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靡余》第17章


宋维有点意外:“炸灌肠还可以沾辣酱吗?以前都是蘸的蒜。”
“哪有那么多规矩。你是湖南人嘛,喜欢吃辣就蘸辣酱。”陈初不由分说地夹起一片灌肠在辣酱里蘸了蘸,然后送到宋维的碗里。
宋维一吃,味道果然很不错。露出了赞叹的表情:“真的很好吃啊。你之前这么吃过吗?”
陈初摇摇头,说:“没有。第一次。”
陈初不以为然地接着说:“你应该清楚自己的口味啊,喜欢辣的,就调制辣酱嘛,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吃。”说着,他也夹了一片蘸了辣酱的灌肠。
宋维没有说话,只是接着吃饭。
第15章 Day8 … 南锣鼓巷(2)
从卤煮店出来,两个人都有了不少的果腹感。幸好,再往下游玩,是不太用得上“胃口”的烟袋斜街。
烟袋斜街的得名也是有历史渊源的。据说,清朝时期居住在北城的旗人,大都嗜好抽旱烟或水烟。由于烟袋的需求与日俱增,所以斜街上一户一户开满了烟袋铺。除此之外,烟袋斜街细长的街道本身就宛如一只烟袋。故此,以“烟袋”命名斜街。时至今日,烟袋斜街依旧保留着自己的商业街的性质,演变成了北京的“义乌商品集散中心”——和国内丽江、凤凰等古镇一样,满条街都是雷同的工艺小商品,如果非要说什么特色,可能是这里的烟具、北京泥人和北京布鞋会更有风韵一些。
宋维和陈初没有在烟袋斜街上太过停留。它总长不到300米,几步就逛完了。两人很快就走到了后海。
虽然名字中带有一个“海”字,但后海其实是一个人工湖,光水域面积就达到34公顷,是北京城内700年前元大都时期的古老水域。以前,后海是一片依水观山、垂柳拂岸的闲散之地,周边既有王府和名人的府邸,也有平民百姓的家宅。发展至今,后海已经变成了北京商业化的地标之一,虽然你依然可以在保存完好的老北京建筑群中一窥那早已远去的历史遗韵,但现在这里更是成为了繁华的代表——处处是酒楼歌台、商肆作坊,开满了各种酒吧。
如果说南锣鼓巷是小吃一条街,烟袋斜街是小商品一条街,那后海则是酒吧一条街。
晚上8点,后海这里就已经歌舞升平,酒吧灯红酒绿的招牌全部亮起。商户门口的霓虹灯七彩斑斓地开着,连成一片,活像是一副肆意、浓墨重彩的油画。不过,讲真的,这些广告招牌做的并不算精致和美观,首先,店名和字体就不够艺术,好多都是酸掉牙的名字。其次,颜色搭配也是毫无审美可言。但单说里头的音乐,还算丰富多彩,有笨重的金属乐,有吵炸头的电音,还有简单的钢琴吉他,配上或撕心裂肺或低吟浅唱的酒吧歌手,各有千秋。
陈初和宋维都完全没有想进酒吧的欲望,只决定就在外面逛逛,连番拒绝了站在店门口拉客的帅哥美女。
因为是酒吧一条街,所以这里的游客以年轻人为主。不少上年轻人都趁着周末来到这里放松自己。善于抓住商机的小贩不少,即使是在非节庆的日子里,街上也有不少在兜售玫瑰花的散户。
陈初和宋维经过一个卖花的大姐,那个大姐正在努力地向路过的一对情侣兜售自己的玫瑰。
卖花大姐挡在这对情侣的前面:“小伙子,你女朋友长得真俊啊,给她买束花吧。”
男生笑得有些害羞:“不是女朋友呢。”
卖花大姐以一种“过来人”的姿态接着鼓动说:“买束花就是女朋友啦!”
女生笑得开朗大方。倒是男孩还是害羞得不敢答应,笑着拒绝:“阿姨你误会了,我们只是朋友。”
卖花大姐并没有放弃,仍然满怀期待地看着眼前的这对年轻男女。
果然,女孩没有让她失望——
女孩看了一眼羞涩的男生,然后目光坚定地看着卖花大姐,说:“大姐,给我两支吧,我送给他。”
旁边捕捉到这一幕的人都惊讶极了,看着这个毫不扭捏的女孩,纷纷赞叹于她的勇气。
男生一听,羞得脸“唰”地一下就红了,赶忙掏出手机准备付款,嘴上焦急地说:“不不不,我来买我来买!”
卖花大姐笑开了花,说:“哟,你看人家小姑娘多勇敢!”欢快地从手中挑了两支又红又艳的滴血玫瑰递了过去。但是女孩还是抢先一步付款了,动作行云流水,一点也不扭捏。
宋维和陈初当场就惊呆了,不可思议地看着对方,在心里默默地给眼前的女生点赞。
走过了之后,宋维低声说了一句:“现在的女生真的很勇敢啊。”
陈初不以为意,想起了刘妍,就把刘妍的事情原封不动地告诉了宋维,只不过隐去了“出柜”的这一段,引得宋维连连称赞刘妍的个性很可爱,还说让陈初可以再重新考虑要不要接受人家女孩的好意。
陈初犹豫要不要也向宋维出柜好了……
第16章 Day8 … 南锣鼓巷(3)
逛完沿岸的酒吧一条街,陈初和宋维游玩的兴致已经差不多几乎耗尽了。准备即刻往回返。从后海离开,要经过一条桥,因为从桥上观景不错,所以桥上拍照的人很多。
陈初长得又高又好看,即使在这漫无边际的夜晚里也散发着青春阳光的气息,频频引来旁人的目光——特别那些年轻的小女生和小男生,都很喜欢观察陈初。有的人只是害羞地瞄几眼,有的人就干脆直勾勾地盯着看。宋维站在陈初的身边,也顺道被人打量得多了起来。
正走着呢,一个女孩跑到他们的面前说:“请问可以帮我们拍张照吗?”
陈初答应了下来,接过女孩的手机,对准女孩和他的男朋友。
男孩略微有点羞涩,轻轻地揽着女孩的肩膀。陈初一连拍摄了好几张,每拍之前,都还会细心地喊着“1、2、3”。
别说,女孩选的这个景还是挺好的,背景是黑洞似的湖面,左右两边的位置是亮着灯的沿岸,路边耸入云天的枝丫蔓延到了取景框的顶部,一轮圆月悬挂半空,幽静雅致极了,闹中取静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OK。”陈初比了个手势,把手机还给这对情侣,让他们看一眼里面的照片,女生一遍翻看一遍赞叹拍得不错,满口说着谢谢。
宋维见状,准备迈开步子继续往前走呢,谁知道陈初突然对女生说:“能麻烦你帮我们拍个照吗?”
女生当然点头答应。陈初开心地拉着宋维一起,站到了刚才这对情侣拍照的位置。
宋维有些惊讶,但表情和肢体还算自然。和陈初两个人就那么直勾勾地站着,略显呆板。
“你们要不换个pose?”女生很贴心的问。
陈初低头看了一眼宋维,宋维有点为难:“想不到能换什么pose啊。”
“就跟他们一样好了。”说完,陈初伸出手,搭在了宋维的肩膀上。宋维倒也没那么意外,只是对着镜头微笑,至于旁边的陈初,笑得比刚才更加开朗,露出了一排整齐好看的牙齿。
拍完照,他们继续往地铁的方向走。走回到烟袋斜街上,恰好路过了刚刚来时就已经想要光顾的一家卖糖葫芦的摊贩,陈初给自己和宋维一人点了一串。
宋维正准备掏钱付账。陈初看了他一眼,也不说话。宋维立刻有些明白,就说:“你买单吧。”然后就拿着糖葫芦转身就走。
陈初在背后看着宋维的背影,满意地笑了。
这一片过度商业化的开发稀释了最地道的京味儿。回去的路上,陈初提议去旁边未经开发的胡同转转。宋维应允一同前往。
这个胡同游客罕至,确实冷清得许多,和隔壁热闹的景区仿佛是两个世界。就连路灯也透露出慵懒闲适的味道——路灯之间的间距很远,要不是今晚的月光很好,根本都照不亮这幽深的胡同。胡同两边以平房和四合院为主,还住着人,院里的灯也大不亮,泛着黄,不禁让人怀疑这一片的人还在用着原始的钨丝灯泡。
偶尔从路边的公共厕所钻出一两个人来,不注意还会被吓一跳。
“你不觉得这里有点吓人吗,像恐怖电影里的场景。”宋维问,但是语气里并没有丝毫恐惧,全是兴奋。
“你鬼片看多了吧。”鬼片不是陈初中意的电影类型,所以看得少。
他说得没错,宋维在脑海中确实闪过了几部有类似场面的电影。这里有太多恐怖片的元素了——垃圾桶、公共厕所、破旧的老宅、没有出口的胡同、造型怪异的大树……
“不是鬼片,是恐怖片,比如犯罪片。这个胡同就很像韩国《追击者》里面的那种小区。”提到这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