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无憾》第182章


都杖毙了,怕是皇上也不会说上半句,如今自己能脱身实属难得。
君玉将视线转向太子和内阁朝臣,太子微微作揖道:“今晨大朝会时,江南发来六百里军报,汗阿玛看过后,便怒极攻心,吐血昏迷。”
“军报呢?”
“在这里。”张启麟呈上一份奏章。
君玉接过后,递给太子,道:“虽然不好僭越,但事出紧急,又关乎皇上龙体。如今众位阿哥和阁臣都在,太子便打开看吧。若无机密,就拿给众位传阅一番便是。”
“是!”
众阁臣翻阅后,佟国维上前道:“其实不过是些贪官污吏,官逼民反,再加上天地会、白莲教的撺掇竟成了燎原之势,可能事涉曹、李几家,皇上才动了大怒。但皇上于内忧外患中继位,多年来风风雨雨都经历过,此事想必不会牵动太多思绪。”
“陛下中风是事实,事发时在大朝会上,这事显然也瞒不住。”裕亲王道,作为康熙的兄长,此时他说话还是很有分量的,“不如就对外公布吧,然后由太子监国,调步军统领封闭九门。”
“可以。”
在无人注意的地方,胤禛看了君玉对视了一眼,眼神中透着一丝了然。
康熙这一昏迷便是五天,众人心里也是越来越凉,中风之人昏迷的越久,后面的恢复便越不易啊。
太子接手了国事,却也几乎就蹲守在乾清宫了,反正阁臣也在这儿。空闲时间就天天盯着太医,把几个会诊的太医逼得恨不得自个抹了脖子。
太医的医术的确精湛,君玉下的药分量不轻,就是想给人已康熙快不行了的假象。不过在太医医治下,五天后康熙还是醒了过来,只是情况比较严重,除了能转动头和眼珠子,动动手指头,他几乎动弹不得,也说话也很艰难。
君玉见康熙醒来,赶紧上前,倒了一杯水喂给他,道:“皇上,你终于醒了!”
康熙虽说人不能动,脑子却不糊涂,看着君玉顶着两个黑眼圈,眼睛里还带着血丝,就知道她起码几天没好好睡个囫囵觉了,艰难地开口,一字一字含糊道:“朕昏过去多久了?”
君玉赶紧道:“已经五天了!”说着,急急忙忙叫道:“太医,快过来给皇上诊脉,张启麟去叫太子和阁臣进来!胤礽也一直守在这里,只是江南那边有折子传来,便去侧殿处理事情了。”
一直守在一边的太医连忙进来,行了一礼,就开始给诊脉,结果却并不乐观。医正给出的结论是,康熙这次中风非常严重,哪怕持续针灸治疗,也最多只能恢复几分,日常行止定会有些异常。
周遭皇子和大臣面上都很愤怒和伤感,争相斥令太医好好救治,让皇上恢复如初。
康熙却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他使了个眼色,君玉会意,便命人都出去,只留下太子跟他说话。
之后的日子便也就这样了,康熙起不了身,直接当着阁臣的面命太子监国,大阿哥则被他遣去西伯利亚边境驻守,算是变相发配。至此清史上最出名的九龙夺嫡提前落幕。然后,胤礽便开始了他比往常更加辛苦的监国生涯。
胤礽从小被康熙和孝庄教导帝王之术,君玉来得这些年也是潜移默化的想办法影响这他,加上又在朝堂上历练多年,如今倒也是游刃有余。他是名正言顺的储君,又有手段,也不是什么心慈手软的可欺之辈,因此,朝堂上并没有发生什么动荡,好似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康熙在与不在,已经没有了太大区别。
而君玉要得也是康熙能认清这样的事实罢了,哪怕他还是放不下权势,他的理智终究会逼他下定决心。退一步海阔天空,如今一切尚有回旋之地,总比最后如历史那般兄弟阋墙、父子相残、夫妻离心、臣子叛变要来得好些。
四十三年秋,康熙下诏,立皇贵妃佟佳氏为皇后,册封典礼后的第三天,久未现身的康熙帝出现在大朝会上,宣布禅位于太子。
所有的事情解决之后,已经是第二年春天了,二月初二当天,禅位大典举行,大清第一任明旨册封的皇太子终于坐到了那个高高的龙椅上。半年来,众人已经习惯了太子掌控大权的日子,连那些如狼似虎的皇子也接受了这个事实,到了典礼天竟是一片平静。
胤礽登基名正言顺,之后追封仁孝皇后为母后皇太后,奉康熙帝为太上皇,奉君玉为太上皇后,移居畅春园。至于后宫的诸多妃嫔,有子有女的跟儿子出宫建府或是去公主府,无子算是倒了霉,几十个妃嫔挤在寿康宫、慈仁宫等寥寥几个院落。因为上皇发话,畅春园里只住他和太上皇后两人。
另外,就是那些皇子皇女,如今单序齿的皇子便有十八个,十四后面那些阿哥都还未成年建府,自然要养在宫里。而皇女虽说不多,但嫁的晚啊,加起来也有近十个了。这些都成了胤礽和瓜尔佳氏的责任,胤礽干脆将那些年幼的皇子们照例送到了上书房,几个年纪差不多的公主也直接指了婚,叫内务府修建公主府。
至于年长的几个,胤禛一直支持胤礽,自然是封了亲王。胤眩豢滴醣湎喾⑴洌返i也就不再计较当初那些事,毕竟是长子,也将他的爵位提到了亲王。底下三、五、七、十、十三这些或者支持太子或是平淡无争的封郡王,剩下那些就都是贝勒了。
封爵当晚,新皇将众位兄弟叫进了乾清宫,包括从西伯利亚赶回参加典礼的直亲王。几人彻夜长谈,之后,一干阿哥带着亲信及门人陆续离京,十余年后,众人方知这些皇子去了何处。
半年后,朝堂上政通人和,十三也被胤禛带了出来,已然能够独当一面。胤禛想到近些年来的纷纷扰扰,和对凤曦的各种流言,决定携妻一起出海。
走前,胤禛带着凤曦去了畅春园,对君玉道:“皇额娘,您真的不跟我们离开吗?二哥已经答应了。”
君玉笑了笑,问道:“船只准备好了吗?”
“已经准备好了。”
“人呢?”
“如同之前那些兄弟一样,汗阿玛当初划给我们的门人,还有朝堂上的亲信愿意的都可以带走,二哥还多划给我了五千精锐。”
君玉点头,“恩,差不多够用了,以你的能力,必然不会出差错的。”
“皇额娘!”胤禛看着君玉,眼神里透着担心,汗阿玛如今这样,定是皇额娘在其中掺了一手,如今没人知道,皇额娘又贵为太上皇后,自然无事。只是世上之事做过必然会有痕迹,若是哪日被人查出蛛丝马迹,皇额娘会是怎样的结局?
“放心!”君玉看着康熙住的正院,眼神有些缥缈,下药的事她并没有避着康熙放在承乾宫里的暗探,只是拦下了她想要传出的消息。当时她只是在这世待得烦了,毕竟后宫第一人的日子太累。因此想着让太子提前登基,反正自己为胤禛也安排了后路,便是康熙追究起来也不会出什么事。只是她却没想到康熙明明知道这次的病与自己有关,居然还立了自己为后,而后又只带着自己和近侍住进了畅春园。
经此一事,她却是真的走不掉了,君玉微微叹息,“你告诉皇上,若有什么想要改革的就趁着最近这两个月做吧。”
“嗯?”胤禛略有些不解。
君玉一笑道:“那药其实是补养身子的圣品,只是承受不住药性才会如此。看你汗阿玛的脉象,想必再有月余便可以将药性完全吸收了。”
“那您……”
“下药的事,我从不曾瞒着他。”
两个月后,太上皇病愈,却也不再过问政事,带着太上皇后在畅春园中效仿民间夫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老来相伴。
十年后,海外发来国书,之前默默消失的各皇子于各地建国,华夏民族遍布大陆各处。
史载,康熙四十五年初,雍亲王爱新觉罗胤禛携妻乌拉那拉氏出海,于大洋洲建立华国,以文昌为年号,与大清守望相助,史称文昌帝君。据载,文昌帝君一生只有孝淑皇后一个妻子,两人生死与共,开启了一夫一妻制的先河。
第207章 第一百九十七章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完)
三人从小世界历劫归来,君玉带凤九回昆仑山闭关稳固修为。凤九想到最后一世与帝君相守的日子,满心甜蜜,打算修为稳固后,就去太晨宫。
可惜,她刚出关,还未及上门,便亲朋好友为她举办的庆祝会上,收到了司命送来的礼物。里面是当初东华在俊疾山救下她时,她给的风铃,也是她报恩的信物。
凤九见到风铃脸色就是一变,开口道:“这是什么意思?”
司命却不知道该怎么说,只好先是恭贺她飞升上神之喜,然后按照东华的原话,道恭喜她历经九世终于将这恩报完了。
凤九黯然失神,自言道,“这恩报完了,他就要迫不及待地跟我划清关系么?那凡间时的缱绻,又算什么呢?”
司?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