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阳》第7章


宋自然不由自主,“啊”地一声,想问,又不知从何问起。因为从芳子的神情看来,她像是心事重重,大有隐秘,说来话长。
宋自然没有硬要人家说出心中隐秘之理,所以他欲语又止。
而过了极短的时间,芳子就已经回复了正常。
宋自然在向我和白素说到这一节时,用手在脸上抚摸了一下,道:“当时,我真以为芳子是一个古代的美女,不知如何,来到了现代,所以才会有这样的茫然。”
我和白素都没有取笑他,因为在听他讲述到这里时,我和白素,也有同样的想法一个古代美女,由于时空交错,到了现代,这并不是太不可思议的事。
而宋自然在不到一小时之后,再和黄芳子相遇,黄芳子换上了传统的服饰之后,认为芳子可能是“古代美女”的感觉,也更强烈了。
先是进了屋子之后,芳子直趋饭厅,在宋自然进食之后,显然已有人收拾过,换上了新的饭菜,而且,一旁还有一个盥洗架,芳子来到架前洗了脸,漱了口,在饭桌前坐了下来。
宋自然明知不礼貌,可是还是在一旁,目不转睛地盯著她看。
芳子在取起筷子之前,向宋自然一笑,宋自然觉出了自己的失态,涨红了脸。芳子道:“饭后,如果你有话要说,请到客厅相会。”
宋自然一叠声地答应,倒退著离开,回到他的房间之后,手按在胸口,心头好一阵狂跳,无法平静下来。在房间中团团转了十几个圈,明知芳子没有那么快到客厅去,他就离开了房间。
这时,天色早已黑了,屋子中并非到处都有灯光,整个屋子,都在神秘的黑暗之中,有一小段路,甚至要摸壁而行。
但客厅中却有柔和的灯光透出来,宋自然还以为芳子已经到了,心头又一阵狂跳。
及至进了客厅,阒无一人,宋自然才知道,那灯多半是黄老太准备的。想起这老妇人,也够诡异的了,她在这屋子中,像是具有隐形的能力一样,可以全然不见人影,但是却又无处不在,把一切都安排得停停当当。
宋自然勉力镇定心神,把等一会芳子来了,想和她说的话,先想上一遍。可是他立即发现自己的思绪乱成了一团,根本不知这想对芳子说些什么,517Ζ那又令他更是焦急。
就在这种患得患失的情形下,他看到芳子走了进来。芳子换了服饰,是月白色的缎袄。在恍恍惚惚之中,宋自然张大了口,直到芳子来到了近前,他才道出了一句话来:“你不属于这个世上。”
这句话听来无头无脑,可是芳子却一听就完全了解,她立时有了反应:“我当然是这世上的……和你一样。”
宋自然有点手足无措,芳子吸了一口气:“你和家母说了些什么?”
黄芳子的话,把宋自然自杂乱的思绪之中拉了出来。
(四)借尸还魂论曲词
可是,当他想回答芳子的这个问题时,他又不禁苦笑,他竟然无从回答起。
因为,他和黄老太,究竟说了些什么呢?
当然说了不少话,可是细想起来,却又什么也没有说过一问起这屋子的资料来历,黄老太的言行,就怪异得难以捉摸。
当下,宋自然想了一想,他索性把一切经过,照实说了出来。芳子听得很是用心,不时秀眉紧蹙,这种神态,表示她并没有和乃母见过面,并不知道宋自然和黄老太之间交谈的经过。
等到宋自然说完,芳子竟有不知如何开口才好的窘态。她忽然说了一句:无论如何,和她的灵慧不相衬的掩饰话。她道:“人年纪大了,说话不免颠三倒四,你不必放在心上。”
那是极拙劣的掩饰,芳子自己也知道,所以说了之后,她就颊现红晕,半转过身去,神态娇俏之至,令人悠然神往。
宋自然纵使本来略有嗔怪之意,此际自然也抛到了爪哇国。反倒生出了一股强烈的怜惜之意,忙道:“若是这屋子有什么秘密,不便明宣,我再也不问就是。”
要他作出这样的承诺来,可知芳子的感受,对他来说,是何等重要。
芳子用很理解的目光,望了宋自然一眼,轻轻叹了一声,她再一开口,话头一转,说的居然是全然风马牛不相干的话题。
她说道:“元曲艺术,可是由于当时没有录音,所以至今,只有词传了下来,曲调竟完全失传,变成了有词无曲了。”
宋自然呆了一呆,才接上了:“何止元曲,宋词也是唱的,可是如何唱,也失传了。”
芳子眼波澄澈:“元曲宋词的唱法失传了,算不算它们已死了呢?”
宋自然又足足呆了好几秒钟,他雅爱文学,对元曲宋词,也颇有心得,不是第一次和人讨论。可是这时,他听到芳子用“死了”这样的语句加在曲、词之上,他也不禁愕然。
要先有生命,才有死亡,若从艺术的角度来看,说元曲、宋词各有其璀璨光辉的生命,自无不可。如果这样说,那么有词无调,纵使不是死亡,也是死了一半,可是死亡又不能分成一半的。
宋自然觉得很是迷惑,而且,他也知道,芳子忽然话题一转,和他讨论起看来全然无干的事,一定大有深意,不会无缘无故。
偏偏他又无法料得中佳人的深意。若是面对寻常人,他乾脆说“不明白”就算了。但芳子在他心中的地位著实非同小可,他不想被芳子看不起,所以对芳子的问题,认真考虑。可是问题不著边际之至,叫他根本不知从哪里考虑起才好。
当宋自然说到这一部分时,白素向我望来,用眼色询问我的意见,我摇头,因为我也无法知道芳子这样说,葫芦里不知卖的是什么药。
白素也蹙著眉,显然她也没有头绪。
宋自然苦笑:“问题好像深奥得很,我实在不知如何回答才好。”
我闷哼了一声:“最好的办法,是请她直截了当地说,这位姑娘好打哑谜,你日后和她交往,会不胜其烦。”
宋自然叹了一声,他当时,在呆了十来秒之后,是这样回答的:“你这种说法,可新鲜得很,嗯……不能说是“死了”,倒可以说是……失去了一半。”
芳子眸子闪动:“失去的是哪一半呢?用人的生命来说,失去的是身体呢?还是灵魂?”
宋自然再是一怔,这位俏女郎的话,越来越出人意表了身体和灵魂,那是人才拥有的,可是他们现在在讨论的,却是元曲和宋词。
宋自然只好道:“更新鲜了,嗯,可以说失去的是身体,也可以说失去的是灵魂”
他说到这里,忽然思路也如野马奔驰,不受控制起来,他道:“死去的应该是身体,流传下来的是灵魂。”
想不到他胡言乱语地这样一说,竟令得芳子眼波流转,大是兴奋:“说得好,那正和我的想法一样。”
宋自然受了称赞,倒不知道如何说才好了,芳子又道:“我是学音乐的,我常想:调子失传了,不要紧,调子本来就是人作的,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前人所作的调子失传了,为什么不可以补作?”
宋自然手舞足蹈:“是啊,反正韵全在,要作新调,也不是难事,那样,宋词元曲都可以复活。”
芳子神情沉思:“正因为曲、词的灵魂还在,所以,才能借尸还魂。”
宋自然暗中吞了一口口水,用“借尸还魂”现象来作譬喻,虽然凄厉,但也恰当之极。
宋自然心中一动,忙道:“你必然有杰作,请展示一二,洗耳恭听。”
芳子也不推辞,站起身来,翩然离去,宋自然正在不知所以间,已听得“叮咚”的琴声传了出来,芳子自屏风后转出,手中抱著一具瑶琴。
那琴看来甚是小巧,但形式奇古。宋自然一见,连忙把一张几搬动了一下,放在椅子之前,芳子坐了下来,拨动琴弦,琴音清越,可是忽然之间,音调一变,竟是柔腻无比,令人心神俱醉。
接著,她就曼声唱:“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
琴音配著歌声,再加上曲调腻人,一曲唱罢,最后“人人”两字,甜甜地在耳边袅袅不绝,宋自然整个人,如饮醇醪,醉倒在椅子上,半晌作不得声,浑然不知身在何处。过了好一会,他才舒了一口气,出自肺腑地道:“乔梦符若有幸能听到他的小令,被如此演绎,必然鼓舞万分,兴奋莫名。”
芳子所唱的这一首越调天净沙,正是乔吉的名作,通首全用叠字,风光艳腻之至,经芳子曼声一唱,朱唇轻启之际,几疑不是人世。
芳子受了赞赏,笑吟吟道:“请听贯酸斋的清江引。”
曲调一变,变得明快闲适,恰如清风明月之下,有闲云数月,冉冉飞来,迎风展襟,令人心胸大?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