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喝道:“把他请进来!”
只一刻,进来一个两耳生于头顶,眼睛生于鼻端,两腮下生了两条肉聋子,身不满四尺,童不足百斤,事事衣百结的怪仙,见了自己,施礼作揖道“小仙参见天庭靖乱军大元帅。”
太上老君见他这副怪模样,鼻子“哼”了一声,也不让坐,傲慢地问:“你参见本帅,有何话说?”
那怪仙见太上老君如此傲慢,十分不悦,冷笑道:“人言太上老君是道教至尊,有德有能,亲贤纳智,闻名不如见面,见面胜似闻名,若非为了三十三天安宁,我决不再来参见你这个脓胞呢!还有什么话说。”转身就往外走。
太上老君被他当众侮辱,也不考虑他的语言,不问他的名姓,大怒道:“原来你是白痴,胡说乱道,左右与本帅抓来斩迄。”
话声一完,两边拥出十几个武士围着那仙,就要下杀手。那仙这时也大怒不止,冷冰冰地说:“有罪你要杀我,无罪你也要杀我,我把你这班酒囊饭桶统统送去西天,只可惜玉皇大帝也会跟着倒霉。三十三天仙神长受乱离之苦,只教训你们一下便是!”手脚不动,两腮一鼓,两条肉聋子暴长数尺,左右横扫,“瞧瞧啪啪”,把四五十个国上来的武士统统掼到营栅四周,碰得焦头烂额,哭爹喊娘。
太上老君见了大吃一惊,眨间趋前,对那仙作揖道:“本将慢待壮士,t青壮士教训便是!”跟着递上一条棍棒,表示负荆请罪之意。
那仙还是冷笑道:“太上元帅何故前倔而后恭?”
太上老君贻笑道:“前倔者,因未知大仙具超凡本领。后恭者,为三十三天和平共处,为天宫、玉皇大帝的安全而请高仙逸神助天庭靖乱军出力,变除乱贼,望大仙勿像本帅一样狭隘胸襟,短浅见识,多多包函便是。”
在旁的太白金星,早对太上老君不满,而且听出来仙似曾于军中厮杀过的样子,只是一时认不出是谁,在太上老君喝令扼杀时,便欲出来制止,只因太上老君语言一出,那些趋炎附势之仙已迫不及待围了上去。现在见太上老君也机灵得很,一发现这壮士武功和法术高明,便能认错,也跟着上前挽留道:“大仙一定是为了救天庭靖乱军之难而来,就当没有发生过这么一回事吧!”话刚说完,营前喊杀之声又起,敌军已经逼了上来。
太上老考见无将上阵,急令道:“速挂免战牌。”
那仙“哈哈”大笑道:“灵宝大帝命如来佛祖率领着百万军压境,就能让你这免战牌把他们消灭吗?只怕你兔战,他要战,战何以幸免7”
太上老君说:“不瞒大仙说,天庭靖乱军实在无将能敌孙悟空,何况如来佛祖,观音菩萨还未上阵呢!挂免战牌是等救兵呀!”
那仙又说:“军旅之事,小可也懂一二,救兵至少要儿夭才能赶到,几天之内,如来佛祖连混元天也踏平了,你去西天等救兵不成7”
太上老君见他说得有理,无言以对。太白金星说:“大仙既到,定有良谋。”
那仙张了一眼太白金星,笑道:“似乎你……”风来抢着说:“他是天庭靖乱军军师太白金星。”
那仙说:“看在太白军师面子上,小可就献一谋吧。”太上老君沉吟道:“大仙能否出阵?”
那仙说“我非军伍之仙,怎能上阵!”
太白金星问:“是不是请太上元帅委你一个副先锋职衔?”太上老君暗想:未立些须功劳,便任副先锋,如果立了两次功,不任军师了!立了三次功,不让元帅予他了!没有这么便宜。于是故作为难地说:“天庭新律规定,不是道教徒众,不得任要职,你不是道教门徒,如何是好?”
那仙听了“哈哈”大笑道:“天庭新律也太偏见了,难道道教门徒之外,就没有贤能之仙了?我只作为天庭靖乱军的兵卒,为你退敌如何?”
太上老君大喜道:“大仙如此胸怀,天庭靖乱军之幸!待有功之后,再收你为道教门徒,任你要职。”
那仙不悦道:“要任要职,天宫大帝我也可不费吹灰之力便为之,何用你任!我只不过为天庭靖乱军争光,作为其中的一员才出战罢了。立即列阵!”说完,头也不回地向辕门走去。
(不知胜败如何,且听下回再续)
第十五回 木蛟大战佛首领 老君严执赏罚规
那仙说声“立刻列阵”,便头也不回地向辕门走去。
出到辕门,只见一个身材矮小,雷公嘴、猴子脸,长尾巴之将,把免战牌挑开,大叫道:“无将出战便投降,挂什么免战牌!你不战,我老孙也要你战哩!”
那仙认得是孙悟空,徒步上前,对他拱手道:“你还自称齐天大圣?”
孙悟空见一个两耳生于头顶,眼睛长于鼻端,两腮长两条肉聋子,身材比自己大不了多少的怪仙对自己拱手发问,奇道:“你是不是天庭靖乱军中的兵将?是否认得我老孙?”那仙笑道:“我是天庭靖乱军的老兵卒了,昔日认识你老孙,现在却来认识认识我老孙!”
孙悟空听了大怒道:“死到自头还要占便宜,本应给你一棒,只因我老孙只杀出阵名将,不杀出阵兵卒,饶你一死,返回去叫你元帅来吧!”
那仙也怒道:“我这个兵卒你也杀不了,敢口出狂言,战我元帅呢!昨天我元帅故意让你一招,养你骄气,你果然上当,今日不死才怪呢!”
太上老君这时已列好阵脚,在阵内听了他之言,为自己挽回了面子,十分快慰。但快慰之中,又有两种难言之隐。一种是怕他口说大话,却无真实本领,又要全军败逃,另一种是他果然获胜。要任他要职,将来于己不利。所以正考虑如何对付他之策。
孙悟空却不然,他见敌军一个兵卒竟当众说出自己骄狂之言,勃然大怒道:“老孙不养也有骄气,你能奈何?先显些本领看看!”
那仙说:“你是没读过书,不有父母教养的,不懂得主客之道?我不怪你,但得教你学些,以后好明白交际奥妙。你挑战先,是主,我应战后,是客。自古强宾不压主,应该先让你出招呢。”
孙悟空见语言上处处受这怪仙所制,不客气地说:“我出招也可。你得先报上姓名来,老孙不斩无名之将!”
那仙笑道:“小可角木蛟,不比你齐天大圣,名响当当,却无实际本领……”话只说了一半,孙悟空金箍棒已经击来。
原来孙悟空欲经角木蛟说话之机,出其不意,取他性命,也认为面前这个不是角术蛟,因角木跤已被三清大仙所杀,怎能复生呢!所以毅然出手。
再说角木蛟当曰被三清所杀,把头挂到辕门示众,却把他的尸体抛到野外,被槛外太翁拾回,为他安了一个假头,所以众仙认不出他。
槛外不但放了他,而且把全盘法术也教给他,又指点他到自己女儿狐凤仙处学了奇法,才让他回三十三夭。
不但孙悟空听角木蛟报出姓名,认为是假冒的,就是太上老君及众将卒也认为是他说憨话,吹牛皮,不当一回事。角木蛟当然不肯把原委说出来,也当没有那么一回事。见孙悟空金箍棒击来,闪过一旁,左腮肉聋子对准金箍棒一卷,卷得扎扎实实,孙悟空抽不回去,也摆不动,心情着急,使尽平生力气向后一扯,“暗”的一声,连身带棒跌了一跤。但金箍棒被自己抽了回来。
因孙悟空练就铜皮铁骨,跌不伤,立即翻身站起,再举金箍棒,耍了几个棒花,对角木蛟击出。可是觉得金箍棒轻浮无力,定睛一看,大吃一惊。因棒头的金箍早已甩掉了,明晃晃地抓在角木蛟手中。这是有生以来,从来遇过的劲敌,如何对付!皱了皱眉头,忽然心生一计用脱身离形法打他,或许能奏功。立即扭了扭猴身,假身在前对角木蛟进攻,真身却蹄到他的背后,大叫道:“送你去西夭……”可是话未说完,自己的假身已经无影无踪,真身打出的金箍棒又恰好砸在角木蛟右腮的肉聋子上,“喳啦”一声,断了数截。
再看角木峻,像无事一般,“哈哈”笑道:“孙猴子,你的脱身离形法在别仙面前可用,在我角木蛟面前却用不得……”话刚一半,忽然四面八方都是孙悟空,拿着锯刀对准自己锯来,只得用两腮肉聋子纵横乱扫,把百多个孙悟空打得东倒西歪。
孙悟空没有了金箍棒,知道角木蛟肉聋子厉害,在他说话之时,拨了一撮头发,吹了几口仙气,变出了百多个拿锯刀的孙悟空锯去。认为他的肉聋子如果卷着锯刀,自己尽力一挫,便会把他的肉聋子锯断。岂知假身三两下便被打得东倒西歪,真身只得持着锯刀对准他的肉聋子锯去。
角术蛟却视如无物,还是用肉?
小说推荐
- 历史通俗演义--民国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序 治世有是非,浊世无是非。夫浊世亦曷尝无是非哉?弊在以非为是,以是为非,群言厖杂,无所适从,而是非遂颠倒而不复明。昔孔子作《春秋,孟子距杨墨,笔削谨严,辩论详核,其足以维持世道者,良非浅尠,故后世以圣贤称之。至秦汉以降,专制日甚,文网繁密
- 最新章:-民国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89章
- 历史通俗演义--两晋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两晋演义 自序《晋书》百三十卷,相传为唐臣房乔等所撰,盖采集晋朝十有八家之制作,及北魏崔鸿所著之《十六国春秋》等书,会而通之,以成此书。独宣武二帝纪,与陆机王羲之传论,出自唐太宗手笔,故概以御撰称之,义在尊王,无足怪也。后书评论《晋书》之得
- 最新章:-两晋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89章
- 历史通俗演义--南北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正文 第一回 射蛇首兴王呈预兆 睹龙颜慧妇忌英雄第一回射蛇首兴王呈预兆睹龙颜慧妇忌英雄—世运百年一大变,三十年一小变,变乱是古今常有的事情,就使圣帝明王,善自贻谋,也不能令子子孙孙,万古千秋的太平过去,所以治极必乱,盛极必衰,衰乱已极,复治复盛,好似行星轨道一般,往复循环,周而复始。一半是关系人事,
- 最新章:-南北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03章
- 历史通俗演义--唐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昔石晋刘昫暨史官张昭远等,纂成唐史二百卷,历述唐朝二百九十年事,后人少之,谓其纪次无法,事实零落,于是宋仁宗庆历年间,复出新编,都二百二十五卷,计十有七年而始成,主其事者为欧阳修宋祁。夫欧宋为北宋名儒,视刘昫张昭远辈,文名较盛,又经十余载之征文考献,凡五代时之未曾刊行者,至此已尽流传,据以参证,应得
- 最新章:-唐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06章
- 历史通俗演义--明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自序 有明一代之事实,见诸官史及私乘者,以《明史《明通鉴》及《明史纪事本末》为最详《明史《明通鉴,官史也《明史纪事本末,私乘也。尝考《明史》凡三百三十二卷《明通鉴纲目》凡二十卷《明史纪事本末》凡八十卷,每部辑录,多则数千百万言。少亦不下百万言,非穷数年之目力,不能举此三书而遍阅之 况乎稗乘杂出,代有
- 最新章:-明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71章
- 历史通俗演义--清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自序 革命功成,私史杂出,排斥清廷无遗力;甚且摭拾宫阃事,横肆讥议,识者喟焉。夫使清室而果无失德也,则垂至亿万斯年可矣,何至鄂军一起,清社即墟?然苟如近时之燕书郢说,则罪且浮于秦政隋炀,秦隋不数载即亡,宁于满清而独水命,顾传至二百数十年之久
- 最新章:-清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94章
- 世界列国史演义丛书--美国史演义
- 马萨诸塞州普利茅斯港“五月花号”泊靠海湾,木制帆船,粗麻缆绳。岸边木屋散落,室内木床、木桌。屋外菜地葱绿,篱笆整齐有序,锄头、木铲落于地旁。小山坡上耸立着一块大墓碑,铭刻所有死者姓名,四周缀满野花。印第安人雕像站立一旁,活生生一幅开发美洲之图像。是年1620 年,正是中国明光宗泰昌元年 有人云“美国
- 最新章:-美国史演义-第62章
- 世界列国史演义丛书--英国史演义
- 翰海波涛汹涌,英人崛起西洋,艰难创业出名王,多少贤臣良将 曾号日不落国,转瞬天畔斜阳,一篇演义话沧桑,权作渔歌樵唱—调寄《西江月 话说人类文明,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倏忽已然6000 余载 那文明大舞台上,可说是好戏连台,重头名角依次亮相,小丑龙套穿插其间,数百个民族和国家,今日你鼎盛富强,明日他发达兴
- 最新章:-英国史演义-第73章
- 元始天尊演义
- 作者:铁帽子王第一回 莫言大道人难得,仙界再拟封神榜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看欲知神仙兴亡事,需读元始天尊传本书是一部浪漫主义的神仙史诗,分前传四卷和正文七卷,想经历一段奇妙的旅程,获取一种全新的阅读感受,请关注全文,此书的主角并不是元始天尊,而是一位长期逃课的大学男生,至于为何要取这样一个名字
- 最新章:第14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