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孝懿仁皇后之涅凤》第83章


“您说了这一大通,我可是听得晕乎着呢,明儿个您自个儿找那些大臣们问去吧,现在时候不早了,该歇着了。”
康熙这才意识到自己说多了,这些可都是前头的事儿,“不过是话赶话说到这儿了,明日你,算了,还是朕下个旨意,让巧言每日去上书房讲一个时辰课。其余时间,还是让她现在坤宁宫待着,等那边上了玉牒,估计也只能以你的名义让她在宫里陪你了。”
接到旨意的巧言心里十分高兴,别管在宫里伺候人也好,教导皇子也好,总比到驿站去受威廉的折磨来得强。
胤礽和胤禛得知此事,也是高兴得很,他们可是很想念巧言姑姑的教学呢。尤其是胤禛,觉得自己终于有机会可以赶上二哥了,只要他好好学,一定能够和二哥一起帮皇阿玛分忧。虽然额娘心疼他要提前进上书房,但是他可是高兴的很,他早就想跟二哥一起学习了。而且,皇阿玛的恩典,虽然进了上书房,但是还可以等到明年满了六岁再搬进阿哥所,可以继续陪着额娘又可以学习,真是最好不过了。
而第一次上学洋文和自然科学的胤眩拓缝砑蛑本褪蔷袅耍庑┒骺啥际撬前ㄏ壬嘉潘次诺摹?br />
一开始还十分奇怪以及反感皇上怎么让一介女流到上书房教授皇子的几位儒学大家,在听过巧言的第一节课之后就闭了嘴,这些东西可不是他们插不上嘴的,实在是什么都不知道啊。偶尔听到巧言惊人的言论的时候,熊赐履、李光地等人还试图去反驳,可几句话之后就说不出来了。
李光地一开始见到巧言还问了句,“区区女子,何如男子?”
巧言面不改色,回了一句,“无汝母,何有汝;无汝妻,何有汝子;无女子,何有男子?”
这样的话,让他们如何作答?只能说着强词夺理,甩甩袖子走掉了。
因为在驿站材料丰富,所以巧言做了好些个实验小道具,上起科学课来就更加生动有趣,连一向不怎么喜欢学习的胤眩继媒蚪蛴形丁?br />
不过一日下来,巧言还是发现了一个问题,她的这些东西虽然康熙接受了,但是这些大臣,国家运作的骨干力量,并不接受。可是如果他们不接受,即使是在封建统治下的清朝,也不会因为皇帝的命令而发生根本上的改变,因为下面的人不重视。
如果只是靠着她所知道的或者说那些书本上所记载的东西,大清一时领先了世界,却不思进取,没有更多的人走上科研的道路,那么中国还是会重复以前的历史,那段屈辱不过是推迟到来而已。
所以,比起让现在的大清强大起来,更重要的是让整个国家意识到,所谓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对于已经长大的,有了自己固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一辈人来说,或许还可以用君王的强制命令,还有那些可见的事实成就来震撼他们,只是无法改变他们的观念;但是对于下一辈,如果可以从小教育,铸就一种新的观念,那么改变将是巨大的。
得益于天朝的思想教育,巧言深刻的认识到了它的必要性以及有效性。反正那些知识的课本都有,只要按照现代那样建立起学校来,那么她相信只要十年或者二十年后,大清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就在巧言兴致勃勃的打算将计划完整的写下来,补充修改后呈给康熙看的时候,一个不幸的消息又一次打击了她。
威廉拒绝了理藩院的所有会洋文的官员,执意要求巧言继续给他当助手,不然他就不能继续进行研究。
康熙没办法,那个蒸汽机他已经看过了,如果真的能像威廉所设想的那样进行应用,效果或许真的会比较惊人。虽然对此并不抱什么太大的希望,因为这些东西对他来说实在是新奇的有些难以接受,但是康熙还是希望威廉能够实现他的构想。况且巧言也说了,那个发电机将会是比蒸汽机更加厉害的东西,后世所用的最大的能源就是电。车不用马拉,灯不用费蜡,那的确是个美丽的构想。
这么一来,只能委屈巧言了。好在康亲王那里已经说过了,就把巧言记在他一个庶福晋的名下,等她出嫁的时候封个和硕格格,这可是天大的恩惠了。按制,庶福晋所出的,应该是多罗格格。
于是,巧言改回来自己原本的名字,爱新觉罗·婧瑶,成为了康亲王府的婧格格。不过她除了头一天知道这件事后在坤宁宫见了康亲王的福晋董鄂氏,对康亲王府的其他事儿却是一无所知的。每日她要到上书房讲一个小时的课,然后出宫到驿站做威廉的助手。
因为成了格格,身边也多了几个伺候的人,但是婧瑶早就习惯了自己动手,只是知道在这里这样的谱儿还是要摆的,所以只不让她们插手贴身之事,其余的还是让她们伺候着。只不过到了驿站,她们就绝对进不了实验室就是了,威廉的臭脾气最多只能忍受她在旁边。
多了威廉对她精神上的摧残,婧瑶花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才把学校的推广计划完成,这大概是她人生做的最完整的一份计划书了吧。
康熙看过之后,却是留中不发,也没跟几个近臣提起,讨论这事儿。毕竟现在他还在犹豫,并且威廉的研究还没有具体的成果,如果这个时候冒然在全国推行西洋知识,怕是会引起民变。若是有了实例让他们看看,婧瑶所谓的科技的力量,那时候再办也不迟。
不过,对于学校模式的推广,康熙倒是很感兴趣。其实每代帝王都有不同的关于开办乡学、官学的措施,但是总的来说收效不大。按照婧瑶的想法,这样推广就是要让所有百姓都能识文断字。
但是这样一来,老百姓可就不怎么听话了,原本江南的文人就够闹腾了,若是整个民间兴起了学习之风,他还如何镇得住?文字狱也不过是无奈之举,若是真到了那一步,这局势可就真的无法控制了。
基于这种种的考虑,康熙还是暂时将那份详细的计划书搁置了。但是,也是因为这份计划书,让康熙对婧瑶在刮目相看的同时也更加的好奇。虽说婧瑶自己说过在他们那个时代,男女平等,女人也可以像男人一样上学读书,学本事,可是这样的本事,可能即便是男的,也不一定做得到吧。
61第五十八章 郁闷康熙
康熙爷最近很郁闷。为什么呢?
他好不容易忙完了前头的事情;终于有点时间可以喘息一下,想着这几个月也太冷落了后宫;总要弥补一下。太皇太后那边可没少在他请安时提起这个。因为如今做的事儿还算是要紧;也并没有那么的动摇国本,所以太皇太后并没有在他重视火器研究以及让“那个洋人”(太皇太后语)鼓捣些她看不懂的东西的时候;提出太多的反对意见。只是言语之间还是提及了要重视与蒙古各部的联系;还有祖宗的骑射武功。更加重要的,还是要趁着年轻,多多的为皇家开枝散叶。
垂垂老矣的孝庄知道,现在她的孙儿已经完全把持住了朝政;没有谁能够再去动摇他的皇权。他不再是她的孙儿玄烨,而是大清的康熙皇帝,前朝的事儿就算是翻出天去,她也不能够再插手了。“后宫不得干政”的石碑可还立着呢,还是她的好儿子亲手写的。皇帝虽然孝顺,也一向敬重自己这个一手扶持着他上位,并且帮着他一点点拿回皇权的皇玛嬷,但是她清楚地知道自己教出来的皇帝是多么的合格。他不会因为亲情的牵绊而失去判断力,如果有朝一日他认为他的皇玛嬷阻碍了他,相信他也不会手下留情的。帝王无情,这可是自己教他的呀。
如今她所能做的也就是在后宫这一方天地中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来帮助科尔沁,可惜皇帝对博尔济吉特的女儿都没有什么好感,这两年也没有合适的人能够进宫的,所以她只能不断的提醒着皇帝无论如何不要忘记了在大清入关之时给予的帮助。
至于后宫那些人,只要能让皇帝不要总是待在坤宁宫,她还是很乐意多给她们提供些机会的。皇帝对八格格如此的宠爱,令得早出生四个月的八阿哥几乎被众人遗忘,坤宁宫的宠爱又达到了一个超乎她想象的高度。连生了个女儿都能让皇帝如此高兴,若是以后再生几个孩子,还不哄得皇帝连太子都换了!
且不管孝庄在心中如何打算,康熙自然是一有空就立刻去了坤宁宫。而这郁闷呢,还就是从坤宁宫里头起的。
康熙像一位普通的父亲一样,弯着腰瞧着白白胖胖的女儿躺在摇车里面,小嘴一吮一吮的,忍不住用自己的手指逗逗她。才放到嘴边,果然就被咬住了。康熙孩子气的把手指抽回,瑚图里瘪瘪嘴,似乎下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