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都不成问题。隐藏在意识底层的,“为何要糟蹋天分?为何要浪费时间?为何要写这些垃圾?”如影随形,如蛆附骨,只怕老校长的魔咒还在蠢蠢作祟着。
一九八二年,斯蒂芬·金已经接连写出《午夜行尸》(Salem s Lot )、《闪灵》(The Shining )、《玉米田的孩子》(Night Shift )、《再死一次》(The Dead Zone )、《燃烧的凝视》(Firestarter )、《狂犬库丘》(Cujo)这些哄传一时的叫座小说,声名大噪,隐隐然具备“畅销霸王”气象之时,他却出版了《肖申克的救赎》(Different Seasons )。这一本书颇出乎读者跟出版界意料之外,是由四个中篇小说组成,前三个与恐怖几乎沾不上边,最后一个虽颇惊悚,但跟之前的“超能力”、“吸血鬼”、鲜血满地流相较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了。关于这本书,斯蒂芬·金后来曾透露:“我花在上面的精神比任何一本书都多。”“也许一生再也不会出版另一本完全相同的书了。”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精神?为什么再也不会有第二本了?答案还得从这本书里去探索。
斯蒂芬·金在《肖申克的救赎》的《后记》里追述,当他出版《魔女嘉丽》后,又写了《午夜行尸》,编辑有点替他担心,原因是怕他被“定型”为“专写恐怖小说的作家”。斯蒂芬·金对这事看得较轻松,要他等几年再说,原因是“在美国,没有人能专靠写恐怖小说赚钱”。言下之意,当然是指他还会转型的。后来,《闪灵》又大卖,编辑更担心“定型”问题了。斯蒂芬·金却还是一派轻松,认为被定型也无妨,“如果读者喜欢,我就继续写恐怖小说好了,这样也不错。”等到《肖申克的救赎》出来了,他的编辑还是在担心,重点却不一样了,“我可不这么认为。里面能不能有一篇是恐怖故事?”“我大概可以加强一点恐怖气氛。”“好极了!还有那本新小说——”“写一辆闹鬼的车如何?”“这才对呀!”
从担心“恐怖”到担心“不恐怖”,清楚说明了市场的力量正一步步把斯蒂芬·金给“定型”下来。但也说明了,就算一生最爱是恐怖,就算八年写了十部小说,本本畅销之后,他还是有些疑惑,无法肯定自己到底是不是在写些“垃圾”、在“糟蹋天分”、在“浪费时间”?这种焦虑,透过《尸体》里被公认为斯蒂芬·金的化身的叙事者戈登的口中说得很清楚:“许多书评人说我写的东西都是狗屎,我也时常觉得他们说得没错……我的故事太像童话故事了,显得荒诞不经。……我想知道我所做的这一切是否真有任何意义?一个人能以写杜撰的小说致富,这是个什么样的世界?”
读者喜欢我就写,斯蒂芬·金是这样说的。然而,足以肯定一个作家的,除了读者的掌声之外,别忘了,还有书评人——像老校长那样,老爱把“畅销”跟“垃圾”划上等号的书评人。在无钱买米买盐的时候,赚钱养家求温饱是最迫切的需要,旁人说好说坏都不重要。一旦财源滚滚、衣食无虞之后,自我肯定就变得重要了。这一肯定,往往都要靠“名”,且是“好名”,而不是“恶名”。毫无疑问,斯蒂芬·金才华横溢,但正如他所说,喜爱黑暗不可知的事物是他天生的兴趣,他依着上帝所赐予的写作才华,顺着自己的天性去创作,他够认真、很努力,外界也回报他足够的财富跟名气。但,为什么总有一些人,且是他认为值得尊敬、应该重视的人,却总是认为他在哗众取宠,一味赚钱;老是批评他所写的东西不入流,赚再多的钱也还是“垃圾”?如果说,一个作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忠于自己”,那他肯定做到这点了。但为什么主流文学界还是没办法肯定他呢?
这个焦虑后来成为斯蒂芬·金文学创作中很明显的一个特质,他经常以畅销作家为写作对象,远如《惨不忍睹》(Misery, 1987 )中被狂热女书迷所绑架的那一位,近如《白骨袋》(Bag of Bones, 1998 )里被创作瓶颈压得喘不过气来的这一位,其中均不无夫子自道的意味。
最值得注意、也最具象征意义的则是《黑暗的另一半》(The Dark Half ,1989),那位专心于严肃文学创作却一事无成,偶然游戏文章,写了几本恐怖小说竟名利双收的中年作家。因为越写越觉得糟蹋天分、浪费时间,他想抽腿罢手了。透过杂志报道,搞了个亲手“埋葬分身”的仪式,在坟场拍了几张“我的墓碑”的照片,用以昭告世人。谁晓得竟把那个无中生有、照理说已经一死百了的“通俗分身”给唤醒了。“他”从坟坑中爬了出来,大开杀戒,把每一个涉及谋杀“他”的人都给杀了。最后还绑架中年作家的妻儿,威胁他再写一部系列小说,好让自己能复活,也取代他的地位。故事结局,“严肃文学”终究还是打败了“通俗文学”,把“他”赶回“他”该待的黑暗世界里。书中有一段话,让人浮想联翩:“任何靠创作维生的男人或女人都必须这样。一个活在正常的世界上……另一个创造世界。他们是两个人。至少是两个人。”但,为什么通俗文学的那一位是“黑暗的一半”,而“活在正常世界上的这一位”又非要将他置之死地呢?现实的斯蒂芬·金分明是“黑暗”那一边的人,可他为什么还是把“自己”给处死了?这种处死的深层心理结构是什么呢?
通俗文学属于“黑暗的一半”。就斯蒂芬·金而言,现实似乎就是这样。一九八六年,他出道十二年,早已家财万贯,名利双收,在美国文坛上,却像个新兴暴发户,只能孤芳自赏。代表主流的“美国国家图书基金会”(National BookFoundation)从来不曾正眼看待过他,别说作品入围“全国图书奖”什么的,就连每年的颁奖典礼,冠盖满京华,也从来不曾寄张请帖给他:你想来,就自己掏钱买餐券吧!斯人独憔悴的斯蒂芬·金或许因此气不过,决心换跑道再出发。这一年里,他公开宣布放弃恐怖小说创作,转向较无门户之见、始终很肯定他的努力的科幻、奇幻小说(这时的他,早获得代表这两类小说创作最高荣誉的“雨果奖”〔Hugo Awards 〕、“卢卡斯奖”〔Locus Awards〕跟“世界奇幻文学奖”〔World Fantasy Awards〕)。
此消息传出后,“金迷”一片哗然,坚决反对,抵死不从。靠他吃饭的那些影视中人更不用说了。其情况恰恰合了一句谚语:“扮戏的要散,看戏的不肯散。”最后,斯蒂芬·金或者拗不过书迷的热情、本性的呼唤,以及,也很重要的,白花花银子的诱惑,写着写着,还是回到恐怖小说这条道路上来了。一九八七年,他写出了《惨不忍睹》,后来搬上银幕,改名《战栗游戏》,那个被狂热女书迷所绑架、刀斧加身、硬逼他照着她之所爱写作的畅销作家,相当程度上,当是反映了彼时斯蒂芬·金的内心感受吧。
被“绑架”了的斯蒂芬·金,一如胡适口中的“过河卒子”,退既无可退,只得拼命向前。向前的方法,除了更细腻、更讲究创作技巧,多些“人性心理”,少些“血腥暴力”;多些“凡夫俗子”,少些“特异功能”之外,他也重拾短篇小说,在《纽约客》(The New Yorker)上发表小说,证明自己的才华。甚至,从“双日”(Douleday)到“维京”(Viking),再到“斯克莱布诺”(Scribner),一路更换出版社的轨迹,也说明了他越来越“严肃”以对的态度(一九九六年,他以《黑衣男子》〔The Man in the Black Suit 〕摘下代表短篇小说最高荣誉的“欧亨利奖”〔O。Henry Awards〕,算是这一连串努力的结果)。更重要的是,不平则鸣,只要有机会,斯蒂芬·金总不惜口角干戈,也要跟人辩论到底:“大众小说”绝非“垃圾”的代名词,受欢迎未必就不是好文学!
一九九一年,美国笔会通讯针对“通俗文学”与“严肃文学”的分野进行讨论,小说家厄休拉·佩琳(Ursula Perrin )写了一封信给笔会,公开说:“我写的是‘较好的’小说,意思是说,我不写罗曼史或恐怖小说或推理小说。”这段话激怒了斯蒂芬·金,他疾言厉色地反驳,就算畅销小说也分千百种,其中有好的,也有坏的,“他们中间某些人的作品,有时或经常充满文学性,且全都是讲故事的好手。而这使我远离了平淡无趣的生活……丰富了我的闲暇时光。这样的创作,在我看来,始终是正直体面,甚至是高贵的。”哪能一锤定音,?
小说推荐
- 女王的救赎
- 作者:一只鬼的愿望孔邱再世重生,没想到十年已过,沧海桑田。亡者归来该何去何从?但是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待她决定开启苦逼的作死救赎之路时,没想到竟发生惊天逆转。且看,乱世女王穿越时空纵横江湖与庙堂一路开挂救赎之路。本鬼一直觉得世间的感情有千万种,不止只有爱情,还有亲情、友情,他们都同等重要。人活于世除了
- 最新章:第130章
- 旧世的救赎
- 《旧世的救赎》作者 悠然飘落第1章 序章 最初的光芒这里,是时间的起点。这里,是一切的开始。世界一片混沌,到处是一望无际的黑暗,这样的岁月不知过了多久。直到黑暗中的第一束光芒把世界点亮,那是一颗明亮的,如同砖石般晶莹剔透的球体,球体的中央,是一颗代表着生命与永恒的生命之树,它是那么的璀璨夺目,向着无
- 最新章:第258章
- 剩女的救赎
- ★本文由”整理收集★更多全集书籍请访问:http>剩女的救赎作者:今年霜降时分两岸文学PK大赛她既不冷漠也不高傲既不是高学历也不是白骨精但是很不幸却成了剩女一枚既然命运非要俺赶一趟这个时髦也没什么好怨天尤人滴努力奋斗把自己嫁出去就行了!1更新时间2011-6-20 9:26:31 字数:6255“我
- 最新章:第28章
- 沉默的救赎
- ︱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布受天下】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书名:沉默的救赎作者:紫叶语文案昏暗的房间里。一个十五六岁大的少年蜷缩在床上,衣衫破碎凌乱,要掉不掉的挂在身上,几近。清瘦的身体上伤痕累累,特别是腰间处,更是青痕交错,狰狞而恐怖。他紧紧的抱住自己,脑袋深深埋在臂弯间“不要哭了
- 最新章:第38章
- 心灵的救赎
- 心灵的救赎作者:庄雨寒上部:人生若只初相见楔子许若楠永远都记得那一天。那一天,她第一次遇到了楚云樵;那一天,她爱上了楚云樵;那一天,改变了她的一生…那一年,许若楠15岁。那一天,是许若楠出国留学的前一天。那一天,很多的朋友在许家别墅为她搞一个送别PARTY。那是一个冷餐会,大家都尽情地在许家大大的花
- 最新章:第141章
- 烂人的救赎
- 《烂人的救赎》一粒沙灰文案:每个人小的时候都以为这个世界是围着他转的,想着要干一番大事,让世界都知道他的名字。林池至始至终都是这么认为的,他也知道这是错的,但他不愿为了无趣的“正确”而活着。而梅斯就从来没有过这种想法。林池和梅斯,一个感性,一个理性;一个消耗着另一个的沉稳,一个痴迷于另一个的疯狂;一
- 最新章:第14章
- 圣母的救赎
- 书名:圣母的救赎(又名衍)作者:书自清文案:传说,上帝让纯洁的少女玛利亚凭空怀上孩子,孩子出生后,便是圣子基督。圣母玛利亚因着生产养育基督,在圣殿将基督奉献给圣父,与死于十字架的基督共受痛苦,以服从、信德、希望和炽热的爱情和救主超绝地合作,为重建人灵的超性生命而献出一切,成为了最完美的母亲象征。如若
- 最新章:第151章
- 丑小鸭的救赎
- 作者:兔眼蓝莓】情序 凝眸回首凝望着陆炫圣远去的背影,黎落儿握紧了拳头,努力控制着自己,让眼泪不要掉下来,让自己不要追过去!陆炫圣坐上车的那瞬间,她的思绪彻底崩溃“陆炫圣,你不要走好不好!可不可以不要离开我”可这一切都迅速被湮灭在呼啸的北风中…车子渐行渐远,将炫圣和落儿的距离也迅速拉远。直到车子完全
- 最新章:第239章
- 墨尔本的救赎
- 作者:无上树第一幕:帕里的实验室2020年,墨尔本。杂乱的地下实验室里,看起来不是很明亮,但也不致于什么也看不清,昏昏暗暗。可以听到器皿的碰撞声,实验鼠西西梭梭的在笼里跑动的声音。在这安静的夜里,听起来十分清脆。一些较大的玻璃器皿,很整齐的在实验室的中间工作台面上摆放着。玻璃器皿后面,年轻的助手约克
- 最新章:第2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