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筝笙》第55章


她虽是笑着,声音却越来越小,吴妈长叹一声,抹了抹眼角,不再说什么,重又拿起梳子替地梳头。
待到一切完毕,吴妈拿出几条早就备好了的项链放到亦笙面前,“你看一看,要戴哪一条?”
亦笙想了想,开口轻道:“那条翡翠镶钻的项链在哪里,我想要戴那一条。”
“是前些天送来做谢礼的那一条?”吴妈问。
“恩。”亦笙轻轻的应了声。
吴妈一面起身去取,一面说道:“那条项链可真是稀罕物,我当时一看就觉得,要是你穿绿裙子出去跳舞的那天晚上能戴上这个,可不是正相宜,该有多美呀,不过小姐,你今天这身打扮,配着却不太合适,所以我才没提前给你找出来的。”
说话间,她已将那条项链取了出来,在亦笙颈项间比了一比,与她一同看向镜中,开口道:“你看,我没说错吧?还是换这条珍珠的罢,更配你的衣服,一定会很好看。”
亦笙摇了摇头,缓缓伸手摩挲了下那绿意莹然的翡翠,“不了,就戴这条吧。”
她的眼前,慢慢浮现出最后见面时他的影像,逆光站着,坚毅如山,他对她说,你放心,让她莫名的感到心安。
那么,是不是,戴着他送的项链,也就能给她带来一点儿依持和勇气?
“小姐起来没有?”外间响起了盛远航的声音。
“已经起了,吴妈正帮着小姐梳妆呢。”初雁答道。
亦笙在里间听到,连忙起身迎了出去,手里还抓着那条项链忘了放下,“爸,你怎么来了?”
盛远航看着打扮得如同出水芙蓉一般美丽的女儿,就那样亭亭玉立在自己跟前,心里却只觉得发苦,喉头亦是堵着,好半天再强自平夏了下情绪,轻声开口道:“也没什么,就是过来看看你。”
亦笙如何不知道父亲此刻的心思,她还清楚的记得,当日龄姨甫一提及这件事的时候,他便想也不想的一口回绝。
后来,即便是面对姐姐的不解和眼泪,面对哥哥们的相劝和无声责备,面对龄姨的强势和哭闹,面对音姨的话中之话,他都从未松口。
再后来,即便是她已点头答应,可父隶仍是不同意,他说,小笙,爸爸已经对不起你了,断不会再为难你。
这便是他的父亲,在这个世界上最爱她也是她最爱的人,宁愿一个人承担着所有压力,也不愿意她受任何的委屈。
她记得当时自己伏在父亲膝盖上流泪,多想告诉他,说,爸爸,我不为难,只要有你在,就没有什么能让我为难的事,为了你,不管什么我都心甘情愿。
可是她明白,这样的话一出口,父亲势必更加心疼她,即便她答应,也是无论如何不会同意地委屈自己的。
所以她只是看着父亲,流着眼泪开口,“爸爸,我没那么好,我之所以答应,是为了我自己。我忘不掉纪桓哥哥,我总是不死心,我不知道以后该怎么办……如果亲眼看着姐姐嫁给他,能够让我死心的话,我想要去,然后从此以后,开始我自己新的生活……爸爸,你答应我,你成全我好不好?”
说的,其实也并非是全然的谎言。
她还记得她的父亲,那个一直以来用白己刚强的脊梁为他们撑起这个家的男人,在那一刻,抱着自己,老泪纵横。
记忆中,这是她第一次看见父亲眼泪。
父亲心疼她,她从小就知道,就如同现在,天还没有完全亮起,又是姐姐出嫁的日子,可是他却先来看自己,他放心不下自己。
亦笙一阵心酸,面上却是努力笑起,走过来拉着父亲在沙发上坐下,将手中的项链递了过去,“爸,既然你都来了,那就帮我戴项链好不好?”
“好。”远航接过女儿手中的项链,替她戴上。
然后见她转过脸来对自己微笑,问:“好不好看?”
“好看。”他顺着她的意,勉强笑着开口。
可是女儿越是这样懂事,越是这洋装作若无其事,他的心里就越是难受愧疚,终于还是忍不住喉头一哽,“小笙,爸爸对不起你……”
亦笙本想籍着不相干的事情把父亲的愧疚心思带过,却没有想到还是不行,这一份愧疚之情已如千钧巨石一般,沉沉的压在盛远航心头,几乎叫他窒息,却又无论如何都放不下,终身如影随行。
亦笙在心内叹了口气,转过身子,伸手去提父亲的手,“爸爸,我一直者想让你知道,可是我又不知道应该怎么说,在我心里面,你从来都没有什么对不起我的,我也从来都没怪过你什么,这一次的事,是他不喜欢我,是我自己要当这个女傧相好让自己死心,你一直都在护着我,你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爸爸,你如果还硬要觉得对我愧疚什么的,那真叫我心里面更难过和无所适从了。
盛远航摇了摇头,心中苦涩,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又害怕话一出口声音怪异,于是努力的控制着自己的情绪没有说话。
亦笙停了一会,接着轻声开口道:“爸,我一开始不懂事,还埋怨过你瞒着我,可是后来我想明白了,你是真的在为我好,若是我知道的时候他们已经结婚了,我就不会像现在这样的难受,所以爸爸,真的,我现在一点儿也不怪你,你千万不要再自责了,好不好?”
远航看着女儿盈满期待的眼睛,心内酸涩难当,却只得紧紧的握着她的手,点头颤声道:“好。”
他看见女儿因着他的这一个“好”字,如释重负的笑了起来,然后又像从前一样抱着他的胳膊靠到他胸前撒娇,“我知道爸爸从小到大都是最肯疼我的,往后我也会好好的,成为你和妈妈期望的样子。”
第六十六回
在盛太太的要求之下,纪桓与亦筝的婚事是按着古礼来办的。
此刻纪家的迎亲队伍已经来到了盛家大门前,虽然两家都有汽车,可纪家依旧抬着金线绣花的大红花轿前来迎娶亦筝,这让盛太太感到很满意,而盛家也在盛亦竽的亲自指挥下,放鞭炮相迎花轿临门。
“哎呀,你听,鞭炮响了,来了来了。。。。”
“凤冠呢?快拿过来呀!
“盛亦笙,快给你姐姐盖上红盖头!”
“急什么,人家盛亦筝是按古礼成婚,还得吃上轿饭呢!”
。。。。。。。。
亦筝喜气洋洋的闺房里,除了亦笙、几个嫂嫂和服侍的小丫头以外,还请了上海其余几个大户人家未出阁的小姐过来,虽然亦筝的本性不爱交际,但毕竟父辈质检总有往来,即便不熟,彼此却也算是相识的,如今她出阁,盛太太便出面相邀,人多也好图一份热闹。
此刻,听见那炮竹声一响,哪些女孩子们便一齐唧唧喳喳的叫了起来。
亦筝娇美的容颜上面一片绯红,她本就美丽,经过了“开面”“上头”和精心的装扮,又因着多年来的夙愿虽历经波折却终于得偿,此刻的她眉如弯月,目中含情,整个人仿佛笼着一层喜气与幸福交织而成的轻纱,娇艳如花。
盛太太亲自抱了女儿喂她“上轿饭”,虽然不比过去嫁出去之后便不得相见,但自此女儿总就是别人家的人了,这在娘家的最后一餐饭,母女俩皆是红了眼眶。
“好了好了,小筝,你可别真哭,小心把妆哭花了,小笙,你给你姐姐盖上红盖头,我来背她下去,时候也差不多了,纪家那边还等着。”盛亦竽推门进来便看见这样一副场景,连忙说道。
亦笙闻言,将那绣着鸳鸯戏水彩蝶双飞的红盖头轻轻覆到姐姐面上,待到大哥背起了她,又撑起手中的红纸伞一路遮在他们头顶往楼下走去。
除几个嫂嫂留下了以外,其余的小姐和丫头们都跟着下来了,一路向上空和伞顶散着米粒花生豆子一类喜果,一路笑着,那笑声意志到离了盛家很远,都仿佛还能听得到。
前去纪家的那一路上,亦笙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仿佛什么也没想,又仿佛想了很多,既觉得时间过得快,不一会便已离家很远了,又觉得时间过得慢,每一分钟都是煎熬,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熬完。
待到终于到了纪家大门外,鞭炮声和丝竹乐声响起,她扶着姐姐一路跨马鞍,过火盆,步麻袋,始终不肯抬眼,可是前方那一身红无服的挺拔身影,却在她眼角的余光当中,一点一点,越来越近。
“跨鞍入华堂,自此平平安安!”
“新妇过火盆,自此红红火火!”
“新妇步麻袋,自此传宗接代!”
礼赞的唱音和着喜乐与鞭炮声,在她的耳边响起,周围的人都在笑,于是她便也跟着弯起了唇角。
因为亦筝腿上的伤尚未好全,所以她们每一步都走得很慢,并不长的距离,隆冬的天气,尚未到达堂前,她的手心里,却已经全是冷汗。
她亲?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