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西游之猿王变》第62章


五帝龙拳所发出的龙形气劲,比普通剑仙的剑气本身就高明百倍,此刻又由真武大帝如此厉害人物操纵,威力自然强上千倍,饶是王昆仑拥有太古魔猿变,这一门神通与五帝龙拳一样,能够无穷增长法力,但是却局限于身体承受的能力,王昆仑只能发挥出二十倍的猿王力,已经堪堪达到极限,若是要再强行突破,不免因力量太过膨胀而爆体而亡。
太古魔猿变在五帝龙拳这门神奇绝技之前,竟然占不到丝毫便宜,王昆仑施展无穷解数,亦不能胜,又看到自己的人马被杀个血流成河,不免心中担忧,立刻吩咐关羽等人退回花果山,自己则一路逃遁,引开真武,也不辨方向,朝南海而来。
真武大帝越战越兴奋,岂容勾陈逃脱,一路上追杀而来,双方边战边遁,不知道多少山川河流遭殃被毁。
王昆仑不是没有想过以盘古真身应敌,但是自己苦战多日,法力消耗颇多,若是全力出击,能够偷袭得手的机会实在是极为渺茫,真武大帝的五帝龙拳又是神妙无双,竟然丝毫不惧修罗冥狱镰刀对元神的震荡,混元金斗在大罗境界以下的仙人一概无视,但是面对混元境界的高手,却只能削掉部分法力,而真武大帝法力蓬勃浩大,丝毫不在自己之下,五帝龙拳又能及时补充消耗的法力,王昆仑此刻可说是一筹莫展。
“勾陈,你还有什么厉害杀招,尽管放马过来,本帝奉陪到底!”神色踞傲的真武大帝,显然力量上胜过勾陈大帝一筹,但勾陈这厮狡猾异常,又精通变化之道,每每五帝龙拳就要轰在他身上,却被他巧妙的避过,就是有时候被轰中,勾陈的十方云动变化竟能散则成云,聚则成形,变化无方的躲避危机,亦是让真武大帝头疼不已。见久战不下,真武出言相激。
王昆仑挥动七变,一棒劈飞一道天火神雷,大声说道:“你若有本事,就先使出来,老子手段多的是,你可不要后悔!”虽然已经是黔驴技穷,王昆仑却丝毫不示弱,只要保持不败,再想办法不迟。
真武大帝冷哼一声,突然快速移动身体,瞬间出现在王昆仑面前,双拳出击,身法之诡异,可说是犹如鬼魅。王昆仑吃了一惊,来不及施展十方变化,惟有将七变横在胸前硬拼一记。
拳棒交加,气旋陡生,王昆仑感到七变上传来威力无匹的真劲,立刻将法力全开,灌注到七变之上,两强首次硬碰,高下立判。
在五帝龙拳这门神妙无比的绝学之下,真武大帝法力猛然飑升,周身帝袍鼓荡,蓬勃法力竟直飙六亿转,王昆仑感到浩然大力传来,立觉不妙,大喝一声,身形暴涨,以太古魔猿变硬抗五帝龙拳。
王昆仑迅速转换体内神力,五行神力变幻不定,忽而火元神力占据主导,忽而水元神力轰然爆发,五行互变,源源不断。
高手之间若是单纯的比拼法力,实在是一件危险举动。若是心神不宁,不小心不免走火入魔,一身修为化为乌有。在此硬拼之际,双方陡然感觉压力倍增,只感到对方力量似乎无穷无尽,不由都是心中惊惧,全身上下每一寸肌肤、毛孔都冒出冷汗。
王昆仑不敢有丝毫分神,将法力源源不断的灌输到七变之上,虽然五行神力能够不断变换,但却只停留在五亿转法力这一层次,而真武大帝的五帝龙拳,却能够在瞬间提升成倍的战力,感到对方逐渐增强的威势,王昆仑此刻有心无力。
真武大帝这个时候突然双眼精芒电射,蓦地暴喝一声:“五帝龙拳第九式——孽龙逆天!”
孽龙逆天,拥有逆转乾坤之力,只要运转这一式杀招,真武大帝便能瞬间提升五倍战斗力,法力值可上升到十五亿转!
王昆仑庞大躯体只感到一股毁灭性的压力席卷而来,肉身如遭重击,只一瞬间便小了一圈,不由心中大惊,此刻正值生死关头,王昆仑别无他法,惟一能做的,只能是死命抵挡。
王昆仑并不知道五帝龙拳这一式的奥妙,但是当他惊恐的发觉真武大帝的法力突然猛然一窜,竟达到匪夷所思的地步,王昆仑再一次体验了自己最不喜欢的一种情绪——绝望!
面临扶桑王公时候的绝望,陷身玉鼎真人生灭空间时候的绝望,他曾一再告戒自己,今后一定要强大起来,不能容任何人再威胁到他的人身安全!在这个陌生的世界想要活下去,王昆仑一定要强大起来!他不甘心——
王昆仑不由震天怒吼:“天大地大,我最大!臭屁的五帝龙拳,给我破——”
“三十倍猿王力!”
王昆仑原本就庞大的躯体,又暴涨十万丈,天地元气如被旋涡卷入,疯狂的涌入体内,面临生死存亡之际,王昆仑力求突破,既然进退无路,不如豁出性命全力一击,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一第78回 武破虚空
王昆仑再次面临绝境,怒心大炽,豁出性命强行发挥三十倍猿王力,誓要与真武大帝拼个鱼死网破。
太古魔猿变本身就已经是个庞然大物,此刻又有增长,足有三十万丈的变态雄躯,猿猴形象遮天蔽日,风云色变。王昆仑用尽全力,在疯狂增强的猿王力助长之下,法力值亦是一路狂飑,堪堪与真武大帝持平,只在伯仲之间。
真武大帝自从擅自闯入长生楼,这个天界防守最为严密的禁地,偷学了五帝龙拳,原本一直未有突破大罗境界的真武,凭借此门神妙无匹的绝学,竟能够在短短时日达到混元境界,可见此门绝学的诡奇之处。
长生楼中典藏了数万年来,三界之中最为顶尖的武学,各种奇门法术,奥妙无双,专门记载了以往大神通者生前心血,容纳百家之长,自成一库,普通仙人若是能有机会亲睹,定会觉得不枉此生。道家讲究炼神、化虚,最终达到反扑归真之境,佛家讲求精神念力的突破,历经千万年亦能脱胎尘世,再入修炼之途,最终悟得无边大法,能够普度众生。而长生楼中所记载的典籍,却大多是由武入道,以武悟天,寻求武道的终极,最终能够武破虚空,达至天人之境。
大道三千,条条可证得混元,佛、道二大家均有大神通、大法力者成就无上圣人,惟独武道之中,虽然有惊为天人者,但始终参悟不透天人之境,因此万载岁月以来,许多修行之士正是有鉴于此,而弃武从佛、转武入道的比比皆是。
武道的没落,非但是因为由武入道难,更因武道一途讲究天资,对悟性的要求极为严格。一名修道者可以拿到高深的仙家妙法,但只要道心稳固,要达到大罗境界指日可待。一名僧人或可以惰入凡尘,经历无数次的转劫,只要心志坚定,精神念力越来越强,要寻回原本并非难事。虽然佛家有“顿悟成佛”一说,但是往往能够顿悟的是少之又少。
武学则不然,一个资质平庸之辈,就是你修炼勤奋刻苦,即使有高人指点,穷其一生,也只能在平淡中度过,纵使有天资纵横者,以武入道,寻求天人境界的终极目标,历史上无有先例按图索骥,而且武道驳杂,包容万象,不似道家只求吸取天地能量锤炼元神,也不比佛家以意念锻炼金身,讲求招式变化精髓,力求借助天地之威,来助长招式的威力。
早在太古时期,就曾有一名绝世武者,醉心于武道,这名武者原本亦是随一名大圣人学道,但是他偏偏对道家的丹道之学不感兴趣,觉得枯燥无味,能在圣人门下为徒,是多少修行者梦寐以求之事,这名武者后来竟然脱离师门,另辟溪径,自创一脉,后来终于得有大成,虽然还未达到天人之境,成就圣位,但是无疑使得原本没落的武道有了一丝生机。这名武者学究天人,以一己之力,开创出一门功法,能够在瞬间提升战力,如果一名武者修为越高,那么按照这门功法,就可以成倍的提升实力,功力也就越高,这一门神奇的武学便是五帝龙拳,而这名武者就是天地间第一头九爪金龙,最为纯正的天龙,也就是玉帝的始祖。
当时那名武者据说后来参悟了武道的终极,最终破碎虚空,也不知道去了那里,但是这一门绝学却是存留了下来,一直为天界的长生楼里典藏,从未轻易显露于人,只有身为九爪金龙血脉的玉皇大帝,才有资格踏入长生楼学得此门妙法。
玉皇大帝本非平庸之辈,修习五帝龙拳也略有小成,但是一次的意外经历,修行功法有误,使得他实力受损终日郁郁,后来南天门天界动乱之后,就干脆不理朝政。若非如此真武大帝又怎能趁虚而入,将五帝龙拳偷学到手,后来因见到真武大帝使出五帝龙拳这门一脉单传的绝学而动了心火,最终玉帝在灵宵殿离奇失踪。
此刻真武大帝发挥出自己能够动用的全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