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华再起》第223章


好在。总算是干净利落地打胜了,可堪向祖宗神灵告慰,也能向大帅毫无愧疚之色的欢呼致意,淮军老卒,心情自然舒畅,而激动至落泪,也能可以理解了。
张华轩当然理解。他自从起兵以来,还没有看过淮军将士死伤如此严重的。内镇的兵是新兵,这时候有些惨然模样。还很好说。特调给左宝贵指挥的炮团两千二百人。却也是百战精锐,当初调到海州来塞防的,而现在,也颇有些垂头丧气模样。可见这一战虽然胜了,与军心来说,打击也是不小。
当下环顾左右。只觉惨然。淮军内镇兵加少量内卫精锐加炮团全部,整整两千八百人地人数,而现在看去,能活蹦乱跳向着自己欢呼的,不过千多人,其余众,非死即伤,死者当然已矣。伤者却在包扎。不少重伤员满身鲜血淋漓,虽然努力忍耐。不过呻吟之声却是汇集在一处,当真是闻者侧然,颇增伤感。这一战,当真是险极。原以为内镇加炮团人数,已经超过英军,而必不至于一战而败,现下看来,若不是左宝贵和相当多的将佐在队中,有不少扛着金星银星的将军们扛着大枪,和小兵一起对敌搏命,若非如此,在被英军火炮和进攻火力完全压制以致死伤惨重之时,必定会有崩溃之险。
淮军自立军以来,还没有被人打的崩溃逃败过,这一仗,当真好险!
中军镇的将士立下大功,自然是叫的响亮。不过在张华轩看来,也无足骄傲。一,以超过敌人的步队扛住敌人进攻,咬住打乱敌人队列,二,用人数相当敌军,而还使用着远远强过敌人火器的后膛七响,这样地武力配给加上人数,还是骑兵对步兵,如果打不胜,还不如统统撞死地好。
况且中军镇是他的亲卫镇,等于是近卫部队,也无需特别假以辞色,平时待遇好,军官们也好升迁,装备也是军中最好,这样还打不胜,要他们何用?
当下不再看自己部下,只观察着英军队列。
两千二百人不到的英军已经溃败投降了。按淮军处置俘虏的向来规矩,所有英军俘虏原地跪下,双手抱头,总要到一并捆绑之后,才会让他们站起来。腰间地装有火药和子弹的武装弹已经解下,枪支刺刀也一并收缴,堆在一旁如同小山一般。
英军的死伤也很惨重,俘虏一边,就是被打死地尸体和被救治的伤员。不得不说,英国佬的技战术很好,打的很好也很顽强,淮军步队完全不是对手,他们的列伤,多半是被淮军骑兵所伤。
这时早有人上来禀报,英军两千二百五十二人,当场战死的有七百六十二人,伤四百七十一人,伤亡过半,而如果不是面临着骑兵的追杀,相信英军能退回一半人回到要塞炮台上,然后用淮军留在阵地上的火炮还击淮军,使之不能再夺回炮台。
英法联合舰队攻击大沽炮台一役,便是如此办法。大沽炮台被僧王多年经营,炮手也下了苦功训练,炮打地又准又好,而英法联合舰队事先没有想到会发生这种在中国军队来说特别诡异地情形,轻舟冒进,于是死伤极其惨重,攻击失败,而后来增援一到攻下炮台,于是翻转炮台上的五百余门火炮,反轰清军,迫使大量清军在炮火打击下投降。
今日淮军对英军一战,没有骑兵和后膛枪,英军绝不会是失败者。
张华轩暗自心惊,在这一战之前,他总以为凭借淮军武力就能迫使这些老牌帝国主义列强放弃侵略中国地企图,现在看来,未来如果放手大打,淮军非得使出全力,而且一定要利用好枪械在短期内比英军领先的优势,方能取胜。
在战场上略做巡视,英军的一伙指挥官却被带上来了。
一个少将,五六个上校,其余都是中校少校之辈,尉官在淮军看来阶级太小,已经被围在俘虏队里,一样的蹲下双手抱头,等着与大众一起处理,并没有军官的特权。
这般处理,还是张华轩事先有吩咐,不得虐俘,不然将来不好办交涉。前线将士刚刚打红了眼,恨不得把俘虏全部斩了,淮军传统中,虽然并不特别虐俘,不过对俘虏也没有什么好客气的,种地,挖矿,做苦工的都是俘虏,所以在将士心里,俘虏确实不是什么好可怜的物事,若不是有严令,怕是将校也一体对待。
打了这么多年的清军太平和捻子,不论对方身份如何之高,也并没有特别对待,今天在淮军来说,算是特别又特别了。
总而言之,与狼狈不堪的士兵相比,英军的将领们当然是要好上许多。此时他们也知道前来巡阅的必定不是普通将领,而是淮军的大头目。英军上下已经知道,淮军也使用的军衔制度,而且肩章胸章一看之下就清楚的很,刚刚交战,他们亲眼看到不少淮军将军一级的将领就在前敌厮杀,而眼前这个骑军便服的年轻人赶来之后,那些将军们混合在小兵们一起,向着这位年轻的军人抛帽致意,呼喊之声比枪炮还响亮,若不是淮军的重要人物,必定不会如此。
待看到跟随在张华轩身后的丁宝桢时,张华轩的身份已经呼之欲出了。
淮军的军衔制度行之有年,已经慢慢开始规范制度,英法诸国对中国情形很是关注,这一点瞒骗不了他们。一般来说,淮军的总镇与总兵一级,都是将军,用英国人的理解,是扛一颗金星的少将。而副总镇也可以是少将,总参亦是少将,这样在识别起来时,很是困难。
开始时,是为了让这些资历差不多的军官在军衔上差别不大,以使得同僚合作,不要生了意气,于是虽然职务有高低,军衔上却并不明显。
待到今年年初,淮军改革军衔办法,总镇一职特别加了一星,是为两星的中将级别,副总镇与地方总兵、总参一级,仍然是一颗金星,副总参三颗银星,与团长一级相同,如此类推,可以分别清楚。
这种改动,当然为英国所知,而淮军之中,唯一授给三颗金星上将军衔的,却只有军令部长丁宝桢一个人。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虽然丁宝桢是不折不扣的文人,现在干的却是军职,长久葛袍布衣长袍马褂的召见军人办事,总是有些别扭,不成体统。丁宝桢原本还不在意,等职权渐削之后,唯恐军人不再拿他服气,所以颁下的军衔服饰,反而愿意穿着了。
这一样来,眼前现成一个三星将军在这里,却是低眉顺眼,跟随在一个穿军便服的年轻人身后,那么,此人的身份,倒也不必再多猜想了。
于是由这支军队的最高指挥官,大英帝国陆军少将约翰。米歇尔最先带头,然后参谋军官并各团指挥军官一起景从,向着张华轩一打敬礼,然后米歇尔灰白着脸咕隆几句,便自退后。
英式敬礼与淮军不同,看起来颇有滑稽之感,不过张华轩也不在意,只是享受着被当时世界第一强国被俘军官们敬礼的尊荣,而米歇尔的话只寥寥几句,他倒也听的懂,无非就是请照顾脸面,不要为难虐待俘虏之类。
(如果章节有错误,请向我们报告) 
(227)旗鼓相当
“这何消他说!”虽然他大略懂得,不过还是等通事翻译过来,这才回答。
一想到这位英军少将约翰。米歇尔就是纵火焚烧圆明园的主凶之一,张华轩便是冷笑扬鞭,马鞭的鞭梢就在一群英军军官的脸庞前掠过。
一八六零年十月七日到八日两天时间,英法联军进入圆明园开始了公开的抢劫。赶跑了看守园子的几个清兵旗兵之后,英法两国的军队开始分门别类,有目地有组织的抢劫活动。
后来总结,法国兵是限入了无组织无指挥的混乱抢劫状态,见着东西便拿。与没品的法国人相比,英国人却是极有组织。
低级军官们指挥着士兵,带着大量的大口袋进入各个宫殿库房,抢走了中国自明朝开始在宫廷中积聚的财富。
军官们喜欢那些奇珍异物,比如珍贵的漆器、瓷器、朝珠等珠饰,还有大量的工艺品。普通的士兵则喜欢金银,特别是铸成各种模样的金器,则最受普通英法士兵的喜欢。
中国几千年来文明所积累的最高等级的工艺品,则被分门别类的挑选出来,送给英国国王与法国皇帝两位陛下。
法国兵打开了一座座装满了金银了库房,在一下午之内就在银库里起出了价值八十万法郎的银锭,法国司令官孟斗班则接受了三串用玉石、琥珀、珊瑚所制成的精美朝珠,用来给自己的妻子女儿做纪念。
印度兵更关心的是衣服、丝绸、皮物和首饰,对瓷器和漆器和大型的木器没有丝毫兴趣,至于凝聚着中国文化的古典字画,则被人随意的丢在地上,随便踩踏。
一个装满了精美御用丝绸的库房被打开后,因为不便携带,就干脆撕碎了用来拴马,或是用来做包裹,用来装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