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禁区》第38章


叩乃闹绱苏氲厍邢拢话旆ㄖ匦陆嵌ぴ谒勒呱硖迳希谷枚ぷ哟┕勒叩墓趋馈!?br />
教授“嗯”了一声,说:“那你说说,凶手会是什么人?”
尹舜推断性地说:“凶手当时应该是一名工厂工人,那个年代海岛正值工业发展期,到处都是工厂。1997年9月在上海有一场展销会,那一年海岛有四个工厂有资格去参加。
“展销会前的两个月,四个工厂的所有工人全部要熬夜赶制参加展销的产品,这四个工厂,除了死者父亲的那个钢铁厂外,还有家具厂,棉布厂,五金厂。其中,家具厂和钢铁厂距离不过一公里。当年钢铁厂找到的嫌疑人有十个,家具厂的嫌疑人有三个,最后这十三个人全因证据不足而释放。”
教授对诸位同学说:“看看啊,在做悬案的推断前,要充分了解到案发时的时代背景。资料准备充分了,才不会犯简单的错误。”
女同学心知教授说的“犯简单错误”是指她,羞愧地把头低下了。
教授示意尹舜:“接着说。”
尹舜继续讲道:“凶手不在警方找到的这十三个嫌疑人当中。凶手应该是一名被私聘的临时散工,这类廉价的散工在那个年代很常见,五分钱就能帮人干一个小时的活儿。举例工人A在家具厂工作,展销前厂长不让任何一个工人请假,工人A那天晚上正好肚子痛或者出于其他什么原因,不得不私聘凶手来顶替他。穿上工作服,带上工作帽,流水线边上的工人看过去都一个样,没人发现工人A不见了。甚至有可能,压根没人记得住这个工人A的长相。
“凌晨一点至两点左右,家具厂工人换班,下班的工人从大路回家。因为怕被人发现自己是被私聘的散工,凶手选择从家具厂后的山路走,临走前还顺走了家具厂的铁锤和锯刀。警方资料显示,家具厂在案发当天遗失了一柄铁锤和一把锯刀,找不到窃者,相信就是做散工的凶手拿走的。
“山路往后走就是案发地点,凶手独自一人在山路走的时候,心里就已经有作案的念头,他带着从家具厂顺走的作案工具,组装尸体的粗铁钉来自两个工厂遗弃的废品。正好这时,他看见去上公厕的华某,随后开始作案。后来事发,私聘凶手的工人A没被警方列入嫌疑人范围内,他怕这个案子牵涉到自己,更怕厂长得知自己私聘散工会责怪,所以不将这件事情说出来,打算不了了之,于是警方便漏查了这条重要的线索。”
“凶手这么一个陌生的面孔,就这样在工厂里工作,工作结束后私自走往后山的道路,厂内竟然没任何人发现异常?”教授发出疑问。
尹舜说:“半夜一两点,工人都忍着困意在工作,就算有人发现异常,谁又敢确定不是自己太过疲劳而判断错误?在那种时代,没什么知识的工人,为了保住手中一碗饭,能独善其身,绝不会轻易去蹚浑水。所以,并不是没人发现异常,而是发现异常的人,都选择沉默。”
第三十七章
尹舜是这几个学生当中,回答得最令教授满意的一个,大胆推断又不失依据,并且资料掌握详尽,对这个案子研究充分。
教授对他有点感兴趣,继续询问下去:“那你认为凶手犯案后为什么要特意给尸体淋上工业废水?”
“如果不是为了破坏DNA,就是为了掩盖血腥味,延长尸体被发现的时间。”尹舜的这个答案令在座人意外,他们曾从心理角度、专业角度去分析过凶手这个举动,可没人从这么简单的层面分析过。
“当年尸体是在次日被一名去上厕所的女性发现的,在尸体被发现之前,已在岗位上的公厕管理员没有察觉到任何异样,这难道不奇怪吗?”尹舜先提出一个问题,之后依理依据分析起来,“死者凌晨两点半左右遇害,凶手将死者肢解、重组,这些功夫,要花掉凶手两个小时甚至更多一点的时间,凶手完成整个作案流程,应该是在凌晨五点到五点半,公厕管理员六点上班,倘若凶手没有利用工业废水掩盖公厕里的血腥味,案发当天六点的时候管理员就会察觉异样,那么凶手便没有足够的时间远离作案现场。因为公厕后面就是工厂排放废水的水渠,所以管理员在岗位上嗅到那么刺鼻的工业废渣气味也不会觉得奇怪,这就是为什么他没有及时发现尸体的原因,也因此给了罪犯足够逃跑的时间。”
“你凭什么认为凶手这么做是为了延长尸体被发现的时间?”
“就凭他细心地将死者的血液利用便池排入水渠中。尸体被肢解是会流很多血的,如果凶手不处理这些过多的血液,那么血液就会溢出公厕,管理员也会及时发现公厕内的异样。凶手肢解尸体时考虑到这点,所以让死者的血液大多流进便池内。”
“他时间掐得那么准?那么肯定自己能顺利逃跑?”
“没有罪犯可以肯定自己能顺利逃跑。”尹舜说,“每次顺利逃跑,除了三分人为,还有七分运气。那个年代科技不发达,警方要靠现场的蛛丝马迹以及人证物证来侦查案件,因此警方很容易被一些多余因素扰乱视线,警力没办法完全集中,凶手若早有详细的计划,就能轻易躲过警方的追查。”
在场所有同学鸦雀无声,听尹舜的这系列分析听到呆呆的说不出话来,连教授也有点被这个大一新生惊讶到。
教授很想再多问问尹舜对这个案子的看法,但课堂是公平的,尽管尹舜的观点再好,他也得给其他学生回答的机会。
教授不舍地让尹舜坐下,对在座的同学提出最后一个问题:“我最后再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如果今天让你们来侦查这个悬案,你们会怎么去寻找凶手?”
正在这时,下课铃声响了,教授说:“这个问题,就留给你们当作业了。”
教室里同学不一的讨论声再度四处响起,有同学开着玩笑:“也许这次台风过后,蜘蛛杀手会重现江湖。”
夏槐对受害者特点剖析的论文写不出导师想要的效果,导师认为夏槐有想法也有合格的文笔,但也许是身为男性,无法切身站在女性角度去思考问题,因而表达出来的思想总是过分地强化或弱化女性受害者。
为了让夏槐找到受害者强弱之间的一个平衡点,导师带他去见了一个人。
2004年海岛连环系列案的受害人肖玫,是该系列案目前为止最后一位受害人,也是唯一的幸存者。
肖玫原先是一名女兵,于99年眼睛被炮弹炸伤失明,不得不退役。肖玫的父母00年去世,留下她和弟弟相依为命。姐弟俩靠政府补助金生活,日子过得很清贫。02年肖玫卖掉房子,和弟弟居住在安同区的石头房里,平日深居简出。
2004年8月29日,被后来确认为是海盗系列案凶手的罪犯,携带菜刀在凌晨两点钟从窗户潜入肖玫家中。肖玫时年9岁的弟弟正巧夜半起身上厕所,碰见了图谋不轨的罪犯。
在弟弟的叫喊下,肖玫从睡梦中惊醒,罪犯慌了,想先解决年幼的弟弟。这个选择显然是错的,他攻击弟弟的举动刺激到肖玫,同时,他也低估了肖玫的攻击力。
肖玫迅速抽出墙上的武士刀,一刀砍伤罪犯的后背,罪犯顶伤逃跑。弟弟侥幸躲过一死,只是左边脸颊被菜刀划伤,留下永久性伤疤。
肖玫是个盲人,案发当日看不清凶手的模样,而肖玫的弟弟太过年幼,当时受到的惊吓太大,连语言都表达不清楚,长大后也选择性地忘记了罪犯的长相。
可能是被肖玫砍伤了的原因,也可能是04年以后海岛市各区域全面装设监控,这系列案件的凶手在肖玫案失败后,便没有继续作案。
导师引夏槐来见肖玫,十几年过去,肖玫已是个快四十岁的人,不爱说话,更不爱提起当年那件事。只是看在常受夏槐导师照顾的份上,愿意和夏槐聊两句。
肖玫家里的书柜上摆着几张肖玫和弟弟的合照,照片从1999年到2010年,肖玫的弟弟逐渐长开,左边脸颊上那道疤随着皮肤张开而被撑大,看见后面几年的照片,夏槐眉毛一动,问:“肖海是你弟弟?”
不太爱说话的肖玫回应了: “他又犯事了?”
肖玫砍凶手的那一刀砍出了名声,海岛女性都拿她当英雄。肖海长大后不学无术,老犯事情,有时骗骗老太婆十几二十块钱,有时偷偷人家摊上的苹果吃。
那些人也不是真不知道,只是看在他姐姐是肖玫的份上,才都不追究他。
“没,他挺好的。”夏槐不是说谎,他确实很久没见到肖海了,以前一段时间肖海常出来犯事,自从水果摊抢劫事件过后,他就消失了,好几个月没见到他人。
坐在木椅?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