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靡余》第24章


“他不想这样?我看他就是故意破罐子破摔来气我!”陈阿姨差点被气哭。
吴曦听了这话,情绪一下子就爆发了:“是是是,我是破罐子,我是破摔!那你们就关心过我吗?从来就只知道逼我考高分,做得好了,你们沾沾自喜,做得不好了又都是我的问题!我就是不想学,也不愿意学!”
“就算不喜欢学,你也至少要能考个还算正经的大学吧?你看看你这个成绩,本科都上不去。”吴叔叔并不是唯学历论者,但是他深知教育经历会对一个人的一生会产生很多内化的影响,比如一个人的眼界、一个人的素质、还有身边同龄人的环境。
“我这一年好好学,也很难上本科!你们逼了我这么多年,还不知道我不是读书的料吗!”吴曦也失控了,一股脑把心里话给喊了出来。
“怕考不上难道不是应该努力吗?难道是还没考就放弃了?”
陈阿姨也觉得无比委屈,她觉得自己对孩子所付出的心血几乎全都白费了:“我们还不是怕你考不上好学校,以后觉得低人一等吗?”
吴曦停顿了几秒没有说话,然后语气冰冷,声音平淡地说:“我从来就不会觉得因为考试成绩不好就低人一等,觉得低人一等的是你们,不是我。”
陈阿姨从来没想过自己有一天能听到这么“大逆不道”的话,如雷贯耳,哑口无言。
吴曦依旧冰冷和平淡:“你们以为我什么都不懂吗?我知道是因为我学习不好,你们都觉得丢人。学校的活动你们能推脱不去就不去,你们的同学聚会也很少带我参加,你们以为我都感觉不到吗……”
听了吴曦这番内心独白,在场的人都觉得醍醐灌顶。
宋维和陈初都没想到吴曦承受着这样的委屈,不免觉得同情起来。
至于陈阿姨和吴叔叔,震惊得说不出话来,他们听到儿子心中有这么强烈的怨念,像是晴天霹雳一般。儿子的这番话,格外伤人。
话已至此,已经没有人再开口说什么。陈阿姨和吴叔叔先后走了出去,宋维和陈初随后也躲回了房间。
屋里前所未有那么地安静,明明一屋子的人,却没有一丁点生气。
这样的气氛一直延续到了晚餐时间。
经过一个下午的冷战,大家都围坐在餐桌上,大眼瞪小眼的,没有人说话。
陈初和宋维吃得特别快,放下碗筷,就相约出去打水——他们想给吴曦和父母留一点私人空间。
陈阿姨和吴叔叔大概也懂,没有说什么就让他们去了。
谁知道,宋维和陈初前脚刚走,陈阿姨还在寻思该怎么开启话题的时候,吴曦就放下碗筷,说了一句:“我吃好了。”然后就准备起身回房。
吴曦今天反常地没有添饭,没走两步,就被吴叔叔给叫住了,说:“吴曦,你等一下跟我出趟门。”
作者有话要说:
有没有在看的亲~留点评论呀~
第24章 Day9 – 争执(7)
车子在拥挤不堪的马路上艰难地行驶着,霓虹灯照映在人们的脸上,斑驳陆离。此起彼伏的喇叭声在车窗外响起,给炎热的夏日增添了更多的烦闷。
渐渐地,窗外的街景变得越来越熟悉,吴曦突然意识到父亲要带他去哪里了——他们曾经住过的地方,他们在北京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家”。这是他爸爸以前还在事业单位上班的时候,给分配的家属楼。
这是一个三环边上一个破旧的老小区,里面是清一色的老式板楼,最高六层。建成年代已久,老旧得连外墙都斑驳了,露出原本的土黄色。
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可以停车的位置,吴曦的父亲说:“下车吧。”
吴曦打开车门,走了出去。看着周围陌生又熟悉的一切,不知道为什么突然被带到了这里,只好跟在父亲的身后亦步亦趋地走着,走进了楼里,来到了家门口。
吴父用钥匙打开了已经落灰的房门,两人前后脚走了进去。
打开灯。屋里空空如也,满屋的灰尘,连个能坐一下的地方都没有。这屋子已经闲置很久了,他们既不住,也不打算出租。
“你知道我为什么把你带到这里来吗?” 吴父问。
吴曦想不出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摇摇头。
“我让你看看,当年我为什么不愿意参加你们学校的活动。”说完,吴爸爸意味深长地扫了一眼这个屋子。
吴曦没有说话,直愣愣地看着屋子的一角。
“你看看这个小区,你再看看这个房子,是不是觉得挺破的?” 吴父停顿了一两秒,给吴曦一点思考的时间,接着说,“那时候你奶奶还在,我们一家人住在这里,你连自己的房间都没有。”
吴曦模模糊糊地想起当年的生活,依旧一言不发。
吴父望向了空荡荡的客厅,想起了十多年前的那些画面——
吴曦第一天上学,吴爸爸开心地带着儿子去报名。那时候的吴父还只是事业单位里的“小吴”,而不是今天的“吴总”,他穿上了最整齐的皮靴和工装,骑着一辆老式的自行车,兴奋极了。
因为是新学期第一天,所以来送孩子的家长特别多,校门外排起了长长的车队,学校外面的路被围得水泄不通,一直堵到到了十字路口,就连自行车也很难通行。
离学校还很远的时候,吴爸爸就只能从车上下来,艰难地在车流中推车前行。
去学校的路是上坡路,太阳又大,吴父推着车,不一会儿额头上就布满细细密密的汗珠。
这所学校很有名,他们也是托了熟人才有机会进这间学校。不过吴父之前没想到,在这里上学的有钱人竟然这么多,或者说是他没有想到身边的有钱人竟然这么多。
京城脚下,“一颗富贵心,两只势利眼”的人大有人在,就连看守学校大门的老大爷也是这样——在接待那些华服加身、轿车代步的家长时,老大爷的态度明显就很温顺,解答他们的问题也是相当耐心,但是等到吴父走上前,还没开口咨询,老大爷就冲着他们父子不耐烦地嚷道:“唉唉唉,你的自行车不能停进去。”
吴爸爸有点窘迫,说:“那这边哪里能停放自行车吗?”
老大爷像是听到了什么不得了的话,难以置信地说:“那有什么关系!只要别挡道,你随便放吧!反正也没人偷。”
老大爷的眼神让人感觉很不舒服,吴父感觉连着自己年少的儿子一起,都被面前这个普普通通的老大爷给轻视了。
此起彼伏的喇叭声,吵得人心烦意乱。吴爸爸本来就已经非常不安——
原本引以为傲的蓝工装,在身边西装革履的家长的对比下,显得是那么地不像样。
他突然觉得,可能是因为洗的次数多了,工装裤的边已经有些泛白。脚上的老式大头皮鞋也失去了原本亮丽的光彩,变得不伦不类起来。
谁知道难堪的还在后面,等他们父子俩找到地方锁车之后走进校门,这个老大爷在身后轻声嘟囔了一句:“这个学校怎么还有骑自行车送孩子上学的。”
吴爸爸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人,当时差点就要和这个老大爷起冲突了,但是想想这是孩子第一天上学,还是不要惹事为好,就装聋作哑地随它去了。
吴父送吴曦到了班级报到,看着他和身边那些衣着光鲜亮丽的同学们在一起,吴爸爸觉得有些惭愧。他没有脸继续再待下去,很快就离开了。在回家的路上,也许是因为穿得实在是过于朴素,还接二连三被人误以为是学校里的工作人员。在得知他也是来送孩子上学的家长时,对方有些惊讶地表示抱歉,说:“不好意思,我误以为你是这里的工作人员。”
吴父和吴母向来就要强,作为外乡人,大学时期就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为了能在北京扎根。工作以后,条件也算过得去,谁知道已经和别人的家庭有了那么大的差别!
他狼狈、慌乱,逃也似的回了家……
见到妻子,还和妻子为此事拌了两句嘴,他埋怨妻子为什么非要托关系送孩子去那么好的学校。但等他冷静下来之后,他马上就理智地明白过来,错的并不是学校太好,而是他自己没有能力匹配这样好的环境……
经过这件事,吴爸爸很快就从事业单位里辞职,出来创业,他拼了命地努力,就是希望给自己的家庭一个更体面的生活。
刚开始创业的那几年里,虽然忙,但是他的事业也并没有多大的起色,因此他既没有时间,也不愿意参加儿子学校的活动,他担心自己的寒碜会给孩子在老师同学中间留下不那么好的印象,毕竟孩子们的攀比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