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华哈哈大笑,一把扯掉身上的蓑衣,露出大红色的官袍,大步走了过去。
看杨华的官袍等级不低,书生们都默默地让出一条通道,目送杨华三人走到大门口。
杨华走到大门前,伸手拍了拍门环提气大喝:“余良,我是杨华,把门打开!”
“杨将军来了。”
“杨国公来了。”
“杨大人,你可要为我等读书种子做主呀?”
书生们同时乱糟糟地叫了起来。(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idiancomm,章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正文 第三百零七章 经义
更新时间:2009…10…24 19:30:52 本章字数:3839
着下面四百多读书人,杨华有些感叹,看他们的衣着直同自己以前在东京时见到的那群太学士一个模样。这个西夏,根本就是一个袖珍版的北宋啊!
杨华朝赵行德递过去一个眼色,赵行得会意,立即提高声音,用一口浓重的西夏口音道:“大家安静,我是大宋朝灵州知州赵行德。你们的意见杨将军也已经知道,杨将军已奏明大宋天承陛下,将新归顺我大宋的夏国各州、府、军的情况同皇帝陛下说得分明。杨将军已经请得圣旨,专为夏地读书人开一恩科,考场就设在灵州,日子就定在下月初一。大家且都回去,到时候再来考试吧!”
话音刚落,众人都兴奋得有时鼓掌又是顿足,齐齐大叫:“太好了,功当从直中取,如何走得那歪门邪道。”
“终于要考试了,我已经考了五届了,再拖下去,人都老了!”有个年届半百的书生仰天长啸。
“万岁,万岁!”
蕃学衙门的朱大门终于打开了,一个瘦小的老头探出一个脑袋来,大声道:“可是杨大人,下官余良。
”
“斯文败类。”
“国之虫!”
“士林公!”
见到他。一众读书人同时骂。
余良脸上明带着一丝惊恐和惭愧。
杨华一笑。举步进去:“我杨华。慌什么。乱不了。”
蕃学门地方很大。有四个很大地院子。看得出来西夏国君很重视文教。
进了厅之后。余良慌忙拜下去。连声道:“还好杨大人来。否则还真要弄出大乱子来。”
杨华不屑地哼了一声。也理睬。只朝赵行德递过去一个眼色。
赵行德将余良从地上扶起,温和地说:“余大人,你我也是兴庆府的旧识了,杨将军不喜欢虚礼,咱们直接说正事吧。杨将军已请得天子圣旨,决定在夏地单独建一个考场,为取士。你是灵州学政,这次科举还得请你大力协助。”
余大喜,连连说:“如此就好如此就好。”
于是,二人便开始在旁边商量推敲起这次大考的程序和细节。
杨华因为对科举不熟,也不插话,捧着茶碗在旁边静静地听着,权当学习。
听了一个多时辰,总算把西夏的科举了明白。
所谓蕃学,最早发端与李元昊建国时。当时,西夏并未实行科举取士制度,夏景宗李元昊始建“蕃学”,作为培养人才,选拔官吏地途径。为了保持党项人的民族语言和文字,他特意命人从辽国购买了大量的诸如《孟子》、《孝经》、《尔雅》等儒家经典,并翻译成西夏文字,供西夏人学习,并作为教材出题考试。
当然,儒家经典博大精深,以可怜的西夏文也无法翻译出其中的要点和精神。于是,普通读书人还是以读原著为荣,对译本却是不屑一顾。本来,西夏取士的时候还分为汉、党项两个考场,后来因为大家都学原著,精通西夏文字地党项人也没几个。于是,索性就直接用汉文出题。蕃学也就名存实亡了,仅仅作为一个学政机构,负责地方考场和士子的选拔。
作为一个落后民族,党项被汉化并不出乎杨华意料。党项文化比之中华文明自然是异常粗鄙和落后地,也必然要被同化,除非党项人都退回西藩。只要他们在农耕地区设立政府,实行统治,必然需要大量的官吏。而官吏的选拔,只能靠科举,一科举,就被汉文化融合掉。………………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历史唯物主义吧。
了解了这一点,杨华大觉得振奋。本来,他还有些担心西夏的民族问题,可现在看来,这一点可以忽略不计了。实际上,西夏根本就是北宋地缩影。百姓和士子对中华文明还是认同的。而在名义上,西夏现在还是大宋地藩属。回到宗主国的怀抱对大家来说,并没有什么国破家亡的惨痛感,不但如此,有的人反有些欣慰。
这道理想起来很简单,譬如现代的美国突然出兵攻占非洲的一个小国,并宣布这个国家从此成为美国地一个州,所有的百姓都享受同等地国民待遇,只怕那个小国的百姓都要欢欣鼓舞,面上有光。
就拿现在正等在外面地四百灵州读书人来说,其中有党项血统的就占一半。可他们着汉服,说汉话,读儒家经典,用汉人地思维方式看问题,你总不可能说他就不是汉人吧?都是中国人,消灭民族之分才是王道。
当然对待女真蛮子,却又是另外一种手段。
商议好考试细节之后,余良汇报说考场分别
华的河东节度使行辕、蕃学衙门和城西的寺。行乡试、双塔寺举行省试,而杨华的行辕则进行殿试。
蕃学衙门和铁塔寺的考试同时举行,殿试则延后两天。
杨华点点头说了一声“甚好!”算是肯定了余良的功绩,最后问:“试题安排好没有?”
西夏的考试制度同北宋一个模式,科举考试的项目主要分为经义、诗、赋、论、策五种。
王安石主政的时候认为选拔官员取得是行政能力和道德,又不是选诗人和文学家,遂取消了诗、赋两种考题。
西夏也与时俱,跟着取消了诗、赋。
但就经义类考题而言,其是从《四书》《五经》里抽取一段文字出来,让考生自己作文。王安石的这个改革直接催生了明清时的八股文,算是开了历史的先河。
余良忙回答:“禀大人,策论的题目一般都是由天子钦定的,这个下官不敢置喙。至于经义,属下同赵大人商量了一下,决定用《夷狄之有君不如华夏之无君》为题。”
听他说出这个题目,杨不禁一楞,他没想到余良居然左到这等程度。
余良是小梁太后的旧臣,李乾顺主政之后对他大力打压,现在又因怕死投了杨华,已经没有任何退路,自然铁了心跟杨华混。现在杨华让他当考官,他就如失业许久的人找到工作一样,有心要摩拳擦掌在杨华面前好好表现一蕃,再顾不得自己的党项人身份,出了这么一个题目。
杨华中好笑,本打算挖苦他几句,可转念一想,却面色大变。他猛地站起身来,怒道:“余良,你好大胆子,居然挑拨民族系,人为割裂族群,居心何在?”
余良大骇,扑通一声跪在:上,连连磕头:“下官糊涂,下官糊涂。”
杨华咆哮了半天,这才平息下心中怒气,一把将他拉起:“算了,拿本《论语》来,我亲自出题。”
余良忙从书架上抽出一本《论语》递了过去。杨华随意地翻了一页指着上面的一行文字说:“就他了。”
余良和赵行德将脑袋凑过去,同时念道:“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杨华点头:“题目就是《让以得之》。”
余、赵二人略一思索,同时赞道:“好题目,应时应物,想不到杨大人也是儒学大家啊!”
杨华满头雾水:“什么大家,我胡乱指的。”
“不
”赵行得细声细气地说:“大人,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孔子来到一国就一定会知道这里的政事,就是因为圣人有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让五种美德。将军德行高洁,此刻西征,夏地百姓盼将军如久旱之盼云霓,皆敬服于您。”
杨华被他这一马屁拍得寒毛直竖,竟无言以对了。
当然,杨华对八股文是很不以为然的,这东西太禁锢人性了。可是,不这么考,也没其他好的办法。八股虽然垃圾,可至少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公平一物最为要紧,特别是在人心混乱的西夏。
“大人,策论的考题也该定下来了。”赵行德提醒杨华。
杨华摸了摸胡子,沉吟半天,这才说:“今年夏地科举的策论……就出个地方兵民比例以及钱粮之间的关系吧。”既然八股文选拔不出合格的才,怎么说也得弄几精通财会的人吧。
“是。”赵、余二人同时领命。
赵行德突然说:“大人,这次科举取士的名额您也该定一下。”
“定什么?”杨华大手一挥:“我欲尽取夏土,尽收民心,人才自然是越多越好,只要来考试的,统统取了。此为非常时期的特例,下不为例。”
赵行德大汗,而余良则一脸的欣喜。
等商量好一切,杨华怒气也消了,又温和地勉励了余良两句,说:“刚才我说话重了些,余先
小说推荐
- 返宋行
- 《返宋行》作者:和气生财抄家知县第一章(1)初回北宋大时代白渐臣和李安,站在半山腰的路上都非常奇怪,两人明明刚才还在酒吧里喝酒,没想到下一刻却站在青山如翠的半山腰上,两人几乎都闪过这个念头,穿越了?在找了路过的人一问之后,发现果然是穿越了,而且是穿越到北宋年间。在那路过的人走了之后,几乎是毫不犹豫的
- 最新章:第70章
- 宋时行
- 《宋时行》作者:庚新第一章 玉小乙(上)二月二日清晨,随着大相国寺的晨钟敲响,春风拂过,止住了三天不断的连绵细雨。天空如洗,万里碧蓝。红日闪出,金光遍地。辉煌艳丽,繁花似锦的开封府,重又还回人间。护龙河绿波荡漾,戏弄着两岸杨柳袅袅倒影;汴河、蔡河、五丈河、金水河在这一刻,全都苏醒了。从宣德门到南熏门
- 最新章:第529章
- 宋时行(庚新)
- 宋时行作者:庚新作品相关宣和六年,也就是公元1124年,距离汉人那个最屈辱的岁月,靖康之耻,尚有两年时间(宣和七年,靖康元年,靖康二年。玉尹玉大官人,是马行街上,丰乐楼下的一个肉贩子,可参照郑大官人的职业。其父玉飞,原本是皇宫一等内等子(相扑手。政和四年时,与辽人打擂,被人暗算致死。十二岁的玉尹成为
- 最新章:第553章
- 逍遥北宋行
- 《逍遥北宋行》作者:辐射序 梦想“铃”讨厌的闹钟早晨准时的响了起来。睡眼朦胧的我从被窝中伸出一只手来,摸索着将闹钟的铃声开关按下。世界清净了“还有点时间再睡一回吧”我给自己找着理由,又迷糊了起来“哎!什么时候才能实现我的理想“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美女脑袋都坏掉,哭者喊者让我泡”我迷迷糊糊
- 最新章:第180章
- (韩娱同人)宋宋情侣
- 手机访问 m╮欢迎光临︱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 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韩娱]宋宋情侣》作者:65晋江金牌推荐VIP2016.7.27完结非V章节总点击数:127682 总书评数:382 当前被收藏数:1095 文章积分:20,024,700文案宋智涍后来才知道,宋忠基这个孩子,比她想
- 最新章:第74章
- [韩娱]宋宋情侣
- [韩娱]宋宋情侣》作者:65晋江金牌推荐VIP2016.7.27完结非V章节总点击数:127682 总书评数:382 当前被收藏数:1095 文章积分:20,024,700文案宋智涍后来才知道,宋忠基这个孩子,比她想象中,要沉稳很多“忠基啊,我比你大“四岁而已,我等了你三十年”这是个纠结了七八年的暗
- 最新章:第74章
- 一千多年前的荣辱是非:大宋的人大宋的事(选载)
- 第一章 从夹马营开始的历史 不寻常的夜晚(1 后唐天成二年(927)二月十六日的夜半,赵匡胤出生在洛阳夹马营 据说,在他降生时有种种不寻常的事情发生,首先是有红光笼罩宅院,屋内一片光明,还有就是胞衣形状奇特,像一朵大荷花的花蕾,而且异香缭绕,居然三日不散 就是因为体有异香,他的父母给他起了个乳名叫“
- 最新章:第53章
- (琅琊榜同人)[琅琊榜苏凰]行行重行行
- ╮欢迎光临︱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布受天下】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琅琊榜苏凰]行行重行行作者:兰源文案十三年前他曾是叱咤风云的赤焰少帅林殊她是他青梅竹马天作之合的穆府郡主穆霓凰十三年后金陵再遇他是满腹奇诡智计无双的麒麟才子梅长苏而她承父遗志代弟守疆 成为了赫赫威名的南境女帅穆霓凰昔
- 最新章:第60章
- 侠女行大运之江湖行
- 《侠女行大运之江湖行》作者:猪神的黄昏第一部 拜师学艺第一章第一部拜师学艺第一章杜月如的家不算穷,只是吃着上顿的时候要担心下顿的着落。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现今只有8岁的她,整天为家里的生计而奔波—包揽家务,闲暇时间则在脑中计算着各种赚钱的方式。杜父是私塾的先生,私塾里的学生都是附近的穷孩子,每
- 最新章:第7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