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连的把子弹分一半给其它部队!”我下令道:“各单位注意节省弹药!”
“是!”
注意节省弹药这个命令无疑是无奈的,因为谁都知道在这时候节省弹药就必须以战士们的生命为代价,但战士们还坚定地应了声就用最快的速度按照我的命令对弹药做了一些相应的调整。
“营长!”这时李志福手里抓着一个墨绿sè长方形的玩意猫着腰跑到我面前来说道:“营长,咱们有几个兵在坑道里翻箱倒柜找弹药的时候,无意间找到了这个……”
“这是什么?”我看着这长方形的玩意有些奇怪的问道。
“定……定向雷啊!”李志福有些奇怪的望了我一眼,扬了扬手中的玩意说道:“66式定向雷,那坑道里有好几箱呢,也不知道是越鬼子留下的还是咱们部队留下的!”
“唔,66式定向雷!”怪不得会不知道了,话说我在现代时是个记者,对地雷枪械什么的全都是一无所知,在抗美援朝战场上虽是有过许多战斗经验,但这玩意既然叫66式定向雷,那也就是说它是在66年生产出来的,就像我们手中的什么56式半自动、56式冲锋枪一样,那数字就代表着批量生产及装备时间。也就是说这玩意在抗美援朝时期还没研发出来呢,我会知道才怪。
我本来还想假装知道掩饰一番,但眼看着越鬼子又要进攻了,我也没时间这么做,于是当即直接了当地说道:“这玩意是怎么用的?威力怎么样?”
“营长……”李志福不可思议的望着我,说道:“你……你真不知道啊?”
应该说这的确有些奇怪,不说我是在反击战的时候就是个营长,甚至其后还是特种侦察大队的队长,作为我军第一支特种部队的队长……我竟然不知道定向雷这玩意……
然而这其中的道理就只有我自己知道,带领特种侦察大队进行训练的时候,我满脑子都是什么机降啊、快速进攻啊、外科手术式的进攻等等战术,但对这些不大常用的装备却缺乏了解。
这时的我不由老脸一红,但嘴上还是凶巴巴的训道:“少罗嗦!快说!”
“是!”李志福应了声当即回答道:“这玩意可是个好东西啊!上半部份装着钢珠的有八百个,下面是炸药,一炸起来钢珠破片形成一度到六十度的水平弧面喷射,杀伤面积为五十米宽、一米高……”
“怎么用?”一听说这地雷有这么大的威力我就有些来劲了,一枚地雷的杀伤半径就有五十米宽,而且喷射出的破片还是八百颗小钢珠,那会对越军的集团冲锋产生多大的杀伤力啊!我几乎就看到那些成群成群的冲上来的越军被这些钢珠给打成筛子的样子……
“用法很简单!”李志福说道:“把雷管往这一插,用电线连接火帽,等敌人上来的时候一按引爆器就‘咣’……”
李志福说着还形像的用双手比划了一个爆炸的动作。
这下可把我给乐坏了,可笑咱们一直还在敌人身上收集弹药,没想到自己坑道里就有这么好用的玩意还不知道……
“谢先进!”见此我不由狠狠地瞪了不远处的谢先进一眼,说道:“你搞什么名堂,有这么好的东西怎么也不说一声?”
“我……”浑身是血迹额上还带着点伤的谢先进有些委曲的说道:“我也不知道啊……现在被李连长这么一说我也想起来了,前段时间有一支工兵部队来阵地前布雷,他们在我们阵地呆过两天,还留下几个箱子,我们也没注意看是啥玩意……”
“马上把这定向雷分发下去!”我朝李志福下令道:“每个连队都分上一部份并把使用方法向战士们传达一下!注意要节约使用,我命令一下就以王十米为间隔围绕阵地一圈埋设在阵地前,听明白了没有?”
“听明白了!”李志福应了声抓着定向雷转身就却执行我的命令。
后来我才知道,这种66式定向雷其实还是仿制美国佬的装备,美国佬把它称之为m18双刃大砍刀,在美越战争的时候越鬼子可没少吃过它的苦头,只不过那时是中越同志加兄弟时期,越鬼子从美国佬那缴来了这玩意就送给我们研究……
那时中国的武器可是一穷二白啊,几乎所有的装备都需要仿制,不管是苏式武器也好美式装备也好,只要是实用的咱们都要,所以没过多久这66式定向雷就出来了。
“越鬼子上来了……”这时哨兵的一声警示将我的注意力再次拉回到战场。
“做好战斗准备!”随着我一声令下,战士们纷给端着武器进入了战斗岗位。
“各单位报告定向雷的准备情况!”
“四连准备完毕!”
“五连准备完毕!”
“六连准备完毕……”
66式定向雷的使用本来就不难,对于咱们这支特种侦察大队来说就更是下菜一碟,所以仅仅只是几分钟的时间就全都准备好了。
想了想,我就朝对讲机下令道:“各单位注意,战斗打响后全体多甩手榴弹少打枪,让越鬼子以为我们弹药不足,一接到‘定向雷’的命令,就把迅速布雷好定向雷并退回坑道,等候命令引爆定向雷,任务清楚了没有?”
“清楚了!”
“清楚了!”
……
话说有无线电还真是好,这如果是在以前,那没有认真的开一个小会是根本就没办法做到把命令和计划贯彻到全军的,然而现在有了这种通讯工具,我就可以一边忙着与越军作战一边指挥,还可以实时有效地将临时制定的作战计划传达给全军以做到全军协同。
然而越军却根本就不知道这一切,他们依旧像往常一样端着47和各式连发武器朝我军阵地涌来。时间已经让他们失去了应有的耐xìng,用于进攻的兵力也随着一次次失败而逐渐增多,这一次……
我透过瞄准镜大慨的观察了下朝我们进攻的那些越军,大略估计他们这一回每个方向都有两个连队的部队进攻,这其中一个连队用于主攻,另一个连队在二线掩护并充当预备队随时准备增援。这时的我当然不会嫌他们来的人少,反而是希望他们能来得越多越好。
“越南同志们!”为了jī怒越军让他们失去理智,我故意用刚学会不久的越南话朝他们大声喊道:“你们的进攻是没用的,除了跟你们战友一样死在我们中国的土地上之外,什么也得不到!你们投降吧……我们中国人宽待俘虏!”
“哄”的一声,战士们全都笑了起来,接着也都跟着我用越南话朝那些越军喊道:“你们投降吧!我们中国人宽待俘虏……”
一支被包围的部队向数十倍于己的敌声劝降,这只怕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只气得那些越军个个都面sè铁青的哇哇乱叫。
我说的这句话表面上听起来也许没什么,但其实却正中那些越军的死xué,而他们之所以会来占领这法卡山,则是由于他们的领导人告诉他们这是属于越南的土地,所以我那句“你们也会跟战友一样死在我们中国的土地上……”,就像是揭开了他们的伤疤似的让他们无法忍受。
于是从越鬼子方向很快就传来了一片骂声,更有许多越军根本就不答话,抄起47就朝我们方向一阵乱打,接着就气势汹汹的朝我们阵地冲来……
我要的就是你们这样,见此我心中不由暗笑,通过无线电朝战士们下令道:“做好战斗准备,等敌人靠近了再打!”
以前等敌人靠近了再打,那是为了能以最少的弹药造成敌人最大的伤亡,为了能最大限度的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然后这一回让越军靠近了再打,为的只是希望他们能再挤一点,冲得再近一点……
越军对此当然是一无所知,他们还是向往常一样高喊着口号杀气腾腾地端着步枪沿着斜面往上冲。
从某些方面来说,越军跟我军部队的确很相像,我想这是因为这时代越军跟我军有扯不清的联系有关。据说越军营级以上的军官大都在我国各级、各类军事院校培训过,所学的技术、战术可以说和我军基本一致。其中中级指挥员,特别是高级指挥员一般都在我国高等军事学府深造过。
也正因为这样就有人把越军比作是我们中队的影子,对于这一点我是认同的,特别是对我这个从抗美援朝时期走过来的人来说就更是这样,我常常在与越军作战的时候都会想起志愿军。
比如说反斜面战术,比如说跟着炮弹往敌人阵地上冲,还有他们的高素质以及吃苦精神和献身精神等等。
有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跟自己的影子作战是痛苦的”,这话说的的确没错,因为每每打败了越军之后,我就会在想:其实我们打败的是自己的战术。而更让我有些哭笑不得的是,在抗美援朝时期我是用这些战术来打败美国佬,而现在却要用美国佬的那一套来打败这些战术……
不过这同时也说?
小说推荐
- 决战朝鲜之高大全
- 第一节 初至初夏的阳光暖暖照在身上,坐在窗前的椅子上慢慢的看着手中的书卷。最近有些迷恋朝鲜战争,于是跑了书城和市里区里的图书馆。虽然作为很多年的军迷了,可以前一直对于那场战争,一直是一知半解的。往往只是沉迷于那些纸上的数字,那些装备的比较。可是当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才一有些品味到那场战争的真谛。看着手
- 最新章:第187章
- 朝鲜战争中的美英战俘纪事
- 作者 边震遐第1节安东尼·法勒 霍克利爵士,是一位英国将军。退休之前,官拜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欧军总司令。这位声望显赫的司令官,曾经有过一段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1950年冬,法勒—霍克利作为英军功勋团队—皇家陆军第29旅格罗斯特团的一名上尉连长,随部队从香港出发到朝鲜参战。1951年4 月,于“三八线
- 最新章:第31章
- 朝鲜战争
- 作者[美]马修·邦克·李奇微翻译: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序言朝鲜战争标志着“美洲堡垒”时代在美国的终结,同时也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在这个新时代,美国再也不能仅仅通过避免与外界发生纷争来求得和平了。当战争在朝鲜爆发时,我们在预警时间甚至还不到一周的情况下便被迫仓卒参战,卷入到一场远在地球另一边、
- 最新章:第54章
- 万历朝鲜战争
- -这是一部三百年前中国抗日的故事。明朝万历年间,日本大名丰臣秀吉携统一日本之余威发动对朝鲜的侵略战争,并试图进攻大明。万历皇帝两次派兵入朝剿倭,最终将日军驱逐出朝鲜,保朝鲜及东北亚三百年和平,万历朝鲜战争也成为大明晚期为数不多的亮点#160;惊心动魄的朝鲜李氏王朝党争,波谲云诡的战争局势,大明君臣所
- 最新章:第25章
- 一个伙夫的朝鲜血战
- 作者:周雨滨第一章穿越到朝鲜战场更新时间:2012-9-1415:26:36本章字数:4626周小兵,男,原是南昌大学的本科生,专业是英文。不过,只读了三年,他就响应祖国号召,当上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当兵之后,他感到不对劲了,这军营生活,苦呀,比学生时代苦多了。先是三个月的苦难新兵连生活,每天站在太
- 最新章:第395章
- 朝鲜战争--李奇微回忆录
- 朝鲜战争标志着“美洲堡垒”时代在美国的终结,同时也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在这个新时代,美国再也不能仅仅通过避免与外界发生纷争来求得和平了。当战争在朝鲜爆发时,我们在预警时间甚至还不到一周的情况下便被迫仓卒参战,卷入到一场远在地球另一边、我国人民既不理解又感觉不到的斗争中去了。这在我国历史上尚属首次
- 最新章:-李奇微回忆录-第56章
- 清朝那些新鲜事儿
- 作者:姜若木】前言清朝是中华历史上世变之急令人眼花缭乱的时代。它上承几千年来的专制帝制,下溃于民主共和的洪流。经历了改朝换代的血腥征讨,刀光剑影的宫廷斗争,雄才大略的帝王臣工,空前绝后的开疆拓土,冷酷隔膜的世态人心,戮心为上的“盛世太平,思想文化的钳制镇压,贪官污吏的丑态毕露,西方列强的侵略欺凌,丧
- 最新章:第44章
- 清朝那些新鲜事儿 (完结)
- 《清朝那些新鲜事儿(完结)作者:姜若木清朝上承几千年来的专制帝制,下溃于民主共和的洪流。经历了改朝换代的血腥征讨,刀光剑影的宫廷斗争,雄才大略的帝王臣工,空前绝后的开疆拓土,冷酷隔膜的世态人心,戮心为上的“盛世太平,思想文化的钳制镇压,贪官污吏的丑态毕露,西方列强的侵略欺凌,丧权辱国的城卞之盟,农民
- 最新章:第45章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决定性战役 [德] 汉斯·雅各布森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决定性战役 作者[德 汉斯·雅各布森 英文版引言 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的遭遇确实是前所未有的。德国不仅在其东西两部分之间出观了一种严峻的政治分裂,而且大量最重要的军事文件还从西德转移到了美国,一小部分转移到了英国。还有为数可观的文件,尽管我们不知道究竟有多少,肯定也在最后时刻不
- 最新章:第10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