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李靖本恨哪吒,听了此信,说道:“万寿山鼠首两端,摇摆不定,哪吒丧命,正因此故,还敢来要什么肉身”
杨戬、雷震等听了,皆有不豫之sè,说道:“万寿山乃是名门大派,圣人坐镇,不可轻辱况哪吒是我等同袍,虽是门派有别,情义不可废”
牙摆手,说道:“吾等得至此处,哪吒功劳甚大[全文字ww]今阵前丧命,殊为不幸,当有哀荣,不可出怨怼之言”便吩咐杨戬,将哪吒肉身并随身之物,一件不缺,俱付与清风童,带回万寿山去
且说镇元与玄昊道人出阵,催动白泽,向西而去玄昊道人看看不是万寿山方向,不由问道:“师尊今yù何第269章 谈往生哪吒回命 化地狱酆都舍身往?”
镇元道:“待吾去消了哪吒神籍,再回山不迟?”
玄昊道人道:“哪吒既然榜上有名,仙道之外还有神道,总是一条退路,又有何不好?”
镇元道:“吾等修道之士,当勤修六根,斩断六贼,怎可为后路计,动摇向道之心?且天书标名,是祸非福只因天书由天道所出,掌握众神命数,为天庭杀伐之器,怎容得自在逍遥?榜上神仙,迟早皆要归位,一个也不能逃脱此乃天道大势,不可逆转”
玄昊道人受教,一转念,又道:“封神榜乃是三教所签,师尊若定要去动封神榜,只怕三教未必肯依”
镇元道:“正因为如此,现在才是最佳时机想必三教刚经大战,都无暇关注封神榜错过今rì再行此事,恐怕又要多出许多纠葛”
二仙驾云,片刻已到西岐山封神台清福神柏鉴见圣人驾临不敢阻拦镇元遂到封神台前,运转慧目,在封神榜上找到哪吒名讳,方yù伸手抹去,不料那封神榜无风自动,突然飞起,往玉虚宫去了
镇元叹道:第269章 谈往生哪吒回命 化地狱酆都舍身“到底惊动了元始天尊,功亏一篑罢了rì后再做计较也不迟”说罢,也不停留,带着玄昊道人回万寿山而去
到了万寿山中,镇元至五庄观殿中坐下九大弟列于阶下,拜道:“老师圣寿无疆”
镇元道:“今rì三教会罢万仙阵,过了神仙杀劫,不rì以周代商,至少又有数百年清静岁月[Ww我搜小说网]可供尔等养道修真尤为可喜者,玄松、玄昊皆斩出恶尸,晋入混元,从此永无天人之劫玄松、玄昊如今尔等可互相见礼”
于是玄松道人身后转出赤松,玄昊道人身后转出酆都公先拜了老师镇元,又与众位同门见礼玄穹、玄素等见了互相称贺,钦佩不已
镇元又对其余几位弟说道:“虽是大道不同,各有入混元之法,难易有别,尔等也要用心”
众弟皆点头称是
玄敖道人心念徒弟安危,对镇元说道:“师尊与两位师兄去会万仙阵,不知可见着哪吒?”
玄松道人说道:“哪吒被人暗害,已死于万仙阵中”
玄敖道人闻言,惊怒交加,正待细问详情,镇元止住,说道:“稍安勿躁哪吒助周伐纣,本为了其杀劫,奈何夹在阐截二教之间,受了一场辛苦如今一死了之,干干净净,倒脱去二教因果,了了他红尘之劫”
玄敖道人闻言大急,说道:“师尊此言差矣哪吒是弟一脉,正合传承弟功法,良才美质,世间再无第二人可比况师尊交代,盘古功法,一代只能传一人,为山门护法是故弟费尽心机,好不容易才将哪吒从阐教抢来如今他不幸丧生,一场缘分,成为画饼,师尊怎能如此淡定?”
镇元笑道:“勿急勿急自然还伱一个好端端的哪吒”
言罢,问清风童道:“哪吒尸身何在?”
清风童取出一囊,解开道:“哪吒尸身在此,随身之物,一样不缺”
镇元又问玄松道人:“哪吒魂魄何在?”
玄松道人回道:“谨遵老师吩咐,已将哪吒魂魄收在紫金葫芦之中”便将紫金葫芦祭起,放出哪吒魂魄,在殿中飘忽不定
镇元正要行功,只见酆都公拜道:“师尊在上,弟出世之时,天地交感,得一妙法,名曰《地狱往生经》,能明心见xìng,脱生死,了却恶业,坚固道心今rì诸位同门俱在,弟愿将此经讲解一遍,一者抛砖引玉,供诸位参详二者哪吒曾为弟寻回宝物,未曾回报,弟正好用此经为他解去地狱轮回之劫”
镇元颔首道:“此经于道心磨练,大有裨益,合该哪吒有福机缘难得,清风,明月,可集合门下,都来听讲”
于是清风明月集合地仙门下,俱来殿中听讲只见酆都公坐于台下,头顶现了十八层地狱幽冥塔,先定住哪吒魂魄,然后开讲《地狱往生经》他讲道之时,虽无天地异象,却有幽冥塔在头顶盘旋,不时震动乌光,将各种玄妙,一一演化,随心所yù每讲一层,哪吒魂魄便上一层,将其中玄妙,亲身体验一遍,依次而上,直透十八重楼
其他地仙门下,皆正襟危坐,专心听讲,就连玄昊道人自己,也在细细参详特别是玄穹、玄素、玄竹、玄云等人,皆到了大罗金仙顶峰,虽不是修的斩三尸之法,竟都听得三花摇曳,五气翻腾,几乎要冲入混元,斩断恶念来他们一旁听讲已是如此,哪吒在幽冥塔中亲历一遍,获益多,若是也有大罗金仙修为,怕直接斩出恶尸,也不为难
少时,酆都公讲罢,哪吒魂魄从十八重楼中冲出,只见宝光湛湛,道心通明,无戒无惧,无恐无怖,浑然大仙相似,再非稚痴童玄敖道人见了,拍手大笑,道:“登楼听经一遍,可比数千年道心磨砺,善哉善哉”
此时哪吒魂魄,哪还有丝毫飘忽之状?不等吩咐,便径自朝肉身天灵投去就见肉身天灵之上,自动现了一颗烛龙宝珠来迎,待哪吒魂魄投入,宝珠又沉入紫府之中
片刻只见,哪吒元神尽复,来与诸位师长见礼,镇元见了,说道:“此番伱因祸得福,得此机缘,rì后幽冥世界虽险,伱却处处皆可去得了”
哪吒大喜,忙拜谢酆都公
玄敖道人便问哪吒道:“徒儿,伱为何落得如此?到底是谁下手伤伱?”
哪吒道:“徒儿正与截教弟交战,仓促间只见一片金光,落到头顶,其他的便不知道了”
玄敖道人怒道:“伱命丧当场,竟不知是何人下手,真是糊涂”
镇元掐指默算片刻,说道:“玄敖,伱无须责怪哪吒,背后动手者乃是燃灯道人,也难怪哪吒不能防备”
玄敖道人闻言大怒,说道:“若是当面刀枪,生死有命,也就罢了,谁知阐教还有这等鬼蜮伎俩,背后勾当哪吒为封神大业,一马当先,出生入死,功劳不小燃灯道人却如此包藏祸心,暗害我徒儿,此仇不可不报”
镇元道:“如今是阐教当兴,气运昌隆,吾等先让一头地待异rì时机一到,自然让他还了因果,却不必急于一时”
哪吒听了,心中虽恨,到底在牙帐下,与杨戬等有袍泽交情,对镇元说道:“师祖,弟助周伐纣,尚未成功,如今如何是好?”
镇元道:“哪吒,吾知伱虽遭暗算,仍念姜牙伐纣大业只是阐教既然如此对伱,伱却不可再回去自讨没趣再者伱杀劫已了,正好借此脱却封神因果,安心随伱师傅修行姜牙东进虽有波折,俱有高人相助,不久便大会诸侯,伱无须担忧”哪吒只得应了
酆都公见诸事皆尘埃落定,乃朝镇元拜道:“师尊,弟心愿已了,这就去了”
镇元道:“去罢去罢八百年后,再主幽冥”
酆都公又与众同门拜别,最后看向百解仙,问道:“道友,可愿同往?”
那貔貅看看镇元,又看看玄昊道人,沉思片刻,摇头摆尾,竟也随酆都公去了
当rì,幽冥世界震动,幽冥玄气纷纷涌向六道轮回之下,竟将亘古不动的六道轮回冲得竟高高弹起,又复落下,如是者数次幽冥世界的生灵皆不明所以,只有六道轮回之内的幽魂才略有所觉
却原来六道轮回之下,又多了一道入口,通往世界,即十八层地狱是也
此乃十八层地狱幽冥塔所化,酆都公作为法宝之主,亦将全部神魂融入其中,与当初后土娘娘化身六道轮回一般镇元以前一直不让玄昊道人炼化幽冥塔,正是此故只因幽冥塔乃是幽冥神器,一经炼化,便要化十八层地狱,此是法宝命数,阻碍不得若是玄昊道人未斩出化身便化十八层地狱,结果必然是人为器驭,最多只得神位,难问仙道但如今是恶尸主器,本尊未损,不仅无碍仙道,将来有无量功德,结果已大不相同了(未完待续)
.T
小说推荐
- 地仙演义(春衫)
- 作者:春衫薄 问曰:何谓天人相犯?答曰: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是故人道益盛,天道益损,损之又损,至于衰微。此所谓天人相犯也!复问曰:天人相犯,结论如何?答曰:天人相犯既久,乃是末法之世!又问:何谓末法之世?答曰:末法之世,无法、无天、无信、无道!第一章游青城独驴寻蹊
- 最新章:第346章
- 历史通俗演义--两晋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两晋演义 自序《晋书》百三十卷,相传为唐臣房乔等所撰,盖采集晋朝十有八家之制作,及北魏崔鸿所著之《十六国春秋》等书,会而通之,以成此书。独宣武二帝纪,与陆机王羲之传论,出自唐太宗手笔,故概以御撰称之,义在尊王,无足怪也。后书评论《晋书》之得
- 最新章:-两晋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89章
- 历史通俗演义--民国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序 治世有是非,浊世无是非。夫浊世亦曷尝无是非哉?弊在以非为是,以是为非,群言厖杂,无所适从,而是非遂颠倒而不复明。昔孔子作《春秋,孟子距杨墨,笔削谨严,辩论详核,其足以维持世道者,良非浅尠,故后世以圣贤称之。至秦汉以降,专制日甚,文网繁密
- 最新章:-民国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89章
- 地藏演义
- 《地藏演义》作者:梦入珠玑第一章;割据王庭血戮王朝已经战火交织,群雄并起。各大门阀世家割地为城,高举着兼济则达天下的旗号,各自为政。王朝的开国大帝‘枭夜’以无上神通,采天地元气,浇铸七座永恒圣塔组成通天大阵,对应苍穹北斗,有脚踏七星帝王之势,镇压群雄。随后又以分权制,采取分化安抚的手段令血戮王朝暂时
- 最新章:第341章
- 地府演义
- 作者:关庆坤第一回 韩擒虎挂帅出征 牛蛇并逊让先锋笔者小时自览《幼学琼林,有“韩擒虎、寇莱公,死后为地下阎罗王”之句,至今记忆犹新,颇有感触,因此,借韩擒虎死后成为阎罗王的传说,演述一番阴间统一之事。传说盘古开天辟地便有阴阳之分,上有天庭,下有地府,中有邦国。地府是管阴间鬼蜮之事,与阳间隔绝,其最高
- 最新章:第65章
- 历史通俗演义--南北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正文 第一回 射蛇首兴王呈预兆 睹龙颜慧妇忌英雄第一回射蛇首兴王呈预兆睹龙颜慧妇忌英雄—世运百年一大变,三十年一小变,变乱是古今常有的事情,就使圣帝明王,善自贻谋,也不能令子子孙孙,万古千秋的太平过去,所以治极必乱,盛极必衰,衰乱已极,复治复盛,好似行星轨道一般,往复循环,周而复始。一半是关系人事,
- 最新章:-南北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03章
- 历史通俗演义--清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自序 革命功成,私史杂出,排斥清廷无遗力;甚且摭拾宫阃事,横肆讥议,识者喟焉。夫使清室而果无失德也,则垂至亿万斯年可矣,何至鄂军一起,清社即墟?然苟如近时之燕书郢说,则罪且浮于秦政隋炀,秦隋不数载即亡,宁于满清而独水命,顾传至二百数十年之久
- 最新章:-清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94章
- 历史通俗演义--明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自序 有明一代之事实,见诸官史及私乘者,以《明史《明通鉴》及《明史纪事本末》为最详《明史《明通鉴,官史也《明史纪事本末,私乘也。尝考《明史》凡三百三十二卷《明通鉴纲目》凡二十卷《明史纪事本末》凡八十卷,每部辑录,多则数千百万言。少亦不下百万言,非穷数年之目力,不能举此三书而遍阅之 况乎稗乘杂出,代有
- 最新章:-明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71章
- 历史通俗演义--唐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昔石晋刘昫暨史官张昭远等,纂成唐史二百卷,历述唐朝二百九十年事,后人少之,谓其纪次无法,事实零落,于是宋仁宗庆历年间,复出新编,都二百二十五卷,计十有七年而始成,主其事者为欧阳修宋祁。夫欧宋为北宋名儒,视刘昫张昭远辈,文名较盛,又经十余载之征文考献,凡五代时之未曾刊行者,至此已尽流传,据以参证,应得
- 最新章:-唐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0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