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街风筝》第11章


小径曲折狭窄,十三个人排着队往前走,倒真像去墓地送葬。 
广场上没有几个人,两三个老头散落在几个石凳子上下棋,对来人丝毫不听不问不看。李奔感觉,这些老头好像和他不是活在同一个世界上。他们应该几百年前就在这里下棋了。一直在下,落子无声,保持着同一个姿势。 
越往里走,李奔越感到有一股阴气。 
李奔以前从不相信风水的胡说八道,但是经历的几件事情又让他感觉到,风水这东西,有时候还真说不明白。比如地气,比如鬼魅。 
李奔有个朋友在五台山附近的街面上做小饭店生意。他接手的是人家转让的店面,有朋友就劝别接,据说风水不好。那朋友不信邪,硬是接了,结果开业了大半年,生意亏得一塌糊涂。眼见着马路对面那家小吃店人来人往,自己的店就是门可罗雀。按说价格也不高,手艺也不差,就隔几米的马路,顾客为什么就不进来呢?这位朋友百思不解。 
当初劝他的朋友就告诉他,这个地方的风水早就有人看过了。以马路划线,路南向阳,风水旺。路北背阴,风水背。从地势上看,路南也比路北高出一块,那朋友的店面被压住了地气了。为什么许多银行啊饭店啊都筑那么高的地基啊?而且还在门口堆那么多级的台阶?这是有讲究的。人往高处走的时候,为了保持重心,都是抬头挺胸,甩开两臂,一步一步前进。这种姿势让人有种征服感和威武感。等登上了高处,回头一看,高高在上,更有成就感。往下走就不同了,重心老往后仰,屁股还不由自主地扭动,一副垂死挣扎的样子,当然谁也不想这么难看了。朋友那饭店就倒霉在地势上。归根结蒂,没看好风水。 
李奔听了将信将疑,但从此以后走到了哪里,潜意识里就想看看风水。 
他看出,这一片地块的确有些古怪和阴气。 
广场上的小树林绕成了一个扇形,扇形的中心就指向树林后那座黑乎乎的祠堂。如果从空中俯视,整个构图就是半个坟茔。如果将这个半扇形的另一半用虚线连接上,这个图形就成了一座带墓碑的完整坟墓。只不过,墓碑就是那座祠堂,它正处于坟墓的中心。墓碑立在坟墓的中心,这似乎不太好理解。但是,要是了解到古代墓葬的知识的话,对这样的古怪构图也不难理解。 
古代对坟墓区分得很明白。地上隆起为坟,地下挖坑填平为墓。碑是坟墓的标记。上古时代,人死后都是挖坑埋葬后,再把土填平。只是到了后代,才堆起土来,甚至越堆越大,好多皇帝为自己修建了高山大陵。不过,到了唐代,皇帝们比较聪明,直接在险峻的山上挖洞,以山为陵。也有皇帝不筑坟的,成吉思汗死后,就让后人把自己的墓填平,据说又用了百匹骏马来回奔驰践踏,直到踏成平地。之后再在上面大量种草。数年之后,坟墓青草与茫茫草原连成一体,再也找不到哪里是一代天骄的葬身之地了。传说中,觅其葬身处唯一的方法,就是骑着骆驼,随着它的足迹,找到草木茂盛的地方。当骆驼流泪的时候,那里就是成吉思汗的墓地。因为,当年墓成的时候,杀了许多骆驼祭坟。母骆驼的乳汁就洒在那片草地上,后来的骆驼就能找到它妈妈的气息。 
李奔望着那座爬满青藤的灰砖老房子,寻思它算是碑呢?还是墓呢?他又开始琢磨起他的风水理论来。 
如果是石碑,那么它身后的整片老街都要算是墓地。这当然是个笑话,除非这条街曾经是个死街,乱坟岗。如果是个墓地,按照风水流向,祠堂所在的这条小巷子中间突然被一幢筒子楼给截住了,巷子里有座墓地,只有一头通气,阴气无法导出,岂不是极凶的风水?当年的人肯定不会这么设计。李奔设想,很早以前,这条巷子肯定和那幢筒子楼后面的巷子连在一起。 
李奔扭着头,尽力想看清筒子楼后面的那条街道。胖子好奇地顺着他的目光看去,问:看什么看?有什么好东西? 
李奔说:筒子楼后面是条什么街? 
博物馆路。也是条巷子。胖子顿时没了兴趣。 
咦,风筝!有个女孩高声地叫了起来。李奔回头看去,祠堂上方的天空中,正飘荡着一只紫色的蝴蝶风筝。 
刚才它就一直在那里吗?李奔疑惑起来。 
14、风筝 
公交车冲出喧嚣的市区,狂奔着在明孝陵站停下。这群人嘻嘻哈哈说笑着下了车。人人都扛着个漂亮的风筝,风筝五颜六色,形状各异,被明孝陵的山风一吹,绸纸飘来飘去。一些游客远远地看着,脸上充满了羡慕。青山绿水,古都之春,骑着破败的城墙放风筝,怎么说都是件浪漫的事情。要不是一直疑心重重,李奔也不得不承认,参加这种活动的确很享受。他奔奔波波了好几年,怎么就没想过来这里放放风筝呢?其实,要是每个月来这么一两次,也能挤出时间的。 
当男人的心粗糙时,就有一个女人的心是受伤的。 
这难道是卢苇渐渐疏远他的原因吗? 
到现在为止,没有任何异常出现。 
在祠堂旁边的小平房里,这群人左挑右拣,乱成一片。李奔以前还不知道,这里面还有个卖风筝的老头。风筝挂满了平房的门口,门前的草地上,也铺得到处都是。老头戴着老花镜,不时地把散落的风筝拣起来,挂好。 
老头六十岁的样子,头发都白了,一脸的和气,手脚很麻利。看见胖子蹲得直喘气,老头搬了个小凳子,塞到他屁股底下去。 
老头笑眯眯地说:你放风筝,保险得很。再大的风,你也拽得住。 
大家都哈哈笑。胖子也笑,说:你就别寒碜我了。这次送我一只。上次就从你这买的。 
老头频频点头:你随便挑,都很便宜的。 
老头的风筝的确很便宜,李奔随便买了一只,他突然发现,老头这里还卖塑料面具。 
这玩意都是谁来买? 
李奔很感兴趣地问。 
老头看看他,搓搓手说:小孩子好奇,买个戴戴。我这里进得不多,主要是给那边酒吧里代送的。 
酒吧? 
死魂灵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挤了过来。他拉拉李奔说:哥们,不用买了。酒吧里都有。 
李奔有些不舍地放下手中的一只风筝面具。他抬头四处看看,忽然发现,卢苇不在人群里。 
糟糕。怎么会把她盯丢了? 
他飞快地把钱递给老头,拿起一只风筝,拨开身边的人,四下里看去。他的心平静了好些。卢苇正拎着一只燕子风筝,坐在祠堂门口的一块石板上休息。旁边,站着两个人,正有一句没一句地聊天。是医生和子不语。医生很健谈,一边聊着风筝的比例,又扯到了人体的黄金分割,偶尔还把话题丢给卢苇。但是看得出来,卢苇和子不语都没有多少兴趣。卢苇有些心不在焉,医生问一句,她啊一声。那个子不语更是不问就不语,似乎是出于礼貌,才回答那么两句。 
李奔看出来了,子不语似乎对聊天没什么热情,对活动也没有表现出特别的兴趣。一个书呆子,寡言少语,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制住那个夸夸其谈的医生,让他无的放失。 
看见李奔走过来,每一个人都像看到了救星。卢苇和子不语终于可以摆脱那名医生了,医生也终于有了新的谈话对像。 
几位买了风筝了?李奔尽量变着嗓子问。由于担心卢苇听出他的嗓音,他捏得有些过分,声音都破了。 
卢苇点点头,奇怪地看看他。李奔赶忙把目光转向子不语。你好像没过去看看啊? 
子不语喔了一声,瞥了瞥树后那个风筝店。我不喜欢放风筝。他淡淡地说。他转过身去,似乎对祠堂的外观有了兴趣,背着手仰看。专业人士的毛病犯了。李奔知道,这大概是子不语不想聊天的表示了。才三十来岁的人啊,就这么暮气沉沉的。人生有什么意义呢。 
医生倒是显得很热情地冲过来。哥们,听说你是房产局的?透露一下,这房子买哪边的最有利? 
房产局的?李奔自己都愣了一下,忽然想起来了,他自我介绍时说是做房产买卖的。 
我的意见,房子够住就行,没必要追风啊。大房豪宅,死了后还能背在身上?你看看这老街上的旧居,有几家的主人还在呢?说不定啊,这破败的祠堂几百年前也是座豪宅呢。 
李奔冲着医生发了一通宏论。对付健谈的人,你要表现的比他还健谈! 
医生果然被镇住了。在开往明孝陵的车上,他特意避开了李奔,找几位小?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