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老俩口悠闲红楼生活》第244章


可是没想到,那日里接了母亲的信,自己却是心中凄苦。信中面上说了自己辛苦了,为妹妹费了心,也是为娘解了忧,已经是份儿天大的孝心了,等方便时定当把银子给她双倍的补上,或者等回了京,在把这家里收的东西任她挑拣。可仔仔细细的体会这信里头的意思,怕是母亲在怪罪自己,这办的嫁妆大概是不合母亲的心意吧,以为自己不肯给妹妹费心,又或是疑心自己小心眼,自己担心吃了亏没地方找回这银子上的账吧?不然的话,对着自己女儿,怎么就是通篇的银子,又是反复提着双倍给自己什么的?就是这一般人家的往来,都不会多提银子的事情,不然,就显得小家子气,脱不了的铜臭,
这些东西憋在心里头,又不能同别人述说,就是在贾琏也不敢多说。在别人面前是不好说这个,不敢在贾琏面前说,是怕他又为自己操心。这会儿子肜问道了,倒是勾出她的伤心,又因这姑妈不同旁人,脸上就带出了这一思半点儿。
子肜听着凤姐儿的说话,又看着慢慢的凤姐儿脸上漏出伤心的神色,她虽不太会揣摩人心,但好歹在这个说话只说半分,万事全靠意会的世界活了几十年,就知道嫂子信中怕是说了什么不好听的,想着嫂子对这着这姐妹俩的偏心,也叹了口气。
子肜多多少少的劝着凤姐儿,当然脱不了那个老话,什么一只手五指都有长短啦,什么人心本就是有点偏啊,又说嫂子无非是为熙鸾着急上火啊,等等这些,就是子肜自己都觉得腻味。忽而想到这些日子这小两口子的恩爱,才话锋一转道:
“虽说这娘家对于女子很重要,也是女儿嫁人后,这背后的靠山,但其实最重要的是有个心意相合的丈夫,要知道这丈夫才是女儿下半辈子的仰仗,有了这样的丈夫,其他的还要去计较那么多做什么?还是实诚着合着丈夫过日子,养儿育女,相夫教子的才是真的呢。若是觉得爹娘对自己偏心,那就好好的对待自己的子女,自己尝过的苦头,万不能让他们尝才是。”
这些个话从没有人对凤姐儿说过,不由让凤姐儿想到,有了琏二这样对自己,自己该是快活的过日子才是,为什么偏生要想那些个不如意的事情,还要白白的让那个人为自己担心?姑妈说的很是,跟着琏二好好过日子,养儿育女,这才是正经的。姑妈说的对待子女的话,自己也是要记牢的,没得自己知晓了母亲偏心的苦楚,以后还让自己的孩子跟着受苦。这一想免不了就想到了自己的头生女,因为对这个孩子性别的失望,再加上后面管家操劳,倒是真没对这个孩子太过上心,只是吩咐奶娘好生带着,自己也是好吃的好玩儿的哄着,要说真的往心里疼爱着,倒是还欠上一点儿,不由的就觉得有点子歉疚。
凤姐儿心思往这上一转,就想起一件事来,这孩子,过了年就叫名儿三岁了,可是还没个正经的大名,只是二姐儿二姐儿的混叫。虽说大姐儿比她还大也是没个正经的大名,但一则那个孩子是个瑚大爷的庶出,二则那孩子打娘胎里就带着弱症,老太太说不让早早的就起了名儿,怕被下面那个判官笔给勾画了。大姐儿没个正经名字,自己的女儿也就没有提起,这女孩儿小时候没名也是常事,贵人望族家里也是有这样的常事,只是等着给女儿请教导师傅或是夫子时,就要正经的上名了。
自己以前想不起来也就不去说了,现在既然要心疼孩子,这事儿也得为她考虑周全,最最主要的是,没有取名,也就没法子进族谱。大姐儿是庶女,不进族谱是平常,进了族谱是老爷厚爱。而荣国府里,对于姑娘家,嫡庶之分不是那么明显,就像是二姑娘迎春,跟三姑娘探春看着是一般无二的,二姑娘四姑娘也是族谱上有名儿的。现在大姐儿在上面拦着,自己女儿又不好越了她去,老是这样也不是个法子啊
想到此地,凤姐儿就抬头看向姑妈,知道姑妈是真心疼爱自己的,也就不做虚头,直接对着姑妈说道:“姑妈,有件事情还得让姑妈给想想法子,我那个二姐儿,就已经三岁了,也没个正经的名儿,这事您看怎么办才好?”
当初老太太的话,子肜是知道的,虽然心里以为这是无稽之说,但是也不能为这个事顶撞老太太。再说了,这鬼神之说,自己以前是一定不信的,现在自己倒是有点吃不准,不然,儿子宝玉的玉是打哪里来的?听到凤姐儿说这个,子肜也是有点子为难,说道:“这事情,因为牵着你那个侄女的身子,当日老太太发了话下来的,现在我也不好空口白说。但也没有越过了大姐儿,只让你女儿取名的道理。你不说我还忘了,二姐儿还没进族谱,怕是琏儿心里也记挂着呢。等老爷回来,我跟他说说,看看他有什么法子。”
听了子肜这话,凤姐儿算是放了心,有着姑父出马,还有什么事情是办不成的?于是笑着道了谢,又说道:“虽然知道姑妈为了我们夫妻费的心血多了去了,我这嘴上的谢谢也没多大的意思,但是我还是要谢谢的,其他的,等日后姑妈看我这颗心便罢了。只是现在还有个事情,一事不烦二主,还望姑妈给二姐儿先取个小名儿叫着,算是借借姑**福分压着那个孩子。”。。。。。。
(下面一章还有小半章没有弄好)
正文 234 修园
234 修园
子肜听着这个就诧异上了,凤姐儿的那个姑娘的名儿不该是由刘姥姥起的吗?说是要借借她的长寿与贫苦压着些,所以自己听着别人二姐儿二姐儿的叫,也不放在心上,心说日后自有那刘姥姥来给这孩子取名呢。现在这凤姐儿怎么对自己说这个话?不由顺嘴多问一句道:“那二姐儿的大名你打算让谁取啊?”
凤姐儿听了这话,以为姑妈不满意自己没让她取大名,倒是有些为难,说道:“本来,我想让姑妈给二姐儿直接就取个大名的,只是,再怎么说,上面还有老太太,还有我们家大老爷。我这一开口,不是难为姑妈嘛?所以想着,还请姑妈给我家二姐儿先取个小名儿叫着,等日后都妥当了,不拘是老太太还是大老爷,给二姐儿赐个名也就罢了。”
子肜听着凤姐儿全没提刘姥姥的话儿,就更奇怪了,难道就因为自己扑扇下了翅膀,就没让这刘姥姥感念凤姐儿?虽说自己盼望着蝴蝶,最好把这不好的事情都给扑扇光了,可现在看着,眼下里难道是好的给扇没了坏的给留着啊?如果真的是这样,自己真要是吐血了,感情这邋遢和尚和跛足道士是如此历练人的?不行,得问问清楚,“以前,我记得有个刘姥姥的来找过咱们,不知道这后来怎么啦?”
凤姐儿也诧异上了,好好的说给二姐儿取名儿的事情,怎么一下子就扯到这个上头去了?不过既然长辈问话,凤姐儿还是好好的回了:“要说这个刘姥姥,也是个实诚的老人。那年得了那点子东西,很是感恩戴德的,去年秋天就给咱们府里送了一车子的瓜果蔬菜什么的,说是他们家地里头茬得的,捡了好的进了来的。姑妈可是忘了,那些东西我还让人给收拾了做了出来,各房送了些尝尝,老太太还说吃着新鲜呢。既然人家来送东西,我也没有白得了人家东西的理儿,就理了些衣裳料子什么的给了她,又听她说打算让他们家孙子识个字儿,就又寻了些笔墨纸砚什么的给她。她还说收不得,自己是正经的来送东西的,怎么能又得了那么多好东西,况他家小孙子还小,哪里用得上那些好纸好笔的,没得糟蹋东西。还是平儿嘴巧,劝着让她收了呢。那时我正养着呢,这个姥姥知道了我的事情,还回去求了好些个养身的偏方儿特地的让人给送了进来呢。”
子肜依稀记着好像是有小丫头回了琏二奶奶给各房送野菜的事情,也有嬷嬷说依稀提了提,只是那会子事情多,自己也不耐烦管这些,就没注意,原来,这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就这么过去了?那这携蝗大嚼图就没了?虽然,自己觉得如此作弄一个老人家有些不该,但是这也算是原著中比较好看的一段啊。
不过,现在也不是想着这些事情的时候,这刘姥姥还有记着凤姐儿就好,指不定日后哪里还要指望着她呢。自己这样想着倒是有些个功利了,看来,还真是没有白白的善,也没有白白的恶,自己也就是个自私的俗人。
这边还在想着,那边就听凤姐儿问道:“姑妈这回子提起她来做什么?”
子肜听了这话,也就笑着说:“我原本以为你会让她给二姐儿取个小名儿呢,借着她的长寿和贫苦给你看姐儿呢。”
凤姐?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