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近距离围观》第3章


虽然贾敏并不是黛玉心中真正的母亲;但是三年多的朝夕相处,一点一滴积攒出来的感情也是很浓厚的。在黛玉看来,这个世界会毫无保留对她好的人,就只有贾敏一人。可这唯一的一个人也因为剧情需要,早早的离开了她。她有时总会想,这些人的存在难道只是为了剧情的完整性吗?因为剧情需要,所以存在。又因为剧情需要,就理所当然的消失。这就是上苍给予世人的公平吗?
因为贾敏的离开,让黛玉想到了一个人,一个女人,一个先失去女儿,后失去丈夫的女人。香菱的母亲,封氏。最近黛玉总是在想,要不要帮助她。为什么要帮助她,只是因为她可怜吗?可天下可怜的人多了,黛玉又能帮助多少呢。只是封氏触动了黛玉那颗想家的心罢了。想家了,想家里那个正处于更年期的老妈妈。
正在黛玉想的入神时,林如海眼眶也红了起来。站起身背对着黛玉说道:“请人之事还有为父,为父近日要往京中上折子,届时请求今上一二便可。”之后父女二人皆是无语。
少时,黛玉又说:“娘亲说,她离开后,外祖家必遣人来接我去教养。娘亲,让我先不要急着进京去”如海奇道:“若你外祖家真遣人为接汝,因何不去?”沉思一下又接着说道:“汝父年已半百,再无续室之意,且汝又年纪幼小,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扶持。今去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正好减我内顾之忧,如何不去?”
黛玉听此言,何觉此乃原著中劝去之词。只是黛玉也知道京中贾府是一定要去的。因为那该死的剧情需要。但就是去,也不应该是这时候去。
黛玉组织了一下语言回道:“娘亲临去前交待,一是让女儿跟随爹爹在家守孝,二是请爹爹为女儿聘请宫中教养嬷嬷教导。娘亲的意思是,女儿必竟只是外孙女,便是去外了外祖家也只是做客罢了,而孝期出门做客总有不便。没有母亲去逝,女儿不在家守孝却跑到亲戚家做客的道理。出了孝再去也未尝不可。另有,家中只有我们父女二人,若女儿此后长住京都,爹爹一人岂不孤寂。女儿已经没有了母亲,若是再离开父亲,又让女儿该如何自处。所以三年后,女儿去了贾府,也请爹爹每年派人来接女儿回家才是。”说到此黛玉又有些哽咽。
如海听罢长叹了一声,“汝之愿,为父明白了”如海也伤感的不能自己。
自那日父女谈过之后,黛玉算是真的了解了那催眠符的使用效果了。催眠符不过是让被使用者在不知不觉中对使用者所做的事,说的话,给予最大的认同及信任罢了。让事情顺理成章,并不显得过于突兀。
第6章 贾家来人
时间过得飞快,等过完了百日热孝,贾家的人终于到了。黛玉在自己的院子里接见了贾家来的几个婆子。来的人里倒是有个在原著中出现过的。除了几个三等婆子外,就是原著中跳槽成功的职场精英小红的父母,林之孝及其婆娘,人称林之孝家的。林家报信的人从扬州到京城,再从京城回扬州。因今年雨水过大,往返也不过用了70多天。这会报信的下人到家都半个多月了。贾家的人才到,可见贾家对林家,对贾敏的轻慢态度了。
黛玉的院中,因为林枫对小动物的喜欢,很是养了一些宠物。不说别的,就是那四只散开,在院子里或坐或走或睡觉的养了两三年的大臧獒就让看到的人心里发寒。因为院子里进来了一些生面孔,几只臧獒全都站了起来,慢慢的向以林之孝家的为首的几个人走去。看着四只长的像大狗的畜生都有小牛犊大小,大爪子有成年男人手掌大,尖利的牙齿还闪闪发着寒光。若不是有黛玉院子里领路的婆子在边上搭了一把手,林之孝家的差一点就坐到了地上。靠在林家婆子身上一边挪动着发软的双腿往里走,一边控制着不让自己的眼睛乱瞄。那短短几十步的路,感觉好像一直没有尽头。林之孝家的实在想不明白,这真是林家姑娘的院子吗?怎么会养着这么可怕的畜生。这林家姑娘就不害怕吗?终于在胡思乱想中,走到了黛玉院中的花厅门口。整理了一下衣服和有些乱的头发,正要张嘴请安的时候,就听见从廊沿上方传来的一句怪腔怪调的“给姑娘请安,给姑娘请安”,林之孝家的抬头看过去,发现只是两只学话的鹦鹉。并不是什么没见过的东西,呼出了胸中的那口长气。暗笑自己大惊小怪的。
“姑娘请妈妈们进去呢”,只见一个穿着白色长裙青色外衣的丫头出来喊道。
林之孝家的立即领着那几个三等婆子快速进了黛玉的小花厅,绕过花厅中间的大鱼缸,向黛玉请安。贾家出来的这几个三等婆子穿戴都是不凡,更何况林之孝家的这个管事娘子,自是好一番富贵,黛玉看了微微堵心,也不好多说什么,只是说道“嬷嬷不必多礼,坐吧。”
林之孝家的行礼后才坐下,抬起头来,只看见前方榻上做着个六、七岁大的小姑娘。心里知道这便是已逝的敏姑奶奶的女儿,林家的大小姐林黛玉。见这黛玉只穿着白色棉布衣裳,不带任何花纹,头上也是光溜溜的,只有一只镶白珠的银簪子,坐在那里怀里还抱着一只看起来就有些重量的花猫,一双如玉的小手,有一下没一下的顺着猫的背脊移动。
林之孝家的只匆匆的看了一眼黛玉,便听黛玉问道“嬷嬷这是何时出京的,怎么过来的。一路上可好。”
林之孝家的不自在的摸了摸自己的衣裳说道“府里接到了姑奶奶的消息,8月初老奴们就出京了,谁知道今年雨水多了些,走运河就慢了些日子,走到如今才到,好在一路还算顺利,就是时间久了些。”。
黛玉微笑点头道“这就好。外祖母身体可还好。舅舅舅妈们身体可还好。兄弟姐妹们也还好?”
林之孝家的叹息一声答道:“自从知道敏姑奶奶去了,别人倒还好。只老太太就病了一场。好在老奴出京之前已经好转了些。只是日夜思念姑奶奶和大姑娘,又不放心大姑娘小小年纪独自留在这里。这才打发了老奴等人来扬州看望大姑娘,并接大姑娘回府中教养。”
黛玉见这林之孝家的虽衣裳素净,但也只是衣裳罢了。心中有些不忿,便看着林之孝手腕上的金镯子淡淡的说道“让外祖母惦念了,望嬷嬷回去后多帮着劝劝外祖母,让她老人家放宽心,好好养着身子,要是她老人家再有什么不是,娘亲就是在地下也是难安。”说到此,黛玉顿了一下,“至于去京城一事,倒并不急于眼下。娘亲生前只留下我这一点骨血,为人子女,又怎能在母亲孝期内不为母亲守孝反而出门做客呢”黛玉抿了口茶,又接着说道:“请嬷嬷回去,替黛玉在外祖母面前解释一番。并不是黛玉不愿承欢外祖母膝下,只是自古以来,并没有孝期出门做客的道理,这是其一。其二,林家人口简单,若黛玉进京,那家中只父亲一人。父亲长日里公务繁忙,无暇顾及其他。母亲既已不在了,此时正应该是我孝顺父亲的时候。所以,于情于理黛玉都无法进京去。还望外祖母体谅。”
林之孝家的有些不自在的应了,黛玉看了看天色说道“这时辰也不早了,嬷嬷劳累了一路,先去歇歇明儿咱们在好好说话。”。
贾家来的人,在林家父女那里得到了林黛玉在家守孝并不会再此时进京的答复后,带着林家父女准备的一船礼物于第三天返回京城。
而另一边,林如海在打发了贾家人后,就接到了京城连任的旨意及两个宫里出来的教养嬷嬷。
第7章 三年如飞
随着连任圣旨一起来的还有两位四十多岁的教养嬷嬷,两人的到来让黛玉很是欢喜了一把。必竟教养嬷嬷这类人,在各种红楼同人里都是神一般的助手呢。应付贾家、贾母以及贾宝玉都是最好的帮手了。这两个嬷嬷一位姓李一位姓赵。之后就分别称呼为李嬷嬷,赵嬷嬷。
因黛玉知道这些人是会一直跟着自己的。所以黛玉又分别对李嬷嬷及赵嬷嬷用了忠心符。本来黛玉就只有十张忠心符。在贾敏过逝前,黛玉就对林府的大管家和二管家各使用了一张符。又因为知道将来必会去贾府。所以在贾家人离开前,对林之孝家的使用了一张忠心符。现在忠心符就用去了五张。这剩下的五张符里还需要给未来的紫鹃预留一张,到最后黛玉手中就只剩下四张了。这四张黛玉准备留到最后再使用。必竟未来还很长,什么事情都还有可能发生。
言归正传,话说黛玉把两位嬷嬷安排在自己院中的厢房后,又各自安排了院里的二等丫头服侍,就让这二人各自去歇着去了。因一路车马劳顿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