进行重新规划,要让每个村民家中都有有线电视看,都有自来水喝,都能呆在家里象城里人一样能上网。这需要社会结构、组织形式、劳动就业方式都要发生变化。庄稼人也不是以前那个概念,庄稼汉也不一定就非得天天面朝黄土背朝天。我们现在都是处在一个大变动、大转折、大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农民在种植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上也会越来越得到实惠。中国人最讲究的就是安身立命。民,以食为天。只有农民真正富裕起来,真正发展了,老百姓才能过上好日子。这一次来南方,想通过黑爷招商引资,搞小型养殖场,小型加工厂,还可以兴办村办企业,成立了各类种养加专业协会,拍卖四荒。我还设想以后要开发商户住楼,兴建大的集市贸易街,围绕龙城市的经济发展大局,积极营造自己的经济圈,创办民营企业,解决劳动力就业。还有,要建设自己的养老院,要成立自己的垂钓休闲中心,要让老百姓都象城里人一样实行医疗和建设公积金,整体地对村庄改造和规划,让村民象城里人那样住上一排排楼房。这些,都靠理论是不行的。”
“是的。”
“相识是最珍贵的缘份,你我相识一场,能把心里想说的话对你说一说,感觉很轻松。萧莉,生活可以美满,生活可以悲伤,生活也可以令人沮丧,但一个人心中只要有梦,就会觉得活得精彩。那个梦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你要为你心中的那一份激动付出你的全部。生活不相信眼泪,一切都要靠自己去争取。也许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抓不到的瞬间永远是最美的,但只有奋斗着才是快乐的。风轻云淡的美丽是因为有朋友的存在,心与心的真诚是因为有朋友的牵挂。每个人都有无法实现的梦想,人生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笑;你对它哭,它就哭。我不象你那样已经很超脱了,但我知道缘来不可拒,缘去不可留,缘来惜缘,缘去随缘,缘起缘灭只在一瞬间。人活在世上,要干一番有意义的事情才值得。人算个什么东西呀。人也是一种动物,除了吃饭睡觉,还有思想,就这么简单。这个世界上真的会有转生投世一说吗?人,真的会有前生前世,真的会有可能借用另一个身体说话行事吗?我觉得还是要相信科学。都进入21世纪了,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电话电视电脑这些新鲜玩意儿在几百年前不就是神话吗?长这么大,我是没有见过什么灵魂转世的人。”
“不过,有时候,科学和迷信的边缘是很模糊的。就是大科学家牛顿晚年都进了神学院的。牛顿是科学家,还会信神吗?地球围绕太阳转,月亮围绕地球转,宇宙间都是行星围绕恒星转,但是,谁让它们转起来的?”
“不知道。”
“我也不知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朝晖夕阴,寒来暑往,花开花落,鸟语虫鸣。这个世上最深奥道理早已被咱们的祖先说破了,只是现在没有多少能真正体会得到: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项,四项生八卦,八八六十四爻就这样无穷尽地演绎着天地万物,但万物间能明白生生不息这个道理的却不是很多。”
王社愣愣地看着萧莉不说话,包厢里突然一下子静了下来。
第一0四章
从南方回来,王社很长时间都处于一种恍恍状态。
王社觉得萧莉遁世和黑子的修真令人难以接受。
单位领导宋文贤一行数人给王社送来了电脑和书籍。新闻媒介进行了如下报道:宿州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宋文贤和党委组织部副部长李真一行来到砀山县曹庄镇蒋新村,看望了宿州学院下派干部社,并对村里的6户老党员和困难群众进行了走访和慰问。院领导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宋书记等认真听取了王社同志工作情况的汇报,详细询问了农民生产生活情况,并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就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并表示,宿州学院会在各方面给予支持,希望蒋新村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把自己的家园建成名副其实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王社知道宋文贤是政界难得的才子,在陪同他在自己居住的村委会院落里转悠的时候,宋文贤说:“小时候,从记事起,就认识了丝瓜。房前屋后,院墙篱笆,低矮的杂树上、牛棚上,随处可见丝瓜的身影。秧子又多又长,叶片又大又密,开的小黄花一簇一簇的,绚丽耀眼。那些一尺左右大小的丝瓜,翠绿如玉,直的状如拉长的大水珠,弯的则似一个大月牙,吊在空中随风摆动,婀娜多姿。以后,我走出山村上学、工作,去的地方多了,看到外地的一些丝瓜,与老家的大不一样,让我茅塞顿开,原来丝瓜也是天外有天。有的长达二尺多,还有的又细又长如同一条长蛇。更有甚者,有人为了卖个好价钱,从丝瓜刚结纽开始就给它坠上一个重物,硬是渐渐地把它拉长。没想到人工也能诱导丝瓜的生长,使丝瓜听从摆布,真是大开了眼界,也感叹丝瓜有了这么强的可塑性,与人配合得?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