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天》第127章


遥媸翘以肆耍 ?br /> 穆春江这才明白老头如此莽撞的上来抓住自己的真正原因,原来是一个崇拜者,按照现在流行的话说,是穆春江的一个“粉丝”,要是再昵称一点,可以叫作“木丝”,好听的叫法可以称为“姜丝”,弄明白后穆春江的心里踏实了许多,他原本担心这个死死抓住自己的老头是英国某个极端恐怖组织的成员,由于自己的某句话对大不列颠有所不敬而准备对自己大打出手,要是那样的话,还是撒丫子快跑比较妥当。
于是穆春江也攥住英国老者的手,满面含笑的说道:“哪里哪里,略知一二而已。”
英国老者边不停的抖动着穆春江的双手,边欣慰的说道:“我看您比我的岁数要大一些,就让我称您老哥吧!能结识您这样博学的老哥,真是三生有幸啊!”
站在一旁的吴俊一听差点没乐出来,看这个老头的岁数,穆春江管他叫“爷爷”都不过份,现在却是反过来了,反而是这个老头管穆春江叫“老哥”,看来中国的“异容术”确实了得,就连蓝眼睛的外国人都看不出丝毫破绽。
穆春江见吴俊想乐,瞪了他一眼,戏正演得带劲,哪能因为甭不住笑而穿邦啊,吴俊会意,赶忙忍住了没笑。实际上,穆春江对于眼前这个英国老头还是比较敬佩的,他的中国话说得相当地道,竟然连“三生有幸”这样的成语都能够随口说出来,看来确实是一个中国通,对于中国文化一定也有着深入的研究。
对于学者,穆春江历来都有着一种崇敬之情,这还要源于金爷的淳淳教诲,于是他拉着英国老头坐到文物馆一角的休息区,如同久别重逢的老友一般的攀谈起来,越聊越热乎,越聊越亲近,最后还互通了姓名、住址、联系方式,相约日后有机会一定要互相登门拜访。
吴俊无所事事,独自在文物馆里转悠起来,过了些时候,穆春江与英国老头依依惜别,手里攥着张纸条,四下寻找到吴俊。
“你们聊得很热闹啊。”吴俊说道。
“是啊,这个老外对中国文化的了解相当深入,弄不好,比你知道的事儿还多!”
吴俊不服的说道:“你不要再贬低我啦,我不相信一个外国人会比我这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了解的事情还多,你说话也太夸张啦!”
穆春江笑着说道:“那好啊,我问问你,中国的唐朝有多少个皇帝,每个黄帝在位期间对应过来大概是大不列颠的哪个时期?”
吴俊一下子被问住了,眨巴着小眼睛,不服也得服了,憋了半天,终于吐出了一句,“那——,这些东西那个英国老头都知道?”
“多新鲜啊!正因为他知道我才问你的,要不然怎样具有可比性?”
吴俊蔫了,开始打岔,“小穆,你手里的纸条记着什么东西?”
穆春江知道吴俊已经服软,正在把主题引向别的方面,对于这种小聪明还是别揭穿他了,免得老吴同志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于是他把纸条展现在吴俊的眼前,说道:“也没什么,刚才那个老头的联系方式。”
吴俊低头仔细一看,就见纸条上歪歪扭扭的写着一行中文,“卡尔。史密斯,伦敦XX大街XX号……”
无疑这是刚才那个英国老头的姓名和家庭住址,不过吴俊的关注焦点并不在这里,他惊喜于这些中国字的七扭八歪,看了一眼后就兴奋的抬起了头,兴冲冲的说道:“这个英国老头的中国字肯定没有我写的好啦!”
穆春江见他如此兴奋的抬起头,眼睛炯炯有神,还以为他认识这个英国人,或者是有了什么重大发现,不成想竟然是这么一句,他又可气又可笑,感觉吴俊一个大老爷们,某些时候却跟个小孩子似的,穆春江不屑一顾的看了吴俊一眼,甩下一句,“他可是用左手写的!”
吴俊听罢,再次的卡了壳……
过了一会,吴俊忽然想起了什么,“小穆,刚才我看见了一件中国古代文物,稀奇古怪的,很特别啦!要不要我带你去看看?”
穆春江一听立马来了兴趣,看看时间还有一些,于是跟随着吴俊快步而去。
两个人在一大批商周青铜器的展位前停下了脚步。
中国古代青铜器,以其高度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精湛的铸作技术著称于世,在冶金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这种富有民族特色的技艺世代相继,经过众多冶铸匠师的努力,逐步成熟。商代早期铜爵,是目前所知最早的青铜容器,由组合陶范铸成,冶铸技术已有相当水平。至商代中期(公元前14世纪前后)形成早期成组的礼器,并能铸造出重达80公斤的方鼎。商代后期青铜冶铸,广泛使用分铸法以获得高度复杂的形制,纹饰华丽精美,器物种类繁多,有礼器、乐器、兵器、车马器、生活用具和生产工具等。西周时期青铜冶铸业推广到更大的地域。铜器常铸有长篇铭文。出现若干新的形制和花饰。春秋中期以后,随着失蜡和焊接技术的发明,青铜器制作工艺有显著的进步,从先前较为单一的范铸技术逐步发展成为多种金属工艺的综合运用。错金、鎏金、线刻等装饰技艺在战国时期的娴熟应用,使一部分器物显得更为富丽堂皇,多数器物则趋于朴素,讲求实用。同时,商品生产的发展也推动了货币的大量铸造。在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出现六齐等文献记述。两汉时期青铜器虽然仍在继续使用,技术上也有一定发展,但除铜镜、铜币等少数几种器件外,其他器物逐步为漆器、瓷器所取代。
穆春江曾经在各大博物馆目睹、赏析过很多中国古代的青铜器,对于它的了解也可谓是相当深入,可是对于吴俊所指的那件青铜器也不禁有些迷茫,因为它确确实实的有些与众不同——
青铜器以铙、鼎、簋、戈、剑、礼器、贡器等居多,可是这件物品却是哪一类都靠不上,造型独特、形状怪异:青铜制品成扁状,中部是一个巴掌大小的圆形,圆周外侧均布着九个三角状尖角,整个形状既象是儿童绘画作品中常见的“太阳爷爷”——中间是张圆脸、周边尖角则是太阳发出的光芒,又似一个规则的向日葵模样——青铜制成的向日葵。
不仅形状古怪,其上的雕饰更是有着几分诡异,就见巴掌大小的扁圆中部,雕有一只面部朝左的四不象猛兽:蛤蟆般肥大的身体上,顶着一个带着牛角的蜥蜴头,身体下部是四对八只犀利的龙爪,后部甩着一根马鬃般的尾巴……猛兽显然是腾空而起,因为它的脚下有朵朵云彩漂浮,其跃跃欲试的姿态似乎正欲扑向前方的某个目标,血盆大口张开、两个犀利的前爪舞起,冲着目标呼啸而去…可是猛兽的前方却是空无一物,只是在圆形的左上角影影绰绰的闪现出半段城墙,城墙上也是空空如也,似乎并没有足以令猛兽发动攻击的东西……三角状尖角上雕绘着一些商周青铜器中常见的纹饰,其生产朝代由此可见一斑。
这个四不象的青铜器,以及其上雕饰的四不象的猛兽,令穆春江看得直犯晕,他无法判断这个古怪的东西究竟是干什么用的,更无法说出它身上所赋予的历史文物价值,唯一的一个感觉就是怪异,真不知道如果金爷、柳爷见到了这个东西会有什么感触。
穆春江给吴俊使了个眼色,吴俊会意,从衣服兜里掏出个相机,用身体作为掩护,匆忙的给这个怪异的物品照了张像,如此隐蔽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文物馆里明令禁止拍照,一经发现怎么着也得罚上几十英镑。
时间已经不早,下午还要登机回国,于是二人依依不舍、一步一回头的离开了大英博物馆,边为里面珍贵的中国古代文物感到惋惜,边兴师旦旦的声称,日后一旦有机会,一定要重返这里,难度虽然大,但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一定要偷回几件老祖宗留给后人的最有价值的东西,也算是以此报效祖国了吧!
第一百二十七章 序幕(一)
回到饭店后,二人早餐战饭,收拾行囊,为下午的返程做好准备。穆春江怎么琢磨怎么觉得自己比较亏,昨天刚来,今天就回去,资本主义国家的腐朽生活基本上还没见识过,就连名闻遐迩、最具有诱惑力的“红灯区”之类的地方都没顾得上去一趟,就此回到和睦、美满的社会主义大家庭中,继续一如既往的“五讲、四美、三热爱”,真是——,有他妈点烦……
吴俊倒是无所谓,反正以后的机会还多得是,这次有任务在身,还是尽早回去,让穆春江摘下柳爷半残的假面具比较让人放心,只要有钱、有时间,来趟英国还不是小事一桩。
简短截说。下午时分,二人启程,穆春江坐着英方安排的小汽车,吴俊让宾馆服务员叫了辆车,先后来到了机场。由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