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优盘去穿越》第85章


颉S腥怂担褐挥薪淮蠖讶死铝怂拍苷嬲⒒映銮飧雒浇榈淖饔茫缓笸ü约旱牧私猓杞鹑谑谐∩系淖魑ネ贫恍┦录匆脊蚁蛴欣姆较蜃呷ァ?br />
此时是2000年,具体来说是2000年1月1日元旦。2000年是什么年?未来者告诉你,今年是网络泡沫破裂的一年!在未来的世界里来回忆,网络泡沫是2000年的普通人一提起网络首先联想到的名词,对这个名词的回答,用了中国网络整整一年的时间。今年的年初,就有很多媒体都发出预警,预言今年网站将死掉90%;到了年底来统计,“网上商店平均每月关门三家”。
我们天天可以听到人们对互联网的抱怨,比如资费、速度、内容、时间等等。但我们看到的是:很少有人上了网后会因为各种不满而决定不再上网,永远不回头;也很少看到,一个人用上E-mail,会说这东西成本高,从此再也不发E-mail。实际上,只要一个人上了网,基本上就跟苍蝇纸一样粘上下不来了。网络的应用也是用了就离不开!而且也不可能有一天会发生许多用户撤离互联网的事情,因为互联网有一种引力和魅力是我们现在难以说清的。
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从1999年开始,网络的世界上忽然从有点疯狂进化到极其疯狂!俗话说,上帝欲使人灭亡,必先使其疯狂。上帝欲使人疯狂,必先让其买房……错了,后面那一句就现在来看,房地产还只是小娃娃。
想不出什么所以然来,我打开了抽屉,里面安静地躺着两本本人自己装订的书,我拿起了上面的《沸腾十五年》。既然想不出,不如就来看看预言书里面对这些都是怎么描述的。
我看书先看目录,目录中有写到99年的狂欢和2000年的泡沫,我想找投机的路,那么大脑中的关键词就选定在了:股票、期货、期权……
找啊找,终于在99年的目录里搜索到了一个关键字:“股!”
连忙翻开一看,是:“5·19”行情第一牛股。名字是很牛,既然是跟股票有关的,我也就翻开来仔细查看,很是希望能从里面查到能赚钱的眉目来。
“5·19”行情我已经不能去参与了,除非再重生一次。对这个行情,我基本上也没多少认识,按照书中的写法,是在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误炸”之后,在5月19日星期三,中国股市已经持续萎靡700多天,但是在这一天,沪(hu,读lu的自己找教堂忏悔去)深股市悄然上涨,领涨的都是带有网络概念的股票,之后,在席卷中国的网络科技股热潮的带动下,中国股市走出了一波凌厉的飚升走势,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上证综指从1100点之下开始,最高见到1700点之上,涨幅超过50%,期间涌现出了无数网络新贵,而其中的龙头亿安科技、海虹控股、四川湖山等股价更是被炒到了一个非理性的高度!
在这一拨行情中,海虹控股是最出风头的一个,因为它在短短一个月内,涨幅超过了100%!
这个时候,我不管它之前是怎么涨和怎么跌,我只知道书中接下去说的那句话:“但到了2000年,该股重新发飙,即使是戴着ST帽子的情况下,也一口气从每股18元暴涨至每股83元!”
看到了这里,其他的内容都是苍白的,我只知道自己的心脏忽然猛烈地一跳,由于心跳增速加快血液流动,手指居然禁不住地自发颤抖起来。82÷18=4。5,增幅是450%!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如果把握得好的话,那么投进去的资产将会增加4。5倍!而且由于我有作弊器在手,能保证在不出现不可抗拒因素下,没有任何的风险!
一瞬间,我理解到了什么叫做一本道……不不不!是一本万利!怎么这个时候也能想着想到A片上去……
“冷静冷静!”我低声地自言自语,在好几个深呼吸后,手才不怎么抖,不过嘴角却是在苦笑了,“虽然有机会让我来把握,可是我却不曾有把握机会的契机!机会如雨点一般地打来,悲凉地我却一一躲过……可怜我对股票的认识,只停留在‘涨跌’这两个字中。”不过转念一想,“不对啊!我又不是真的去炒股,有必要认识那么多么?反正我就在低价格买进,然后当它涨到83块钱时,立即抛出不就可以了。干吗想那么复杂,你只是因为觉得缺钱,想在这里捞一笔而已,还以为能捞一辈子啊!”
很快地,凭借着以前的优良心性,我缓过神来,迅速地奠定自己的目标,既然去年已经成为历史的“5·19”行情没机会去参与,那么今年正好在年初的暴涨,就没理由错过了吧!
这一刻,我爱死自己!当然不是在自恋,而是越来越喜欢自己性格的改变,从以前的优柔寡断变得果断。要不是在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时果断地保存好MP4、果断地写文章、果断地买电脑、果断地在Windows2000刚出现时就去找来英文版的话,我能有今天的这一次看似偶然的发现么?或者也会有,不过那可能是以后的事情了,然后把这些当成历史来看,感叹自己身手了得,再一次错过了雨点一般密集的机会。
好吧!现在我不想错过机会,那么就得想办法来保证事情的顺利进行。虽然本人自认为自己应该算是大自然的宠儿,可是就算有着这个身份也不意味着运气会常常陪伴。因此,我更需要扎实的知识基础,这样才能把一切不该发生的意外给防范于未然之中。
以“海虹”为关键字,我并不在网页中输入搜索,而是在自己电脑的资料硬盘里搜索。我记得当初也有在百度文科中下载过海量的股票资料,那是在读大学时,天天都是星期天,特别是不会玩游戏,不怎么喜欢聊天时,天天都很无聊,因此就养成了没事找资料的习惯。当时找资料,完全是当作一项消遣,当作一种娱乐方式。我记得当时在教室里——基本没听课的,经常拿出一个本子,然后在上面写了很多诸如“经济”、“房地产”、“历史”、“仙剑”、“QQ”等等彼此那是风马牛不相及的词汇,然后会在这些词汇如“历史”后面补上一个日期如2008年5月1日之类,意思就是在这一天要去找关于“历史”这方面的资料。其实,这都是天底下所有在2003年之后读大学的人共同的悲哀,用一个比较时髦来词来说的话,那叫“寂寞成灾”!我们读的三年、四年或者更多年大学,究竟有读了什么东西进脑子没有?我跟我身边的那些人的回答是:没有!我们只知道大一大二的悠哉以及到大三块毕业时被迫理解了“生活”两个字。很多人说:“我拿着一张录取通知书来睡觉,睡醒了,录取通知书变成了毕业证;一转眼,原来我居然两个梦也没做就过去了三(四)年。”
只是,现在是完全没想到,当初无聊时留下来的东西,居然能在这样的时刻派上用场,试问我除了苦笑,还能作何表情?
第20笔:海虹-3
电脑搜索来搜索去,没找到相关的内容。我也不气馁,以“股票”为关键词再次搜索,这一下,找到了十几个文本文档。我用Word2000的“插入文件”命令,将这些文本文档合并成一个doc文档,再用Ctrl+F,输入“海虹”两字一找,将有关的内容复制出来放在一个新的文本文档里,我认为,电脑里咱想要的东西都给找来了。(作者注:本方法绝对可以为电脑资料繁多的读者服务,不过请在使用前,认准是南宫万俟于2000年首次利用OFFICE开发的。^_^)
我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来看,凡是有不懂的名词诸如“ST”啊什么的,就上网查意思,直到完全吃透了意思为止。
看完了这一些,我心中已经有了定夺,慢慢地凝练出一条条可行的方案,然后汰劣存优,选出一个主方案和三个备用方案以备不测。
正所谓谋定而后动,在脑海中,我把经过精挑细选的方案全部用按照自己的思维模拟了一次,确定没有大纰漏之后,我翻出放在抽屉深处的基本存折,合算了自己可以用的现金。算来算去,算去算来,整整一年在笔头上的耕耘所得,也就剩下差不多15万(过去的一年里,上课时平均一天能收到三张汇款单加起来400块左右,放假时几乎是翻倍,再加上写的连载有其他收入),留下零头当作养域名的资费,也只有那么14万。当然,这已经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目了,不论是对于大人,还是小孩。但是,在资金不下万万亿的金融海洋里,这一点,只怕还没有一滴水大吧!不过这样也有好处,小的资本参与,才不会引起太大的震动,才不会把事情推向不能控制的局面。
“能翻倍4。5,那么?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