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杀,从嬴政九年九月直杀到嬴政十年三月,前后死者二十七人,尸积成堆,天下震怖。这二十七人中,虽以吕不韦和太后的拥趸居多,但也不乏有确系忧国忧君、秉公直谏者。二十七人,数目非小,前赴而后继,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知其必死而竟死之,不可谓不悲壮,不可谓不惨烈。识与不识,谁不尽伤?闻所未闻,叹息久长。而居于幕后的吕不韦和太后,感受更为深切,眼睁睁地看着这些被寄予厚望的官员们,一个个都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也不禁悲从心来,彷徨无策。
所谓的死谏、尸谏,于此前的历史中也偶有出现,然而如此大规模、有组织的死谏,直到此时才算是开了先河。
礼云:“为人臣之礼,不显谏。三谏而不听,则逃之。”显然,在礼记中,死谏是既不鼓励,也不提倡的。死谏,作为人臣的最后选择,乃不得已而为之。但关于这一行为的评价,却可以公者见公,私者见私。
自其公者言之,为人臣者,苟便于主、利于国,无敢辞违,杀身出生以徇之。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所看到的是坚持信念的光辉形象,是虽死不辞的凛然气节。但自其私者言之,却又是在要挟人主,置其于进退两难,杀则有不仁不义之谤,不杀则等于自承错误,威风扫地。而死谏者这边,谏成则天下耸动、人人敬叹,失败也不妨落得个诤臣烈士、磊落英名。
拥有这么一大批不惜以性命为赌注,也要匡正人主之失的大臣,嬴政是觉得欣慰还是愤怒呢?他是从公的角度还是私的角度来审视评判这次死谏事件的呢?关于这些,史书上不曾记载,今天更加无法得知。但随着时间推移,对为臣之道的要求也在逐渐发生着变化。南宋朝,岳飞对宋高宗赵构说道:“使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则天下自平。”换而言之,事出重大紧急,为人臣之礼,虽死谏可以。
姑且不论为太后赵姬而死谏是否值得。令人困惑的是,陈忠等人不是没想过进谏的后果,却依然义无返顾,勇往直前。为什么?从数学的角度来解释,进谏之后,死或不死,其实是一个概率问题。当然,死的概率相当之高,但不死的概率也不能说完全没有。我们知道,在掷骰子时,连续开大的次数越多,则下一把开小的几率越高。同理,嬴政杀的进谏者越多,则下一个进谏者被杀的几率越低,生还的几率越高。后来的进谏者或许便有着类似赌徒的心态,绝不放弃,继续下注,说不定下一把就全赢回来了呢?于是越输越多。是故老子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当然,以概率来解释这次轰动天下的死谏事件,无疑是荒谬和不厚道的。我们需要知道的是: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陈忠等人视死如归,前赴后继?
第一百六十章 真有不怕死的?
要考察上述问题,我们有必要暂时先将眼光投射到一千七百六十一年之后,即公元一五二四年。这一年,朝代为明,年号为嘉靖,皇帝姓朱,名厚熜。工龄:四年。这一年,爆发了著名的大礼仪之争。伴随这场争论而至的,同样是一次大规模的群臣死谏事件。
事情起因很简单:朱厚熜是前任皇帝朱厚照的堂弟,前前任皇帝朱祐樘的侄子。大臣们以为,朱厚熜既然登上了皇位,就算是过继给前前任皇帝朱祐樘当儿子了,因此应该称朱祐樘为皇考,生父朱祐杬则只能称为皇叔父。
即位之初,根基未稳的朱厚熜面对大臣们的理论强势和道德压力,屈服了。这一年,羽翼渐丰的朱厚熜终于开始了他的反抗,他悍然下令:称其生父朱祐杬尊号为“皇考恭穆献皇帝”,朱祐樘则只被称为皇伯考。诏书即下,立即招致了大臣们的强烈反弹,满朝大哗,群情汹汹。以吏部左侍朗何孟春与翰林杨慎为首,朝中大小官员共二百余人,自辰至午,跪于左顺门前,吁请朱厚熜收回成命。
朱厚熜大怒,派锦衣卫逮捕了学士丰熙、给事中张翀等八人。杨慎等人不仅不散,反而撼门大哭,声震阙廷。杨慎疾呼曰:“国家养士一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大臣王元正也慷慨言道:“万世瞻仰,在此一举。”也就是说,为了让皇帝朱厚熜改变两个称呼,以维护他们眼中的伦理朝纲和国家命脉,他们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
十八岁的朱厚熜,正是逆反心理的年龄,闻言愈怒。这哪里是请愿,更像是造反嘛。汝等不畏死,朕偏要以死惧汝等。朱厚熜下令逮捕一百三十四人下狱,令其余八十四人姑且待罪。次日,一百八十余人受杖,编修王相等十八人被杖死。大礼仪之争就此划上了句号。
虽说在大礼仪之争中死亡的人数要少上九人,但重伤号却数以百计,而且全部集中在短短一天之内,震慑效果无疑更为骇人。于是,我们有了同样的疑问:是谁给了杨慎等人胆子,让他们将朝中二百余名官员一起拖下水,让他们不仅漠视自己的生命,也漠视着同僚的生命,并以此为武器,向当朝皇帝公开叫板?
以上疑问的答案有很多,在此不能一一列举。但在这些答案中,鲜有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之上的。反正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且让我们尝试以心理学为切入,从当事人的心理出发,深入一切行为的源头,从而绕开文化差异的暗礁,跨越岁月变迁的鸿沟,来分析和比较这两个前后相差近两千年的事件。
我们很容易可以发现,无论陈忠还是杨慎,他都不是一个人在和嬴政或朱厚熜战斗,而是作为一个集团中的一员在战斗。决定他们行为的,不是他们的个人心理,而是整个集团的心理。在集团心理的支配下,他们已经不再拥有自主权,他们的行为,很多时候连自己也无法控制,而是听命于他所服膺的那个集团的同一心理。
那么,集团心理又是怎样的一种心理,它对身处集团中的个人又将施加以怎样的影响?
如弗洛伊德所言,集团心理是最古老的人类心理,所谓的个体心理,则是从集团心理中慢慢地、渐进式地分化而出。纵然在追求个性解放、独立自主的今天,作为个人,与生俱来的群居本能依然无法泯灭。人总是渴望着组成集团,成为某个集体中的一份子。这种本能的渴望,从生物学上说,是一切高级有机体的多细胞特性的延续。而人之所以会时常感觉孤独,则是因为群居本能未能得到满足。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云: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短短二十二字,却直击要害,犀利无比。触动了此情此感,不独陈子昂要怆然涕下,读者也当为之惆怅同哭。孤独的上帝,孤独的星辰,孤独的地球,孤独的生命,孤独的人类,孤独的人……或许,只有孤独这种感觉是不孤独的。
好吧。要减轻自身的孤独感,加入某个集团不失为一个办法。当然,也不排除出于其他目的而加入。这时,你就不免要想了,世界上集团那么多,参加哪个才好呢?如果你报名参加,人家又会不会容纳你呢?没关系,麦克杜格尔已经在他的《集团心理》一书中为你准备好了这样的报名指南:“要形成一个集团,则集团的个人之间必须有某种共同的东西,如对某个对象有共同的兴趣,或在某种场合有相同的情感倾向,并可以对彼此产生某种程度的交互影响,这种心理同质性的程度愈高,这些个人就愈容易组成一个集团,而集团心理的特征也就愈明显。”
于是,不管走的是前门还是后门,反正你最终成功地加入到了某个集团之中,但是,或许有悖于你初衷的是,你身上将会从此产生各种奇怪的变化。
首先,你会发现,在集团中事情往往径直走向极端:如果对某事有一点点疑问,这种疑问就立即转变成一种毫无争辩余地的确定;如果对某事有一丝嫌忌,这种嫌忌就会变成强烈的憎恶。当你以前孤身独处之时,你个人的利益几乎是你唯一的动力;而当你处在集团中时,你会开始觉得,这种个人利益简直是不起眼的。于是,你会强迫自己去做和他人一样的事,去和众人保持和谐。
嗯,干得不坏,现在,你已经融入集团中了。但是,当你在集团中再活动了一段时间之后,很快就会发现自己处在一种特殊的状态之中,而这种状态,酷似那种被催眠者发现自己完全受催眠师控制的“着迷”状态。
你可能认为自己并没有改变什么,但旁观者却能察觉到,你已经不再是你自己,而是仿佛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似的。变成怎样的一个人呢?变成了一个不由自己的意志来指导的机器人,在感情、思维以及行动上,
小说推荐
- 李斯与秦王朝 作者:雨中辰星
- 李斯与秦王朝 作者:雨中辰星第一卷 初期风云 第一章 平庸有罪公元前254年,李斯第一次登上了中国历史的大舞台。李斯此时的角色,只不过是扮演一名小得不能再小的公务员,在楚国上蔡郡里做看守粮仓的小文书,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浑浑噩噩,不知老之将至。他最大的爱好就是在上班时间溜号,牵着自家养的一条黄色的土
- 最新章:第143章
- 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
- [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作者:曹昇(曹三公子]布衣李斯,年过三十,前途渺茫,西行入秦,险死还生。后逢偶然之机,跻身秦相吕不韦三千门客;又冒杀头之险,赢得秦王信任。其后数年,斯受命于王,小心翼翼,隐忍待发,幕后助秦王间六国、削重臣、夺军权、震宗室,将少年赢政一步步推向权力之颠…面对超级强悍的大老板
- 最新章:第162章
- 解读大秦政坛双星:吕不韦与李斯
- 作者:孙立群 著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时间:200741ISBN:9787101056228所属分类:图书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古代史编辑推荐★巍巍秦宫,风云变幻;千秋功过,谁人评说 看孙立群“百家讲坛”细述大秦政坛双星—吕不韦与李斯传奇 巍巍秦宫,风云变幻;千秋功过,谁人评说 吕不韦与李斯,成就
- 最新章:第38章
- 秦相李斯
- 小说排行榜/top.aspx《秦相李斯》作者:钱宁楔子 李斯是在如厕时对人生忽然有了感悟 那年,他25岁,是楚国上蔡郡府里的一个看守粮仓的小文书,每天负责仓内存粮的登记,将一笔笔斗进升出的粮食流通情况,仔细记在一枚枚竹简上。那粮仓建在城东门外五里处,是楚国的国家粮库,一个土夯的长方形高台上,用苇席围
- 最新章:第34章
- 恋绝秦朝(秦时明月)
- 作者:吕丹引子“赵牙儿,快起来,时间到了,你们该起程了”那声音就像是雷轰,震得江小月的耳膜‘嗡嗡’作响。江小月翻了个身子,皱头皱了起来,此时,那雷轰的声音又在她的耳边响起,不仅如此,江小月还感觉自己耳朵也仿佛被人给纠了起来“赵牙儿,你再睡可别怪我不客气了“痛,痛”江小月大喊。赵牙儿?那是谁?好像不是
- 最新章:第75章
- 圣魔李斯
- 作者:提剑的游侠第一章 上蔡小吏 李斯祖祖辈辈都生活在楚国上蔡乡下。乡间民风淳朴,村民们都是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彼此鸡犬相闻,邻居家晚饭吃什么都能知道。李斯的父亲是楚国新军的千夫长,他家在汝水东岸也有百余亩水田与一片桑园,平时,母亲和哥哥在那里操劳。李斯从小就很聪明,爹娘就送他去学堂读书,希望他长
- 最新章:第41章
- 李斯卫传奇
- 李斯卫传奇作者:灰烟]在线阅读关于仙境内外时间流速的说明更新时间2008-8-21 17:02:36 字数:639 首先说下我的设定:现实中时间流逝的速度比仙境中时间流逝的速度比例是一比六万左右!也就是现实中每过一分钟,仙境中就过去了六万分钟 在这个前提下,开始解释书中出现的几次时间比例 首先,汪福
- 最新章:第475章
- 和李斯特弹琴说爱的日子
- 作者:Sherlor 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换了一个时空的夏洛琳是懵逼的 脚下的土地不再熟悉,耳边回响着充满异国情调的语言,手里那张通往意大利热那亚的机票再也无法使用,身上不可能摸出半个可以用来交易的货币 表示自己只是在中国S市PD机场候机室打了个盹而已的夏洛琳快昏古七了 作为一个弱小可怜又无助的习惯了
- 最新章:第157章
- 李朝艳情记by rebma
- 0-TXT簨[W0-藌譥亯ZPg癳ghQ剉txt噀,g
- 最新章:第1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