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日》第220章


按照弟弟彦一在信里留的地址,麻美去邮电局打了电报,然后是找了一个旅馆住了下来。准备明天一早就乘车回到故乡。熊本还真实繁华啊,已经在这里看不到一丝战争的痕迹了。
彦一在车站接到了麻美,他已经满十八岁了,身材魁梧,一身黑色的学生制服让他看起来非常精神。面对着近十年不见的亲姐姐,他脸上带着羞怯的笑容。
“彦一,你怎么想着去当兵呢?干点什么别的不好吗?”麻美开口问出了自己在心底憋了很久的话。
彦一默默地帮姐姐拿着少得可怜的行李,说:“去当兵的话,家里也就成了军属,国家会非常照顾的。而且军队的薪水也不错,可以让家里人过上好的生活。姐姐,很多人都去了,但大多还选不上,能去当兵,是一件光荣的事情。”
麻美简直有点晕了头,说:“那为什么要去当大汉帝国的军队呢?你是一个日本人。”
彦一有点奇怪地看了姐姐一眼说:“我现在是大汉人,在两年前我就加入了大汉帝国国籍了,九州省留下来的人都已经是大汉人了。不想加入大汉帝国国籍的,已经全部离开了。不过姐姐,我听说本岛那边情况非常糟糕,很多人都后悔了,是这样吗?”
麻美点点头,没有说话。
“姐姐,新政府的政策非常好,能让我们吃饱穿暖。现在,帝国的版图又扩大了,要征召后备役部队,所以我去报名了。”
“很多人都去吗?”
“是的,村里的青年人基本上都去了。不过挑选很严格,我们村里只选上了三个。”
麻美还是第一次听到当兵还要挑选的,她只记得在北海道的时候只是发一个征兵通知书就完事了。还真是不同啊。
回到了故乡贺须佐村,和其它村落一样,蒙着白雪,结着薄冰,枯树寒鸦,但却蕴育着勃勃生机。这和麻美一路回来的感觉不一样,在这里她感到宁和平静。如果没有战争,那是一件多好的事情啊。
“进来吧,父亲和母亲在里面等你。”彦一带着姐姐走进新修缮好不久的房屋,替她把行李放到别的屋子里。麻美娇好的脸上有一股热泪流了下来,也许呆在家里也是不错的事情,是哪一个国籍的人也轮不到她一个妇道人家来指手画脚,更何况当年那些政客大老爷们发动战争的时候,好像也没有考虑过她们的感受。
参军就参军吧,这也许是弟弟最好的选择。
像麻美家的这种情况,不光是在九州省,在新占领的南亚、东南亚也是很普遍的。大汉帝国版图扩大了,现有的国防军兵力已经不能满足的国土安全的需要,所以大汉帝国国防部决定开始扩军。重点还是放在了海军和陆军上面,海军由原来的50万增加到了100万,陆军由原来的320万人增加到430万。
大汉帝国的兵源系统结构分为三级,即正规部队、预备役部队和后备役部队。征兵来的新兵一般先到各地的后备役部队报到并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新兵训练,掌握基本的军事常识和技术,然后是经过一定比例的淘汰筛选,选上的新兵就进入到预备役部队,被安排到各地的训练基地进行进一步训练,为期六个月。经过最后一轮淘汰后,新兵才算是进入了正规部队,真正成为一名大汉帝国的士兵。这样的淘汰比例基本上就是3:1,那么正规部队是600万的话,下面预备役部队就是1800万,后备役部队就是5400万。
西元1941年1月28日,在大汉帝国武装部队最高统帅方云的倡议下,新成立的东南亚和南亚诸国,包括朝鲜、日本和泰国的政府首脑,在云南省省会昆明,召开了一次特别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与会各国签署了一个军事集团联盟,即《昆明条约》。条约期限为50年。
西元1941年1月31日,昆明条约组织正式成立,其最高政治机构是政治协商委员会。军事指挥机构为联合司令部,联合武装部队总司令的指挥机关就是联合武装部队参谋部。昆明条约的武装部队,由大汉帝国在朝鲜、日本、阿富汗、印度、巴基斯坦、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和印度尼西亚驻军以及各协约国依照协议划拨归联合司令部指挥的武装部队组成。
联合武装部队总司令和参谋长,将一直由大汉帝国国防部常务副部长和常务副参谋总长兼任。根据协议,国防部林红军常务副部长和刘柏常务副参谋总长将是第一任联合武装部队总司令和参谋长。联合武装部队司令部和参谋部等常设机构均设在北京。
《昆明条约》签订后,一个横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大陆的军事集团出现了。在协约签订后该联盟将来的主要活动有:逐步完善各种常设机构;经常协调对外政策;不断更新各缔约国的武器装备(主要是装备大汉帝国研制的武器系统);举行大规模的军事演习,推行军事“一体化”等等。
方云计划在未来三年里,完善这个军事联盟的细节。

希特勒在他的总理办公室里烦躁地走来走去,在西元1940年春和初夏取得了那些显赫一时的胜利以后,第三帝国的元首遭到了连续六个月的挫折,他不仅在敦刻尔克放跑了英国34万的远征部队,而且对英国本土实施的“海狮”计划彻底失败,丧失了在地中海给予英国致命打击的机会。
在他的眼中,墨索里尼的重要性远远大过远在东方的方云,可是就是这个该死的墨索里尼在希腊搞得一团糟,意大利的军队对他来说简直是一场灾难。而大汉帝国总统方云,却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世人刮目相看的辉煌战绩。早在此之前,欧洲媒体报告了大汉帝国空军曾经出动过近5000架战机对东京进行大规模轰炸,他并不是很相信这个消息,认为是媒体在夸大其词,现在,大汉帝国在东南亚随随便便就可以组织起可以空投两个伞兵师运输机的时候,希特勒发现自己对这个古老的东方帝国根本不了解。
在他眼中,英国人的军队素质是比较高的,但是在英国人的亚洲殖民地全部沦陷后,他才意识到这个东方帝国的军力强大。眼下,大汉帝国的势力已经到达了中东,已经是成为了威胁中东和非洲的一支重要力量,为此,他决定让自己外长里宾特洛甫再一次去北京。
就在希特勒为自己的战车掉链感到稍微烦恼的时候,大汉帝国以仰光、孟买为据点的印度洋舰队正在横扫印度洋,这支舰队以三艘艘航母、两艘战列舰和八艘巡洋舰为核心,占领了安达曼群岛、斯里兰卡岛、查戈斯群岛、马尔代夫群岛、拉克沙群岛和塞舌尔群岛,一举将印度洋变成了大汉帝国的内海。
大汉帝国和美国在私下有过默契,对非洲英法的殖民地大汉帝国不插手,换来的结果是美国同意大汉帝国在亚洲的扩张。现在,大汉帝国的舰队已经可以直接开到阿拉伯海,可以开到了红海和波斯湾,因此,美国感到了自己的利益受到了威胁。而在这同时,英国首相邱吉尔写了一封言词恳切的信件,请求美国参战,站到盟国这边。

其实,在英国伦敦空战的时候,已经由不少美国志愿人员赶赴英国参战了。美国和英国的关系还真是难以说明的,相对于希特勒的残暴,美国的犹太人集团还是比较倾向于英国这边的,因此,国内要求美国参战帮助英国的呼声也很高。
这就让罗斯福有点感到为难,如果英国战败,那么德国在欧洲已经是没有了西方对手,靠**苏联是不可能的,美国在心底里从来不把苏联当成过盟友。如果对德宣战,大汉帝国的态度又是不明确,况且有迹象表明大汉帝国和德国之间有秘密盟约。如果美国对德国宣战,就必须要考虑到大汉帝国的立场和态度。
如果美国对大汉帝国宣战,就目前情况来看,美国并没有把握战胜大汉帝国,更何况大汉帝国对美国一直都是很尊重,在推行世界民主方面是不遗余力的。所以,这对美国可是一个两难命题。
对于大汉帝国牵头,在云南搞的《昆明条约》,罗斯福认为是一个政治技巧,收拢当地土著的民心,给他们以信心和保障,关键核心还是大汉帝国的部队。
罗斯福决定听听大汉帝国总统方云的意见,决定出访大汉帝国。
这在世界上可是一件轰动的事件。因为在这之前,德国的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刚刚离开北京。在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德国和美国当前世界上最强的两个国家都访问了同一个国家,大大地提升了大汉帝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至少苏联人的口气是酸溜溜的“大汉帝国更多地参与到世界事务中来,是大汉人本身实力的体现。”
罗斯福一行是下午三点准时到达北京南苑机场的。大汉帝国予以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