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唐风流》第289章


少的作用,但作用并不是决定xìng的,数场战役的胜利都是领兵将领临机应变才取得的,不应对其重赏,而应对战事取得胜利起到关键作用的程务tǐng将军、刘逸将军及其他诸将给予重赏即可…而因为裴尚书事先没有预料到阿史那伏念会领大部人马攻击我分兵进击的大军,没有给石地道的程务tǐng将军部进行策应,差点导致程务tǐng将军部在遭到阿史那伏念攻击时候遭到重创,所幸程务tǐng将军足智多谋,英雄善战,才化险为夷,取得大捷,并给予阿史那伏念以致命的一击,所以臣以为,裴尚书战略上的失误,朝廷还要给予其处罚…”
裴炎口若悬河般的一通奏诉,再次把殿内的诸臣都惊呆了,大部分的人都记得,上次出征时候,裴炎也是以差不多的理由,阻扰皇帝对裴行俭封赏,这次又来演这么一出戏,还真耐人寻味。
“陛下,娘娘,臣不认同裴shì中刚刚所说的”刘逸在裴炎说完后,马上站了出来,准备驳斥。
裴炎在闰七月时候,被委以了shì中职,与被委为守中书令的崔知温一道,成为朝中非常有影响力的大臣。今日裴炎这样一说,许多朝臣惊疑之下都不敢出来驳斥,不过有不少的人都站着看被裴炎力捧的刘逸还有程务tǐng,想看这两人有什么反应。
刘逸率先站出来表示不认同裴炎的说话,还是在情理之中的。
“陛下,娘娘,臣率军攻击阿史那伏念牙帐的计划,是裴尚书经过深思熟虑才做出的决定,目的就是为了抄阿史那伏念的老巢,即使阿史那伏念全部人马都在营内,也要对其发动攻击的,在臣率军出发后,裴尚书也是令其他各部快速跟进,支援臣所领人马的攻击,这才有了臣所领人马攻破阿史那伏念牙帐时候,其部没有能力反扑之故,而薛延陀部前来归附阿史那伏念,正是在阿史那伏念部遭受重创,牙帐被臣所领部攻破之后,此时曹怀舜将军部已经与臣所领部会合,力量得到加强,薛延陀人惧于我大军的威压,这才不得不先把了投降,若没有裴尚书急令曹怀舜将军以最快速度策应臣所领部,人数数倍于我军的薛延陀人不一定会向臣所领的数千人马投降的…裴尚书在制定作战计划时候详细周密,臣所领之军所取的几场全事胜利,全是裴尚书布置周详之功…”
刘逸说这些退了下去,程务tǐng部的事他不想说,他希望程务tǐng这个当事人,还有李知十能站出来tǐng一下裴行俭,这种情况下,依裴行俭的为人,是不会站出来为自己辩解的,唯有程务tǐng和李知十这两人能为裴行俭辩解了。
不过让刘逸意外和失望的是,程务tǐng却没有马上站出来说话,倒是李知十先站出来,替裴行俭辩解:“陛下,娘娘,臣也不认同裴shì中此话,战前制定的计划,正是以臣部和程将军部相应配合支援,从西面丰州一线,往yīn山一带攻击的,两部数万人马,人数已经不少了,应付几万突厥人实是绰绰有余…再者,各道的总管都有权力随机做出应变,作为大总管的裴尚书,不可能随时对各路人马遇到的敌情做出临机的应变,面对突厥出现的敌情,如何做出应对是各分总管的事,若是…”李知十原来还想说,他在派人与程务tǐng联络时候,程务tǐng却并没有及时做出回应,以致两部在行进时候没有能有效配合,但话到嘴边了,又咽了回去,在一些人的惊异中退了下去。
这时兵部尚书岑长倩出列,也是力tǐng裴行俭:“陛下、娘娘,战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我数路大军行进方位东西相差近千里,裴尚书制定的作战计划是一个总的指导策略,具体如何展开战役,是各分总管的责…如裴shì中刚刚所说的,程将军部差点遭到意外,这正是战事难以预料之故。臣也曾在外领军,知道战场上消息传递的困难,臣想着,一定是我方派出的斥候打探到阿史那伏念率数万人马准备攻击我方一部时候,已经来不及回报,不过裴尚书在制定作战计划时候还是考虑周密,以李知十将军与程务tǐng将军相呼应,齐头并进,这也是程将军部遭遇阿史那伏念部时候,李将军部能及时支援的缘故,这如何能说是布置欠周密?”
被众臣指责的裴炎有些不甘心,想站出来再次发表自己的看法,但被神情不悦的李治挥手阻止了,“诸爱卿言之有理,定襄道大军取得的辉煌战果,作为大总管的裴尚书功不可接,诸卿不必再议,朕自有数,下面商议如何处置反叛的酋首阿史那伏念和阿史德温傅…”
' '
第八十四章 杀与不杀的争论
第八十四章杀与不杀的争论
李治很有气势的讲话把刚刚准备再站出来的裴炎给喝回去了;李治这样的表示他并不认同裴炎所说的,对裴行俭的奖赏那是一定的。
李治新的问题抛出来,问询众臣如何处理阿史那伏念、阿史德温傅这两个叛乱的祸首,也让许多人松了口气,裴行俭的功劳还是被皇帝认可的。
在李治话刚说完后,刚刚被裴炎指责,没有站出来的为自己辩驳的裴行俭这次却以极快的速度从班列中走出来,发表自己的奏议:“陛下、娘娘,臣觉得,阿史德温傅数次叛我大唐,实不可赦,罪应当诛,而阿史那伏念虽然叛我大唐,但其在阿史德温傅蛊huò之下才反叛的,并且在我大军的打击下,执阿阿史德温傅来降,臣在阿史那伏念派信使来告愿意归降我大唐之时,就许诺阿史那伏念不死,今也冒死向陛下和娘娘请奏,赦阿史那伏念的死罪…”
“陛下,臣反对”裴行俭话刚说完,裴炎马上跳了出来。
“讲”李治面无表情地说道。
“陛下,娘娘,阿史那伏念和阿史德温傅部联合叛唐,阿史那伏念更是被立为可汗,此次战事中,阿史那伏念领大军攻击我石地道程务tǐng将军部,差点重创我军,如此罪大恶极之人,如何能赦免?因此臣以为,一定要杀阿史那伏念和阿史德温傅,这样方可镇住那些心怀不轨的部落头人…”
“陛下、娘娘,臣反对裴shì中此议”裴行俭这次没有退缩,而是据理力争,“阿史那伏念叛我大唐,罪大恶极不假,但其mí途知返,不但率其残部向我大军请降,还执阿史德温傅来降,因此臣以为,其执阿史德温傅之功,足可免其死罪,还有……当初臣应允力保阿史那伏念不死,阿史那伏念才愿意来降的,若朝廷在其归附后,又定其死罪,那诸部落定是对我大唐的信义产生怀疑,那些原本想来归降的头人,还如何敢来归附…因此,臣觉得,为了大唐的信义,应当免阿史那伏念死罪”
裴行俭话还没说完,裴炎再次出列奏道:“陛下,娘娘,允阿史那伏念不死,那是裴尚书sī下做出的承诺,臣也想在此问一下裴尚书,是何人给他这个权力,可以许诺一个反叛我大唐,被拥为‘可汗’之人不死的?此次出征平叛,安北的军务虽然全权由裴尚书处置,但如何处置被俘的俘虏,特别是被俘的各部落头人,这样的事必须要由陛下和娘娘才能决定,因此臣请陛下和娘娘治裴尚书擅权之罪…还有,此战阿史那伏念是被程务tǐng将军击败,其牙帐被刘逸将军、张虔勖将军、杨元琰将军所部攻破,北面又有回纥、契苾等部落自大漠北向南进逼,他已经无路可逃了,这才向我大军投降的,他也自知罪大恶极,就执其同伙阿史德温傅来降,妄想以出卖同伙的伎俩,为自己换来一条生路…如此不义之人,必要杀其才能谢天下”
“陛下、娘娘,臣并不是sī下应允保阿史那伏念不死,臣是为了尽快结束战事,免得更多的军士死于战事,再加上阿史那伏念在数败之后,确实有降意,这才以大总管名义许其不死,最终促使阿史那伏念执叛臣阿史德温傅来降。前些年与我大唐为敌者来降的,罪行比阿史那伏念重的人多得去,因吾皇的仁义,都没有将其斩杀,如颉利、突利、执思失利、回纥头领吐mí度等,臣觉得朝廷应该继续尊行此道,对这些前来归降的胡人头领宽大处理,以示我大唐的仁义…”裴行俭继续争辩。
“陛下、娘娘,臣以为,这是裴尚书为保其功,才力争的,此战裴尚书并无实际的战功立下,只有阿史那伏念是向其部请降的,裴尚书力保阿史那伏念不死,正是想以阿史那伏念执阿史德温傅前来归附,当作自己的战功,”裴炎气势很足,依然在朝堂上大声地说,“臣以为,北胡部落数次三番地叛乱,正是对叛乱之部落头人怀柔之故,臣认为,对叛乱被擒获的胡人头领应当以非常严厉的处置,以儆效尤,不然我大唐的各边境地带,叛乱依?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