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之大醉侠》第269章


伯父这几日来的指点,我在此多谢过伯父对松儿的指点了。来,我敬您老一杯酒!”说罢,举杯敬酒。
萧远山端杯笑道:“哪里,那是这小子有这天赋,否则我便是再说的多他领悟不了也是徒然。”说罢,与沈醉对了对,仰头而饮。沈醉也相对一下仰头饮尽,萧峰却也陪着喝了一杯。
沈醉放下酒杯,拿起酒壶,为三人各斟了一杯酒,道:“其实我认为一个人要学某一门武艺,根髓悟性尚占其次,最重要的则是习者本人的身体条件是否最大限度接近于当初创造这门武艺的人。因为创造这门武艺的人必定是以其自身条件为准而创的,比如说一个瘸子,他所创的武艺必是适合于瘸子,身体正常之人练习反不能尽得其法。”
说到这里,忽然想起那部鼎鼎大名的《葵花宝典》来,与瘸子比起来太监也算是一种残疾人士,因此这太监所创的武学便要求修习之人也要是太监,所以其开篇的第一个要求就是“欲练神功,挥刀自宫”。想及太监忽又想起大宋皇宫那位两度与自己交过手的大内第一高手内侍省总管太监王放来,再想及这老太监的武功,心中不由想道:“却不知这家伙是不是就练的《葵花宝典》,有机会倒要问一问他。”
想及这些,便稍顿了下方整理思绪接道:“以此推之,所以我认为,要学得一门武艺至精通,其实不见得要看这人的悟性有多高,而是要看他的身体条件与当初的创造者是否最大程度上的接近。如果两者的身体条件完全一致吻合的话,那么这一门武艺,这后世学习之人便能够学得精通。反之,则不然。这,却也算是其天赋吧。因此,说不得当初创下这路燃木刀法的少林僧人的身体条件与武松吻合,所以武松才能练得这般得心应手。”
又道:“而那些不能与当初的创造者身体条件相吻合的人,若学习其所创的武艺,便多会根据其自身条件做些微的改动,以使之更适合自身施展。所以说,一名绝世高手绝不会按照前人的招式套路死练硬搬,而是按照自己的身体条件以自己用得习惯顺手的方式施展出最适用于其自身的招式。那些身体条件与最初的创造者不相吻合,又只知死练硬搬的人是绝不可能成为一名绝世高手的,最多不过臻至一流而已。”
萧氏父子二人听得沈醉这一番话后,皆是沉吟不语,心有所悟。再思及自身所学所用,却也果真如此,自己便都不是那般死练硬搬之辈。出手不会拘泥于什么套路招式,只是按自己的判断与方式而出,往往用出来的便不是当初一板一眼所练的那般了。想及此,不由皆道沈醉这番话大有道理,各举杯向沈醉敬酒。
而沈醉此时再细思之自己所言,又是想到了一个可能。心想:“若是这般,每一个后世练习之人皆不能与最初所创造者身体条件吻合,每一个人学习后尽皆微有改动。而这些人又只以自己早已改动过练的顺手的招式教习后人,那如此代代传之,最后必定会面目全非。”想及此,不禁心下感叹,暗道难怪武学是一代比一代势微,传至最后面目全非甚至失传,看来这却也是一个极大的因由。
他刚才所说乃顺理推之并未多想,此时说完方才想到这种可能。只是这番感叹却是不必对萧氏父子多言了,见他二人敬酒,举杯相对仰头饮尽了酒,又心想:“如此看来,每一个创武者皆留下笔录秘籍,记录其最原始的招式也是一种防止失传的有效方法。只是却也有许多门派怕自己门内武功外传,因此不立秘籍怕被人盗之流乱于世,这样虽有一定的防范效果,却也使得这门技艺注定了会最终失之于世。便是传下来也已是面目全非,失其精髓了。”
只是这些门户之见,却不是他所能改变的了,他只不过如此一想,心下感叹罢了。虽说这里是虚幻的小说世界之中,但心想说不定许多年前的古代真有像小说中描写的这些神功绝技存在,只是不过传到后来面目全非已至失传,心下甚觉可惜罢了。又想及自己金龙壶中存着许多武学秘籍,不禁心下笑道:“看来我这也算是对保留传统武学绝技做出一份贡献了。”
这时武松演练已毕,带着周身一团雾气跃进了厅外雨檐下。雾气散尽,只见他衣衫上竟没沾半滴雨水,只是被雾气薰蒸,却仍是难免有些潮湿,额上鬓角也皆是汗水与雾水。
三人见他跃至檐下,皆转头去瞧。萧峰见他虽不过十六岁年纪,身高却是已与**无异。身躯凛凛,相貌堂堂,英武不凡,一双眼寒光四射,举顾之间,已甚具威势,便似自己少年时一般,心下甚为喜欢。忽然间心中一动,转向沈醉道:“二弟,为兄有个不情之请,还望二弟能够允肯。”
沈醉笑道:“大哥说的哪里话,你我二人既为兄弟,却又有什么不情之请了,大哥但说便是。”
“好。”萧峰眼光一亮,爽然一笑,便道:“我想让松儿也拜我为师,我好教他丐帮的降龙十八掌与打狗棒法,并想让他有朝一日能执掌丐帮,以补为兄之憾。”说罢,概然一叹,道:“我那日与无锡杏子林内忽知自己身世,心下极乱,愤然而走。但当时为兄执掌丐帮不久,帮内又未定下下任帮主之选,因此为兄这一走便使丐帮群龙失首,若为兄其后有什么闪失,这丐帮的两大镇帮绝技说不得便也要就为兄处失传了。每每思及,都觉自己当时太过冲动,处当甚为不妥,因此心下甚憾。”
转头瞧向正转头看着他们,静听他们所言的武松,冲他微微一笑,道:“几日相处下来,我观松儿为人仗义,胸襟宽博,气量过人,日后定是中原武林大大有名的英雄好汉,因此便想将此重任托负于他。好补为兄之憾,不至使丐帮这两大绝技就此绝断,使丐帮从此势微。只是苦了松儿,却也不知二弟肯不肯割爱。”
沈醉听得萧峰之言,忍不住心中大大惊讶,实料不得萧峰会选定武松接任丐帮帮主。微怔之后,便即恢复,瞧了眼檐下正看着他的武松,转头向萧峰笑道:“大哥这可是言重了,这分明是他的福份,却哪里有什么苦不苦的。不过大哥既有此言,小弟自是万肯。就只怕他承不起此重任,辜负了大哥一番心意。”说罢,转头向武松道:“还不快过来拜见新师父!”
武松大喜,立即奔来跪倒在萧峰面前行了拜师之礼,又敬了杯拜师酒。萧峰满面欢喜地喝了酒,扶起武松向沈醉笑道:“我看松儿将来必成大气,二弟不必担心。”
萧远山也道:“峰儿说的是,此子将来必定不凡。”
“那是自然,就是没有我这个变数,这小子将来也是一煞星。”沈醉心中道了句,却还是板起脸来叮嘱武松以后当向萧峰好好学习,不负其重托。武松自是应是。
随即又加了武松在席,四人都是好酒之人。当即共襄庆祝,开怀畅饮,谈笑甚欢。
正文 第179章 兄弟重逢
更新时间:2008…12…14 2:48:33 本章字数:3517
暴雨连下了两天方停,只是雨虽停了,但道路却难免被这两天的雨水浸的泥泞。所以沈醉他们便在成都多呆了一天,等经过一天的风吹日晒及行人踩踏差不多后,方才整装上路。
到得大理境内时已是七月初三,再过四日便是七夕。相传这一天乃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对于憧憬爱情的青年男女们来说有着别样的意义,乃是中国传统的情人节。
沈醉自也知道七夕是个特殊的日子,到了七月初七这一天,一早起来特地送了燕千寻、木婉清、阿碧三女一人一大束搭配美丽的鲜花。晚上,则拉着她们一起去驿站的屋顶上看星星,为她们指点牛郎星与织女星在天空的位置。
石清露在下面看着他们,想起沈醉昨日找自己帮忙配花却是为了今早送她们三人,心里满不是滋味,却不知是嫉妒她们还是羡慕她们。早上知道时已不是滋味了一回,现在想来却仍就感觉不是滋味。眼不见,心不烦。她最后看了眼屋顶上的四人,轻轻叹了口气,闭上了自己房中的窗子和衣躺到了床上。只是却翻来覆去,久久不能入睡。
七月十二,沈醉、萧峰一行人等终于赶到了大理城。昨日朱丹臣便早早派了快马进城通报,今日更是一里一报。等到得大理城前时,沈醉已透过车窗远远看见了段正淳与段誉正带着大理群臣与一队御林军在城外等候迎接。
还有十丈远,段正淳、段誉二人带队迎上,相隔两丈远停下,驾车的御手为沈醉挑开了车帘请他下车。沈醉虽与他父子二人相熟,但此时的身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