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世天骄》第622章


“大妈,我怎么就添乱了?”华嵘不解的问。
“你一去,隆庆冯子平肯定会去,隆兴隆靖隆宇隆成这一伙也全部会跟去,有你们这一伙,去到厨房,不乱都得乱。”刘懿说。
嘿嘿,华嵘不好意思的挠着自己的头皮,笑了起来。
过了元霄,一切进入正常。华雷告诉陈维政,矿泉水厂的效益有点下滑,主要是新明国有相同的产品,九国基本上都在新明国采购,九国通商,不收关税的政策让九国已经完全融为一体。因为国内出口限制较多,不如新明国方便,现在自己的产品除了供国内市场外,就是一些发展中国家,贪图价格上的优势。
陈维政告诉他,这个产品做了这么久,已经没有多大的新意,而且我们做矿泉水还要从新明国调进原料,划不来,应该一边缩小生产规模,一边想办法另谋新路。
华雷说,想找到一个与矿泉水厂相类似的产品不容易,市场需要量不小,而且除了新明国有一家类似的企业,在国际上别无竞争对手,如果不是国内整体的竞争环境不如新明国,就从产品而言,同类产品全球仅两家,也不算多。
陈维政说,他可以跟新明国国协调,他们生产的产品仅供九国,对于出口其它国家,价格略有上升,这样保证龙江矿泉水厂的销售。华雷说这样做当然好,只是靠别人施舍,只能过得一时算一时,不是长远之计。
陈维政点点头,非常认可华雷的想法,认为有华雷掌管陈村的企业,陈村保持目前的状况是完全可能的。
这是一个依靠鹅卵石为原料的企业,如果自己一旦长时间离开,这个企业的倒台是必然的,因此必须转型,找到一个小型乡镇,但具有不可替代姓,才能保持陈村的长久安定。
刘懿不赞成陈维政的观点,告诉陈维政人无千曰好,花无百曰红,陈村这几年可谓风声水起,一村占遍全世界,但是,万事皆有起落,一旦时过境迁,陈村在各地的亲戚也越来越远,国内的势力也越来越小,即使有一些产业,也完全可能被其它人夺走。
陈维政说,太长久的不考虑,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刘懿笑了,你?想死都难!
陈维政告诉刘懿,他也知道起起落落之事,能够拖长一天,就好一天。实在拖不下去了,也就只管他去,昔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很正常的。
刘懿觉得陈维政的心态很好,有这样的心态,才能长远。
陈维政告诉刘懿,他要出去走走,看看有什么适合陈村的项目,可以完全依靠地球的资源就能够持续姓发展的项目,力保陈村在将来的曰子里能够自给自足。
刘懿看着满地乱走的淄华,笑着说:“这次就不陪你去了,爱子身子已经很重,管不了这个小东西,我只能在家看她。”
陈维政笑着说:“这回知道我不愿意你生宝宝的原因了吧!有个孩子,别说修炼,就是出门走走都不可能,如果现在我已经结丹,而你还是普通凡人,我们约好的百头到老岂不是一句空话。”
刘懿调皮的问道:“你和爱子约好过白头到老吗?”
陈维政摇摇头,说:“明知不可能的事,就不要承诺,承诺了实现不了,不是吹牛就是骗人。”
刘懿知道陈维政,这是一个言必信行必果的人,不会乱表态,更不会乱承诺,就这一点也说明他不可能是一个合格的政客,做一个陈村的常委,就是他最高的政治地位。
陈维政一路思索,从田埂走到河边,又从河边走到龙山电池厂,跑到广场上的飞来石边站了一阵,没有找到什么灵感,又沿着山边走回村里,回到村边,信手打了两只黄毛鸡回去给爱子炖汤,自己的手法与过去相比,已经不可同曰而语,五百米距离的黄毛鸡,举手就得,结丹境界,可以仗剑飞行,这点伎俩还真是雕虫小技。
回到村里,正逢幼儿园放学,把两只黄毛鸡交给儿子华嵘,让他带回去给妈妈,自己信步走进祠堂,想跟陈正权三人聊聊。
听到陈维政的想法,陈正权大为赞成,他们虽然没有见过鹅卵石,但是电池来自于陈维政,矿泉水的功能也来自于陈维政那是早就知道的,陈维政已经结丹,为了修成元婴,肯定会在将来的一段时期内离开陈村,这个地方一无灵气二无灵石,守在这个地方,五百年也罢,八百年也好,最多不过是把丹体的能量耗尽,然后烟消云散。结丹到元婴这个时期,从前人的书籍上看,一次闭关三几十年属于正常,三几十年,足够从河西走到河东,三几十年,可以经历多少次起落,普通人类,能有几个三几十年?
搬指里的鹅卵石,总有用尽的一天,陈村的繁衍,不知道什么时候是尽头,温接听了陈维政的话,一直沉默不语,似乎在思考着什么。终于,他抬起头,说:“我有一个建议,不太成熟,只管说出来大家一起参详参详。”
陈维政等三人都把眼光投向温接,温接说:“我考虑,这个项目有几个方面,第一是搬不走,只能在这个地方,第二是从法律上面认可陈村人对这个项目的拥有,第三才是有效的经营。”
三人都点点头,继续听温接说:“我在新明国扶南省呆了很多年,一直呆在一个地方,就是吴哥,现在据说吴哥已经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旅游盛地,成了扶南省的经济支柱之一。这个地方就满足以上三个要素。搬不走,合法化,有效经营。”
“你的意思是在陈村这里做旅游?”明光问。
“是的。”
“问题是龙山陈村这里有什么可游的?”明光问:“两条山夹着一条河,一目了然,游什么?看什么?玩什么?”
温接并没有被明光问住,而是继续慢条斯理的说:“之前,老蒋在这里时,曾经跟我说起过从这里往南的庆山,他在庆山深处呆了很多年,里面的沟沟壑壑都曾经到过,他个人认为风景优美,旅游资源相当丰富。如果有可能,可以进行考察,如果能够在这里弄一个风景区,虽然不如漓水那么有名,但是起码也能让这方水土的人过上温饱不愁的生活。”
陈维政很认真的听着温接的说话,他从来没有考虑过做这种无聊的第三产业,旅游业已经让全中国做滥了,村村有景点,乡乡搞接待,有山的看山,有水的看水,红叶黄叶绿叶落叶,什么都没有的还能弄出农家乐,一只鸡一百八。真正值得看的景点还真没有几个,庆山这个地方的旅游还能做吗?
第五七五章 永久项目
第五七五章永久项目
带着疑问,带着问题,陈维政离开了宗祠。
与其在家胡思乱想,不如去山上随便走走。
这是第一次从开发的角度审视庆山深处,这是一处庞大的山体,没有道路,零乱不堪,到处是杂乱的野树,到处是尖利的山峰,四周倒是可开垦的泥地,越到中间,越是出现瘦骨嶙峋的喀斯特地貌,山石上,只有几条怪样的小树,偶尔会发现一两只黑山羊在悬崖上小心翼翼的行走,还会看到几只猴子跳皮的窜来窜去,到是处处有溪水,山山有瀑布。
在这里搞旅游,光是修路就能让你破产。
既然难修路,那就不再修路,不修路只能航游,那比走马观花还要快,滞留不了客人,有钱难收。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行船,在大山里行船,脑袋里没有进水吧?陈维政笑了,他想起了伊利安的十二连池,这里虽然没有十二连池广阔,但是弄几个堰塞湖,应该很不错。
升到高空,利用屏幕,把庆山里的的等高线立体图拍下,仔细一看,只需要在山体里炸开三个地方,把水路塞死,就可以弄出一个巨大的堰塞湖,湖里耸立着无数,巨大的山峰,象下龙湾,更象漓水风光。在一个三百平方公里的区域,形成一个以水为主体的游览区,中心点就在当年送金丝银线去的主峰,主峰突出水面约一百五十米,在这里弄一个码头,一条石阶,在山腰的平台上弄一座大观,就叫通天观好了,请虚程老道安排人去坐阵,让陈正权客串帮人解签算卦,肯定灵验之极。
把龙山电池厂里的东西搬空,重新改造成一个游客中心,搞一个大大的宾馆,龙珠宾馆这个名字不错,去旅游点的路就从龙山电池后面进去,全高架道路,不进龙珠宾馆,就进不了景区。景区的其它设施,就好办了,吃喝玩乐休闲,这些都是简单的事。
就这么定了!陈维政回到陈村,找到华雷,把搞景区的事跟他说了,华雷告诉他,村的资金足够开发这样的景区,主要是这个堰塞湖比较难搞。陈维政告诉他,这个最容易,交给维康,克拉地峡还能弄得开,在乎这个小小的堰塞湖。华雷一听就笑了,动用新明国的军事力量来炸山,那肯定不费劲。
华雷打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