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说过,孙悟空的金睛火眼只能分辨妖魔鬼怪,除此再无他用,用此眼观察军比只能是日照水中,自己亮相,于事何济!他既察不出端倪,为什么要对玉皇大帝撒谎?原来孙憎空在天宫自陈自己功劳时,被众仙报嘴而笑,笑自己冒功,却认为自己不是冒功,最起码自己到天庭靖乱军大营后,乙三才退去,就算角木蛟施了些须小计,也不能把功劳全归于他。如果没有角木跤,自己不会被众仙耻笑,所以对角木蛟怀恨在心。也因为有角木蛟,自己才当了一个右先锋宫,没有正先锋宫的威风,因此欲在这次行军中找角木蛟一些岔子,煞煞角木蛟威风,让玉皇大帝撒了他之职,自己得任正先锋。出于这种妒心,所以对玉皇大帝说谎话。
三清军师听了孙悟空之言,也插口说:“必须在这时趁混元天天都城无兵把守,急迫疾进,若待彼军回到离恨天和灵宝山,知道上当,卷土回军阻拦我军时,想夺回混元天便如水中捞月了。”
因三清大仙也怕角木蛟随军献计,处处灵验,不但自己军师之职不保,而且还有取代自己宫师的可能。听了孙悟空之言,喜道:“我劝圣上进兵,如果取胜,功劳自然归我。如果遇上伏兵,不能取胜,也找个借口加罪于角木蛟或孙悟空,一举两得,何乐不为!想到这里,才积极主张进军。
玉皇大帝又是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前次降旨杀角木蛟,被释尼挟持自己往救,对角木蛟愤恨之心,至今未息。前天又被逼到七宿阵请他不算,却被他设空阵计侮辱自己,旧恨新仇,同涌于心,早欲把他置之死地而后快,只因驾前无能将,不得不暂时用他。现在见兵进千余里,并无阻挡,快要把混元天收复了,功劳在即,是不是角木蛟故弄玄虚,吓唬自己,他却在自己面前博取信任及出谋献策的好名声,取宠于众仙及军兵,为他日篡夺自己宝座打基础?孙悟空既察知混无夭夭都城附近无兵把守,朕当急进,收复了混元天,立即抢他二个欺君之罪,把他撤职留用,先侮辱他一番!于是喝道:“火速进军!”
玉皇衣帝命令刚下,角木蛟却上前跪着叩头说:“圣上若急于进军,先让孙悟空带一些先锋军前进,没有异变,大军再进未迟!”
三清大仙知道角木按这法是万全之法,而且自己也不愿先行冒险,于是对玉皇大帝说:“就按角木蛟方法进军吧!”
太上老君听了,不负参谋之职,立即反对说:“圣上不身先士卒,以身作则立了功劳,归角木蛟还是归圣上?不如我等先行,把角木蛟留于后率。”
玉皇大帝小声对太上老君问道:“这样安全吗7”
太上老君笑道:“孙悟空金晴火眼,看清没有伏军,必能获胜,到时羞辱一番角木蛟,指责他无能,方才杀得他心服口服呢。”
玉皇大帝听了点头称善。立即扩大声音喝道:“角木蛟,朕之所以封你为先锋宫,是认为你有谋略,有胆量,却料想不到你未遇敌军便生)畏)惧(网)之心,出言扰乱军心,本该斩首示众,但念你初犯,姑且饶你一次。你既不敢进,就留在后军掬粮便是。夫战之胜负,决定于粮草,朕托此重任与你,务必小心谨慎,按时押粮到军中,若玩忽职守,误了征剿大事,唯头是问。”
角木蛟听了,知道再谏无益,只得接受军令,到后头押粮去。
玉皇大帝把全权先锋授与孙悟空,令他领军先行。孙悟空心中暗斟,领军兼程就道。走了一个时辰,到了混元夭夭都城,不但无一兵一卒,连一个居民也没有,大笑道:“一座空城便吓倒了角木跤,还说他有才能呢!原来玉皇大帝御驾亲征,不但吓跑了敌军,连百姓也吓跑了,我老孙这次功劳不小。”立即命军卒打扫庭院,迎接圣驾进城。
玉皇大帝进了混元夭夭都城,见全无百姓,有些疑惑,急把三清军师,太上参谋,观音幕僚,悟空先锋请来商议道:“灵宝如此空城清野,是不是故意诱我进城,设计歼之?”孙悟空欢喜若狂地说:“圣上御驾亲征,敌军惧怕逃走,良民百姓怎敢抗拒不避!这无非圣上天威所至,既是空城,还能藏什么诡计!”
三清大仙听了抚掌赞同道:“孙猴子说得有理,你的脑袋却开窍多了,不比未阪依佛门时,一昧恃勇乱撞。现在只怕如来佛祖也制服不了你呢!”
观音因前次受伤,自知法术比不上别仙,早把三十三天扬名之心收起,生了一种及时行乐,得过且过之念,见孙悟空和三清一味奉承玉皇大帝,自己也用三角眼,泛起了几度秋波,送到玉皇大帝跟前说:“众仙说得对,圣上莫拂了他们的好意。”
太上老君见三清表面赞孙悟空,实际是赞玉皇大帝。因孙悟空之言全是吹捧玉皇大帝呀!所以自己也不甘落后,立即参谋说:“圣上亲征以来,一路顺风,节节胜利,当设宴庆贺,饱餐士卒,鼓舞士气,让他们知道每获一次胜仗都有些好处,赶到离恨天和灵宝山时,才肯一鼓作气,夺而朝食呢。”
玉皇大帝因千余年不置身子军伍中,兵法生疏,策略忽漏,已忘昔日韬略,现在又被恭维得糊里糊涂,于是降旨道:“立即令各军锥牛宰马,杀猪屠羊,大宴二十四个时辰!”
各军听了,无不三呼万岁,雀跃言欢。因为出征将士,欲得安乐一饱,确实难于上天啊!有这样与兵同乐的元帅,怎么不高兴。
玉皇大帝与兵同乐,饮至天黑,又点上月烛星灯,再添山肴海酒,继续夜宴二但自古乐极悲生,喜尽忧来,正高兴到极点,忽然雷鼓声声响,云旗片片飘,风刀雨箭,飒飒而来。混元天天都城四面喊声大震,杀气腾腾。
玉皇大帝、三清宫师,太上老君、观音、孙悟空等从糊中惊醒,立即出城察看。只见混元夭夭都城被灵宝军重重围住,水泄不通。灵宝、破红尘、乙三,又多了个盘扁,各一支军队,从东、南、西、北四门进攻。
(要知玉皇大帝如何迎敌,且待下回再续。)
第十回 玉皇被困天都城 灵堂智设离间计
上回说到玉皇大帝、三清军师、太上参谋、观音、孙悟空等出城察看,见混元天天都城已被围得水泄不通,灵宝、破红尘、乙三、盘扁四个,各领一军,从东南西北四门进攻,吓得目瞪口呆。
还是孙悟空大胆,说:“水来土掩,兵来将挡,有何惧哉!”晃了晃碗口粗细的金箍棒,就要向盘扁冲去。
玉皇大帝忽然心生一计,喝道:“孙悟空,你带兵赶到东门与乙三厮杀!三清军师领兵到西门与破红尘厮杀!太上参谋领军到北门与灵宝厮杀!朕与观音亲自领兵到南门敌住盘扁。”
孙悟空听了大吃一惊。因为自己上次正是被乙三所捉,这次与他交战,怎能取胜!但军令如山,不得不往,只得鼓硬头皮向东门赶去。
先不说孙悟空到东门与乙三交战之事,且说玉皇大帝赶到南门,大叫道:“岳祖父尊翁,快些住手,孙婿玉皇这厢有礼了!”说完,对盘扁作了一揖。
盘扁听了玉皇大帝之言,喝道:“我与盘古父子尚且不认,怎能认你这个孙婿!要我认你,得把天宫大帝之位让给我,否则莫道亲情。”
观音听了,在一旁讥讽道:“盘扁,你如果是天庭的执法大仙,对违法的仙神就应该六亲不认,你现在却是乱臣贼子,怎能不认六亲?留条后路吧。”
盘扁大怒道:“我正是目睹你们执法之仙,只以六亲为法,所用非亲即钱,以法律为闲文,所以不忍三十三天仙神脯冤负枉,帮助灵宝大帝复辟,把你这些蹲在天宫,专吸仙神骨髓的垃虫消灭干净。”
观音被他抢白,也大怒道:“在槛外宫有总管你不当,却跑到三十三天多管闲事,你敢看看我否?”
只见盘扁把腾下一张,眼睛一眨,放出两点无光线复射的白点射向观音,跟着喝道:“难道老夫怕你清虚壶不成!”
原来观音的清虚壶只要仙神一望,被她按壶肚一吸,便会把他神吸进壶中,故欲骗盘肩上当。她却一时忘记盘扁是都古之父,又任过槛外宫总管,混沌宫和槛外宫的法术比天窜来进,怎能上自己之当!在自己一叫之间,盘扁两眼放出的自点已迅速射来,大吃一惊,危急间仰卧一跃,让两点白点飞过。在这一卧之间,出其不意把自己的清虚壶对准盘扁击去。
清虚壶飞到中途,只听“咯啦”一声,清虚壶已碎成粉末,向四周飞出。
原来玉皇大帝见盘扁不认自己为孙女婿,趁观音掷壶的当儿,发霹雳掌从壶后击去,欲乘盘扁防壶之际,不顾及自己,一掌把他击死。岂知盘扁眼虽从?
小说推荐
- 历史通俗演义--民国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序 治世有是非,浊世无是非。夫浊世亦曷尝无是非哉?弊在以非为是,以是为非,群言厖杂,无所适从,而是非遂颠倒而不复明。昔孔子作《春秋,孟子距杨墨,笔削谨严,辩论详核,其足以维持世道者,良非浅尠,故后世以圣贤称之。至秦汉以降,专制日甚,文网繁密
- 最新章:-民国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89章
- 历史通俗演义--两晋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两晋演义 自序《晋书》百三十卷,相传为唐臣房乔等所撰,盖采集晋朝十有八家之制作,及北魏崔鸿所著之《十六国春秋》等书,会而通之,以成此书。独宣武二帝纪,与陆机王羲之传论,出自唐太宗手笔,故概以御撰称之,义在尊王,无足怪也。后书评论《晋书》之得
- 最新章:-两晋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89章
- 历史通俗演义--南北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正文 第一回 射蛇首兴王呈预兆 睹龙颜慧妇忌英雄第一回射蛇首兴王呈预兆睹龙颜慧妇忌英雄—世运百年一大变,三十年一小变,变乱是古今常有的事情,就使圣帝明王,善自贻谋,也不能令子子孙孙,万古千秋的太平过去,所以治极必乱,盛极必衰,衰乱已极,复治复盛,好似行星轨道一般,往复循环,周而复始。一半是关系人事,
- 最新章:-南北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03章
- 历史通俗演义--唐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昔石晋刘昫暨史官张昭远等,纂成唐史二百卷,历述唐朝二百九十年事,后人少之,谓其纪次无法,事实零落,于是宋仁宗庆历年间,复出新编,都二百二十五卷,计十有七年而始成,主其事者为欧阳修宋祁。夫欧宋为北宋名儒,视刘昫张昭远辈,文名较盛,又经十余载之征文考献,凡五代时之未曾刊行者,至此已尽流传,据以参证,应得
- 最新章:-唐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06章
- 历史通俗演义--明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自序 有明一代之事实,见诸官史及私乘者,以《明史《明通鉴》及《明史纪事本末》为最详《明史《明通鉴,官史也《明史纪事本末,私乘也。尝考《明史》凡三百三十二卷《明通鉴纲目》凡二十卷《明史纪事本末》凡八十卷,每部辑录,多则数千百万言。少亦不下百万言,非穷数年之目力,不能举此三书而遍阅之 况乎稗乘杂出,代有
- 最新章:-明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71章
- 历史通俗演义--清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自序 革命功成,私史杂出,排斥清廷无遗力;甚且摭拾宫阃事,横肆讥议,识者喟焉。夫使清室而果无失德也,则垂至亿万斯年可矣,何至鄂军一起,清社即墟?然苟如近时之燕书郢说,则罪且浮于秦政隋炀,秦隋不数载即亡,宁于满清而独水命,顾传至二百数十年之久
- 最新章:-清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94章
- 世界列国史演义丛书--美国史演义
- 马萨诸塞州普利茅斯港“五月花号”泊靠海湾,木制帆船,粗麻缆绳。岸边木屋散落,室内木床、木桌。屋外菜地葱绿,篱笆整齐有序,锄头、木铲落于地旁。小山坡上耸立着一块大墓碑,铭刻所有死者姓名,四周缀满野花。印第安人雕像站立一旁,活生生一幅开发美洲之图像。是年1620 年,正是中国明光宗泰昌元年 有人云“美国
- 最新章:-美国史演义-第62章
- 世界列国史演义丛书--英国史演义
- 翰海波涛汹涌,英人崛起西洋,艰难创业出名王,多少贤臣良将 曾号日不落国,转瞬天畔斜阳,一篇演义话沧桑,权作渔歌樵唱—调寄《西江月 话说人类文明,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倏忽已然6000 余载 那文明大舞台上,可说是好戏连台,重头名角依次亮相,小丑龙套穿插其间,数百个民族和国家,今日你鼎盛富强,明日他发达兴
- 最新章:-英国史演义-第73章
- 元始天尊演义
- 作者:铁帽子王第一回 莫言大道人难得,仙界再拟封神榜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看欲知神仙兴亡事,需读元始天尊传本书是一部浪漫主义的神仙史诗,分前传四卷和正文七卷,想经历一段奇妙的旅程,获取一种全新的阅读感受,请关注全文,此书的主角并不是元始天尊,而是一位长期逃课的大学男生,至于为何要取这样一个名字
- 最新章:第14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