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火中原》第351章


挚障芯偷轿涫ご笱Ц餮г海踔烈恍┲醒а萁病H酶缑窃抟桓雠宸1靖缑窍衷谧稣饧虑榭墒嵌潭绦摹?br /> 曾国藩没有示弱。立刻宣布奉太后密诏“清君侧”。并且发表了一篇历数我们大罪的长长的檄文。大意:徐陈等本系乱党,蒙我朝天恩招抚,然贼性不改,不思报效天恩,犯上作乱大逆不道,弑当今生母,囚皇上与太后,擅杀大臣,乱政营私,减万岁供奉,克王公之薪俸。勾结洋人卖国,准行洋商鸦片,擅开通商口岸,使大清门户洞开,一、外人尽窥虚实,更私允洋教传播,乱我民风正气,复勾连洋人新办铁路,动山河气脉,震祖宗寝陵。为修路拆民房迁坟墓,人民生死不安,其暴虐荼毒堪比隋炀。不遵旧制擅便衣冠,窃夺国柄却勾结匪人,捻匪长毛悉为上宾,衣冠华族流落无依。总之把我们骂得一无是处,罪恶滔天,就连我们收复东北边陲的事情也被描绘成了与俄人勾连为后来卖国寻求借口。
在我们控制区之外百姓士绅分为了支持和反对我们的两派。当然,支持的都是心中暗暗支持。南方的太平军余部在绝望中忽然看到了新希望,振作起来与湘军周旋。我们控制区由于有严密的基层组织和军情处、调查处两大情报机构,曾国藩的檄文基本无法传播到一般民众。民众知道的都是曾国藩大逆不道公然反叛了。而且经过多年宣传教育,加上生活确实比以前安定富足了许多,我们的民众支持度还是相当高的。而且在我们的舆论引导,特别是广播和报纸的宣传下,民族主义思想抬头,大家对满清政权已经没有多少忠诚度了。
我们在对方控制区的宣传比对方成功的多,不仅是军情处间谍的功劳。还有我们的广播。收音机已经成了有头脸的人物的身份标志,就如最初西洋座钟一般。这种每天6小时广播的传播威力是巨大的。从新闻到音乐到各种评论、评书、歌曲以及各种知识讲座。承担了极大的宣传功效。
湘淮系内部似乎也并非一个声音。只有曾国藩直系系统的表态支持,李鸿章和左宗棠默不作声。像沈葆桢之类的由于在曾的势力范围,支持的表态相当勉强。由于曾国藩檄文为了争取保守士绅支持,文中有指责我们勾结洋人出卖权益的说法,列强相当疑虑,纷纷表示这是清国内部事务,他们采取不干涉的立场。这大约也是李鸿章、左宗棠不表态的原因,李鸿章在上海的江南制造局和左宗棠在福建的船政局都需要洋人的支持。
正文 10。扫平内乱(10)
更新时间:2008…8…7 11:30:49 本章字数:1739
在进入陕西的我军拿下宝鸡的第二天,张林率部力战后攻克襄阳。随后向枣阳随州出击。信阳南下的部队也向西配合张林的行动。随、枣地区的敌军向武汉方向退却,避免被合围歼灭。张林挥师南下,西进,一个月内西到谷城、老河口,南到荆州宜昌尽数被第四师控制。占领宜昌的我军炮击了江面上的湘军水师。湘军也开炮还击。这是湖北、湖南与四川间水上运输的要道。自此即使算不上被我军封锁,至少是受到严重干扰。湘军水师作了夺回宜昌的尝试,损失惨重以失败告终。姚大喜的第6师从黄、麻南下,目标直指鄂东,不久,拿下黄石、铁山。又一个重要的铁矿石基地落入我军控制。到了9月份,一度占领黄冈、鄂州、田家镇一线沿江地带。湘军集中水陆主力拼命反扑,这里可是他们的根本重地,为此从江西、湖南抽调了主力增援。黄文金、汪海洋趁机脱逃进入福建、广东一带。第6师一部在江边防御战中遭受了较大伤亡,被迫放弃鄂州、田家镇等地向后撤退。湖北东部形成对峙状态。同样,贾山的铁道和工程部队的进军受阻于孝感以北地区。我严令他们停止进攻,就地构筑工事——这个他们很拿手的。倒不是真的攻不动,只是我不想让自己的部队有太大的伤亡,其实他们本来就是用来牵制敌人的。
湘军也并非处处居于守势。在安徽他们向淮北发起了攻势。曾国藩倒也真的不简单,一下子看出了我军薄弱之处。但是他还是低估了我军。
淮河以北是以秋永年为首的淮北军分区的地方部队。由第二军第6师的两个营发展而来。力量确实比较薄弱。主要是担任守备任务的部队,装备比较差。秋永年按照总部知识,把各地部队集中向北转移撤退。湘军虽然占据了一些地方,甚至定远、庐州这样的重要城池,但是并未给我军的部队造成太大损失,地方上的民兵的不断游记骚扰让湘军部队吃尽了苦头。这些装备有地雷、手榴弹甚至部分旧式洋枪的民兵其实战斗力不见得比湘军弱。
湘军企图利用传统的水军优势以水军进入淮河截断我军南北两岸的联系,全歼我军在淮河南岸的部队。进而从东向西威胁我攻击湖北部队的侧翼。为此,湘军动用了几乎全部安庆新造的蒸汽动力炮艇。这些炮艇虽然对于他们而言是了不起的成就,但是在我们看来其实相当幼稚。最大航速也就是6、7节,而且还是木壳船体。
近两年周口造船厂除了制造内河运输用的水泥船之外,又陆续制造了12艘蒸汽动力的“河”级炮艇,现在已经有4艘经运河调入天津准备用来加强黑龙江内河舰队。另外8艘加入了淮河舰队。其中四艘改进型加大吨位到了110吨,主炮为1门105毫米加农炮,另外有两挺重机枪。航速还是17节,而4条80吨级的炮艇最大航速已经达到了21节。淮滨船厂除了制造了数十条20吨级的“海”级快艇之外,重点制造了12条“鱼鹰”系列鱼雷艇,这些鱼雷艇还相当初级,50吨级,最大航速30节,比后世的鱼雷艇慢了许多。可是此时却是世界上最快的军用船只了。每艇配4条鱼雷,这些鱼雷也是相当初级。采用双体水翼船体,船上装备两门37毫米速射炮和两艇重机枪。本来是准备配备给对外称第一舰队的张玉祥西太平洋舰队充当近海防御力量的。下水后,尚未来的及北上,而且试验测试工作尚未完全完成。湘军在淮河流域发动进攻,8艘蒸汽船和12条鱼雷艇此刻作为淮河舰队的主力东进迎战。
湘军占领定远后,又挥师猛攻临淮关。湘军水师也从洪泽湖进入淮河。在临淮关东面,双方舰队遭遇。不可一世的湘军水师完全没有遇到这种单方面屠杀式的战斗。以往与太平军的战斗全都是占上风的。即使被石达开击败的湖口之战,湘军水师的表现也是值得称道的。
可是在鱼雷艇的冲击下,数艘新造的蒸汽动力舰几乎在战斗刚开始就在鱼雷的轰然炸响中沉没了。淮河舰队其实可以算是是在用鱼雷打靶测试新艇的状况。湘军落在后面的那些风帆和人力踏轮驱动的战船速度太慢,此后在洪泽湖内完全成为淮河舰队追逐打靶练兵的对象。只有部分尚未进入洪泽湖的少数战船得以脱逃返回南京江面。在得到刘奋战部队的增援后淮河军分区发起了反攻。前期实地尽数收复,而且湘军在皖北的地盘尽数丢失。
第二师部队进占滁州,对南京构成了直接威胁。东路第二师的部队从苏北南下盐城、泰州相继被攻占。扬州被我军孤立封锁。
正文 11。扫平内乱(11)
更新时间:2008…8…7 11:30:49 本章字数:1093
不甘寂寞观战的张玉祥提出了他的作战建议:以邙山、嵩山、泰山三艘1500吨级铁甲舰加上4艘护卫舰再调回图门、安东两艘运输舰组成海军编队,必要时再调集一些民船由军舰拖带运载第二师和第一师的部队南下,从长江口进入长江,沿江而上攻占镇江、南京,同时现在仍然称为淮河舰队的长江分舰队也全部进入长江参战,必要时拖带水泥船队运载大量陆军。然后继续溯江而上攻击安庆、芜湖、九江直至武昌。与从北面南下部队会师,在向西进入三峡进攻四川或者进入洞庭湖进攻湖南。
这个计划被我当即否决。很有价值的计划,而且很可能成功。但是,进入长江口就要和淮军冲突,现在李鸿章可是并没有公开反对我们。这是内战,我们不希望损伤过多,包括对方。如果能以最小的代价让对方屈服那时最好不过。还有经过吴淞口江面还可能与列强发生冲突。我们倒不是害怕他们,只是现在与他们冲突时机不好。他们很可能趁机在南方乃至些新疆等地扶植傀儡与我们对抗,而且在贸易方面和其他诸如留学交流等方面遏制我们延缓我们的发展速度。现在英法美等对我们的戒心还不是很大,我们对他们的麻痹政策还算成功,至少在现在与曾国藩系统的冲突中,他们似乎还稍稍倾向于我们一方。真的把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