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沙》第582章


说得简单一些,俄罗斯会不会用核武器打击日本军港?
这个问题,绝对不能含糊其词。
虽然日本有大大小小上百座港口,但是规模较大的军港却不多,最出名的就是东京湾的横须贺与冲绳的那霸。这两座军港并非日本独有,而是与美军合用,其中横须贺还是美军第七舰队的母港。
要是俄罗斯不顾一切的把核弹头扔过来,倒霉的不仅仅是日军。
到时候,就算日本再没道理,在牺牲了数千、甚至上万名军人,而且拥有行政管辖权的港口遭到攻击,美国肯定不能保持沉默。
事实上,俄罗斯使用核武器的话,周边国家也会受到影响。
现在的核弹头,都是热核弹头,而俄罗斯的核武器又以当量大著称,用来打击战略设施的核弹头,少说也有二十万吨的爆炸当量。由此产生的核污染,以及跟随气流与云层撒播的放射xìng污染物,必然让周边国家受害。
正是如此,俄罗斯当局发表申明后,全世界都震惊了。
虽然在很大的程度上,俄罗斯只是吓唬日本,不会真正使用核武器,但是这是在冲突爆发之后,俄罗斯当局第一次发出如此明确的信号。在某些人看来,这是俄罗斯常规军事力量不足以扭转局面的表现。可是在另外一些人看来,这更是俄罗斯当局对这场冲突已经感到厌烦的表现。
短短一个小时内,俄罗斯总统至少接到了十几个热线电话,都是其他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家领导人打来的,而打电话的目的无一例外的都是让俄罗斯总统冷静,不要把一场地区冲突演变成世界大战。
对其他国家的领导人,俄罗斯总统自然会说好话。
只是,没过多久,俄军就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俄罗斯的立场。
在俄罗斯总统发表申明后不到一天,一艘从澳大利亚出发,满载铁矿石的十五万吨级散装货轮就在离日本本土大约一千二百海里的地方被俄军潜艇击沉。七天之后,一艘加拿大籍货轮才救起了幸存的三名船员,其他三十二名船员全部遇难。这三名船员能够活下来,不但靠坚强的求生意志,还与他们分食了一名同伴的尸体有关。
仅仅八个小时之后,一艘从中东驶往日本的巨型油轮就在冲绳群岛东南大约五百海里处被俄军潜艇击沉。虽然日军及时出动搜救飞机,救起了船上的三十二名船员,但是货轮里的三十万吨原油全部泄漏,产生了难以估量的生态灾难。
俄军此举,立即引起全世界的指责。
只是,俄军没有停手。
在接下来的三天里,俄军潜艇至少击沉了七艘日本籍船只,其中包括一艘正在返回日本本土的远洋渔船。
大概为了打击日本的国际声誉,俄军还审讯了渔船的船员,让他们承认在公海进行了非法捕捞,捕杀了三头濒临灭绝的蓝鲸。
到此,日本商船再也不敢进入俄罗斯划定的“无限制潜艇战区域”。
虽然俄军承诺不攻击其他国家的船只,但是谁也不能保证俄军潜艇能够准确无误的执行命令,所以其他国家的船只也纷纷改道,没有几艘敢去日本。
可以说,这种封锁,对日本造成的影响,比丢掉一支舰队还要严重。
虽然短期内,日本不会缺乏战争物资。别的不说,日本国内的战略石油储备就足够全国消耗半年。如果适当减少民用燃料消耗量,坚持一年也不是问题。但是谁都知道,日本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岛国。只要封锁持续下去,日本将不战自败。
这时候,日本要么与俄罗斯进行停战谈判,要么保护好生命航线。
事实上,这也正是日本海军存在的主要价值。
在航线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日本不得不放弃登陆北方四岛的想法,把海军舰队派去为商船护航。
问题是,有三条航线需要保护,而日本海军只剩下了三支舰队。
如果把所有舰队都派去护航,那么日本就以行动承认了失败。
不管是保住颜面,还是为攻打北方四岛留下一点希望,日本只能派遣两支舰队,把另外一支舰队留在战场上。
' '
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上大屠杀
随着战争进入到以封锁与**为主旋律的消耗阶段,即便是日本与俄罗斯,也意识到谁也不可能成为真正的赢家。
只是,在停火谈判之前,双方都不希望草草收场,至少日本还没有打算放弃。
必须承认,在护航作战中,日本海军的实力得到了最有效的发挥,也体现出了其强大的返航能力。
按照日军的部署,向南前往澳大利亚、以及向东前往美国的两条航线需要重点守护。
在向西南前往中东的航向上,主要动用部署在冲绳群岛的岸基反潜巡逻机,而且护航区域只到巴林塘海峡,进入南海后就不再提供掩护。毕竟南海本来就是敏感地区,如果日本向南海派遣战舰与战机,很有可能把另外一个大国拖下水。再说了,大陆是俄罗斯的友邦,所以俄罗斯也不大可能在南海对那些满载原油的货轮下手。如果造成生态灾难,大陆肯定会指责俄罗斯。
为此,日本海军调遣了两支舰队。
第四舰队负责掩护前往澳大利亚的航线,而第二舰队掩护前往美国的航线,第三舰队则留在北方四岛附近,继续为登陆作战做准备。
为了充分利用护航舰队,日军在俄方划定的攻击区域外,设置了两处船只集结地。
所有前往日本的船只,都将在这里集合,然后与舰队一道航行。
必须承认,日军护航行动的作用非常明显。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日军两支舰队在两条航线上各往返了七次,为总计近千艘次的船只提供了掩护,为日本运送了数千万吨矿石、数千万吨原油、数百万吨粮食、上千万吨工业制成品,把日本生产的大量工业产品送往国外。在此期间,只有四支商船队遭到过袭击,在护航战舰的掩护下,仅有五艘商船遭到攻击,其中两艘被鱼雷击沉,三艘被击伤。在护航作战中,日军还击沉了两艘俄军的潜艇,不过都是常规动力潜艇。
战争打到这个地步,局面再次变得对日本有利。
虽然日军登陆北方四岛的作战行动一再推迟,甚至有可能彻底破产,但是只要日军守住了生命航线,俄罗斯就不得不在相对不利的情况下求和,而这很有可能是日本拼命保护生命航线的根本目的。
更重要的是,打到这个时候,俄罗斯已经没有什么牌可以出了。
困在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战斗群因为没有获得护航战舰,连舰载战斗机的补充都比较困难,所以一直没有恢复战斗力,也就无法对留在北方四岛附近海域的第三舰队构成威胁。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因为Mig…29的生产线早已关闭。
在为印度生产了数十架Mig…29之后,俄罗斯就关闭了生产线,而提供给俄罗斯海军的Mig…29是在已有战斗机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在损失了三分之二的舰载战斗机之后,俄罗斯只能继续改进已有的Mig…29。
事实上,即便重启生产线,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制造出足够多的舰载战斗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俄罗斯海军不得不把部分封存的Su…33派往远东,用来填补舰载战斗机的空缺。
问题是,在获得足够多的护航战舰之前,“库兹涅佐夫”号无法出海。
为此,俄罗斯海军不得不再次从北方舰队抽调兵力。可惜的是,俄罗斯海军本来就没有多少大型战舰,在编的大部分战舰又长年缺乏妥善保养,状态都不怎么样。所以直到一个月之后,俄罗斯海军才凑齐了一艘“光荣”级、一艘“勇敢”极与两艘“现代”级,组成了新的护航舰队,前往远东。
这次,俄军舰队走的不是印度洋航线,而是北冰洋航线。
即便如此,这四艘战舰也要半个月之后才能到达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
如此一来,真正有能力出海作战的,还是只有俄罗斯潜艇。
虽然最受关注的是俄罗斯海军的攻击核潜艇,根据一些美国新闻媒体透露的消息,至少有六艘攻击核潜艇在太平洋上活动,其中就有“北德文斯克”号,另外五艘中,至少有三艘是“阿库拉”级的改进型,其他的就是一艘“阿库拉”级与一艘“塞拉”级,而这六艘攻击核潜艇有足够的能力瘫痪一个中等国家。但是,在封锁作战中,真正的主力不是性能强大的攻击核潜艇,而是数量众多的常规潜艇。
按照俄罗斯当局公布的消息,当时至少有十二艘“基洛”级与两艘“拉达”级在太平洋上活动,担负起了封锁行动的主要任务。
这个数字,不一定准确。
早就有美国媒体宣称,俄罗斯海军中,真正有作战能力的“基洛”级常规潜艇不会超过八艘,而且四艘在北方舰队,一艘在波罗的海舰队,剩下的三艘在太平洋舰队。至于性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