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明》第208章


用。
到了中午,郑心兰把陈圆圆、苏家姐妹都叫了过来,全家人一起吃中饭,吃完后,郑心兰说道:“圆圆啊!你这段时间表现得还不错,王爷又这么喜欢你,我便允许你过我朱家门了,不过在这之前,还有一道手续,就是接下来,你的伺候我几天,箬,就像苏家姐妹一样,这些日子一直是她两在伺候我。”
陈圆圆听了,向朱震望去,朱震微笑着朝她点了点头,陈圆圆恭敬的说道:“谢过王妃!”
后院暂时安定,朱松气了不少。一支胜利的军队必须有一个稳定的后方,而自己家中后院都不稳定,这稳定的后方从何而来?
吃过中餐,朱震开心的唱着小曲,一摇三摆的来到王府办公事的院子,进进出出的人看着得意非凡的朱震,心中奇怪,王爷发春了?可是现在快要立夏了啊!莫非有什么喜事?对了对了,王爷不是让朱亮,李超涂两位将军去办事了么?肯定是办成了。
就在这时,院子外冲进一名士兵,手中举着一卷书策,大声叫道:“王爷,大捷!王爷,大捷啊!”
官员们一听,心中咯噔一下,王爷是派朱亮。李超涂两位将军去打仗了,打的是谁?
本书首发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正文 第239章 伐兵(四)
更新时间:2009…7…2 14:57:54 本章字数:3458
朱震刚刚进入自己办公的大殿,尚未落座,听到门外的叫声,心中大喜,兴奋的冲了出来,接过士兵手中书卷,抖动着双手打开一瞧,瞧了一下,大声叫道:“太好了!这两个家伙,行啊!这两个家伙!”
这时,无论是刚才还在院子里走动的官员还是原本在房间里办公务的官员,都盯着朱震,朱震扫视了他们一圈,笑道:“去,马上通知所有五品以上的官员都来议事厅议事,本王有重大消息要宣布!”
半个时辰之后,在济南城里的五品以上文武官员都齐集于王府议事厅。朱震面带春色,大笑着说道:“诸位,你们今天早上一定为朱亮、李超涂两位将军未来议事而感到奇怪吧,现在本王就告诉你们,朱亮、李超涂连夜被本王派回驻地,带领大军袭击刘芳亮部贼军去了!刚刚接到战报,两位将军于今日凌晨袭击馆陶,全歼城中贼军四万五千人,午时初刻,又袭击冠县,大破刘芳亮于城中,最后刘芳亮带只着二万多残兵败将逃出城去,从西面威胁我山东的十万贼军基本上算是全军覆没了!”
文武官员们一听,吃惊的说不出话来,这王爷,还口口声声的说要和大家好好商议应对李自成的事,暗地里居然?他昨夜连夜派朱亮、李超涂两位将军回去,其用心之坚定可见一斑,这么说来,他召集大家议事,目的实在考研大家临危时的忠诚和机智?
过了好半天,李超辉大声说道:“王爷英明,算无遗策!”
文武官员们才醒悟过来,高声叫道:“王爷英明,算无遗策。”
说完之后,大家擦了擦冷汗,心中想到:“王爷现在是真正的王爷了,不再是以前那个和士兵住在一个帐篷里,笑着称兄道弟的朱震了。嗯,以后不能再和王爷放肆了,即使王爷过来和你称兄道弟,你也得悠闲着点。”只有李超辉心中冷笑,他早知道就有今天,否则当年也不会一个劲的奉劝朱震要注意上下尊卑、礼仪伦理了。
大凡绝世枭雄,在实力很弱时,总能拉下面子,和部下们套近乎,用仁义去感染部下为他卖命,一旦掌握了绝大的实力,便会变得比谁都注重上下尊卑,那些昔日和他称兄道弟的部下能接机认识自己,不再放肆了,还好说,若是认为自己功高盖世,是曾经和主子称兄道弟的人物,那么恭喜你,你离抄家灭族不远了。
朱震微笑着看着一众文武官员,说道:“这完全是运气,运气而已,大家不要认为李自成不堪一击啊!对付李自成的策略,我们还需慎重制定。诸位就事论事,商讨一下应对方略吧。”
大家看这朱震的笑容,心中顿时发寒,就事论事?若是现在再有哪个不开眼的敢说撤出山东的话,只怕用不了几天就会被你想着法子给整死了。
李超辉应声说道:“下臣认为,既然开了个好头,就该再接再厉,集中所有兵力移师河间,击溃任继荣部。任继荣部不过五六万人,如今解决了刘芳亮的威胁,我山东至少可集结出十四万大军来,正面作战,也可一战击溃任继荣。”
文武官员们见李超辉拔了头筹,都不甘落后,纷纷附议,把李自成贬了个一钱不值,只要朱震大军北上,杀回京师,也不成问题。朱震呵呵笑道:“既然大家都主张主动迎战,那这事就这么定了。不过我有一句话又告诉大家,在战略上我们可以藐视李自成,但是在战术上千万要重视他。李自成打了十几年的仗,手下能征善战、经验丰富的大将多得是,谁要是在战术上也轻视了他,那就是自掘死路!”
文武官员齐声说道:“王爷英明,我等谨遵王爷训示。”
朱震肃然说道:“既然大家没意见,本王就发布作战命令了。其一,出征将士,除了蒋建镇守兖州,牵制袁宗第外,济南只留下罗刚毅率一万人镇守,莱登刘斌五千步兵加钟彬一万三千水师,其余将校士卒,全部跟随本王出征!其二,留守调度,还是王妃总监军政大事,李超辉负责军务后勤,官员考核,黄永年负责稳定治安、安抚民众。尤其是军务后勤这一块,前期还好,一旦我们在河间取得胜利后,肯定要乘胜追击的,那是后勤供给将是一大难题,毕竟我们山东军还未大规模的远离山东做过战,光是那粮草运输,需要的民夫,就不知道要多少。你们一定的安排妥善落,永年、超辉,有问题吗?”
黄永年、李朝辉道:“王爷宽心,下臣愿为大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朱震笑道:“很好!”接着长叹了口气,徐徐说道:“国不可一日无君,先帝殉国,快半个月了,想必南京那些大臣们也得到消息了,不知道他们现在怎么样了。”
王明道:“南京(明代称应天府,本文中都称呼南京)虽然得知先帝去世的消息,却不知道王爷救出太子之事,现在正分成几派,有的说再打听一下太子的下落,有的赞成拥立一位亲王为新君。而拥立派又分为几系,有的赞成来我们山东接福王殿下去南京就任监国。还有的赞同逃难逃去淮安的潞王为新君。嗯,拥立潞王的大多是东林党人士,呼声很高,但对此事有决定权的兵部尚书史可法却拿捏不定,所以也还没争出个所以然来!”
朱震听了,心中好笑,争权夺利之心人人都有,可惜这群人就不知道权力需要和手中的实力成正比,而乱世之中,军权便是实力,不论他们拥立谁做皇帝,自己不同意,带兵杀回去就行了。但他心中想得更深一层的是,这历史真的变了。原本福王朱由崧可以做皇帝的,当初在洛阳时朱震还极力和他打好关系。可是现在有太子在,他的皇帝梦是泡汤了。福王做不做皇帝不打紧,但是山海关之战呢?现在看来,李自成把自己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第一个要讨伐的肯定是自己,山海关战役还会爆发么?
朱震失神了一会儿,马上回过神来,沉声说道:“最后一条,让周云领精兵二万护送太子前去南京即位,续先帝之祀。谁有意见么?”
众人一听,心中奇怪,大战即将来临,山东正愁兵力不足,为何护送太子去即位要派二万精兵?再说南下一路上还算安全,派个几千人就足够了。当然,像李朝辉、黄永年等辈却心中雪亮,不派重兵怎么控制南京?不把南京控制在手里,朱震怎么能安心在山东对付李自成?
不过大家对于朱震的权威是深感畏惧,朱震说的话,有没有明显错误,谁敢不同意?朱震见大家没意见,便笑道:“那好,大家回去后变各自准备,各地征调的士兵也不必来南京报道,直接去德州集结。朱亮、李超涂大军已经移师德州,寻找机会同任继荣决战了。另外陈杰你留下来,其余人可以散去了。”
等大家走后,朱震笑道:“惜之啊,你从京师回来后,我一直没给分配任务,是因为有一件最重要的事让你去做,而且这件事我手下也只有你才能做好。”
原来陈杰在帮助朱震获得王爵后,便依照朱震的吩咐,寻了空子,偷偷的溜回济南来了。令他郁闷的事回来后朱震似乎忘记他的存在一般,一直没有让他负责哪个衙门的事物或者是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