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问天书》第12章


这右元火宅和左元十三限,分为左右兩洞。别看两洞的关卡神妙精微虽然是一样的,其实里面大有不同。这右元火宅听起来很艰难危险,实际上不是这样。关口只有一处,只要你能稳守元神,道心坚定,就一定能内火不生,外火不煎,不为情欲杂念所扰。说过就过了,脱险很快的,就在一瞬间,反之,走火入魔也在一瞬间。所以,说难,确实很难,说容易,确实也很容易。比较适合性格坚毅,能够忍耐的人。而心性比较柔弱,易受动摇,克制能力比较差的人是万万去不得的。一旦稍有差池,心魔入体,心火焚烧,立马走火入魔,就是后悔也来不急了。
而这左元十三限的关卡有十三道之多,过完一道又是一道,一道接着一道。十三道里面分六贼七害,只要你动念即至,防不胜防,但是来势比较柔和,所受的伤害也比较轻。尤其是你哪怕身入困境,只要聪明灵慧,可侥幸能知道警觉起来,便可化险为夷。再往前进,只要能连忍耐过十三次魔头侵扰,哪怕定力稍微差一点的,只要你能悬崖勒马,临机省悟,仍然可以勉强通过。即使你没通过,最厉害的伤害也只不过是元气耗损过多,晕倒在内,出洞后再修炼些日,即可复原。不像那右元火宅,一旦沉溺进去,走火入魔,便身受大害,不可收拾。心念虽不坚强,而性情温和,聪明善悟的人,均可一试。心性急躁,没有耐性的人,最好进不要进去。
螳螂仙又问道:“我听说,峨嵋弟子不论何人,凡是要首次下山行道者,左元十三限和右元火宅两关,任意选择其中一个,只要通过了,便可上金顶大殿,面禀掌门后,就可下山去行道去了。那我们几人为什么要两关都过才可下山呢?”
妙一真人正色道:“只因你们都还没开始修道就已经法力高强了,只要能将道心稳固,将来飞升仙界可以说是指日可待。所以你们对道心的要求是特别的高。对别人来说只用过一关,可你们是了两关都要过。”
说完直接往那树前走来。见那树身业已中空,露出一洞,妙一真人径直往洞里走去。
一兰大师等几人大奇,难道峨嵋派的典籍竟都藏于树洞之中。几人互望,只见脸上都露出询问的表情。原来大家都不知道。只得不了了之。忙跟上前去,走入洞中。
走进这洞发现这洞很大,洞共分前、中、后三层。前洞最为光明整洁,中洞深藏山腹,虽然高大宏深,已不如前洞明朗。上下壁内到处都是青藤缠绕,看来这洞是天然生成,并没有看见人工的痕迹。走向洞壁尽头,见有一块高约两丈,厚有三尺的石碑,碑上青苔的遮掩下隐约有三个字——道藏洞。转过碑后,才是后洞所在。后洞似有禁制,有黄光隔阻,人兽皆不能过。
妙一真人将他们带到中洞,坐在中洞当中的石墩上。
一兰大师等人进门仔细定晴一看,发现洞内高只丈许,仿佛比前洞还大得多,当中除了几个石墩外,就什么也没有了。再环顾四周一看,四面洞壁上隐约有许多图解,那图解也只影影绰绰,有些人物痕迹,依稀略能辨出一丝痕影,不靠近仔细看还真看不清楚。
当下围在妙一真人身边,坐在石墩上。
第一章 四妖聚首 第八节 请君入道
妙一真人对四人道:“此洞为昔日本门祖师白眉真人悟道所在,灵迹甚多,乃人间七十二洞天之一。中洞四壁之上,有白眉真人遗留的修道练气图解,外具飞禽走兽之形,内藏先后天无穷变化。你们只要勤加揣摩,以你们的天资,日久自能融会贯通。七七四十九天之后,我再来察看,如过有成,才可入后洞修习峨嵋派的基本剑诀、道术。”
蜀山四妖连忙点头称是,已经迫不及待的看向四周墙壁。螳螂仙突然想起一事,问到:“师傅,你怎么说是四人?我们一共六个人呢?”妙一真人指了指螳螂仙的弟子诸葛长街和一兰大师的弟子黄风,说:“他们两个天资、悟性虽算上佳,可是并不足以悟这图谱,(实际上是因为不是主角,主角有奇遇,当然要将他们支开,大家体谅一下作者,写四个人已经很难了,要再加两个,自杀的心都有了)我将他们带走,辅以丹药,亲自教导他们。”
说完带着螳螂仙的弟子诸葛长街和一兰大师的弟子黄风走了出去,黄风出去的时候有点念念不舍的样子,那诸葛长街倒是走的挺干脆。
这蜀山四妖因为都有奇缘,早过了辟谷阶段了。所以不用师傅帮忙筑基,只用炼气知道怎么调用法力就行了。
其中,“血魔神”雁七由于继承了血魔的传承练成了血身大法修成血婴,论道行现在已经到了元婴初期。“紫竹侠”长孙无邪有观音菩萨的杨柳玉露相救,他本身快渡劫期的道行损失了一小半,降到了出窍后期,可还是四人中道行最高的 。“十世金身”螳螂仙虽然才是灵寂初期,但是由于他体内有十颗金丹,道行不算高,可法力最持久的一定是他了。“天骄女”一兰大师是孤月大师的善缘所化,现在虽然才开光初期,可必有后福,精进最快的一定是她了。
四人迫不及待的看起刻在四周洞壁上的图解。四壁飞禽走兽刻画的各式各样飞潜动跃之形,竟然都栩栩如生,仿佛要破壁飞出一样,个个图解虽然禽兽各不相同,但又好像相互呼应,相互关联。一数全壁,共是三百六十个图形。
一兰大师说:“这里一共三百六十个图解,从哪一面壁上开始练起啊?”四人商议了半天,也没办法。长孙无邪道:“不若我们一人从一面开始修起。”四人一想,也没办法,只有这样了。一人找了一面,开始打坐练起功来。
这白眉真人留下的图解何等精妙,本是包罗万象,他当年悟道,突然醒悟,悟得天下间共有三百六十种修炼方法,所以,把这三百六十种修炼方法全刻在石壁上,就是为了让峨嵋后世弟子可以随便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功法来练。
妙一真人也没说,是因为一般人进洞前,多少要在峨嵋修炼上几十年才有资格,在峨嵋住了几十年早就知道进去选一种图解就好了,久而久之也没有说的习惯了,妙一真人也就忘了。而他们四人则是一来峨嵋就进洞修炼,哪里知道每一种图解就是一种修炼方法,还好他们四人都各有奇缘,身体各有异处,比一般人有天差地别。后来他们练完了三百六十种图案,还得了无数好处,竟然通过这三百六十幅图解悟得变化之术,可有三百六十种变化,比齐天大圣孙悟空的七十二变还多二百八十八种,还可以改变本身气的本质,模拟任何一种功法,端是十分厉害。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四人各自打坐练了一遍,一兰大师是从南面开始练的,雁七是从西面开始练的,长孙无邪是从东面开始练的,螳螂仙则是从北面开始练的。四人都练完一遍后,突然异壮陡生。
先是长孙无邪全身开始发热,像被火烧般灼痛,接着火热温度上升,越来越热。好像火焰千丝万缕地涌进各大小脉穴,那种感觉,难受得差点令他想去自杀。
而一兰大师则是另一番光景,一股奇寒无比的气,在全身流动,冻得他差点僵毙,似乎连气血也快被冰冻,不能保持畅顺。
螳螂仙只觉得体内有一股生气勃发,蓬勃的生机催谷着他的肌肉,涨开他的皮肤,让他感觉他的皮肤快要撕裂一样。他的血管已经暴出,有些地方已经往外面渗出血来。
只有雁七还好,为什么呢?因为雁七感觉到身体里死气壮大起来,仿佛要抹灭他身体内的所有生机。要是一般人早就死了,可是雁七不同,因为他是僵尸。一个僵尸死气吸收的越多功力提高的越快,可是雁七也感到不妙,这样下去他也会吸收不了,成为第一个被涨死的僵尸。
雁七福至心灵,四人也是命不该决,大叫:“快掌心相抵。”四人此时也是死马当活马医,举起掌心相抵,四个人连成一个圈,也不去理会身体的痛楚和在体内乱闯乱窜的四种奇怪的气,静下心来,抱守元一,各自练着那自己的三百六十个图解。 
那火、冰、生、死四种气,通过四人的手心,在四人体内如此运转不休。四人的法力、道行也在不知不觉的增加着。
四人这刻的情况,根本是前所未有之事,一般的人定会不敢再练下去,视之为走火入魔,轻则瘫痪,重则经脉爆裂而亡。还好四人都早有奇缘,体质不知道比一般人坚韧多少倍,特别是雁七的五彩石僵尸体,有五彩石补天神器般的坚固,还有僵尸的恢复力,长孙无邪的身体根本就是竹子,全身的是空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