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长成长史》第330章


的择校生,其中的许多人都是看着方圆这个省教学比赛状元的名头来的,方圆走了,我跟这些家长交待不了啊!更有一些家长,点名要进方圆所教的初三四班,为此也交了不少的择校费。如果没有这些家长的择校费,68中学拿什么来交付暑假校园改建改造的3成基建款?如果方圆走了,这些家长要求收回择校费,孩子离开68中学,我拿什么去应对这些家长,去收拾这个乱摊子?”
翟新文这才意识到方圆对于姚长青的重要性。姚长青可是目前为止最支持自己的校长啊!这方圆是手背,那姚长青就是手心啊!翟新文沉默不语,心里感慨:虽然自我感觉成熟稳健,跟自己的老师孔子田比起来,还是差了许多啊!人家孔子田不动声色,让自己征求一下姚长青的意见,这明摆着是已经看透了姚长青不会放方圆走,同时也维护自己的面子,不给自己点破。这个孔老师,能够做到副厅,又即将进入市人大或政协班子,的确是功力深厚啊!
姚长青也不敢再多说什么,静静地等待翟新文的裁决。如果翟新文一定要调,那么自己小胳膊是拧不过翟新文的大腿的,自己只能忍痛割爱。方圆啊方圆,马上要提拔为市教育局团委书记了,这老丈人的幕后影响力可真大啊!人才谁都需要,看己仅仅让他免费学车还是不够的,还得想更多的办法留住他。
翟新文沉默了许久,这才开口:“长青啊!方圆的事情我一个人说了也不算,调不调我还得再跟有关人协商,但你的态度我明白了,回头我给你答复。长青,你对我翟新文的支持我非常感激,在调方圆这件事上,我也会充分为你考虑的。”
姚长青连忙回答:“谢谢翟书记。”什么,一个人说了也不算?天哪,调孔双华走已经是学校的损失了,但如果再调方圆走,这个学校的希望在哪里?“翟书记,请您千万千万给长青做做其他领导的工作,我愿意在秋季开学提拔方圆做副校长,也不愿意他离开啊!”
“我知道了,等我的电话吧。”翟新文挂了电话,陷入沉思:方圆果然是个人才,不仅有孔子田这个背景,在工作能力上看来也是非常的突出,不然姚长青不会这么坚决地请求不放方圆。怎么跟孔子田解释呢?想了半天,翟新文又一次拨通了孔子田的手机:“孔老师,您好。”
“新文,有事吗?”孔子田似乎忘记了刚才翟新文打来的电话。
翟新文说:“我有这么一个想法,想跟老师您汇报汇报。”
“别说汇报两个字,我们师生之间打个电话就是交流交流。有什么事,说吧。”
“方圆再让他在学校呆一到两年好不好?今年秋天,我肯定要争取让方圆先做到副校,再争取让他出一节全国的公开课,如果拿了一等奖,那真是锦上添花,为今后的发展铺了更好的路。提拔为副校,就是副科了,等两年后再往团委调时,我就可以直接任命他是团委书记,而不用像现在需要先任命他做团委副书记主持工作。”
“新文,谢谢你想得这么周到。跟你我也不隐瞒我的想法,方圆的发展,总是需要有成绩来做保证,我希望他在基层取得的成绩再多一些。到机关锻炼一下也是好的,能够开阔视野,能够从全局范围去考虑问题,比只在基层呆着要好。你的建议我很感谢,就按你说的,我们,加上方圆,共同去努力吧。不过,做团委书记,我也不希望做很长时间,我还是希望他能从一所学校的校长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地进步。”
“孔老师,您放心。将来方圆做了团委书记,就是正科了。如果哪所学校有了合适的空缺,把方圆安排到那一所学校担任校长,也顺理成章。”
“那真要谢谢你了,新文。今天晚上,我和滨海师范大学、滨海医学院、滨海理工学院的一些领导、朋友聚一聚,新文你也来吧。”
“孔老师,你们好朋友之间聚会,我就不打扰了。”翟新文心里是很想去的,毕竟又可以多认识几个大学校长、教授,但嘴上还是要谦虚客气一下。
“新文你来也是名正言顺啊!你想想看,你是市教育局的党委书记,是管教育的两个最高领导之一,我们这些大学的小头头,在招生方面,还得很好地倚重你这个滨海教育的党委书记哩!”
“那就谢谢孔老师了,我们晚上不见不散。”翟新文没有想到这一次谈话会有这么一个意外的收获??认识几所大学的校长或者副校长。
挂了电话,翟新文立刻再次拨通姚长青的手机,听到电话里乱哄哄的,翟新文问:“长青,电话里怎么这么乱啊?”
姚长青说:“翟书记,我现在在施工工地上,我在检查他们施工的质量,这刺耳的声音是工人在切割地砖。”
“哦,你离开远一点,我有事跟你说。”
姚长青拿着手机,向远处走了好几步,电话里的声音清晰起来了:“长青,方圆先不调了,继续留在68中学。方圆这么能干,你作为校长,可不能埋没人才啊!”
姚长青连忙感谢:“谢谢翟书记,请翟书记放心,我一定重用方圆,让他能充分施展才华的。”
“好。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得怎么样了?”
“质量现在看来是不错的,我从回来以后,天天靠在现场,绝对不会让他们偷工减料;基建科张科长也每天都来巡视,对工作监管很用心的。现在,张科长就在工地上呢!”
翟新文忽然想到,现在这个时候,能拉一个就拉一个,让自己的阵营更充实一些,也是好的。他说:“你手机别挂,让张之华过来接个电话。”
“好的。”
过了一分钟,电话里传来张之华充满讨好声音的问候:“翟书记,您好。”
“张科啊,辛苦了,每天巡视这么多工地,这些工作都应该记在你的功劳薄上的。”
“翟书记,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本职工作啊!”
“之华啊,这一次人事调整,我会表达我的主张的,全局上下,你张之华最熟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这么多年来功劳很大,我会建议你继续留任的。”
“谢谢翟书记。”
“不用谢,都是你做出来的。继续工作吧,见面再聊。”
“好的,翟书记。”
翟新文想了想韩素贞的那一份名单,张之华的名字就在基建科长的位置上,想来韩素贞也比较认可张之华的工作,或者说,暂时没有更合适的人替代他。
从方圆的事情走出来,翟新文还得考虑团委书记的人选。现在看来,这个团委书记,就是一个过渡人选,不能让他(她)长时间干下去,得为两年后的方圆空出一个位置。在这样的情况,于雅伦倒还是真是不错的过渡人选。这个于雅伦,不太善于领会领导的意图,连马顺田的意思都领会得不好,那自己真得找她谈一谈,先敲打敲打她,让她明白,自己能让她留任,也能让她下台,让她先铁了心跟着自己做两年再说吧。翟新文忽然想起三国时杨修说过的话:“鸡肋,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想到这里,翟新文不由地面露微笑。
第二卷 校长之道 254。弱势书记?
教育局党委会议如期召开。这是翟新文就任局党委书记,孙红军升任局党委副书记、孔丽丽升任副局长以来的第一次党委会议。这一次会议议题非常重要,是关于调整科室人员、调整学校领导班子的会议,提前一天,政工科已经给局党委成员都发了通知。
这一次人事调整,面比较大,韩素贞为了慎重,还是与翟新文在上党委会研究前与翟新文取得了完全的一致。关于学校的人事,翟新文参与的意见不多,只是提出可以把政工科卫立军安排到一所学校担任书记兼副校长,其他人事布局没有半点参与,完全同意韩素贞拟定的名单,让韩素贞心里也对翟新文的善解人意和理性谦让感到满意。关于教育局机关的人事调整,翟新文看到教育科提拔的果然是申军,而陈月明还是在原来的师范科,人事科提的人选正是楚国香,翟新文就没有再多说一句话,只是把政工科科长的人选,政工科卫立军去职后政工科的补缺人选、团委书记于雅伦留任的意见说给韩素贞听。韩素贞不再坚持自己的人选,毕竟,学校这么多的人选,翟新文只提到卫立军一个人,各科室的人选,自己决定了16个,翟新文只决定了2个,适当的尊重还是要有的,毕竟翟新文是书记,与自己平级,而且人家主动让了自己,自己也应该给翟新文一些面子。况且,通过这一次布局调整,马顺田的人除了孙红军提升了之外,其他人马都被自己调整到不重要的岗位或比较破烂的学校,整个教育?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