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纨绔千金》第38章


在离开聂家后,赵乾坐在轿子里,突然有些心忧。今日匆忙的赶来,看望一个生病的九品臣下,而且还带了御医,这恐怕是大宋朝自太祖以来的第一次吧,如果传言朝好的方向发展,那就是皇帝爱惜臣下,心怀仁慈。如果传言朝不好的方向发展又会成什么样呢?
赵乾在他二十四年的人生经历中,第一次感到了后悔,自己不该如此冲动的,如果担心聂无恨,派个太医过来不就好了?如果想见他,偷偷混进聂家不就好呢?如果要警告聂东来,直接召见他不就好了?为什么要闹得人尽皆知呢?如果有传言说他和聂无恨关系太过密切,有断袖分桃之嫌,他自己倒不怕,可是坏了聂无恨的名声又当如何是好?
想到这里,赵乾的脸色瞬间的白了起来,自古以来,帝王多有断袖分桃的癖好,一些达官贵人家里也豢养小厮男宠,可是这些都是上不得台面的见不得光的事情,在民间老百姓们对此还是反感的,如果这种传言传到聂无恨的耳朵里,该如何是好?如果聂无恨知道了自己对他抱着这种肮脏的心思,会不会恨自己?会不会从此不再理自己了?
自从第一次在酒楼里遇到金琳,赵乾便觉得自己对他很是欣赏。之后金琳跑了,他寻找了两个月,之前的欣赏渐渐变成了思念,时时魂萦梦牵,直到见到聂无忧的画像时,他才醒悟过来自己只怕是喜欢上了这个人了。只见了一面便喜欢的人,也许喜欢的只是他的皮相,所以,他那时决定封聂无忧为妃,其目的就是把这种喜欢转移到合适的地方去。
可是,第二次见到金琳后,他觉得自己的思绪已经不受控制了,无时无刻不想见到他,见到他笑,自己便会开心,见到他受委屈,自己心里会难过,会想拥他入怀,会想浅尝他的唇,会想要更多更多……这样的情愫,已经不是欣赏或者喜欢了,赵乾做梦都没想过,自己有朝一日付出真心,对象竟然会是一个男子。
身为帝王,就算是一代明君,若是私生活不检点,也会为世人诟病,成为人生的一大污点,赵乾在乎自己的名声,可是他更在乎金琳的性命,被帝王宠爱的人,其下场都十分凄惨,轻则处死,重则株九族。赵乾暗下决心,对金琳,能天天相见他便知足了,其他的想法只能深埋在心底。他现在要做的,便是将金琳永远留在朝堂之上,每日见到他,偶尔能跟他说上几句话,这样,就够了。如果只是这样,人们便不会用异样的眼光来看待金琳,他便不会有性命之忧。就算自己格外宠幸于他,那也无可厚非,毕竟每个君主都有自己特别宠幸的大臣。
就在赵乾心思几度转变时,金琳却躺在床上,犹自埋怨着他,为什么兴师动众地闹出这么大动静,连自己最不想见到的将军父亲都惊动了。
将军送走皇帝后,冷着一张脸进了金琳的房间,见到金琳犹自苦着一张脸装痛苦,冷哼道:”行了,不用装了,在家歇几日便去上朝吧。不过,你也别忘了为父的话。“说完后,拂袖而去。金琳这才松了口气,连忙朝着舒同眨眼。
舒同抬起手来,想替她解穴,可是手顿在了半空,脸却红了。这穴道,点的位置在后背,解的位置却在前胸……
【呼唤粉红票o(╯□╰)o】
第四十三章 疑云
话说赵乾心绪不宁的回了延寿宫,看着书桌上堆积如山的奏折,心里没由来的感觉很悲哀,这皇帝,当得可真憋屈,如果自己的地位与六弟对调的话,那该多好,这样,自己就可以携金琳归隐山林,去到一个没有人烟的地方,只要金琳愿意。
可惜不能,皇帝始终是皇帝,就算他此刻将皇位禅让给了六王爷,只怕也会造成时局动荡,严重的甚至会威胁到整个大宋的安危,开弓没有回头箭,做了皇帝,除非死了,否则永远都是皇帝。
赵乾叹了口气,收拾起不应该属于他的情绪,拿起一本奏折开始批阅起来。刚批阅了几本,六王爷赵坤就笑眯眯地进来了。赵乾从奏折堆里抬起头来,羡慕地看了一眼自己优哉游哉的弟弟,没好气地笑骂了一句:”怎么,闲得慌了?“
赵坤笑道:”听闻皇兄一下朝就赶去了聂将军家,探望生病的未来国舅爷,这等有趣的情形,可惜臣弟竟然没有亲眼见到,实在是太可惜了。“
赵乾脸色一沉,皱眉问道:”怎么?谣言就传到你那里去了?“还真是怕什么来什么,赵乾对汴京城的流言传播速度感到十分无奈。
赵坤摇头道:”皇兄想到哪里去了,再怎么传也没这么③üww。сōm快吧,臣弟方才进来时碰到了七妹,是她告诉臣弟的。“赵乾疑惑道:”皇妹她整日幽居深宫,怎么会知道朕的去向?“赵坤哧地一声笑了出来,摇头道:”皇兄,你每日只知道关心未来皇嫂的家人,却不关心关心自家的亲妹妹……“
赵乾问道:”怎么?皇妹怎么了?“他虽然是对这个皇妹有求必应,可是因为事务繁忙,的确是关注得不够。
赵坤笑道:”皇兄,把你的侍卫统领罗子衿罗大人叫来问问不就知道了?“
侍卫统领罗子衿,乾元元年武状元,乾元一年,被提升为侍卫队长,乾元二年被提升为侍卫副统领,乾元三年被提升为侍卫统领,可谓仕途一帆风顺。人们将他这种平步青云的态势归结于他命好,运气好,其实只有皇帝和六王爷自己心里明白,这根本不是什么运气问题。
每个皇帝身边,都需要得用且听话的人,宫中的老人固然比什么都不懂的年轻人更得用,但是身世却未必会清白,谁也不知道他暗地里究竟属于哪个派系,为了防止被身边的人混淆视听,赵乾将身边的人都换成了知根知底家世清白的年轻人。提拔这样的人,一来可以感之以恩德,二来他们没有派系没有靠山,便于掌控。
比如赵乾身边的大太监七福,在赵乾还是四皇子的时候,只是他身边排不上号的打杂小太监而已,赵乾登基后,将他派到上一任的太监总管身边当跟班,受尽了辛苦,两年后,一步登天,从一个小太监升任为新的太监总管。那时,七福才十四岁,是大宋历史上最为年轻的太监总管。
这样的例子朝臣中还有不少,许多要职都是年轻的天子门生们占着,老臣们虽然多有不服,可是这些天子门生也没见犯什么错,除了礼仪上勉强可以挑些刺以外,其余竟然寻不着什么错处,时间久了,老臣们也不得不心服皇帝的手段,这批年轻人的确比从前那批老臣更有活力,办事效率更高。
知道六王爷真实身份的人不多,罗子衿便是其中一个,由此可见,赵乾对他是十分信任的。”不用问了,是朕让他不用对你和皇妹隐瞒朕的去向的。只是这罗统领跟朕关不关心七妹有什么关系呢?“
赵坤笑道:”皇兄样样精明,唯独这感情的事却犯着糊涂,那罗子衿跟在皇兄身边六年了,难道皇兄就一点儿没看出来他对七妹的心思?“
赵乾茫然地摇头道:”朕还真没注意到过,六弟你对这种事情在行,那你说说看,七妹对罗统领可也喜欢?“如果彼此有情的话,就算地位悬殊也不要紧,自己自会有办法成全他们二人。
赵坤笑了笑道:”七妹嘛,依臣弟看来似乎还没有开窍呢,她是喜欢什么事儿都问罗子衿,可是还不够到谈婚论嫁那一步吧。“赵乾点头道:”那就等七妹开窍了再说吧,呃……关于这次朕去聂家的事情,六弟可要小心些,不要让流言传得太离谱了。“必要的时候,可以用流言对付流言……这些招数不用赵乾讲明白,赵坤也是懂的。
”臣弟遵命,不过,皇兄有没有趁机去看看未来的皇嫂啊?“赵坤坏笑着问道。
赵乾白了赵坤一眼道:”六弟未免太多管闲事了吧,还是操心一下你自己的婚姻大事比较好。“赵坤岔开话地道:”那好,臣弟不管闲事了,就说说正事吧,皇兄爱屋及乌是不是太过了?那聂无恨不学无术是人尽皆知的,给个闲职就够了,不用圣驾亲自去探望这么隆重吧?如果被有心人知道了,搞不好会以为是外戚的风光又回来了!“
赵乾沉吟道:”朕自有分寸,六弟不用担心。对了,六弟派去聂东来祖籍探查消息的人回来没有?“
赵坤拍了下脑门,笑道:”差点把正事给忘了,臣弟派出去的人连夜赶了回来,查探到一些消息,只是不知道对皇兄有用没有。“赵乾以前没有过多的关注这么一位闲职将军,因为调查聂无恨的缘故,竟然发现了聂家的许多可疑之处。不光是聂东来对待聂无恨的态度,虽然他宠溺爱子的名声在外,可是一查下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