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行在超级三国志》第267章


搁下李坤暂时不表,单说吴凡这边。
二日后,夜间,在江陵城周边巡哨的士兵果然将诸葛亮派出的两名死间发现,带回城内。
这两名死间的表现,不发现他们都难。
他们按照诸葛亮的安排,故意迎着夜间巡哨的吴凡军赶路不说,还在遇到吴凡军后,装出一副很慌张的样子。负责巡哨的校尉觉得这两人可疑,一搜身,发现两人各藏书信一封,因此纷纷被带到宫城正殿,jiāo由吴凡发落。
此时,吴凡坐在正殿之上,装模作样地把二人身上所藏书信看了一遍。按照信上所说,孙坚军会在后天晚间抵达江陵城东面的夷陵县境内,安营扎寨;而刘焉军则会在明日晚间,抵达江陵城西面的乌林县乌林谷,同样那里安营扎寨,等待与高顺军策应。
乌林谷这个地方是江陵境内少有的一处山谷,山谷地形狭长,两面被山峰遮挡,谷内林木杂草丛生。如果没有李坤事前给吴凡提供的情报,吴凡还真就有可能率兵前往乌林谷,把率先赶来的刘焉军击败,再回师去攻打孙坚军。
若是那样,吴凡可就上了诸葛亮的当了。诸葛亮在乌林谷这个地方派出十万士兵,提前就已经做好了埋伏,并且在谷内设虚营一座,内藏大量引火之物,吴凡一旦引军突入营中,必然身陷火海!届时,谷之两端又各有五万士兵把守,配以两边山坡上滚下的落石和滚木,就算吴凡毫发无伤地从火海中脱出,率领手下部队想要冲出乌林谷,至少也得二十个时辰以后,而且还得付出很大的伤亡。
到那个时候,等吴凡率军冲出谷口,江陵城就已经被诸葛亮用计拿下了。
这条计策还真是毒辣!
将书信放下后,吴凡一言不发,长时间地看着跪在面前的这两名死间。两名死间被看得直发máo,不知吴凡在想什么。
实际上,吴凡有心收买这两名死间,想个办法再让他们回去。不过,思来想去,吴凡认为还是不要破坏诸葛亮事先的安排,以免诸葛亮察觉到他的计策败露,改变军事部署。
由着这个想法,吴凡命人将这二人推出去,直接斩首。随后,又针对诸葛亮的部署,作了一番安排。
这番安排是在极为隐密的情况下进行的,选址在太守府的大堂上,而非宫城正殿;只有吴凡和手下几位重要将臣在场,一应下人全部被清退,以免走漏了风声。
毕竟吴凡有眼线设在高顺军中,必然也得防着点对方是否会设内jiān在自己这里。
一番布署之后,众位将臣领命而去,吴凡正坐在大堂上查看地图,小乔甩着两条胳膊走上堂来。
“喂,你刚才和手下在这里神秘兮兮的,连下人都不许接近,干什么呢?”
小乔对吴凡从来不喊姓名,更不喊官称,而是一个“喂”,简单而直接。
吴凡头也不抬,随口道:
“在合计着怎么对付诸葛亮。”
小乔从吴凡桌上的果盘里拿起一个苹果刚要吃,听到诸葛亮,立即呀了一声,兴奋道:
“诸葛亮?那可是三国最著名的大人物啊,智者的代表。你要怎么对付他?是不是到最后要把他收归手下?我看很多穿越到三国的小说里,主角到最后都把诸葛亮收为小弟的,你也逃不过这个规律吧?”
吴凡淡淡一笑,毫无表情道:
“杀了他。”
小乔一愣,道:
“杀了他?为什么?难道你不觉得诸葛亮足智多谋吗,有这样一个人做为手下不好吗?”
吴凡把目光从地图上挪开,抬头看向小乔道:
“看来我得给你上一堂人文课。诸葛亮聪明是不假,但他的才智限于辨术和谋略。在政治上,他的意识受封建正统思想限制,把天下看成是皇帝老儿的天下,万民只是附属物一般,就像奴隶一样应该为所谓的真命天子终其一生。这种思想放在我们那个时代,就是标准的反人类罪,无视人民的呼声,无视天下大势而一意孤行,为此就算令千百万人死于征战也是毫无悔意。”
说到这,吴凡信手从果盘里抄起一个苹果,咬了一口继续道:
“从诸葛亮出仕到现在,只有短短不到半年时间,已经有至少五十万人直接或间接地因为他的作用而死在沙场。此次如果不是他提议让刘表联合孙坚等几路诸侯共抗曹军,其中益州刘焉和荆南四郡对我曹军基本上都会望风而降。而眼下,这四路诸侯联合在一起,虽然并不能阻挡我曹军最终一统天下的结局,但在这个过程中,却会至少多出上百万人的死伤。而这百余万人之所以战死沙场,皆是拜诸葛亮那所谓的正统思想所赐。”
末了,吴凡看着小乔道:
“对于这样一个思想偏执的二货,你认为我有必要留着他吗?”
小乔听得怔忡半晌,转而又怀疑道:
“可是,我们中国人几乎全部都喜欢诸葛亮,这是不争的事实啊。难道那么多的人都错了?都不如你一个人聪明?”
第250节 张飞也领盒饭了
第250节张飞也领盒饭了
小乔随后又补充一句道:
“没听过一句话吗?群众的眼睛(可)是雪亮的!”
吴凡呵呵一笑,道:
“这句话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下,由特定的人面对特定的人群说的,带有强烈的政治灌输目的。随着时间推移,无数发生在身边的事实已经证明这句话根本经不起推敲,更多的时候当我们再次说起这句话的时候,不过是把它看成是一句戏言罢了。相反,我相信你一定也听过另一句话:真理往往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小乔眨了眨眼睛,听得一知半解。nv人似乎天生就对繁杂的逻辑问题不感冒,更不喜欢在这种事情上耗费脑细胞,索xìng直接向吴凡问道:
“我还是想不通。我们国家有那么多人喜欢诸葛亮,难道他们都不如你聪明?都想不到你所说的那些?”
吴凡今天也是心情奇好,对小乔的问题居然百问不厌,再次回道:
“首先,我得纠正你一下,不只我一个人不喜欢诸葛亮,还有很多,只是相对喜欢诸葛亮的人来讲,数量上有些微不足道罢了。其次,没错,我们国家人是多,十好几亿。不过,你细想一下我们国家这十好几亿的人为整个世界贡献了什么科研成果?又有多少造福全人类的发明创造?反倒是我们用着欧美等国的科技成果,反过头来却又把他们骂得体无完肤,横加指责。是什么把我们造就得如此病态?原因有很多,但其中首要的一个就是教育。我们的教育目的不是把人教聪明,至少不是以开启民智为首要目标,因为越聪明的人在我们的国家里就越不稳定。”
这个时候,吴凡已经站起身,最后道了一句: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时间不早了你的老师得休息了。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你自己动动脑子好好想一想,脑袋总也不用是会生锈的。”
说到这里,吴凡用手指了指自己的脑袋,微微一笑,走了。
留下小乔站在大堂上,看着吴凡的远去的背影,自言自语道:没想到这个家伙肚子还挺有存货的,自己以前还真是小看了他。
……
第二天入夜后,吴凡装做被诸葛亮所派出的死间蒙骗的样子,派出五万突骑兵和五万虎豹骑,总计十万人马,由文聘和臧霸两人率领,往江陵以西的乌林县乌林谷急速前进。
为了mí惑诸葛亮,吴凡还特意命一名和自己身材差不多的校尉,全身穿上银白盔甲,骑着一匹白马,行在队伍的前军中间位置。
由于天sè已晚,敌军纵使有哨探在半路探看,也看不清这个校尉的长相,只能依照校尉的外在穿戴以为吴凡果然亲率部队赶往乌林谷。
一切进展都非常顺利。诸葛亮果然在沿途派有探马探看吴凡军动向,看到这个一身银白盔甲骑着白马在军中奔驰的校尉,探马想当然地以为这就是吴凡,连忙分作两头,分别向留守在大营的诸葛亮和埋伏在乌林谷的吴巨、王威两人禀报。
同一时间,坐守江陵城中的吴凡又命令赵云、华雄、颜良、文丑、李湛、吕玲绮六人,每人带兵五千,人衔枚马裹蹄,趁着夜sè自江陵城向着高顺军大营方向成倒“八”字形张开一张大网。
在此之前的白天,吴凡特意率领手下武将把江陵城的治安提高到一百,把诸葛亮暗chā在江陵城的间谍抓到,由此,诸葛亮对此时江陵的情况就一无所知了。
本来吴凡也曾想过,诸葛亮一旦发现间谍被捉,令其成了睁眼瞎,下一步会不会放弃此前的计划?
不过,思虑再三后,吴凡认为诸葛亮放弃的几率非常小,原因就是这次的死间之计诸葛亮排兵设伏,假造军营,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又看到自己果然亲率部队出城,摆明了已经中了他的计策,诸葛亮自然不会轻易放弃。
退一万步讲,就算诸葛亮放弃这个计划,自?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