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站在木桩上那个喝道:“我乃东方七宿副首领亢金龙是也!我主角木蛟蒙冤负屈,你当刽子手的,也不察是非,胡乱杀伐,本该处死,但念你也是受上命差遣,不得已而为之,快给我滚便是!”
刽子手见亢金龙凶恶,吓得战战兢兢连滚带爬地钻出围外去了。
在监斩棚上监斩的正副监斩宫三清宫师和太上老君见刑场突起变故,也大惊失色。惊惧了一刻,见亢金龙等不敢胡为,三清又摆起监斩宫和宫师的架子,喝道:“你们东方七宿阵,也在三十三天管辖之内,怎敢违抗圣旨,到这里搅扰刑场?”
亢金龙冷笑道:“我东方七宿虽归三十三天版图,但属混沌宫直辖,谅你天庭也未有力量对抗混沌宫,在我面前摆什么架子!玉皇大帝既非我主,我非其臣,什么圣旨能管到我?真是岂有此理!”
三清大仙见亢金龙之言理在其中,一时竟不知如何对答,更想不明亢金龙怎样对角木蛟之事知得这样快。于是问道:“你的消息也真灵通,是谁告诉你的?”
原来亢金龙并不知道主子有难,只因太自金星用三管齐施之计,叫释尼首先赶到七宿阵把事情告诉亢金龙,由他带仙赶到刑场保护。这是三管中的一管之计。
亢金龙知道自己主子含此天大冤屈,立即带了五个弟兄,急急赶往刑场。正好来到,便见刽子手举斩仙刀杀角木蛟,所以毅然出手相救,三清大仙哪里会想得到!
三清大仙这时对亢金龙一问,早看穿他是想套通消息之仙,以后捕捉问罪。亢金龙非痴呆小子,怎肯直说!哈哈哈!对三王清冷笑数声说:“我东方七宿能察宇宙之秋毫,能观星辰主奥秘,岂有你天庭冤枉好仙之事?不能察出之理!不像你熠囊饭袋,凡事要别仙事先告诉才知……”
太上老君听了勃然大怒,不待亢金龙往下说,对护刑场的民牢喝道:“他们都是乱臣贼子,统统给我杀。”
兵卒们听太上老君一嗯?各种各样兵器,立即对准角水蛟和亢金龙等就要开火。
亢金龙等也剑拔弩张,准备还击。
角木蛟见就要发生一场血腥悔杀,十分不忍,欲喊双方住手,嘴被塞住,喊不出声,欲以身阻挡,被绑着不能动弹?急得遍体通红,全身血液就要爆出来似的。
就在这紧急关头,忽然空中一仙大叫道:“统统不得胡为,宣圣旨!”
众军兵一听有圣旨到,哪个还敢胡为!只得把武器收起,运耳静听。
三清大仙和太上老君见顷刻便可把七宿一起消灭,却被一仙喝住,愤怒非常。抬头一看,却是太白金星,气不打一处来,真想对他食肉寝皮。但因太白金星虽为奴才,但得玉皇大帝青睐,不亚于自己,也不敢轻易得罪他。勉强装出笑容,同声问道:“太白总管有何圣旨,偏要在这个时候宣读。”
其实太白金星哪里有圣旨!只是见角木蛟、亢金龙等七宿就要死在军卒的千般武器下,一时无法解救,才用圣旨吓唬他们。现在被三清大仙和太上老君一问,却有些着急起来。看了一看时候,还未到午时三刻,忽然心生一计,笑道:“你知道要首先宣旨才能行刑吗1”
太上老君因在气头上,不假思索地说:“普通百姓尚且知之,何况宫师、丞相!”
三清大仙知太上老君答这句话,失尽了理。因为天条规定,凡设刑场处斩仙职,必须先宣圣旨公布犯仙罪状方能行刑,而自己为避免生事,提早行刑。按圣旨行刑时间却在午时三刻。现在才午时一刻,不宣圣旨便放了追魂炮,自己也违了圣旨呢!但太上老君话已出口,自己想拦也拦不住,正在一旁着急,却听太白金星冷笑道:“那么你们为什么不宣圣旨便行刑?难道没有圣旨?我叫宣圣旨,是提醒你们按仙律程序执行刑罚,不是我带了圣旨来,这样做,也算合情合理吧?”
太上老君被太白金星一问,真是哑口无言,不知所措。还是三清大仙善于应急,笑道:“我现在就宣圣旨,你能保证顺利行刑吗?”
三清之所以这样问,是揣摸到太白金星此来是想救角木蛟,因为角木蛟是太白金星荐举到天庭的,他与七宿都有渊源,如果太白金星拥护行刑,亢金龙不敢阻挡,定能杀角木蛟,所以用圣旨压服他。
太白金星读尽三十三天书卷,究尽宇宙仙神之心,不说闻一而知十,可说闻一而知百。听了三清之言,还是冷笑道:“你把圣旨宣出来,如果超过了行刑时间,当然要重请圣旨;如果未到时间,也得按时间行刑。只要宫师和丞相能主持公道,按圣旨办事,我太白金星当然能够维护圣旨尊严。”
三清大仙听了甚喜,心想:现在已过午时一刻,还等两刻就可取角木蛟头颅,谅你太白金星有通天本事,也无能救他了!于是对太白金星说:“你把亢金龙六位叫开,本宫师立即宣圣旨如何?”
太白金星毫不犹豫,用手对亢金龙六位一招说:“都过来。”
亢金龙六位大吃一惊,异口同声问:“角木蛟他……”
太白金星白了他们一眼,严肃地说:“到了天庭就得服从圣旨,快些过来就是。”
原来太白金星叫他们过来有两种用意。一是自己与释尼约定,在午时三刻前,按三管齐施计划赶到,释尼不敢误事,救角术蛟胸有成竹。二是万一到午时三刻,释尼不能及时赶到,亢金龙六位已近三清大仙和太上老君之身,可以控制他下令行刑。
亢金龙见太白金星第二次叫自己过去,认为确实可行,毫不犹豫地离开角木蛟。
三清大仙一见亢金龙六位离开角木蛟,忽然沉下脸对刽子手大喝一声:“站到行刑处听旨!”
刽子手不敢违拗,立即提着斩仙刀奔固角木蛟身边。
太白金星怕三清大仙又使诡计,不宣圣旨使命行刑,忙对亢金龙使了一个眼色。亢金龙会意,指着三清大仙和太上老君说:“若不宜旨行刑,先取你两个性命!”
其余五宿见亢金龙举动;也跟着拔出亮闪闪的武器。吓得三清大仙和太上老君瑟瑟发抖。他两个虽有护卫军,但见太白金星在场主持公道,没有一个敢放肆妄动。到了这时,太上老君虽有智计,也无可施为,只得对三清大仙说:“宫师就请出圣旨宣读吧!”
话休絮烦,三清大仙宣完圣旨才到午时两刻,还有一刻才到行刑时间,因等得不耐烦,又见亢金龙个个虎视眈!比,有点不寒而栗。为了壮胆,只得叫炮子重新放炮,振振自己威风。
这时的太白金星却在一旁闭目养神,像没有发生过任何与自己有关的事一样。听到第二声追魂炮响,才睁开眼看时间,快到午时三刻了,还未见释尼赶来,方才有几分着急,踱来踱去,纵目四顾。但什么也没看见,只得连连对亢金龙使眼色,示意他控制三清大仙和太上老君,不准他命令放三声追现炮口三清这时已猜出太白金星焦急之心,与太上老君冷笑。太上老君却对太白金星道:“就到午时三刻了,这太白总管不能说宫师与本相不按圣旨办事了吧!”
太白金星被太上老君数落,当然愤怒,愤怒之中,却生出一计,想:我出奇不意把三清大仙和太上老君的哑穴点了,他不能命令发炮,不就可拖延时间了!于是强装笑容答太上老君道:“不敢!不敢!”一边说话,一边靠近三清大仙和太上老君,只正欲出手点穴,忽然“轰隆”一声,第三声追魂炮已放,太白金星大吃一惊。
原来这些炮手是惯于行刑的,见时间一到便放炮,并不用监斩官下令。
太白金星见事出意外,不知所措,急急向角木蛟看去,刽子手的刀锋已经砍到了角术蛟颈项,方欲喝住,但自己横声未出,却从空中传来一声喝道:“刀下留头!”
这一声喝,却震动刑场。刽子手的刀也被震脱了手。原来这是仙神听惯听熟的玉皇大帝之声。
三清宫师和太上老君不知玉皇大帝为什么在这时驾临刑场,阻止对角术蛟行刑,立即趋前叩问道:“大帝为何………”
玉皇大帝怒不可遏地喝道:“酒囊饭桶,不见朕后面吗?还问什么!”
众仙听了,情不自禁地向玉皇大帝背后看去,什么也看不见。看了好一刻,才见云烟一闪,现出一个女仙来。三清大仙和太上老君一眼便认出这女仙是释尼。释尼的手抓住玉皇大帝的死穴,知道玉皇大帝是被释尼逼着前来救角木蛟的。
因为玉皇大帝的性命在释尼手中,谁也不敢再对角木蛟轻举妄动。只要有一点不如释尼意,手上一用力,玉皇大帝立即命倾。
玉皇大帝为什么会被释尼抓住前来救角木蛟?这也是太白金星三管中的?
小说推荐
- 历史通俗演义--民国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序 治世有是非,浊世无是非。夫浊世亦曷尝无是非哉?弊在以非为是,以是为非,群言厖杂,无所适从,而是非遂颠倒而不复明。昔孔子作《春秋,孟子距杨墨,笔削谨严,辩论详核,其足以维持世道者,良非浅尠,故后世以圣贤称之。至秦汉以降,专制日甚,文网繁密
- 最新章:-民国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89章
- 历史通俗演义--两晋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两晋演义 自序《晋书》百三十卷,相传为唐臣房乔等所撰,盖采集晋朝十有八家之制作,及北魏崔鸿所著之《十六国春秋》等书,会而通之,以成此书。独宣武二帝纪,与陆机王羲之传论,出自唐太宗手笔,故概以御撰称之,义在尊王,无足怪也。后书评论《晋书》之得
- 最新章:-两晋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89章
- 历史通俗演义--南北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正文 第一回 射蛇首兴王呈预兆 睹龙颜慧妇忌英雄第一回射蛇首兴王呈预兆睹龙颜慧妇忌英雄—世运百年一大变,三十年一小变,变乱是古今常有的事情,就使圣帝明王,善自贻谋,也不能令子子孙孙,万古千秋的太平过去,所以治极必乱,盛极必衰,衰乱已极,复治复盛,好似行星轨道一般,往复循环,周而复始。一半是关系人事,
- 最新章:-南北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03章
- 历史通俗演义--唐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昔石晋刘昫暨史官张昭远等,纂成唐史二百卷,历述唐朝二百九十年事,后人少之,谓其纪次无法,事实零落,于是宋仁宗庆历年间,复出新编,都二百二十五卷,计十有七年而始成,主其事者为欧阳修宋祁。夫欧宋为北宋名儒,视刘昫张昭远辈,文名较盛,又经十余载之征文考献,凡五代时之未曾刊行者,至此已尽流传,据以参证,应得
- 最新章:-唐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06章
- 历史通俗演义--明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自序 有明一代之事实,见诸官史及私乘者,以《明史《明通鉴》及《明史纪事本末》为最详《明史《明通鉴,官史也《明史纪事本末,私乘也。尝考《明史》凡三百三十二卷《明通鉴纲目》凡二十卷《明史纪事本末》凡八十卷,每部辑录,多则数千百万言。少亦不下百万言,非穷数年之目力,不能举此三书而遍阅之 况乎稗乘杂出,代有
- 最新章:-明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71章
- 历史通俗演义--清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自序 革命功成,私史杂出,排斥清廷无遗力;甚且摭拾宫阃事,横肆讥议,识者喟焉。夫使清室而果无失德也,则垂至亿万斯年可矣,何至鄂军一起,清社即墟?然苟如近时之燕书郢说,则罪且浮于秦政隋炀,秦隋不数载即亡,宁于满清而独水命,顾传至二百数十年之久
- 最新章:-清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94章
- 世界列国史演义丛书--美国史演义
- 马萨诸塞州普利茅斯港“五月花号”泊靠海湾,木制帆船,粗麻缆绳。岸边木屋散落,室内木床、木桌。屋外菜地葱绿,篱笆整齐有序,锄头、木铲落于地旁。小山坡上耸立着一块大墓碑,铭刻所有死者姓名,四周缀满野花。印第安人雕像站立一旁,活生生一幅开发美洲之图像。是年1620 年,正是中国明光宗泰昌元年 有人云“美国
- 最新章:-美国史演义-第62章
- 世界列国史演义丛书--英国史演义
- 翰海波涛汹涌,英人崛起西洋,艰难创业出名王,多少贤臣良将 曾号日不落国,转瞬天畔斜阳,一篇演义话沧桑,权作渔歌樵唱—调寄《西江月 话说人类文明,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倏忽已然6000 余载 那文明大舞台上,可说是好戏连台,重头名角依次亮相,小丑龙套穿插其间,数百个民族和国家,今日你鼎盛富强,明日他发达兴
- 最新章:-英国史演义-第73章
- 元始天尊演义
- 作者:铁帽子王第一回 莫言大道人难得,仙界再拟封神榜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看欲知神仙兴亡事,需读元始天尊传本书是一部浪漫主义的神仙史诗,分前传四卷和正文七卷,想经历一段奇妙的旅程,获取一种全新的阅读感受,请关注全文,此书的主角并不是元始天尊,而是一位长期逃课的大学男生,至于为何要取这样一个名字
- 最新章:第14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