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神池》第767章


李浩头痛,下面的县府、乡镇的主官也非常头痛。
现在乡镇以下大多数是由村寨组成,这些村寨一般是由族长控制,也就是说,大多数村寨都是由同一个姓氏组成的,他们一般只听族长的,族长说向东,他们就向东,族长说向西他们就向西。
正是因为如此,大村寨往往是欺负小的村寨,有时候不但占据别人开垦出来的良田,而且还公然违背县府的法令,以至于小村寨的大小族长经常到县府去告状,弄得民怨沸腾,但是这种事情有时候也难以管,所以县府、乡镇这些主官也颇为头痛。
虽然各地县府都严厉弹压,但是这种事情还是不能够完全杜绝,不少小的村寨难以忍受大村寨的欺凌,只有选择搬家,他们向深山密林中搬迁,避开这些大村寨。
幸好渔夫岛面积大,人口稀少,所以他们大多是都能够找到落脚的地方。
县府也只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这些小村寨不上告,也只好假装不知道了。
位于张月岛飞田湾县府东南侧的严氏村就是这样一个被迫迁徙的村寨,他们原本是第一批迁徙到张月岛上的居民,在飞田湾县府东南侧一个叫秦山坝的地方定居下来,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安定生活。
县府也根据王丰的命令,对他们进行补偿和抚慰,奖励了大批的牲畜,所以一直以来严氏族人都生活得不错。
但是好景不长,去年六月从渔夫岛迁移过来一个两千多人的大村寨,这个村寨姓韩,因此这个村寨就取名为韩氏村,这个韩氏村迁徙过来就驻扎在了秦山坝的北面,本来两个村寨相安无事,但是到了去年十月,这个韩氏村开始扩展,渐渐的两个村寨开始冲突起来。
因为严氏村只是一个几百人的小村寨,自然不是这个大村寨的对手,很快很多开垦的良田就被这个韩氏村占据了,为此严氏族长还跑到县府去告状,县府也派人进行了协调,这个韩氏村的族长表面上答应的好好的,又是赔礼道歉,又是赌咒发誓的,但是等县府的人一走,下面的人又开始挤占严氏族人的良田和土地,严氏族人实在是没有办法了,才决定向北迁徙,准备迁徙到秦武山的山窝中去。
等严氏族人一走,韩氏村的族长立即占据了严氏族人的全部土地,然后还装模作样的跑到县府去请示,说,严氏族人迁走了,土地不能够空闲下来,村寨决定把空闲的土地进行开垦耕种。
县府虽然知道这件事情,但是也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认定了韩氏村的兼并行为。
严氏村迁徙到了秦武山山窝中,找到一片开阔的山地,于是定居下来。
青壮年开垦荒地,砍伐灌木,准备重新安居落户。
严庄作为严氏村的族长,立即召集村寨中的长老议事,准备商谈以后得打算。
身旁的严云有些气愤道:“我们本来在在秦山坝生活得好好的,没有想到韩氏村仗势欺人,不但抢夺了我们水源,而且还抢占我们开垦的土地,县府那些人也是官官相护,根本就不管这件事情,我看我们迁徙到海岛上根本就是一个错误,还不如以前在铜川省过得自在,虽然那里生活艰辛,但是我们严氏族人可是大姓,没有人敢这样欺负我们”。
其他长老也觉得这件事情是奇耻大辱,因此纷纷埋怨道:“就是,以前我们严氏家族在铜川也算大姓,在严平县府根本就没有人敢欺负我们,要不是前些年闹蝗灾,我们也用不着背井离乡,跑到海岛上被人欺负”。
严庄低声道:“我知道大家心中有气,但是县府也管了,但是韩氏村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县府也拿他没有办法,幸好我们虽然搬离秦山坝,县府也没有忘记对我们的补偿,派人给我们送来了二十匹马,几十头大牲畜,算是变相的给我们补偿吧,县府里的县首、县丞也不能面面俱到,什么事情都管吧”。
严云低声道:“我听说这个韩氏村跟高层有关系,恐怕是县首不是没有时间理会这件事情,而是害怕高层怪罪吧”。
严庄低声骂道:“你不要乱说”。
严云愤恨道:“不是我乱说,我听说王上将军手下有一个叫韩云的,是跟随王上将军多年的战将,这个韩氏村自然是仰仗这个韩云的威势,欺压我们这些没有根基的村寨”。
一旁的严贵低声道:“不会吧,听说这个韩云根本就没有到海岛上,而是驻守在荒草山啊,另外,如果这个韩氏村真的和韩云有关系,他也不用到这个飞田湾县府来和我们这些小村寨抢地盘啊,他完全可以到其他地方和那些大家族抢夺更好的地盘啊”。
严云低声道:“我估计他们和韩云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但是他们可以打着韩氏家族的旗号向县府递话啊,这样以来,县府那些高官就不敢管我们的事情了”。
其他众人也听了连连点头。
严云接着道:“人离乡土贱,我看我们还是派人回铜川省看看,说不定哪里的情况已经好转了啊,如果好转了,我们还是回去吧,免得在这里受人欺负”。
严贵也低声道:“是啊族长,我们在这里辛辛苦苦的开垦,如果又有什么大姓跑过来,把我们开垦出了的土地又占据了怎么办啊”。
严庄听了这话也有些迟疑,低声道:“既然大家都这么说,那就派两个人回去看看再说”。
八月底。
正当严氏村在秦武山山窝里磨磨蹭蹭的时候,外面又迁徙进来了两个族群,一个族群只有一百多人,一个族群有三百多人。
一百多人的族群姓威,三百多人的族群姓杨,两个族群进入秦武山山窝后就开始四处寻找安居之所。
严庄立即派人打听,姓威的族群居然也是从铜川搬迁过来的。
或许是遇到同乡,威氏族长立即和严庄亲近起来,随后严庄低声询问道:“铜川省现在怎么样了”。
威氏族长叫威韩,是从铜川省的海边迁徙过来的,他看了看严庄低声道:“现在铜川省时生活不下去了,如果有一丝活路,我们也不用背井离乡的跑到海岛上来”。
严庄大惊低声询问道:“怎么一回事情”。
威韩低声道:“天灾**啊”。
严庄低声询问道:“什么天灾**”。
威韩低声道:“你是不知道啊,去年铜川省发生了荒灾,收成不足往年的十分之三,平民几乎生活不下去了,我们村寨就饿死了一半的人,但是官府天天逼着我们收税,我们实在是没有活路了,才想到逃荒,幸好我们村有一个叫威远的青年前些年在海岛上当海匪,后来被王上将军收编了,在海船上当一名水军,他前些日子护送货物返回铜川省,告诉了我们海岛的情况,我们想都没有想就搬迁过来了,没有想到海岛上真是好啊,来到这里,当地县府就给我们粮食,牲畜、物质,这里简直就是天堂一般,前几天,我去见了乡镇的官吏,他们立即答应给我们分配地点,所以我们就进入了这个山窝,我准备在山谷的后面开垦荒地,世代耕种下去了”。
第七百七十六章 批评
。严庄还是有些不甘心,低声询问道:“难道你们就不准备返回去了吗,那里可是你们威氏家族的故乡啊”。威韩低声道:“不回去了,哪里根本没有活路,我准备把我这把老骨头埋在这里了”。
严庄心事重重,没有说话。
威韩低声道:“以后我们威氏村就要仰仗老兄你多多照顾了”。
严庄心事重重低声道:“大家都是同乡,我们应该联起手来,共同对付那些大村寨,免得被他们欺负”。
威韩点了点头道:“就是,等过两天我把杨老请过来,我们三个村寨以后就要在这个山坳中定居了,以后我们相互支持,根本就用不着怕其他村寨”。
严庄点了点头。
随后严庄立即返回召开了村寨大会,简要的把铜川省的情况给大家说了一遍,大家听了大吃一惊,立即放弃了返回故里的打算,开始大规模的开垦荒地,踏踏实实的准备在山坳中安家落户。
正当严庄在和威韩商谈之际,飞田湾县府也在商议情况。
县首张翰、县丞赵路、县卫吴战,还有治安队的同韩、剿匪队的纲文、飞田湾富商王彦都参加了会议。
张翰看了看几人,低声道:“飞田湾县府虽然总体情况还不错,但是现在问题也不少,我看不管一下恐怕有蔓延之势啊”。
县丞赵路低声道:“张兄多虑了吧,现在飞田湾县府一片大好形势,虽然约有小事,但是不足为虑”。
吴战也淡淡笑道:“赵兄说的是,不就是几个村寨欺负小村寨,把他们的土地抢夺了吗,我看不会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反正我们也发放了补偿了,另外这种事情也管不了,毕竟这些村寨都是阳奉阴违,我们真的没有办法管,只能怪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张翰低声道:“?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