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野》第294章


方格明属于那种无棱无角,介于明白与糊涂之间,比较会做官的人,这些年,路子走得也比较顺。他给人的印象是忠厚老实,人缘关系也还不错,他相信这个人,就言听计从,否则,很难靠近他,也就不易了解他。因此,在没有什么标准的情况下,被人们普遍看作是一个正直严肃的好官。方格明顺利地从组织部干部处长,升任为市财政局长,最近,又被当选为楚云市常务副市长,分管财政工交,成了楚云市叱咤风云的人物。楚云市再穷,每年也有上百亿的资金由他支配,所谓财政一支笔,他就是楚云市几千万人的老板,权力大得很。
代宇庭和方副市长因为早就熟识,代这些年来,从老婆的农转非,到他自己以工代干、转为正式干部,直至提拔当副科长,科长,都是方格明一手包办的。代对方甚是感恩戴德。“三节两生”包括方的小孩上大学等喜庆事情,代都是方副市长家的重要客人。方格明从组织部调财政局当局长后,代宇庭更加与他贴得紧紧的。
……(本卷结束) ……
外篇
后记
二00五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是我敬爱的母亲逝世10周年的日子。我无限爱戴、崇敬我的母亲。她正直、勤劳、充满智慧、且一生极其艰辛与不幸。古人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她老人家不在了,这位世界上真正了解我的人她走了。十年来,我对敬爱的母亲一直魂牵梦绕,尤其在不被人理解(包括组织、亲友)、孤独寂寞、受到委屈、甚至被伤害的痛苦之时,我好怀念我的母亲。多少年来,我把听党的话和听母亲的话相提并论,母亲在我的心中是一颗永不殒落的明星。为了忘却的记念,三年前,我决意用母亲的讳名亲手写一本书,寄托我永远无法割舍的哀思。“朝旭”——这是母亲的英名,用以作《朝野》一书中的主人公形象,是我多年的宿愿。不论他人接受与否,我要把母亲写在春光明媚的现实生活中,我要让她永远和我在一起,我要尽情地赞颂她,不断地呼喊她:“朝旭——我的母亲您还活着,您的伟大无与伦比!”
朝 野(下)一
敬告读者;下集尚在修改之中。待成书后再行登载!作者
朝野(下)第二章
敬告读者;下集尚在修改之中。待成书后再行登载!作者
<;朝野>;下集 第三章
敬告读者;下集尚在修改之中。待成书后再行登载!作者
<;朝野>;下集第四章
敬告读者;下集尚在修改之中。待成书后再行登载!作者
<;朝野>;下集 第五章
敬告读者;下集尚在修改之中。待成书后再行登载!作者
<;朝野>;下集 第六章
敬告读者;下集尚在修改之中。待成书后再行登载!作者
<;朝野>;下集 第七章
敬告读者;下集尚在修改之中。待成书后再行登载!作者
<;朝野>;下集 第八章
敬告读者;下集尚在修改之中。待成书后再行登载!作者
<;朝野>;下集 第九章
敬告读者;下集尚在修改之中。待成书后再行登载!作者
<;朝野>;下集 第十章
敬告读者;下集尚在修改之中。待成书后再行登载!作者
<;朝野>;下集 第十一章
新版替代
下集 第十二章
日影西斜,两台面包车载着二十余名精神疲惫者,继续沿着一条简易公路前进,灰尘扑扑地穿过一片小树林,行驶到一座石桥前,桥下是一条弯曲干涸的小河,小河的对面是要参观的第二个景点——女子监狱。这座小桥是女子监狱的第一道防线,桥头堡有一个荷枪站岗的哨兵,当面包车来到桥头岗哨面前时,被双手横握钢枪的哨兵当住了。南隆桂让监察局长下车出示证明,哨兵看过后,告诉监察局长,从现在起要放慢车速,然后,向第一台面包车敬了个军礼,手往下放时,顺手示意车辆通行。前面那一圈高墙内就是女子监狱,南北两所凸起的岗楼特别显目,近似长城上面的峰火台上,也有两个哨兵在晃动。按监狱规定,车辆进入到监狱管理区后,必须减速,面包车在铺着煤碴路上慢慢行进。干部们这才懒洋洋地抬起脑袋看看左右。这里阴气好重,雾霭沉沉,晦涩潮湿,给人一种末日将要临头的心怵。“嗯!难怪呀!阴性监狱,必显阴霾。”端坐在车上的人们心里寻思着,一个个没精打采,很是沉闷。是呀!刚从令人毛骨悚然的火葬场出来,又来到这样一个叫人心悸的羁押罪犯,而且是羁押女犯人的监狱。干部们心里不知是苦,还是怨,每个的脸都绷得紧紧的,恐惧、怨恨、怀疑、愤怒、忧虑几种情绪交织在一起的眼神,默然地投向车外,移向南头儿。一台车上坐着十数人,竟然没有一人吱声,有人甚至还下意识地看看身上穿的衣服,大概是怀疑自己是不是穿着囚衣。汽车的发动机声音,惊起右边山坡枯藤老树上的一只乌鸦,它扑腾一下翅膀,“呱——!”的一声飞起,这使车上的人们越发感到震颤。中国人的禁忌,尽管在不同的地域却有许多共同之点,听到乌鸦的叫声,普遍认为是不祥之兆,车上的局座们不觉倒吸了口冷气。有几个人轻声叹着气,心里在琢磨,“真他娘倒了八辈子邪霉了!不是看死声咷气的,就是瞧死了没埋的(当地人鄙视坐牢的人叫死了没埋),这辈子还有个好?”
几分钟后,面包车在监狱门楼前停了下来,还是监察局长下车去办进门与参观手续。此时,车上的人仍旧无话可说,面面相窥,面连他们的南头儿,隆桂书记也三缄其口。他大概也是第一次光临这样的所在,周围没有一点响动,静得像把人装进了棺材里面似的。有人嘴巴嗫嚅着,象是心里在骂娘,“妈的!这样的损招也亏他想得出,尽他妈的参观鬼域阴司。”也有的显得好紧张,好象不是来参观,而是要把他也送进监狱似的。人民医院院长奚卫东从车上下来,自言自语说:“上趟厕所。”不料被南隆桂喝了回去,并告诉车上的人一律到里面解手。众目睽睽之下,奚卫东很不好意思地退了回来,他一上车就伏在座位前面的靠背上,头埋在手腕里,有几人瞟了奚卫东一眼,也显得心事重重。南隆桂对干部心中的抵触情绪并不清楚,但气氛的沉闷他还是有所察觉。他也想调节一下气氛,可说什么好呢?他来自部队,对地方官话、套话、奉承话和痞话,虽也略知一二,可作为自己是领头人,又不敢轻易造次,套话不熟悉,痞话说不出口,官话不会讲,奉承话更外行。脑子里酝酿了半天,想试着说句笑话逗逗乐,如“听说女子监狱里关的女犯人都很漂亮,那可是糖衣炮弹啦!”就这样一句极平常的话,他憋在肚子里好久,就是说不出口,几次转过身来,甚至还清了清嗓子,结果还是咽回去了,气氛就显得更加尴尬、凝重。
监察局长办完手续上了车,告诉司机车靠右拐,直接开往女子监狱训教礼堂。这时,监狱领导早就在礼堂门前迎接。局座们下车后,就被带进训教礼堂前面就座。这个所谓的礼堂,实际上就是犯人吃饭和平时训教的食堂兼会场。他们刚落坐,就听到一阵急促的口哨声,紧接着“嗵嗵嗵”一阵乱糟糟跑步声,把食堂的地都震动了。没过多久,一群身着黄色囚装的女犯人,忽里哗啦进入了礼堂,一个接一个规规矩矩地站成十几行。带队的女警官将队伍整理完毕,便向监狱长报告人数,然后,转身对着犯人队伍,大喝一声“坐下”的口令,“哗哗——!”女犯人像部队战士一样,非常听话地席地而坐,整齐化一,鸦雀无声。随着她们集体坐下的一股气浪,一阵剌鼻的香风向前面“主席台”这边漫了过来,经历了一整天折腾的局座们,原本疲惫不堪,一下子被这股香风薰得精神起来。他们睁大眼睛,象外面高墙岗楼上的探照灯一样,聚焦眼前这群可爱女囚犯,说不清是心理的、生理的、还是物理的反映,甚是奇妙,好象他们参观一天未能喝一滴水而喉干舌渴时,突然发现一泓清泉涌现在眼前一样,那状态真叫人咂舌。这是一群多么漂亮的女人,尽管她们穿着青一色囚衣,但她们暴露在颈部以上的容颜,却仍旧是那样地令人心动,那脸上,虽不泛惊疑、张惶和忧怨乃至愤怒之色,然而,青春的活力,燎人的风情,总也无法掩饰地闪烁在她们的眉际与眼神间,生发出格外诱人的引力。瞠目结舌的局座们,甜美而贪婪地欣赏着眼前的群艳呈芳,根本不认为什么糖衣裹着的炮弹,并流露出一种同情、爱怜的复杂眼神,嗬!这一群女孩子多么可爱唷!
曾几何时,这?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