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贵公子》第34章


让他明白服从命令是多么美好的事情。第二,回答的时候要大声,要有气势。别像个女人似的,生怕把蚂蚁吓着了。还有,在没有得到长官同意前,你们只能有三种回答:是的,长官!明白,长官!没有,长官!听明白了吗?”赵永泰非常喜欢美国战争电影里的将军们的台词,在这里直接就用上了。这时他很有做将军的感觉。
“明白,长官!”200人突然爆发出震天的吼声,吓了正飘飘然的赵永泰一跳。但这是自己刚立的规矩,又不能说什么。看到一些家伙在那儿憋着笑,只能暗暗咬牙切齿:好小子,精神头很足嘛,我会让你们知道什么是少爷的威严的。
“很好!现在,全部人沿着边上的这圈跑道跑二十圈,我要看看你们的身体素质。”赵永泰非常无耻的正大光明的开始报复。
一群人一看有点儿傻眼:这一圈就是1里地,20里地跑下来还不得累个半死。但是少爷说了跑谁也不敢不跑。这个训练场是按赵永泰的设计修建的,中间是水泥地,周围一圈是平整后的黄土跑道,再外围一圈是营房。
“现在,所有人都站到跑道上去,我说跑,再一起跑。前十名有奖,后十名有罚,没跑完的要重罚啊。”赵永泰得意洋洋地指挥着。
看到一群人都开始跑上了,赵永泰觉得这个教练的工作很爽。不过好像还差点儿什么,对了,教鞭。手里还差根教鞭,先找根儿棒子用着吧。
看到一人群快跑完了,赵永泰让赵业和门房给他们准备水,毕竟他是要训练他们而不是要整死他们。想到自己上学的时候跑几千米就累得半死,赵永泰心里还是有点忐忑,一直在注意着所有人的状态,不过还好,这群人的身体素质明显还不错,都能咬牙坚持。
一群人跑完20圈都累得趴下了,不过在赵永泰的催促下还是勉力爬起来走到跑道旁端水喝。
一刻钟后,看大家都恢复得差不多了,赵永泰让赵业吹哨集合。一开始大家听到哨声都不知道怎么回事,等听到赵业叫着集合时才反应多来,呼啦一下跑过来站到一起。也没有个什么队列和站相,还吵吵嚷嚷的。看得赵永泰直皱眉。
好一会儿,大家看到少爷的脸色越来越差,人群才安静了下来。
“现在,先给刚才的前十名发奖,第一名10文,第二名9文,依次类推,第十名1文。以后每天早上都要先跑20圈,月底统计结果,前十名依旧有奖,第一名100文,后面依次类推。”虽然看到他们乱糟糟的样子很不爽,但赵永泰也明白要改变他们得一步步来。
“最后十名一会儿集体训练完后加罚4圈,以后每天如此。现在都给我站好,安静。”发奖又让人群乱了一会儿。
“现在,全都把这只手抬起来,像我这样,伸直。”赵永泰转身举起了左手,给下边的人做示范。
“现在,把你的手抵到你前边那人的肩上,分列站好,每列10个人。”又乱哄哄的好一会儿才站好。
“现在,把你抬着的这只手侧向伸平,抵到旁边人的肩上。这一列不动,其他人往那边移动。空出这只手的距离。”基本的队列初来了。
赵永泰再每行每列的进行纠正,站定之后,还算整齐的队列总算是出来了。
“站也要有气势。你,出来,转过去面对他们。”赵永泰点了一个最近的家伙出来作例样。
“看好了,要挺胸,抬头,收腹,提屁股。两手伸直,贴到裤子上。现在都按照这个样子站好。”赵永泰一边说一边拿小棍儿敲打着他的那个部位。
再一个个的纠正之后,这200人现在看起来总算是有点军人的味道了。不过看来看去总觉得跟现代的军队差点儿什么。对了,是衣服,每个人现在都穿的是五颜六色的家居服装,还有不少补丁。站得再好看起来气势也不足。赵永泰决定要给他们配发同意的训练服,现在他们的这身衣服也不适合训练。还有鞋子,布鞋草鞋什么都有,这也要统一起来。嗯,还有发式,现在这个时代不能提出剪发,只能先规定统一的发式了。
这一站就站了一个时辰。在烈日的烘烤下,都汗流浃背。不过在少爷的注视下,没有人敢动一下。赵永泰非常无耻的跑到屋檐下背光的地方坐着,享受着冰镇酸梅汤。看到哪个家伙松懈下来了就叫赵业过去敲打一下。这时赵业也狐假虎威地去吓唬一番,让所有人更不敢动了。
看时间差不多了,赵永泰才重新站到木台上:“大家要记着,吹哨就是集合。听到哨声时,不管你在做什么,必须马上到这儿来集合。集合的时候不能再像刚才那样乱哄哄的,要按现在这样站好。记住你前后左右的人,下次不要站错了位置。这两条是新加的规矩,违反了要受到惩罚。现在,刚才跑步最后十名留下,其他人解散,休息。一刻钟后开饭。”赵永泰明白,对于这些连字都不识的农民来说,纪律需要慢慢建立。
吃完午饭,休息了两刻钟,赵业又吹响了口哨。这次集合的速度明显快了不少,来到操场的人虽然还是在慌乱的寻找自己的位置,但毕竟比上午挤成一团要好得多。在赵永泰逮住最边角的大个子站好后,整个队列开始慢慢成形。花了一段时间进行纠正后,又开始了长时间的站姿训练。当然,其他人不知道这也是在训练,只是以为少爷对他们站得不好的处罚。
中午的饭菜也是两素一荤,看见居然有肉,这些朴实的农民小伙顿时又归心不少。些许的去意都被抛到了九霄云外。都说跟着少爷好处多多,果然不假。所以下午这些人对赵永泰的命令执行得更是一丝不苟。
第一天的训练在静静地站立中完成了。虽然做了个简易话筒,但赵永泰还是觉得自己的嗓子有点儿不舒服。赵永泰这时不无遗憾地想到:可惜现在做不出来麦克风和大喇叭。有个金嗓子喉宝也好啊。应该去问问有没有什么保护嗓子的药。
第一第十章 要从娃娃抓起
在合兴泰商行成立后,老爷子和父亲更忙了,赵永泰却闲了下来。手机轻松阅读:wαр。⑴⑹kxs。Com整理他决定暂时不再出东西,等赵家和商行积累了一定的实力再说,而且现在各个工坊都在扩增,主要的工匠都在边生产边带徒弟,也实在没时间来陪他做试验。
因为是赵家主营,而且大家也看到了赵家各种规章制度带来的好处,所以并入商行的工坊中的工匠们的待遇没有降低。而且因为现在的大肆扩产,在赵永泰的建议下,对老匠户们收徒弟也进行奖励。徒弟们的产量和质量会直接反应在给师傅们的奖金上。这样不但老匠户们的收入增加了,还因为老匠户们在发工钱的时候进行攀比,从而使得老匠户们对收徒弟和教徒弟无比热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工坊高速扩张带来的产量和质量问题。
慢慢的,其他家族也开始在自家的商行和工坊里实行类似的制度。
在赵家上下和合兴泰商行人员忙得脚不沾地的时候,赵永泰却很无聊的开始教舒雅算术。在这个时代的西方,数学和几何开始高速发展;而在东方这个文明古国却很少有人问津,因为学习经史子集才能做官,做官的可以不识数但不可以不会八股文。在东方的儒学大家们将之斥为不学无术的时候,西方人却在用这数学、几何设计战舰、火炮,计算弹道、航向。
当赵永泰给舒雅讲解算术题的时候,突然想到前世的一句话:革命应该从娃娃抓起。是啊,小孩子就是一片白纸,可以在上面写经史子集,同样也可以写数理化学。他们还没有被这个时代的主流意识限制住,完全有机会让他们成为新知识的倡导者甚至是专研者。然后不断的改变这个古老的帝国,改变那即将到来的悲惨命运。
想到就做,这是赵永泰这一世感觉最爽的地方。他找到了老管家赵祥,让他找地方,毕竟不可能在家里开个学堂。并让他通知下去,凡是赵府的下人或工匠的孩子,六岁到十二岁都可以免费在这个新办的学堂就读。
然后他就开始琢磨老师的问题,算术可以自己来教,但识字自己就不行了。到现在他也只是能马马虎虎认得一些繁体字,要让他写都有困难,何况是教了。平时他都是让赵业代笔,自己写的肯定很多简体字。几次让家里人看到都以为他写的错别字,要他改正,但一忙起来就忘了。何况他天才般的智慧光芒很好的掩盖住了这一点小小的瑕疵,让人很容易忽视这个问题。
想着想着他就想到了舒雅的母亲,既然她能教会舒雅识字,那再让她教其他的小孩儿应该没什么问题。而且她肯定不会像那些老学究那样反感自己不教小孩子儒学,这样可以很方便自己的教学革命计划实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