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金庸群侠传》第121章


我到是胸有成竹的回答她,道:“你放心,只要你把她介绍给我认识,我保证会让她喜欢上我的。” 
李秋水却是有些无奈,她如一个小姑娘似的,捏了一把我的鼻子,笑道:“真拿你没办法,你跟我都这样了,现在论起,你还是我的小师弟,如果我那小孙女真的给你做了老婆,那我们的辈分不就乱了么,到时候,我该叫你师弟,还是该叫你孙女婿呀!” 
关于这个问题,确实有些复杂,我不禁有点懊恼,想了半天,到也想到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这个嘛!叫什么并不重要,反正你就叫我瑕儿就好了,在外人面前,我就叫你姥姥,如果就只有我们两个的时候,我还是叫你姐姐,你看如何。” 
李秋水道:“好吧!虽然这个办法不怎么样,但也只能这样了,谁叫姐姐我欠你的,今生姐姐不能做你的伴侣,只有委屈我那可怜的小孙女了。”说到这,李秋水笑了笑,接着道:“其实我那个小孙女跟我也长得很像,但我可不希望你把她当作我,如果她真的跟了你,你小子可不能委屈了她,一定要真心待她,要不然,姐姐可不饶你。” 
对于李秋水的要求,我自然是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之后,我们就一路向西夏国赶去,到也没用几天的工夫,我们就来到了西夏国境。 
李秋水本是西夏国的太妃,李姓是西夏皇姓,她本也是皇族贵胄,但少年时便不知所踪,传说是为宋国的武林高手逍遥子掳走收为女徒。但在踪几十年的一天她又突然回到皇宫了,还搞出一堆神鬼莫测的事端,最后逼着当时的先帝迎娶她为妃了事,号秋水夫人。从此这位秋水夫人深居宫中,除了给先帝生儿育女之外,还在宫中挖洞建密室,研习所谓的无上武功,最后硬逼着自己的子嗣接位登极,便是现在的仁宗皇帝。 
在历史上,仁宗皇帝在西夏国号称是一代明君,西夏虽然不是什么大国,但却是一个比较富裕的国家,在仁宗皇帝(也就是李秋水的儿子)的统治下,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 
这一日,我们来到了西夏国的皇城,一到城门口,看守城门的侍卫,当时就认出了李秋水,主要是西夏国中,李秋水是一个比较神秘的人物,人人都知,她年过八十,相貌,却只有二十三四岁模样,传说中,她是吃了仙丹妙药,所以能长生不老,关于这一点,就连她的儿子,仁宗皇帝,也是百思不得其解,但出于目前的脾气比较怪,所以,他从没敢问过。 
当面笑脸迎来的,应该是守门的侍卫长,他一见到李秋水,当即就迎跪喊太妃千岁,随着李秋水让他们起身,那侍卫长立刻便亲自去了皇宫,向皇帝通报。不出半个时辰,这位神秘的皇太妃回西夏的事,已经是传遍了整个西夏皇城,而且身边带这一位年轻俊朗的小伙子,这事到引起了不少人的议论和猜疑。 
仁宗皇帝得知母亲回来,当下就亲自率领皇家近卫军到城门口迎接,百姓们先是对皇帝三呼万岁,随即又对太妃三呼千岁,弄得整个西夏皇城沸沸扬扬,好不热闹。 
随着皇帝的大军,我们来到了西夏国的皇宫,皇帝为了庆祝母亲的归来,特地大摆宴席,一来是替李秋水洗尘,二来嘛!却是想知道,我跟李秋水是什么关系。 
三人上得宴席,仁宗皇帝一面向李秋水敬酒,一面恭敬的问候道:“不知母后这些日到那里去了,儿皇想念得紧呐!” 
在儿子的面前,李秋水显得特别的端庄,“也没去那,只是在宫里闷得慌,出去散散心。” 
对于母亲的回答,仁宗皇帝似乎不是很满意,虽然这样,但他却不敢疑问,只有轻轻的“哦”了一声,然后就扮演一个孝子的角色,给母亲夹菜。 
仁宗皇帝似乎很畏惧李秋水,谁都能看出,他有一肚子的疑问,却就是迟迟没有开口,对于我,他最是疑惑。这顿饭对他来说,吃得特别的别扭,很多次朝我看来,想开口说话,但看了看李秋水默默不作声的在吃饭,最终却还是没敢说出来,只到这顿饭吃完后,李秋水才说道:“皇儿,母妃给你介绍个人。”说到这,李秋水指着我,继续对仁宗皇帝道:“你看他如何。” 
仁宗皇帝并不明白母亲的意思,但叫他看,他便朝我多看了几眼,然后道:“此人仪表堂堂,气质非凡。”说到这,仁宗皇帝顿了一下,随即问道:“此人相貌虽然不错,但却不明白母后是什么意思。”仁宗不禁开始猜疑,心道:难道母后是想荐举此人在朝为官,想要我给他个官爵?如果是这样,那这人到底跟母后是什么关系? 
李秋水道:“他叫武瑕,中原人士,皇帝可有听过他的名头。” 
仁宗皇帝听到我的名字,怔了一下,显然武瑕这个名字在他眼中并不陌生,他再次打量了我几眼,道:“儿皇虽然不太喜欢过问武林中的事情,但这位少侠的名头,最近传得沸沸扬扬,儿皇到有所耳闻,据说他以一人之力,帮中原正魔两派化解了多年的恩怨,受到不少人的青睐。但不知母后带他来我西夏做什么?”他的语气比较淡然,显然对我不是很感兴趣。 
李秋水道:“这位少侠,是我在中原散心的时候,碰巧遇到的,也算是投缘,在中原的这段日子,得到他不少的帮助,母妃见他为人不错,又正当年轻,和我那孙女银川年纪相仿,你看,如果把银川许配给他,如何?” 
仁宗皇帝怔了一下,有点为难的道:“这事情怕是有点难,银川虽然还未婚配,但这丫头脾气却是扭得很,如果她喜欢还好,但如果不喜欢,我这个做父亲的,也不能勉强她。儿皇到是没什么意见,到是银川,如果她同意的话,儿皇也没什么话可说。” 
李秋水点了点头,道:“好,就按你说的办,你现在就派人叫银川过来,中不中,都由她。” 
“好吧!儿皇这就去。”仁宗皇帝看了我一眼,然后派了一名太监去请银川去了。
第二十二章银川小公主
时的皇宫中,显得特别的安静,偶尔能听到门外巡逻侍卫的脚步声。 
李秋水依旧展现出那端庄的样态,悠闲的坐着品茶,我则是坐在她的一边,静静的等待,惟有仁宗皇帝显得有些不安,时不时的向门外眺望,他在担心什么?是对我不满意,不想将他的宝贝女儿嫁给我吗? 
那名去请公主的太监,已经离开皇宫有一会工夫了,到道理来说,皇帝召见,应该是以最快的速度前来,为何这会,却还不见动静。 
李秋水的第二杯茶已经喝完,此时不禁抬起了头,朝殿外望去,正待询问仁宗时,忽听门外一名太监高声喊道:“银川公主到。” 
这个“到”字刚落音,只见一名身着淡红色衣裳,貌似十六七岁模样,长得亭亭玉立,有五六分相似李秋水的少女,蜿蜒的向大殿中走来。她的仪态是那么的清秀,从头到脚,都散发出一股淑女的气息,举手投足间,流露出一种说不出的贵气。 
“银川参见父皇。”她轻轻的走到仁宗皇帝面前,福了下身,随后又转身对李秋水福了下身,道:“银川见过太妃娘娘。”对两位长者行完了礼,她的视线稍稍向我瞟了一眼,显得有些含蓄,见我眼盯盯的看着她,随即便把视线转开。表情冷冰,不苟言笑,与我那八位老婆,着实不太一样。 
“银川,快过来,让太妃瞧瞧。”李秋水露出了一丝婉若的微笑,对银川公主招了招收,银川公主到也听话,立即走到李秋水面前,如一只温顺的绵羊一般,乖巧的站立。李秋水轻轻的握着她那如玉葱般的小手,露出慈祥的面容,将银川两鬓稍有些凌乱的丝发拨顺,微笑道:“好些时日没看到我的乖孙女了,太妃这些日子,可惦记你了。哎呀!我的银川小公主,是越长越漂亮了。” 
银川受到李秋水的赞扬,顿时露出了腼腆的微笑,“银川哪有太妃说的越来越漂亮呀!父皇前些日子还说,银川没以前听话,也没以前好看了。” 
李秋水笑道:“你可别听你父皇胡说,你现在越长越像年轻时候的太妃了,这西夏谁不知道,当年太妃年轻的时候,号称是西夏第一美女,所以呀!我们的银川小公主,现在也是天下第一美女。” 
西夏本属蛮夷之国,历史中到也曾记载过,西夏皇祖的礼数和讲究很少,没当年大宋那么麻烦,现在看来,是一点都没错。这何等威严的皇宫,李秋水居然和闹家常一般,竟然会说出这样的话,真叫人不敢相信。一旁的仁宗,到也没因为她们的对?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