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贩子在唐朝》第168章


李承乾牵连,迁为州刺史。此次复起,却是出乎不少人的意料之外。
孔颖达走后,卢鸿依然故我。整日泡在自己那别府之中。这一段他每每将那卷《临河序》置于手边展玩。这卷东西写得与王羲之众多书迹气息更为高古淡然,每日相对,颇有所得。
闲暇之时,卢鸿便选些子石,雕琢成砚。现在他这些砚已经越来越是简单,大多就着原石形状纹理,或雕些鸟虫,或制些小景。所谓既雕既琢,复归于朴。自觉制砚之法,已渐入佳境。
卢鸿这一动手制砚。可是喜坏了几个人,最高兴的便是太子李治。这家伙身为太子,却实在是深得卢鸿衣钵真传,哪次来卢鸿这要不顺点东西走,就觉得是白来了一趟,吃了多大亏一般。上次卢鸿偶然得了一块老大地杜鹃木根,一时技痒。用了好几天的时间雕刻打磨,制成了一个摆件。很是喜欢。不想第二天出去转了个圈回来,东西就不见了。“怎么搞的?”卢鸿大是愤怒,当即将看门地张老头喊来问道:“今儿上午是不是太子殿下来过了?”
张老头挤了半天眼睛,侧着耳朵听了半天才大声喊道:“公子说什么?是说让老头子抬什么?您放心,老张这身板结实着呐。三百斤的东西咱抬起来就走!”
“我是说太子!太子殿下!”
“啊!太子啊!可真是好啊!今天上午来着。还帮咱们收拾呢!老头子亲眼见的,扛了一大堆乱树枝子呢!跑得飞快!你说那可是咱大唐的太子啊。唉,居然帮老头子我收拾院子!……”
老张头一边说着,一边感动得眼泪汪汪地,居然还掀起衣襟擦了擦眼角激动的泪花。
真是好太子啊!还知道学雷锋做好事了,都该发小红花了吧?
“老爷子你可记住了!下次太子来,一定要盯紧了!什么东西也别让太子拿了啊!可使唤不起这么贵重地人啊!”
“不行!这家里没人,收拾不了我就认了,没人看家哪成啊?”卢鸿发狠地道,“事到如今,也顾不得阶级斗争局面是否和谐了。洗砚,明儿你就去到长安给我买几个下人回来!”
洗砚一听大喜:“公子你可是想开了。我早就说应该买几个,哪有咱们这样大院子里没个人影的。你就放心交给我吧“嗯,你办事,我放
“这就是你买来的家人?”卢鸿看着眼前这几位男女老少,目露怀疑之色。
洗砚有些扭捏地道:“确实是有点老的老,小的小,小的主要是看这几位实在是可怜,据说都卖了半年没卖出去了。。。。。。不过身体还都不错。这位钱大叔,看着显老,其实才四十多……”
卢鸿看了看一边所说四十多的钱大叔,满脸皱纹,弯腰叠背,怎么也觉得误差似乎大了些,便问道:“你说的这位老钱是吧,是哪里人啊?”
钱叔咧着嘴一笑,只见口中牙都只剩三四个了,大声道:“鹅姓钱!今年四十八咧!”
?这都说的什么啊。卢鸿皱着眉又问道:“我是问你家是哪的!”
钱叔笑得更欢畅了,大声说道:“公子放心,咱啥都干得了!这身板结实着呐,三百斤地东西咱抬起来就走!”说着把干瘦的胸脯拍得“嘣嘣”响。
得,明白了。洗砚…………
洗砚低着头对卢鸿小声道:“公子爷,我知道这钱叔年纪大了,耳朵又不好使。可那天我去,见他一个老人家,还挺受人欺负的,一时忍不住就买回来了。”说着又着急地说:“没事公子,不然你把我的例钱减出一块儿来,给这钱叔就行了,反正让他扫扫院子啥的,肯定是干得了吧。”
卢鸿长叹一声:“罢了洗砚,你的心思我明白了,反正看门的老张头也好不哪去,再多个倒省得孤单。那边上这位大婶就是你找地掌灶的婆子么?算了算了,成不成地试试就知道了。实在不行还是让老张头那婆子干着。不过…………”卢鸿看了看一边四个预备丫环的形象,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洗砚脸上现出为难的神色,偷偷对卢鸿道:“爷子爷。这可真不是小地眼神不行。临来时,少奶奶和红袖姑娘都特地嘱咐了,说放家里的丫头,一定得找安全地。你看看…………”
卢鸿以掌拍额,嘿然无语。过了会子。咬着牙抬着头来看了看这四位,对洗砚道:“洗砚你看这样行不,这四位就先由你带着,早晚帮你洗个衣服啥地,你要是有意…………”
“别介别介”,洗砚脸都白了,说话带着哭腔:“我的公子爷,你就念在小地这些年鞍前马后也不容易,就饶的小的吧。买的时候我就勉强领回来的,要真让我天天对着这几位大姐。那不立马就崩溃了!”
“出息!算了,没人要公子我就要着。我还就不信了!你们四个,从今儿起就改名,挨个数,春兰秋菊,夏荷冬梅。知道了吧?”
四女齐时粗声答道:“奴婢知道了。”
卢鸿缓缓地长呼一口气道:“你们先下去收拾收拾,也容公子我喘口气。适应适应。”
“春兰,上茶!”卢鸿手摇折扇。轻轻唤了一声。
对面的李治脸上略有兴奋之色,嘿嘿笑道:“怎么?师尊也学着要金屋藏娇,听说昨天一口气买了四个身边的丫环?”
“怎么了?不行啊。我的太子爷,你可是堂堂储君,可不兴一听这事就眼睛发亮。一脸……你看看你看看。你这是什么表情啊?”
“没事,在你这有啥装的?”李治一边从春兰双手递上的茶盘中拿过茶。轻品一口,对着卢鸿说道:“师尊精于艺事,文雅绝伦,那这身边之人………扑!”
李治说着话一转头,乍冷见到春兰地庐山真面目,不由一口茶全喷到了案上。当下呛得连连咳嗽不止,手指着春兰说不出话,眼睛瞪得从眼眶里直突了出来。
春兰见了连忙上前,又是拍背又是递巾。可惜太子殿下不看到她还好,一见之下,又是连声咳了起来。
“得了春兰,没你事了。你就先下去吧。”卢鸿连忙道。
“奴婢告退。”
半天才喘息平稳的李治,看向卢鸿的眼神里多了几分说不明的味道。“师尊,这位春兰姑娘………
“怎么了?昨儿买了四个丫头。春兰模样还算整齐点,才放在书房伺候的。”
李治声音颤抖地道:“天哪这还是整齐的,那不齐的都啥样儿啊……师傅啊,你不会是,这个这个,审美观念有些不对吧?怪不得我听说莺娘想以身相许你都不要,原来,你喜欢地是…………”
“胡说!我喜欢什么了我喜欢,还不是,还不是……”卢鸿一时也不知道应该怎么说了。
李治眼睛转了几转,随即一拍脑门,一脸恍然大悟的神情:“嘿嘿,我明白了,定然是咱师娘不放心你吧,哈哈哈哈。”李治随即发出了一阵怪笑。
卢鸿眼睛也不由睁大了:“这你怎么猜得到地?……”才说半句,忽然醒悟到说漏了嘴,连忙止住,做出一脸严肃的表情来斥道:“荒唐!”
“甭装了我的右庶子大人”,李治的表情就象刚偷到两只小母鸡的黄鼠狼一般,眨着漂亮地眼睛道:“我从小就看得多了。那宫里宫外,争风吃醋地事,咱门清着呢。”
卢鸿仰天长叹:“我的天啊,我都教出个什么样儿地太子来了,真是无颜再见世人了。”
说罢,随手拿过案上一个砚屏,做势向头上拍去。
“别动!”李治双眼一亮,连忙止住卢鸿,伸手将那砚屏夺过来道:“这又是什么好东西?”
第七卷 杨花落尽 第二十三章 最难消受
更新时间:2008…12…3 10:35:17 本章字数:4521
“此物名叫砚屏,乃是用以遮在砚台前边,免得风直吹于砚面上,导致墨汁干得太快。”卢鸿解释道。
砚屏这东西,直到宋时才会出现。虽然说也是屏风,但一般不甚大。大多是以上等木材所制,其上镶嵌石板等装饰,置于案上砚台一侧。后来渐渐脱离实用,成了文人案头摆放的玩物,也叫做插屏。
作砚屏上的石材,有用砚材的,也有用其他花纹的石头如大理石的。卢鸿这件,却是一方燕子石的砚屏。
“妙啊!”李治看着很是喜欢:“这上边嵌的却是什么石头呢?怎么凹凸不平,上边的形状便如个蝙蝠一般;莫非乃是天然形成的么?”
卢鸿道:“正是。这种石头名叫蝙蝠石,也叫燕子石。太子请看这形状,是不是就象是展翅飞翔的蝙蝠或燕子一般?其实此乃一种化石,是一种名叫三叶虫的动物,死后其身体化为石质,方成此物的。”
卢鸿所说燕子石,便是后世所说的三叶虫化石,色呈褐黄色。所谓蝙蝠或燕子,便是三叶虫的两个腭,伸展如双翅一般。其实若是完全的三叶虫,其形状反倒并不象燕子了。
看李治爱不释手,卢鸿继续教育道:“所谓化石,便是动物或植物等,深埋地下,亿万年后,方化为石。比如那龙?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