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神池》第749章


随后,王丰开始更多的关注麻黄岛的发展,虽然目前麻黄岛还比不上荒草山,但是从长期来看,麻黄岛的发展要比荒草山有前途得多,毕竟麻黄岛有几万平方公里,而是荒草方圆不过几百里,光从发展空间上看,麻黄岛就要有发展前途得多。
另外,荒草山毕竟孤悬草原,很容易被别人封锁,敌人和朋友之间瞬息万变,当年王丰在韩武山的时候和蒙托人关系还是很不错的,后来还不是闹得你死我活的,所以无论怎么样,都得靠自己。
现在荒草山和张浩关系不好,如果有一天和塔塔人关系也闹僵了,荒草山就会被全面封锁掉。
相反海面上要想封锁就极其困难了,王丰的水军实力不弱。
随后,王丰开始研究海盐的生产。
矿盐的生产王丰基本上不用再过问了,只要王丰寻找到盐矿,开采、熬煮的事情自然由下面的人来完成。
虽然王丰也在海边建立了盐场,但是海盐的生产依然上不去,主要是海盐太依靠天气了,完全是靠天吃饭。
海潮少了也不成,海潮多了也不成,海风大了也不成,没有海风也不成。
王丰想了半天也没有找出一种好办法来。
后来王丰听说还有一种采集海盐的方式,那就是有一种叫楠叁的树木,这种树木的树干有些特别,把这种树木的树干放入海水中,这种树木的树干就会吸附海里的盐分。
只要把这些树干剥了皮,扔进海水中,过一段时间捞起来,食盐就会覆盖在树干上,形成一层厚厚的盐层。
但是这种楠叁树非常稀少,而且要用这种方法取盐,得需要一些成年的楠叁树,因此这种方法一直不是海盐采集的主流。
王丰很快弄到了一些楠叁树的种子,然后用绿液在主神池空间中培养了五万多颗成年的楠叁树,然后砍伐后用简易传送阵传出来。
然后用绳子套住,扔进海中。
过了十几天把这些树干捞起来,就见到一层薄薄的盐层覆盖在树干上。
王丰让人把这些盐层挂下来,然后收集食盐,居然收集了五十多万斤,这一下子可把王丰乐坏了,这种方法采集食盐可比用矿盐简单多了,而且海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也就是只要有足够多的楠叁树,王丰的海盐就可以成倍增长。
第七百五十九章 明争暗斗
。而且这种采用楠叁树的树干吸附的海盐,毕竟洁净,净化处理相对简单,使用的人力物力都相对较少。
总体来说,这样一来,王丰的海盐成本就非常低。
当然楠叁树的树干在吸附一段时间后,吸附力就会下降,所以必须重新寻找新的树干。
王丰自己有主神池,而且可以随时创造绿液,所以这种问题自然不是什么难题,于是王丰开始把重点放在海盐上。
随着海盐大规模的生产,王丰的食盐成本已经非常低廉了,王丰不但大规模的向游牧部族出卖食盐,而且向帝国沿海省份出卖食盐。
虽然帝国南部省份也产盐,他们也有盐场,但是王丰的食盐价格非常的低廉,所以很快就抵跨了当地的盐场,这些盐场的员工很快就变成了王丰的经销商,帮助王丰把食盐贩卖到帝国的中部,东部,西部,北部去。
王丰的食盐产值迅速增长,使得王丰更是富得流油了。
随后王丰开始关注金属冶炼。
以前王丰能够炼铁和炼铜,因为以前都是用来制造兵器和农具,所以质量要求不高,但是现在大规模的船厂开办起来了,对金属的质量也要求高起来。
虽然现在王丰的船只全部都是大型木船,但是在船上使用的金属也不少,例如,船头上的船仗,船沿的**,船只中使用的铆钉,船尾的船勾,还有船锚。
王丰的船只全部都是用能量石做动力,这就需要制造特殊的金属材料来雕刻能量阵,还有转换能量石的能量箱也是特殊金属的,因此王丰必须全面提升自己的冶炼技术。
进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王丰把生铁冶炼成了精铁,然后在里面加入适当比例的锡金和康精,使得精铁的硬度大幅增加,并且具有抗腐蚀特效。
另外,王丰还精炼了熟铜,并且制造了铜刚等金属材料,使得麻黄岛的金属冶炼水平大幅提高。
除此之外,王丰开始大力发展船只制造业,把一些中小家族也纳入进来,以前王丰的船只建造都是官方的,主要是以前的船只大多数都是官用,如今麻黄岛打鱼,运输日渐繁荣,所以不少中小家族也自己动手开始建造船只。
因此,船只发展很快。
王丰的大型舰船基地主要建造的都是大型船只,这些船只全部都是由能量石驱动,吨位都在一千吨以上,最大的舰船已经达到了五千吨。
如果按照以前的建造技术很难建造如此大船,主要是船只过大,船体难以承受风浪的压力。
自从王丰冶炼除铜钢后,王丰就采用了铜钢作为大型船只的龙骨,然后很多地方都采用铜钢支撑,这使得船只抗压力大增,所以船只才能越建越大。
在生产上,王丰把绿液也进行了改进。
绿液是液体,运输很困难,以前荒草山的方圆不过几百里,所以运输不是什么大问题,而今麻黄岛方圆几万平方公里,如此运输稀释的绿液费时费力,所以王丰寻找到一种密矿,这种密矿能磨成粉末,王丰把稀释的绿液和这种粉末搅匀,然后晒干,这样就制成了固体的绿粉,这种粉末方便运输和保存。
而且生产完毕后可以大规模的储备在仓库中,一旦需要可以向各地进行大规模的运输。
使用起来也非常简单,把这种粉末撒到地里,这种粉末很快就会溶解进入土壤中,方便快捷。
另外,采用这种绿粉,外人更是不容易窥探其中的玄机了。
于是王丰的绿粉基地开始大规模的生产这种绿液配置的绿粉,开始大规模的运送到麻黄岛各地。
除此之外。
王丰还在渔场里大规模的发展养殖业,使得麻黄岛的海产非常丰富。
正当王丰在麻黄岛苦心发展之时。
帝国的局势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三王子在缓慢的恢复元气,虽然三王子还没有担当要职,但是三王子派系已经开始重新建立起来,在帝都也越来越具有发言权了。
以前大王子和二王子两家争夺帝位的局面正在缓慢的发生着变化,再一次变成了三足鼎立。
当然,大王子依然具有很大的优势,尤其是最近几年张浩和赵波联手,所以大王子依然是呼声最高的继承人。
但是隆德陛下并不想把帝位传给大王子,主要是赵氏家族太强悍了,如果把帝位传给大王子,隆德陛下害怕以后赵氏家族难以控制。
幸好,要死不活的隆德陛下最近仿佛又缓过气来,最近身体虽然依然不好,但是明显比前两年要好了不少。
随着张浩在东部站稳了脚,张氏家族和赵波的矛盾也渐渐的显露出来。
主要矛盾是两点。
第一就是帝位的继承权,作为三王子派系的人,张浩自然不希望大王子能够继承帝位,最好的办法是把三王子推上去,当然现在三王子派系当年元气大伤,目前势力还有些弱,所以二王子、三王子、四王子联手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第二点是东北两省的问题。
东源、城曲两省本来是属于东部管辖的势力,自从王丰被赶出东北两省后,东北两省一直都处于赵氏家族的控制之下,这让实力逐渐恢复的张氏家族心里很不爽。
以前张氏家族基本上控制着与草原的贸易,尤其是马匹,牲畜、皮毛等等,现在不同了,赵氏家族可以直接通过东北两省控制着一部分这些贸易,这也是张氏家族一直想收回东北两省的控制权的原因之一。
当然,赵氏家族肯定不可能轻易放手,所以张浩和赵波为了东北两省的控制权闹得很不开心。
帝国西部的孙楚自然看准了这一点,于是开始频频向张浩伸出橄榄枝。
双方有着共同的利益,所以双方渐渐走近。
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和商谈,双方在阳城达成初步协议,于是,孙、张、文三方势力开始联手。
张浩转而支持二王子,张浩明白,三王子目前还不具备和大王子、二王子竞争的实力,所以开始转变策略,支持二王子。
二王子派系则支持张浩收服东北两省的控制权。
张浩也和四王子派系的人达成了协议,那就是四王子派系控制的地方可以免税通过东部各省。
四王子控制的省份对于马匹的购买也比较多,要想从草原购买战马都需要从东部经过,所以,达成这个协议后,四王子派系答应支持张浩。
六月中旬。
三王子派系在帝都向隆德陛下提出了要求要回东北两省的控制权。
二王子派系和四王子派系的人都鼎力支持。
大王子派系的人自然反对。
由于事情太突然,隆德陛下显然没有想好怎么办?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