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太子他爹》第47章


如果二哥在平安州称帝,再挥师京中,与太上皇并假皇帝所辖禁军鏖战,必有藩镇坐收渔利趁虚而入,到时只剩京畿数郡孤军奋战,再要对付藩镇就难上加难了。
八爷一边暗暗思索应对之法,一边偷眼觑向太子爷,见他靠在窗前愁眉紧锁。二哥既能以此事相告,对自己可谓是推心置腹了,另换了皮囊后,两人才渐渐聚了些兄弟情分,也不知将来是喜是忧?
“这园子不错,若是陷于战火岂不可惜了。”胤礽从窗外望去,见惜春正围着父亲说什么。可惜的除了园子,还有这些美人儿!老爸从来心地良善,若是因己之过害荣国府乃至京畿百姓流离失所,不定气成什么样呢。
窗外,贾府三春并林黛玉史湘云都在,她们本是来瞧胤礽的,但见季怀远眼底青黑一片,料定琏二哥哥也必定在屋里补觉,所以聚在外面没有进来。
“二哥哥越来越不近人情了,进出怡红院的都要搜身,也不顾全人家的脸面。”这个人家自然是指史湘云自己了,一个大家小姐,竟然要被那些婆子们搜身,没有一点体统可言。
昨夜刺客事件后,怡红院排岗设哨的进出森严,虽是胤禛的命令,但最积极的却是薛家下人。听闻薛宝钗已数次胎息不稳,薛姨太太正打算效仿稻香村,在怡红院里也设个小厨房呢。原本怕惹老太太不喜,现在也顾不得许多了,又见胤禛也支持,回过了琏二奶奶和探春,就请薛家的厨娘伙计进去预备了。
本来荣国府的规矩,不准各房私自造火,即便是老太太想吃什么,也得报给大厨房做。薛姨太太开的这个口,着实令王熙凤和探春为难了一回,哥儿小姐们可是历来在老太太屋里用膳的。但稻香村里的琏二爷已经起了这个头,他那里有各处请来的厨子,菜式又新颖,不见迎春惜春和林黛玉隔三差五地去蹭饭吃么!所以便是两难,也不能指责胤礽,毕竟大房和二房早就同府异,但也不好驳了薛姨太太的面子,连宝兄弟都说要使人另设厨房,怕传菜的路途之中有奸人加害呢。
“现下不同往时,仔细些也是应当的。”探春强笑道,最后她和王熙凤同意了薛家的要求,但不敢另派人手,只由着薛家调度。
“哼,现下又进不去,又出不来,也太没趣了些。”史湘云嘟嘴发愁道。
探春懒得理她,昨夜听闻有刺客后,她也累了一夜,早早的又同迎春她们过来瞧琏二哥哥,这些小儿女心事,实在无力搅和了。
“大伯,我听画室的小丫头说,那把短剑昨夜被大伯拿了去,现下在哪里?二姐姐催着我要呢。”
惜春给季怀远倒了杯茶问道,她有一日去缀锦阁去寻迎春,正好见她抚弄那把剑,就凑过去瞧,见剑鞘丝绦都十分好看,便想照着画下来,所以同迎春借了,拿去画室。
昨日迎春催了几次,惜春偏又忘了拿回来,谁知今日早上遣翠屏去取,却不见了。
迎春也在身侧,听了这话面色大变。
“唉,被那贼人抢去了,迎丫头要喜欢的话,为父再替你买一把回来。”季怀远想起昨日诸事,深恨自己力不如人,反托了儿子后腿。
“不必了。”迎春慌忙辞道。
待众人散去后,林黛玉偕同迎春一道走。
“林姐姐,你不回潇湘馆么?”史湘云这两日不爱去怡红院,便想找个人陪着说话儿。见林黛玉要和迎春一道走,心想二姐姐平日里无趣死了,林姐姐为什么老爱和她在一处。
“长日无聊,正好同二姐姐下几盘棋。云妹妹不去陪着你爱哥哥和宝姐姐么?许是知道自己妨碍着他们了?”林黛玉回头打趣道。
“妨碍什么,这话却不是林姐姐能说的。”史湘云正色道。
林黛玉也不同她强辩,只笑笑随着迎春走了。
“说起来,我也见过二姐姐曾对着那把短剑出神,四妹妹年纪还小,要瞒我可不容易,二姐姐快说实话罢。”林黛玉趁迎春不设防,附到她耳边促狭道。
“林妹妹说什么?我怎么听不懂。”迎春嘴上说不懂,耳朵尖上却红了。
第54章 春心初萌
“二姐姐; 再不说我可告诉大舅舅去了?”林黛玉见迎春羞的满脸通红,却依旧沉吟不语; 忙催道。
“林妹妹; 万万不可告诉别人去!”
迎春先叮嘱了一句。
“二姐姐放心,那柄短剑到底是什么人给的?”林黛玉追问道。
提起那柄短剑; 迎春心里满是甜蜜; 只是那个人却许久没来了。如今见林黛玉连连追问,也想有个帮着拿主意的人; 便一股脑儿说了出来。
“少年子弟江湖老,二姐姐瞧上的竟是江湖子弟?”林黛玉吃了一惊,怪不得先前大舅舅和琏二哥哥在棋社选了好些少年,没有一个是二姐姐中意的。
“林妹妹还记得棋社里的残局么; 他一人连破三局; 才得上三楼与我对弈。”迎春还记得一局终了时自己心如擂鼓; 那人也不急着走,只管盯着自己瞧。最后将短剑相赠; 只说知己难寻。
林黛玉想起外传野史里,才子佳人多半是因小物而遂终身; 二姐姐得了这柄短剑; 只盼着也能遂了心意。
“二姐姐可知那人名姓么,二姐姐去棋社时惯作男装打扮; 那人可认出来了?”原来二姐姐同他只见了一次,便得赠剑,可见是知己无疑了。
“他认出来了; 还说江湖儿女不拘小节,今日以棋觅知音,脱剑相赠,叫我不要嫌他造次,日后定当再次寻访,剑柄上锲着名字,姓骆,名讳东亭。”迎春脸上的红潮渐渐消散,心中忧思如转,那人已经许久未来了。
君子之诺,当抵千金,只是自己心里却免不了要犹疑相思。
“二姐姐,那人是江湖子弟,萍踪浪迹,你却是国公府的小姐,自幼养在深闺的,若他不来呢?若他来了呢?”
光顾着替二姐姐高兴,怎么就忘了这回事?国公府第怎么可能招婿江湖子弟?就算大舅舅再疼爱二姐姐,只怕也不答应。
“若他不来一日,我便等一日,父亲素来疼爱我,必不会强逼我出阁。若他来了,自然会禀告父亲哥哥做主,林妹妹放心。”
虽说是一见知君即断肠,但自己是国公府的小姐,父亲这些日子又疼爱有加,断不会作出有损门楣之事。
林黛玉见迎春说的这般斩钉截铁,便知她早就下了决心,当下也不再劝。
但心中却隐隐有些担忧。为君一日恩,误妾百年身,二姐姐在国公府锦衣玉食长大,就算将来大舅舅疼爱女儿,将二姐姐许嫁那人……
林黛玉又想起宝姐姐来,聘则为妻奔为妾,以宝姐姐的才貌品格儿,竟落的和袭人之流一般待遇,不知现下心里是悔是喜?
薛宝钗却是不悔的。
她抚着小腹,瞧着伏案读书的贾宝玉不住出神。
现下才算是畅了心意,虽然先前也曾爱慕宝玉,但总觉得有些美中不足,现在见他举手投足之间尽是沉稳端庄,不枉自己这一番谋划。
只是薛姨妈常嫌不足。
“宝玉本来便只有你能配得上,换了林丫头,整日只会读几句诗让宝玉哄她。男子汉大丈夫的,怎能整日里沉迷闺阁闲事。”
薛姨妈向来嘴碎,现在絮絮叨叨起来更是没完,想起女儿成亲那日心中就有些闷气,瞧瞧,若是换了林丫头,只怕宝玉还在和丫鬟们闹着吃胭脂呢,还是自己女儿有本事,姑爷现在将旧日的毛病一件件都改了,不是在家里读书,便是出门交游,将来给女儿挣个诰封想必也不是难事。
只是自家步步为营,连宝玉身边的丫鬟小厮都打点到了,却只换来姨娘的名分,薛姨妈总觉得有些不足。
“现下他也不常提林妹妹了,倒是对袭人倚重得很。”薛宝钗自嫁进怡红院后,便时常试探贾宝玉的心意,到此时才算完完全全放下心来。
“袭人不过是一个奴才,将来要打发也是一句话的事,等将来史家的那傻丫头嫁进来,还不是都听你的?也不用脏了自己的手,现下却有一件事要同你商议呢。”
薛姨妈打着照顾女儿的名义,常驻怡红院,但晚间却是回薛家院子里的,饶是如此,还常被荣国府的下人编排呢。
“妈要商量什么事?”薛宝钗忙问道。家里的生意也还好,难不成哥哥又惹事了?
“还不是你哥哥,昨日里说什么连妹妹都出阁了,哥哥还没娶呢,让旁人瞧着不像话!”薛蟠昨日甜言蜜语地哄了薛姨妈好一阵子,都哄得她心软了。女儿虽是个可靠的,但将来这家业终究是要儿子继承的,若能娶个管得住他的儿媳妇,自己岂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