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那天我们一起失业》第6章


涯成长是息息相关的。在择业过程中,若想将校园内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的工作能力,必然要经历这三个层次四种能量的不断递进。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每个人的宇宙点包括了三种精神层次,即自我精神层次、他我精神层次和真我精神层次。
自我精神层次
生活在“自我精神层次”的人着重强调个人的安全需求、生理需求等一系列以“我”为核心的需求。这种需求表现的非常单纯,例如,我们饿了需要吃饭,渴了需要喝水,困了需要睡觉……这些都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天性,这些需求本身并没有善恶是非之分。但是,如果不能够妥善地处理驾驭这些需求,并使其膨胀,便往往容易转变成“自我、自负、自私、自利”的负面因素(如图8所示),成为你成长过程中的重重牵绊。
生活在这一精神层次的人比较表象化,学习新知的方法比较教条,不懂得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最终成为了一台学习机器,这种人在工作中只能是“原地打转”。他们在求职时往往是考虑薪金待遇、办公环境、工作稳定程度等因素,采用一种“短视”的行为。
朋友的弟弟今年刚刚从北京的一所知名学府毕业,求职时的月薪期望值为3000元人民币,我便问他为什么将期望值定为3000元,他回答到:“首先便是房租费,上学的时候6个人一间,现在毕业了,总得有个新气象,我自己一间。另外,北京夏天这么热,总得买个空调吧?还有,上班了,总不能让人看了太寒酸,买几身好衣服,再换一部好点的手机……这样算下来3000元哪够呀。再说,前两年我们校的毕业生第一个月拿五千多元很正常!”
帆因逆风而动,船因逆水而行。从他的回答中,我只听到了以名校毕业生自居的自我与自负,却听不到他的职业目标、梦想,更谈不上他的职业生涯规划。
他我精神层次
处在“自我精神层次”的人强调“人人为我”,而处在“他我精神层次”的人则强调“我为人人”。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人,如果我们将自己喻为汪洋中的一滴海水,那么,与其说我们是那滴海水,不如说我们恰恰便是那片汪洋,因为我们已经与那片汪洋融为一体,一损具损,一荣具荣。这种求职者能够将个人的成长空间、个人的挑战能力、成长过程等主要因素作为择业的标准,能够在个人与社会的互动中获得快速成长。
人类本是群居动物,“人”字又是相互支撑,任何一个人的成长与成功都离不开他人的协助。所谓的“独立”并不是说我们在经济与精神上不在依赖父母自给自足,而是说在经济与精神上有持续的成长性、独立性之外,还要学会取长补短,在对他人“帮助”与自己“受助”的过程中真正快速地成长。如果说生活在“自我精神层次”的人强调的是自身本能的需求,那么,生活在“他我精神层次”的人则进一步深入到自我更深层次的内心需求,强调在更深的精神层次中与他人及组织产生共鸣(如图9所示)。
真我精神层次
“真我精神层次”主要指的是一种至真至极的精神状态(如图10所示)。比尔·盖茨,既是经济世界的首富,同时也是精神世界的首富。他在取得财富的同时,每年都会用大量的金钱捐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股神巴菲特亦是如此,可以入得世来,看股海潮涨潮落,也可出得世去,一心向善,不问世事。这恐怕是每位职场中人梦寐以求的职业终极归宿。无论是盖茨敢为天下先的网络帝国;还是股神究其事物根本的“价值投资法”,都是“真我”境界者遵循本我的“杰作”。
《圣经》在“创世纪”篇中曾提到,人是依据神的形象塑造的,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从出生的那一刻起便具有了神性。因此,我们说“真我”状态是一种生命境界。一种怎样的生命境界呢?相传,在春秋时期,《道德经》的作者老子刚出生时,便两鬓斑白,皱纹堆垒,因此人们称他为老子。老子出得城来,倒坐在水牛背上,任凭路两旁的风景自然地在自己的眼前浮现,那样悠然,那样自得,不肯放弃任何一处风景。这也即是老子无欲无求、无为而治的生命状态,这也便是生活在“真我精神层次”者的生命状态。
那么,究竟“真我精神层次”是怎样的?正在求职的你又当如何达到这种生命状态,我们如何可以在职场上“无为而治”?在此打下伏笔,在我们介绍完整个宇宙点的结构构成后,大家自然得知。
物理学家认为,万事万物均由分子、原子所组成,而对这些不同物质的分子、原子进行研究后,发现在它们的内部却一无所有,仅仅是一种能量存在状态,抑或说仅仅是一种“能量场”。因此,我们说万物皆空,均由各种能量状态所组成。从职业心理学的角度讲,以上这三种精神层次中存在着至少四种能量递进关系,下面我们便予以一一阐述。
第7节:宇宙点
宇宙点
中的四种能量递进关系
求职者精神世界的第一种能量递进关系
观察力——想像力——创造力
每个人都具有最基本的三种能力,即观察力、想像力、创造力,这三种能力是我们每位个体在成就一番事业所必须具备的能力。观察力属于“自我层面”;想像力属于“他我层面”;而创造力则属于“真我层面”。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经过由“自我层面”再经由“他我层面”最终深入到“真我层面”这一过程,这便是第一种能量递进关系(如图11所示)。
另外,我们每个人都有五种肢体感觉,生活在“自我层面”的人往往注重这些肢体感觉给他带来的表象感受。这五种感觉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有些人属于视觉型,而有些则偏重听觉,听觉型的人触觉、嗅觉、味觉往往起到辅助性的作用。既然不同的人对这五种感觉偏好不同,那么在我们工作的过程中,就不应仅仅注重视觉实效性,而忽略了多种感官的综合应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火力强大的“空中飞行堡垒”大型轰炸机的制造者,波音飞机公司的总裁菲尔·强生先生,在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父亲便开有一家洗衣店,并且让菲尔·强生在店里工作,希望他将来能接管业务。但菲尔却厌恶洗衣店的工作,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出色的技工。在这种状况下,他每天被动做工,完全不关心店里的事务。这使他父亲非常生气和苦恼,觉得自己养育了一个不思进取的儿子。
有一天,菲尔告诉父亲自己想到一家机械厂工作,做一名机械工人,父亲无奈只有同意。从那天起,菲尔穿上了油腻的粗布工作服,开始了更劳累、时间更长的工作。他不仅不觉得辛苦,反而觉得十分快活,边工作还边哼着小曲儿。他随后又选修工程学课程,研究引擎,装置机械。在他1944年逝世时,已经是波音飞机公司的总裁,并曾制造出“空中飞行堡垒”轰炸机,为盟军赢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立下汗马功劳。
菲尔的成功首先得益于他有明确的人生职业定位,其次他本人也曾承认,得益于观察力、想像力与创造力的培养与发挥。菲尔愿意观察每台机器零部件的工作运转情况,他甚至通过听机器运转的声音,便可判断出机器的问题所在。通过多种感官的观察,他开始设想如何更新机器,以至创造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空中飞行堡垒”轰炸机。如果当年他留在洗衣店里,他以及洗衣店的结果将是怎样的呢?洗衣店破产,菲尔可能变得一贫如洗。
由此,我们再来看第二种能量递进关系。
求职者精神世界的第二种能量递进关系
肢体感观——情绪感知——潜意识
我有位好友,他有一个很奇怪的毛病,只要他一走到路灯下,便会紧张害怕,甚至是瑟瑟发抖。曾经有人问过我,他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他胆量真那么小吗?当我与他深入交流之后才知道,在他很小的时候,曾经有一次在路灯下被人抢劫。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件事已经过去了,但殊不知这一印象深刻地烙印在他的内心深处,并没有离开他的记忆,而是从自我的表象层次深入到了他我精神层次,转变成为一种情绪,在时间的强化作用下,进入到了他的潜意识层次。因此,每当他看到路灯的景象时,潜意识最深层次的记忆还在提示着他,“路灯等于危险!”
刚刚迈入社会的大学生应当清楚地知道,我们在校园里所学习的知识,仅仅停留在我们的最表层——“肢体感官”层面,只有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将知识应用于实?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