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新篇》第315章


王财也不动怒,他非常清楚这位年青人所说的都是事实,想了想道:“我记得当年你说之所以没有选上议政院,是因为小民贪利,今天你的亲身经历也证明了这一点,那朕想问你,到了现在,你还坚持当年你所说的立刻推行议会民主吗?”
牛英久叹了口气,摇了摇头道:“皇上。 事实上这一年来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只有几百年历史的洋人能够做到地事情我们千年文明大国却做不到,想了一年,也算有了一些思路,草民认为以今日中国之国情,只有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 二是培养国内民主环境,而这两点又统归到一点上。 就是积极推动工业**。 ”
王财笑了笑,示意他继续说下去,牛英久想了想继续道:“当年我对于皇上所说的议政院是完全否定的,这种形同虚设的议政院根本毫无用处,但是现在我却不这么认为了,皇上设立议政院的目的正是为了培养国内民主环境,不知道草民说的对不对?”
王财点了点头道:“不完全对。 事实上这个议政院地设置是承袭了前朝太平天国的乡官议事制度,朕不知道你有没有到江北和西南去过,如果去过,你就会发现江南百姓比其他省份地百姓更喜欢较真,他们更喜欢对朝廷的政策说三道四,这是为什么呢?朕以为这正是由于前朝太平天国的乡官议事制度鼓励了这些原来只知道服从的百姓敢于发表自己独立的意见了,但是令人担忧的是,这些意见又往往是比较肤浅的。 你明白朕地意思吗?简单的说,就是江南的百姓开始渴望得到发言权,但是他们又不太会使用这个发言权,他们反对朝廷的一些政策,但是却提不出更好的方案来,其中的原因。 就是你刚才所说的国民素质,”说着王财顿了一下继续道,“国民有了想说话的渴望,那朝廷就必须让他们把想说地话说出来,也就是给他们提供一个说话的地方,古人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他想说,而你又不让他说,那这些憋气的百姓就会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而朝廷改革议政会的目的。 就是让老百姓有个说话地地方。 鼓励他们把自己的心思都说出来,不管朝廷是否接受。 但是说出来总比憋在心里要舒服多了吧?更何况议政院的建意权就让老百姓相信,朝廷听到了他们的想法,甚至有可能满足他们的想法,这样是有利于社会安定的。 同时,议政院还有另一个做用,就是你说的培养民主竞争的环境,虽然这次选举你也看到了,漏洞百出,甚至你自己当选也是用了一些手段的,但是你不得不承认,朝廷给了老百姓这样一个机会,也让他们熟悉了这样一种模式,也许现在他们还没有意识到这个机会的重要性,但是随着议政会作用地逐渐显现,老百姓就会慢慢地开始重视起手中的那张选票了。 在这上面,朕是需要你地配合的。 ”
牛英久静静的听着,虽然他对于皇上的一些看法并不认同,但是毫无疑问,皇上说的确实是有道理的。
王财继续道:“正如朕刚才所说的,目前的议政院的议政能力着实太差,因此他们提不出什么好的议案,也不可能让朝廷接受,这就是为什么朝廷现在对于议政院做出了种种限制的原因,而改变这种情况,朕认为你是可以尽一份力量的,比如你今天提出的修建天京城市道路,重建天京几处古迹之类,朕认为是非常好的提案,这些提案朝廷会派人去办理,而且这些体现在老百姓身边的事情也能够让老百姓确确实实的感受到议政院的用处,这样一来,朕有理由相信,下一届议政院选举会比这次要完善的多,而议政院的议政能力也会逐步提高,你明白朕的意思吗?”
PS(不记入正文字数):事实上这一章的内容可以说是对朋友们在书评区的点评做了一个回答,这几天章节发布后,很多读者在书评区指出锄头在现阶段搞议会民主是在开玩笑,但是我就不明白了,锄头在哪一章里提到了王财是在搞议会民主呢?而朋友们又是在哪一章里看到议政院的行政效力等同于议会呢?锄头记得多次强调过,议政院只有建议与申诉的权力,决定权仍然在政府,这与西方的议会相同吗?这是在搞民主吗?这根本就是两回事情嘛!不要说搞了一次选举就是民主了,太平天国也搞乡官选举,那也能说是真正的民主吗?所谓议政院,他仅仅是朝廷行政体制下的一个有益补充,是为了培养社会的一个民主环境,正如锄头多次强调的一样,现阶段的中国,在国民文化素质,政治素质,民主素质没有达到一定程度,工、商业没有发展到一定程度,任何所谓的民主都是笑话,都有可能会造成社会的动荡,但是民主是一个目标,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政权没有办法保证每一位领导者都具有正确驾驭国家的能力,以个人的喜悲来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这是被历史证明的没有出路的,当然锄头也并非说民主政治就是万能的,毫无差错的,但是锄头认为,集中全社会的意志来决定某一件事情,就算出了差错,他的自我修复力也是惊人的。 所以民主是目标,王财会向着这个目标逐步进前(君主立宪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此外在这里感谢琴天一剑读者,您所指出的太平岛名字的错误,锄头查阅了相关资料,已经将太平岛,改为长岛,在此感谢指教。 最后仍然欢迎大家在书评区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第243章:恢复日本
第243章:恢复日本
第243章:恢复日本
牛英久欠了欠身道:“草民愿意为国家效力,只是草民还有一事请皇上恩准,”牛英久见眼皇上点头,便继续道,“草民希望皇上特许办报。 ”
王财皱着眉头半天没有言语,这办报的权力一旦全部放开,那对于舆论的控制就更加难了,自古以来的封建王朝所奉行的政策就是将话语权牢牢的掌握在朝廷手中,动不动就以各种残酷的刑法来迫害不同政见的人,这种情况历朝历代都有,可以说在这个问题上,历代都是非常谨慎的,如果放开报禁,那么老百姓就会受到各种思想的影响,再想来愚弄百姓就不是这么容易的事情了。 但是王财转念一想,报纸本身是没有话语权的,会说话的是编报纸的人,只要能够严格的管住这些人,那报纸上的内容也就会延着朝廷的思路走。 想到这里,王财点了点头:“这件事情朕会考虑,但是不管朝廷是否批准,你都要明白一点,有些事情朝廷是可以容忍的,有些事情,朝廷是不能容忍的,如果你真的是为国家好,朕希望你慎言!”
王财看着这位年青的议长起身退出殿外,突然一下子觉得自己老了,掐着指头算算,再过两年自己也要四十岁了,浑浑噩噩的十几年了,也真是有些累了。 王财随手拿起桌案上的一份公文,却突然被上面的标题给吸引住了,“情报部奏美立坚北军胜折”。 王财看了看左右,似乎是刚才他去议政院开会地时候送来的,当下展开仔细观瞧。 原来就在不久前,最后一支南军也向北方政府放下了武器,现在美国统一已是不争的事实了,只是王财没有想到的是,就在这一时刻。 朝廷派往日本的平叛大军也顺利登陆。
总参根据范例送回的情报判断王炎已经很难再支撑三个月了,而不断取得胜利的陈氏也快把家底给拼光了。 据情报显示,为了尽快结束战争,陈氏把大部分地部队与库藏的军火都投入到了对王炎军地进攻中,一线主力伤亡巨大,二线预备队也基本上都投入了战斗,现在做战的双方都兵力不足,到处在抓壮丁。 弄的日本百姓是苦不堪言。 鉴于时机已经成熟,加上皇上亲授总参对日用兵的专权,因此总参最后决定派遣新组建的海军陆战队第一师乘坐征调上海轮船招商局的大型运输船与租用数艘洋人商船,在水师战舰的护航下远征日本。
陆战一师地士兵是总参派专人从十几支新军部队中千挑万选出来的,个个身强体壮,精通水性,全师一万六千余人装备的是全军最好的装备,吃的也是全军最好的伙食。 穿的都是崭新的陆战师蓝灰军服,更让人惊讶地是,统帅这支精锐中的精锐的指挥官居然是一位年青的太平天国旧将——谭绍光,副师长更是天朝名将李世贤。 这样一支精锐皇帝居然敢于交给长期以来在帝**队中颇受排挤的天朝系将领,实在领人啧啧称奇。 其实也并没有什么奇怪的,建国以来王财一直在不遗余力地安抚收编这些前朝旧将。 像谭绍光、李世贤这些天朝年青将领王财全部把他们送到军?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