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大军阀》第1099章


“元首,宋先生回来了,当真不能随随便便安排您一定要造作打算才是”王长龄看得出来吴绍霆对这件事缺少准备,忍不住加强语气提点道
他是从事情报工作的人,当然知道宋教仁在中华民国政治界的影响是什么,也知道吴绍霆与宋教仁各自代表的立场不得不说吴绍霆与宋教仁依然是两类人,甚至可以说,如果真正能威胁到吴绍霆统治地位的人,放眼中国也只有宋教仁一人了
之前吴绍霆委派宋教仁出任美国大使,其目的就是要让这个威胁远离自己可是现在宋教仁回来了,该怎么安排当然不能再随心所欲,一旦有什么处理的不恰当,必然会引起宋教仁的反对而宋教仁一旦站出来反对吴绍霆,那就是国民共进会的内部问题,也会造成外界其他政治势力蠢蠢欲动
要知道,如今宋教仁的号召力可远远要比中华革命党厉害,何况宋教仁在地方依然有不少实权势力的支持,真要掀起风浪来一点都不难
“我知道”吴绍霆平静的说出了这句话
事实上在这个时候他已经在思考自己的人生处境,到底是中华民国需要吴绍霆,还是吴绍霆需要中华民国?正如同在南北战争之初那样,他曾经雄心壮志的许下诺言,要为中华民国谋福利,要为中华民族谋福利,而不是因为个人权欲所以才要走独裁这条道路
他相信,宋教仁是信任自己的,或者说也只有宋教仁才是唯一理解自己的苦心
无论是在国会,还是在北洋公党,很多人之所以支持吴绍霆走独裁的道路,完全是出于个人利益的考虑而只有宋教仁是相信吴绍霆是要采取中央集权来好的为国家带来发展,这是一种本质上的区别
吴绍霆现在考虑的,那就是自己究竟是不是违背了当初的志愿,又或者是不是背叛了宋教仁对自己的信任?而要考虑这个问题,那自然得想清楚“权力”这种东西是否真的那么重要,对自己来说是否真的恋恋不舍
他必须好好的考虑清楚这件事,也要郑重的理清楚头绪,自己绝不能因为成为掌权者而失去了理性
“元首,那你可有什么打算?”王长龄迫不及待的问道
“这件事我还要考虑考虑,我也不可能现在就想清楚这个问题总之,渔父兄那边你照看好一点,切莫让闲杂人等有机可乘,明白了吗?”吴绍霆强调的说道
“是,我知道了”王长龄点了点头说道
第1191章,发布会之后
908大军阀1191_第1191章,发布会之后来自在这一天早上,南京总统府召开了一场颇有规模的闻发布会,广邀了各国各界的闻记者到场,同时也邀请了所有在华的外国大使馆人员以嘉宾身份出席
国外交部为了今天的闻发布会已经费了不少心血来筹备,不仅要求做到全面和周到,是要小心翼翼的处理同盟国和协约国双边的外交关系纵然协约国已经与,但在中国还保留着外交代办机构,在今天之前,中国外交部这边还特意加强了与协约国留守外交人员的联络,暗示了一些颇有深意的消息
虽然说,因为之前战争的原因让协约诸国与中国站在了敌对的位置,但是战争只是政治目的,而只要是政治就一定有其他的翰旋办法何况中国在奠定亚洲霸主地位之后,已经主动放弃了继续参与世界大战的争斗,相反与俄国还建立一些暧昧的关系
不仅如此,再加上美国早先在欧洲的活动,以及这段时间帮助中国牵桥搭线,协约诸国在华的外交代办机构基本上已经知道中国的意图不得不说,对于目前而言的协约国来说,缺少一个敌人自然要比多一个敌人好何况这次中国的变节算得上是窝里反,还能给同盟国阵营带来极大的冲击,理所当然要给予支持
至于中国与协约国之前的恩恩怨怨,可以等欧洲大战结束之后再从长计议反正当务之急最重要的是扭转战局,取得最终的胜利才是要紧
而做为同盟国的几位大使,同样从各自的情报单位获得相关信息,知道今天南京总统府召开的闻发布会将会宣布一条对同盟国不利的消息尽管这是一件让同盟国阵营痛恨的事情,可让人无奈的是,他们也没办法阻止这件事
德国之前试图在中国制造“上海阴谋”,这段时间里这件事早已经传开了正所谓无风不起浪,南京总统府之所以要走这出这一步,当然是有原因的,现在对于同盟国来说已经完全没有挽回的可能,而其他国家自然也不能把这件事推卸在德国身上
南京总统府召开的这此闻发布会可谓至关重要,各国记者纷纷赶来参加,距离正式召开的时间还有五分钟,整个发布会现场就已经座无虚席,甚至有的记者还带了副手,只能站在一旁静静等候
总统府四面都由警卫队重重保护,手持自动步枪,荷枪实弹,如同标杆站立在各个哨口,威风凛凛协约国的记者,光是进入招待会现场就惊出了一身冷汗,这些警卫的士兵不仅训练有素,手中的自动步枪是惊人,似乎与之前的“绍霆”式自动步枪大有不同,独一无二的流线型外壳设计,颇具科技感的枪身,人体工程学的结构,显然中华民国政府绝对不会无的放矢,这把式的自动步枪的科技含金量绝对不低,有心的记者甚至悄悄记录下来,等到回国的时候作为重要情报报上去
总统府警卫队的装备全部是国土防卫部批下来的最式自动步枪m1916式,这支步枪到现在还没有投入量产,仅仅是生产了一批试用型号蔡锷是故意将这批枪提前装备到今天的场合,目的不言而喻是为了向外交炫耀,中国有能力立刻将枪械换代
在各国记者纷纷坐下后,吴绍霆才准时入席,陪同他的是外交部部长伍廷芳和副部长顾维钧三人入席后,吴绍霆先是环顾四周,表情严肃而肃穆,居中而坐,伍廷芳和顾维钧两人同时表现出高度的认真和严肃,分坐吴绍霆的左右两边,三人一出场,就表明了,这是一场严肃而又重要的记者招待会
三人落座后,吴绍霆表情肃穆的道:“我代表国民政府正式宣布退出同盟国,国民政府即刻起,不再是同盟国成员”
吴绍霆此言一出,全场一片哗然,所有记者纷纷交头接耳,露出不敢置信的表情,虽然暗地里已经听到不少中华民国与德国之间的明争暗斗,但是这些小道消息不能完全相信,再者在获得战争优势的情况下选择退出同盟国,实在让人感到匪夷所思
不知情的记者,一时间有各种猜测,但是多的则是渐渐幡然醒悟,原来外界散播的中德矛盾消息居然是真的,不仅如此,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严重的内部冲突,才会迫使中国做出这样重大的决定
在场的做为嘉宾的各国外交人员反应并没有像那些记者那样激动,毕竟实现他们听说了一些消息,显然只不过是证实这些消息罢了就算是同盟国的几位大使,目前也仅仅是阴沉着脸色,一副无动于衷的态度,单单从表面上来似乎是颇有郁闷之气,可谁也不敢确认这些心里在盘算着什么
国自从年初相继与英国、沙俄议和之后,基本上已经置身于世界大战之外,对欧洲主战场的影响已经没有多大作用所以在这个时候选择退出同盟国,除了在情绪上造成各国外交人员的不满之外,严格的来说也算不上有太大的其他影响,无非是一个闻界的重磅消息罢了除此之外,如今在同盟国各国来看,他们在这场世界大战里即将获得胜利,中国的退出的实际上对他们来说,可以算是一个好消息,反正战争胜利之后,在整体的利益划分之时就少了一个,这样平分到同盟国的各国的利益就多了一点
不过对辛慈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好消息,中国现在宣布退出同盟国,无疑于就在对全世界说,中国是跟德国闹矛盾才不得已退出同盟国的,辛慈眼睛一转,给边上德国的一个记者使了个眼色
一位年轻人的德国记者站了起来,丝毫没有因为没被允许就站起来而感到有任何不安,可能也跟他本身就是德国的情报人员有关系,“尊敬的元首先生,我是柏林日报的记者,您能说一下贵国为什么现在选择退出同盟国吗?您不觉得贵国这样的行为是对同盟国的众多国家的不负责任吗?”
说完那位记者就坐了下来,期间还跟辛慈得意的交流了一下眼神
听完年轻记者的话,底下一片哗然,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确是在场的所有国家的记者和大使们都想知道的
吴绍霆又站了起来,威严的看了一眼在座的众人,眼光还特意在辛慈的身上多停留了一下,有种摄人心叵的感觉,“大家恐怕心中都有这个疑问,那好,今天我就明确的告诉大家,国民政府退出同盟国,是因为同盟国中有国家在我国一心抗战的时候竟然想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