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山田有眼泉》第77章


于是,干脆就直说自己只是一个中间人,事情还得郭绍明那边说了算,就算是想找事也全部都推到郭绍明那边去。
作为投资方的郭绍明,厂子的大老板,那可不是他们想见就能够见得到的,甚至都没有人知道没事在山间瞎转悠的那个年轻人就是山下那一个在建大厂的老板,都以为只是张家的一个远方的亲戚。
“小文啊,这我也知道,可是人家大老板可不是我这个小小的村长能够见得着的!”杜大河有点郁闷的说道。
当初郭绍明和村里谈土地收购的事情,都是他的代理人和镇上的相关领导出面的,整个靠山村除了张文之外,还真没有谁知道郭绍明就是那个有钱的大老板,就是张成礼兄弟俩也只是隐约的猜测出这个可能性。
张文想了想,看着杜大河今天这个架势,估计也是早就算计好了的,“那要不这样,杜村长,您说这个欢迎仪式准备怎么搞,我帮你传个话,问问看人家的意见?您看这样行不行?”
听到张文的这句话,杜大河脸上的表情舒缓了许多,这才娓娓道来,“鉴于这个厂子是咱村子的第一个厂,所以我们村委会就想搞的热闹一点。不过,这怎么搞的热闹上,我跟王支书就有了点小分歧,你也给合计一下,哪个更合适一点?”
“我的意见就是去县城那边找一个戏班子,再弄点舞龙舞狮什么的,让咱村的人一边听听戏,一边看看杂耍什么的!王支书那边就说这件事是村里的大事儿,就应该全村人一起乐呵乐呵,就想去县城找人来放一场电影,露天的那种,地点就放在厂子那边,那里地方大,正适合!”
张文只是静静的听着,农村人实际上并没有太多的娱乐活动,平时闲下来的也就是打打麻将,看看电视什么的,这个时候人民的生活是好了一些,比起前些年一个庄子只有两三台电视机的苦日子确实好了一点,可也没好上多少去。
看大戏和放露天电影可以说是靠山村这样的贫穷的小山村最大的娱乐活动了,基本上都是参与者多的让人害怕的那种,真正的大众娱乐活动。
“是不是钱的事儿?要不这样吧,这两样都弄,一个也不要缺!这钱呢,我跟那边大老板商量下,由我们出,你们村委会负责联系就行了!”张文这要还不明白杜大河的意思,那就真是有点装傻的味道了。
靠山村穷,这村委会自然也就没几个钱,本来村里唯一的稍微大点的收入就是出卖大山矿产,现在那几个矿场基本上被张文挤压的没有生存的余地了,只有一两个还在咬牙坚持着,村里的收入也急剧的减少。
这样一来,村里就更加没钱了,要不是这个厂子即将建起来,估计杜大河早就找张文算这笔账了。
张文的话也说到这个份上了,杜大河也就不再隐瞒自己来的意图了,脸上的笑容也更加灿烂了。
这事儿也确实是钱的问题,他和王敏德也确实为这个闹了点小矛盾,就是不太确定用哪个方案,本来只是希望张文能给解决一部分就可以了,现在张文这样的大包大揽,而且还两个方案同时实施,不仅解决了他们的困难,还更大程度上的搞活了这次的活动。
“成,那这事儿我们就这么定了,我这就去联系戏班和电影!”杜大河也爽快的说了声就直接离开了张家,也不再提找张成礼的事情了。
第八章第105章 看大戏、耍猴
钱的问题解决了,杜大河等村委会的干部的办事效率还是相当高的,第二天就把这件事给办妥了,来到张文这里取了钱就直接去安排演出的事情了。
现在的大山已经正式改名为青山,山下的水库也更名为青山湖,而郭绍明和张文合资建的厂也直接叫青山厂,至于主营什么产品对外还没有公布,也只有张文和郭绍明两个人才知道。
靠山村也想更名为青山村,可这不是说该就能够立即改的起来的,要往上一级一级的申请,等待审批通过之后才能够正式更名,这些自然不关张文什么事儿。
有钱办事确实方便的多,不两天的功夫,戏班子就准备就绪了,张文可不会安排人手去搭建那个戏台,这些都是由杜大河出面,找人准备的,他只出钱而已。
在农村,看戏是很稀奇的事儿,请戏班子来唱戏虽然花的钱相对城里请某某歌舞团,或者请某个明星出席活动动辄数万数十万,乃至上百万的价格,简直便宜到了到了极点,可是对于没几个钱的农民来说,还真不是随便就能够请得起的。
张文的印象中,这十多年来,也就村上一个比较有钱的人家给老人办八十大寿的时候请过一次,那一次可真是热闹非凡,全村起码去了一千多人去听戏,把那个老人家给高兴的,下巴差点脱了臼。
可按照张文后来的眼光看来,那唱的什么戏嘿,京剧不像京剧,越剧不像越剧的,也就跟东北的二人转差不多的,三两个人在台上一边唱着一边闹着,那词儿实际上还是带色的。
不过,农村人本来说话就没有那么太多的讲究,平时荤段子说出来也不用太在乎什么场合,甚至那些无聊到极点的妇女们还没有尽拿那些年轻小伙子开着半荤不荤的玩笑,并不是很在意这个。
只不过,连张文自己也没想到,这一次杜大河他们搞的场面会这么的大,就好像是请全村人吃饭似的,一窝蜂的全来了,张庄边上的那一片已经被夷平了的厂区愣是被塞得满当当的,为了这次的活动,郭绍明甚至还下令停工一天,就是为了参与一下这样难得的喜庆事儿。
那戏台,说是戏台,实际上就是那些水泥板堆起来的,上面铺了一些不知道从那里搞来的还算是比较平整的三合板,周围都用简单的护手钉了起来,这样是为了防止上面唱戏的人不小心掉下来。
而看戏用的凳子、椅子什么的,除了一部分是向厂区靠近的张庄和大刘庄的农户借的之外,绝大部分都是看戏的乡亲们自己从家里面带来的,放眼望去人头攒动的,好不热闹,不少人为了省力气都是带着小板凳,可一来才知道自己带来的凳子太矮了一点,想要看得清楚台上演的什么,就必须要站在凳子上才行。
最靠近戏台位置的还特地摆上了几张八仙桌,这是为镇上的领导、村里的干部以及张文、郭绍明这样的厂方代表准备,同时还预备了茶水,这是由专门人员准备的。
靠山村的这个活动,镇里面也是很给面子的,由张志远带队,镇党委书记、副镇长,以及几个所的所长基本上都来了,和张文、郭绍明一起坐在了最前排。
戏唱的挺热闹的,准备的音响虽然算不上多么的好,但是胜在声音更大,扩散的效果不错,张文他们身后数千人就算看不清楚也能够听得见上面唱的什么。
农村人爱的热闹,那上面唱的很多都是乡村的事儿,不少的都是很好笑的,基本上每隔个几分钟,就能够感觉到一阵笑声的波浪袭来,搞得张文他们都是一脸的苦笑。
镇领导很少会参加这种群众性的活动,估计这一次也是历史以来第一次,虽然觉得面子上有点过不去,可是总也能够感觉到农民的那种纯朴和可爱,至少这个时候他们不用为了一点点鸡毛蒜皮的这个税、那个钱的被人堵在家里不能出门要舒服的多。
“小文啊,你们这里还真是热闹,虽然这上面唱的不咋地,可我觉得吧,就是在香港的红矗逵萏莩岫疾灰谎姓庋钠眨 ?br /> 感受最深的其实还是郭绍明,演唱会他听过不少,也感受过那样的气氛,可是对于那种追星的感受说实在的还真的提不起上面兴趣来。
可这些农民,那发自内心的兴奋,甚至于嚎叫,那都是最真诚,最实际的,完全不带一丝一毫杂质的,这是最为难得的。
张文摇了摇头,“农村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像这样的热闹场面那可是非常难得,要知道每次村里有那种马戏团来演出,那可是人山人海的,热闹的不行,等以后日子渐渐的好起来,恐怕就很难再现这样的场面了!”
这也是实话,就是因为穷,所以都在忙着干活挣钱,娱乐活动根本就是一种奢望,能有个时间打打小牌就算是一种莫大的休闲了,更不要提搞什么其他的娱乐活动的,比起城里人来,这里简单的太多太多了。
“也许吧!不过,这样才显得出他们的可爱来!呵呵,不提了,不提了,我们看戏,看戏!”郭绍明也只是对这种乡村的生活的陌生,才会觉出这里的好来,说了两句之后便又兴冲冲的去听戏了。
戏唱了一段,演员下去休息了,上来的是一个干瘪的老头,手上拉着两三跟的绳索,后面拴着三只猴子,猴子也和那老头一样,很瘦很干瘪,看起来像是多少天都没有吃饭了似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