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帅》第28章


“阳阳,我好可爱好可爱的小外甥:得知你被评上了三好学生,并且还上台表演了你拿手的舞蹈节目,小姨真的为你感到骄傲!多么希望象往年那样和你一起,陪在你身边和妈妈一起分享你的快乐呀。可是没有办法,因为小姨必须要去为饱受战争肆虐的国度带去和平的福音,小姨远征是为了要让更多的小朋友象你一样有个幸福的童年,让他们也能象你一样无忧无虑的茁壮成长。虽然小姨身在异国他乡,可小姨每天都在思念着你,不过我并不会为你担心,因为有很多的叔叔阿姨,还有你的妈妈关心着你、照顾着你。
正如你爸爸妈妈和叔叔阿姨为你们庆祝佳节一样,我们也在绥德鲁的一所学校为当地的小朋友庆祝节日。我们不仅给他们带去了食品、捐赠了课桌,还为他们提供了义务看病服务。同样是孩子,命运却有着天壤之别,战争不仅让他们一贫如洗,衣不裹肤,还剥夺了他们接受教育、享有卫生保障的权利,在联合国的介入下,才逐渐恢复了部分的校舍,孩子们才有了重返校园的机会。我们今天所去的学校是当地较大的一所学校,可也不过就两排平房共4间教室,教室里看不见一张课桌,只见地上摆放了些许木制的各式各样的小方凳,真难以想象这些孩子是如何上课的。尽管条件如此简陋和艰苦,但是他们并没放弃接受教育的信心,对于你们这些出生在新时代的孩子们来说可能无法想象这是怎样一种状况,就连象我这样的大人们看见他们简陋的校舍、饥渴的眼神、瘦弱的身躯时都为之心寒!落后的卫生条件无法保证他们最基本的健康需要,在我们体检结果中发现相当一部分的孩子都有脐疝、皮疹、疟疾及严重的营养不良等疾病。当我们义诊完毕捐赠食品给这些孩子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这些孩子开始还排着队一个个从我们手中领取面包,可不一会,他们就一涌而上急却的伸出了小手,惟恐分不到这对他们来说无比珍贵的一袋面包!尽管我们带了100袋的面包,可还是有些小孩没有‘抢’到,他们那失望的眼神小姨永远都不会忘记、也没有勇气和这些小孩的眼睛对视!我们能提供的粮食和物质毕竟是有限的,这些东西对于整个利比里亚的贫穷面貌只是杯水车薪,只有通过我们带给他们和平、帮助他们重建家园、给予他们知识的力量,才能使他们从根本上远离战争、走向富裕!可对于这个饱受了14年战火洗劫的国家而言,这该是个多么艰难的旅程!摧毁一个国家容易,要重建一个家园却谈何容易!联合国为了世界的和平、为了人类的幸福,为这样一些战火纷争的国家能早日熄灭战火、走向和平而组建了一支支的维和部队,我们国家作为联合国5大理事国之一,于1991年开始步入维和行列、执行维和使命。对于小姨而言,能参加这样一次意义深远的行动、履行这样光荣的使命感到无比的激动,小姨为这一生中有这种历练而庆幸,也谢谢你爸爸妈妈的支持,是你爸爸妈妈在家照顾姥姥姥爷,还有你,经常陪伴姥姥姥爷,让他们高兴和快乐。那天和姥姥姥爷还有你及爸爸妈妈告别时,我泪留满面,甚至不敢多看你们一眼,说的崇高些,姥姥姥爷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而出征,说的实在些,我是为了磨练自己、丰富自己的阅历而远行,可不论是哪个理由,结果都一样,那就是我的行为对家庭而言是极大的自私和不负责任,对于姥姥姥爷和你及爸爸妈妈,我真的感到深深的内疚!所以,我亲爱的小外甥,我要告诉你的就是:小姨很爱很爱你,也爱你的妈妈和爸爸,爱你那值得敬重的姥姥姥爷。
阳阳,你是个聪明伶俐、人见人爱的孩子,小姨希望你能象小树苗一样茁壮长成参天大树,做国家的栋梁之才!愿你的笑容永远那么甜美!你的心灵永远那么纯洁!
小姨于利比里亚6月1日”
※※※六一,在每个人的记忆中都留下了美好快乐的一笔,不管是在物质不充裕的大锅饭年代,还是改革开放之后的新世纪,学校组织活动、发节日礼物、放假,孩子家长的单位多少也会有所表示,这些无不给幼儿心灵以极大的快乐。
这一年的儿童节,对于中国维和医疗队的成员们来说,是一个与本人已经远离的儿童节,但却又是一个不寻常的节日,中国二级医院到任务区的山村小学里和非洲小朋友们一起度过了这个属于他们的节日。
这次是汪亮带队,去义诊的人员中有张媛、曾晓云和曹泰春等共10人。这一天对曾晓云来说更具有特殊意义,因为她出生在六月一日,从前朋友们总是开玩笑说她的生日好,可以和全世界儿童一起过节,是个幸福的人。当在远离祖国和亲人的陌生西非国度——利比里亚,与当地的小孩度过一个不同寻常的生日,并且是与心爱的人儿曹泰春一起,就更会让人难忘。汪亮的高兴是情理之中,因为有张媛同行,汪亮感觉特别愉快,走起路来脚下生风,轻松而愉悦。
汪亮领着队伍出发,在雨林中驱车二十余公里后,大家来到了目的地,一所破旧的山村小学。队伍到达时,校长和教师学生们以及学校所在村庄的村民们已经等候在操场上了。刚一下车,医疗队就被一群喜出望外的孩子团团围住,企盼与激动使孩子们兴奋不已。孩子们的衣服是千奇百怪的样式,却无一例外的是破旧,鞋子都是即将分裂的拖鞋。
汪亮等首先将赠送给孩子们的文具等节日礼物及向学校赠的医疗队自制的几套桌椅交给了校长,校长满怀感激之请地收下了。他告诉汪亮,因为战乱孩子们从没有过过儿童节,更不要谈健康体检。14年战火,使他们与“幸福”两字已远离了太久太长的时间,十几年来他们一直在缺医少药、食品匮乏中艰难生存。有的在战争中失去了亲人,有的成了孤儿,还有些被迫拿起了枪成了娃娃兵。长年的内战更使原本还算富裕的生活变得无比艰难,住在四壁空空的简陋的茅草房中,正在长身体的他们却一天只能吃上一餐饭,主食就是一种类似山药的植物根茎。他们常常衣不遮体,食不裹腹,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更别说医疗卫生保健了。各种疾病正困扰着他们,生与死对他们来说只是一字之差。
艰难的生活没有掩盖孩子们好奇活泼的天性,他们睁着一双双非洲人特有的黑亮的大眼睛,看着与他们不同肤色,迷彩蓝盔的中国军人。杰米是个特别可爱的男孩,5岁,上次张媛来时就看过他,那次他表现的特别活跃,总是摆出各种POSE让人给他照相,还常常扮鬼脸。小孩对生活充满了向望,还说长大后也要当医生,最大的心愿到中国去学医。可是,这次他却躺在妈妈的怀里,只是不停在咳嗽、明显的气急,痛苦而无力地望着张媛等中国医生护士们。他妈妈流着泪告诉张媛和汪亮,小孩已经发烧,咳嗽一个多星期了,因为没有条件医治,病情变得越来越来重,吃得也极少,眼看着孩子一天比一天的瘦弱下去,希望能救救她的孩子。张媛经过检查,感觉孩子生命处于危险之中,立即请示带队的队长助理汪亮,可否带回医院住院治疗,汪亮似乎不用思考,直说一句“张媛,你决定就是”。
其他各组的检查也表明当地儿童健康状况极其恶劣:5个小孩患中耳炎伴流脓;一个小孩因为被刺刀刺伤,伤口得不到及时治疗,引起了大面积的感染、局部组织坏死,一条小腿有保不住的危险;孩子们普遍存在营养不良……,孩子的身高根本与年龄不成比例,口腔卫生非常糟糕。
中国维和医疗队们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憾,大家随后立即投入到治病救人的工作中,因陋就简,坐在树桩上,抱着孩子看病,担架变成了临时检查床……。张媛、曹泰春、曾晓云等甚至跪着给孩子们检查诊治,为了给小孩打上针输上液,等结束时脚麻得都站不起来……,大家紧张而有秩的工作,心里只想着看病看病,尽可能多地为孩子做点事。大家忘记了劳累,忘记自我,但大家心里都明白,多做一点就可能多解除一个孩子病痛,也就多给这里的老百姓带来一份安慰和希望。
六一节在紧张忙碌中很快就过去了,临别时,学校和村庄的大人与孩子们与与中国维和医疗队员们手拉着手,依依不舍……,他们跳起当地民族舞蹈,表示对中国维和医疗队员们由衷的感谢。
在返程途中,汪亮看着张媛带回去治疗的小病人杰米和她的母亲,他在心里想到,在非洲有太多的饥荒、疾病、死亡,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